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莫利群;饶红
目的 观察α-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头孢美唑、氨溴索等药物治疗.治疗组(68例)给予头孢美唑、α-细辛脑治疗,观察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α-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大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地震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和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在灾后2个月进行评估,随后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在班级开展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1年后再次评估了解干预效果.结果 首次调查发现18%~40%的儿童有明显社交焦虑,20%~28%的儿童自我意识过低,20%~40%的儿童自我意识过高,60%~90%的儿童有行为异常,心里干预1年后,有明显社交焦虑儿童的比例下降为8%~10%,自我意识过低儿童比例增加到30%~48%,自我意识过高儿童比例下降13%~30%,有行为异常儿童比例下降到30%~80%.结论 心理干预对低年级儿童心理创伤的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谭友果;甘枝勤;刘成文;张光毅;蔡端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累及终板136个,按Modic分型,Ⅰ型77个(56.6%);Ⅱ型45个(33.1%);Ⅲ型14个(10.3%).多发累及49例(81.7%);单发11例(18.3%).好发于下腰段,累及双侧终板多见.结论 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部位、范围及各期信号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郝淑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对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的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总金额分别为11037、13754、18244、22886万元.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前列中,主要包括中药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中药制剂销售状况良好.结论 中药制剂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同时其他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亦受到重视.
作者:吴逢波;杨林;唐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一种既能满足早产低体重儿营养需求,同时又不引起过度喂养的方法,从而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方法 将使用全静脉营养液的早产低体重儿与一般支持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作对照,比较两组患儿在体重增长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至6个月,预后不良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使用全静脉营养液的治疗组患儿体重增长较快,并发症少,随访至6个月,预后不良率较使用一般支持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低.结论 全静脉营养液在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治疗中,能加快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降低预后不良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对术中麻醉维持、苏醒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0例2~6岁拟行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S-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P-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P-R组时间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S-R组12例(40%)P-R组3例(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是术后躁动发生比例更高.
作者:叶念;徐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保肛手术68例,行传统Milles手术28例.结果 两种方法在术后早期恢复以及远期复发、生存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肛术术中创伤、术后并发症较Miles少,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保肛术与Miles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均较好,保肛术惠者的生活质量高于Miles术患者.
作者:李冈栉;罗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40例肺栓塞患者中,位