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高莉;刘小英;杨白林;漆晓玲;谯艳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我院近3年时间内诊断的125例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对超声检出的125例患者中的86例进行手术并病理证实为乳腺增生症.声像图特征为乳头后方或其附近的低回声区、或以低回声为主的强弱不均回声区,该区厚约4~16mm;增生的乳腺腺体区内未探及确切的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彩超可作为男性乳腺增生症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郑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经乳晕良性乳腺肿瘤切除1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0~35min,152例全部治愈,全组无皮下积血积液.术后全部患者恢复后切口隐蔽.随访3~ 10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乳房外观正常.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好、切口隐蔽、美容效果佳的优点,适合乳腺良性肿瘤的女性患者.
作者:侯英奎;张剑锋;王少渊;马刚;张凯;王白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35例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其入院次日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B、C3个组,血糖水平分别为:≤6.1mmoL/L、6.2~ 10.0mmol/L、≥10.0mmol/L.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和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功能不全(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AMI、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入院空腹血糖增高使ACS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朱立新;华红霞;郭晨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以B超检查及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为标准,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1年3月77例经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以及20例B超确诊正常的患者对其进行甲状腺DWI检查,所选取的b值分别为100、200、300 mm2/s,对其进行ADC值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不同b值条件下(1OO、200、300)的范围分别为(1.28 ~3.89、0.29 ~ 1.96、0.59 ~ 3.06×10-3 mm2/s与(0.13 ~ 1.21、0.31~1.98、0.10~0.59) ×10-3mm2/s;甲状腺良性结节的ADC值要高于恶性结节的ADC值,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甲状腺ADC值与患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的正常甲状腺部分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良性结节的ADC值高于恶性结节,DWI序列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
作者:李洪福;李莉;梁建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血清及局部视网膜组织中PEDF、VEGF的变化在氧致视网膜病变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将48只7D龄SD大鼠新生乳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置于浓度为75%的高氧环境中生活5d后,返回正常环境饲养,对照组于正常环境中饲养.17d及22d龄时分别行视网膜造影铺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内皮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PEDF、VEGF的表达,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两者血清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分别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视网膜呈缺血缺氧性增殖性表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d龄模型组视网膜VEGF染色明显增强,阳性率增加(P <0.01);22d龄模型组PEDF染色较17d龄减弱,阳性率减少(P<0.01);各组血清VEG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d龄模型组血清PEDF浓度较17d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22d龄模型组较17d龄血清PEDF增加(P<0.01).结论 血清内PEDF浓度的明显降低,视网膜组织局部VEGF的异常高表达,使血清及局部组织内PEDF/VEGF平衡的破坏可能是视网膜血管增殖性变化的重要机制.
作者:雷春涛;陈小凤;樊映川;胡建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在COPD抗氧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30例)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对照组(30例)只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血清中MDA、SOD、GSH、GSH-Px的变化,并进行QOL评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SOD、GSH、GSH-Px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QOL评分、血清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OD、GSH、GSH-Px、MDA、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使用阿奇霉素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并能较明显地提高患者的QOL.
作者:李兰;唐凤鸣;张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是否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进行生物转化,并对其代谢产物六氟异丙醇(HFIP)进行测定.方法 在七氟烷麻醉下,取小鼠部分肝及全部脑组织,将其匀浆后于密闭空针中分别加入0.5%、1%及3%七氟烷于37C恒温箱中孵育6h,分别于0、1、2、4、6h测定气相中HFIP浓度.结果 在对小鼠肝脏组织匀浆的孵育中,3种七氟烷孵育浓度均检测出HFIP,且以0.5%七氟烷孵育时HFIP含量高.在对小鼠脑组织匀浆的孵育中,当七氟烷浓度为0.5%及1%时检测出HFIP,且前者高于后者,但当七氟烷孵育浓度为3%时,未能检出HFIP.结论 七氟烷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代谢分解成HFIP,但随着七氟烷孵化浓度的增加,HFIP的生成却减少.
作者:杨小霖;Edmond Eger;Manohar Sharma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种剂量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在治疗新生儿窒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00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对照组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呼吸、肌张力及拥抱反射恢复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T正常比例和发生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及颅脑出血的发生率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陈薇;董德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例SPA患者入院后第5~10d进行安置鼻空肠管后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定期测定电解质、肝肾功能、观察和记录体重等.结果 20例SAP患者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等均恢复正常,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再次复查CT,20例患者胰腺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胸腹腔均无渗液,无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的形成.结论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SAP患者的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忠琼;王烜;邓明明;刘芳;钟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8月,20例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时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e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疗效评估,手术效果采用Odom法评价.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结果 20例患者26个节段均顺利完成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2年.患者NDI、颈痛VAS评分、手臂疼痛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3.82±2.87)、(5.90±0.35)、(5.91±1.63)分下降到2年后的(5.21±1.12)、(1.62±0.87)、(0.97±0.65)分.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Odom评级优良.手术平均时间(60~210)min,手术出血量(70~350)ml.影像学评价见植入的人工椎间盘运动功能良好.1例假体术后早期前移3mm.1例12月出现异位骨化.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作者:何智勇;李开南;聂海;母建松;兰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统计分析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咽喉部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 2011年1月4年中我院耳鼻喉科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病历资料568例,统计分析其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支撑喉镜术后舌骨综合征,并统计分析其疗效.结果 56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2例(72.5%),好转90例(15.9%),无效66例(11.6%),总有效率为88.4%.术后声带粘连18倒(3.17%),软腭擦伤和粘膜下淤血14例(2.46%),牙齿松动或者脱落12例(2.11%);咽痛、异物感等舌骨综合征13例(2.29%).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显效8例(61.5%),有效3例(23.1),无效2例(15.4%),总有效率为84.6%.结论 支撑喉镜治疗咽喉部良性肿物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支撑喉镜术后的舌骨综合征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Graves甲亢并肝功异常患者肝炎病毒学指标,探讨甲亢肝损害的可能原因.方法 GD甲亢并肝功损害患者200例,病程1~32个月,年龄19 ~62岁,男62例,女138例,均为初诊的未用过抗甲亢药物及其他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的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测定肝功能,肝炎标志物(甲、乙、丙、丁、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对造成肝损害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GD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轻度56.5%,中度43%,重度损害0.5%.造成肝功能损害的病因:病毒性肝炎16.5%,自身免疫性肝炎0.5%,甲亢性肝功能损害83%.结论 GD肝功损害的程度大多数为轻度、中度,GD甲亢并肝损害的病因常见的为甲亢自身,其次为病毒性肝炎,重度损害多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作者:袁朝伟;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醒脑再造胶囊治疗中少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180例高血压脑出血量≤30m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再造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30d和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级(ADL).结果 总有效率、ADL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再造胶囊辅助治疗中少量脑出血疗效可靠,可明显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杨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共纳入175例直肠癌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QLICP量表对所有受试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及评分,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功能模块中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得分均低于推荐参考值;症状模块中恶心呕吐、疲倦得分明显高于推荐参考值;特异模块中食欲降低、腹泻、呼吸困难及感到经济压力得分亦明显高于推荐参考值;同时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推荐参考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并发症、心理障碍及暗红色肠造口、肠造口发炎及肠造口缩窄是影响老年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住院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及心理障碍的出现是影向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肠造口的多个方面均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临床工作中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心理干预,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以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鸽;周华;肖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由外伤、感染、骨肿瘤及医源性等因素所致的骨缺损治疗困难[1],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将异种骨进行移植是修复骨缺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异种骨因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形态、结构类似于人体骨组织等优点,而逐渐成为骨缺损修复及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异种骨移植的免疫原性、制备方法和其在基础及临床运用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异种骨移植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平;谭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参照NCCLS批准的EP9-A2规程,应用4个不同检测系统每天测定低中高浓度的新鲜血清样本8份,连续5d,共40份,各检测系统均采用酶法测定TG和TC.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相对偏差,并评价各检测系统对同一项目检测的可比性.结果 经相关性分析,TG和TC的各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0.975,临床可接受性评价为检测系统2、3、4与系统1之间的系统误差临床可以接受.结论 4种不同的分析系统测定TG、TC的结果可比.
作者:王红彦;张蕴秀;王培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1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11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1例均行支气管对端吻合,其中2例合并支气管膜部撕裂,加行膜部修补术.结果 全组11例无死亡,术后11例均复查X线胸片及10例做胸部CT检查肺复张良好,其中7例术后6个月内行纤支镜检查,见吻合处通畅,吻合口平整,光滑.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易误诊,借助支气管断裂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支气管断裂的诊断率,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治疗对挽救患者并获得良好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郭向东;洪澜;吕静;孙小康;赵长明;谭程;薛杨;刁明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呼吸状况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疗程7d.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病死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应用ω-3鱼油脂肪乳剂注射液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对进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的呼吸状况和临床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郭端;贾超;许治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诊治的CSP患者39例,根据孕囊生长的方向分为内生型(A)组和外生型(B)组,A组23例,B组16例,A组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B组行宫腹腔镜联合妊娠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hC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SP患者,采用积极手术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周期短,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如充分分析患者病情,明确诊断及CSP类型,均能采用不同的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作者:梅立;岳军;谢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诺扬复合咪达唑仑对全麻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诺扬组(Ⅱ组)及诺扬+咪达唑仑组(Ⅲ组),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式相同.拔管前分别予0.9%等体积生理盐水,0.02mg/kg诺扬,0.01 mg/kg诺扬+0.02mg/kg咪达唑仑.记录各时点SBP、DBP、HR、SpO2,比较各组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Ⅱ、Ⅲ组患者围术期SBP、DBP、HR、SpO2变化平稳,明显优于Ⅰ组,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也少于Ⅰ组(P<0.05).拔管时间Ⅰ、Ⅱ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均短于Ⅲ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给予诺扬复合咪达唑仑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雄;华丽;何斌;姜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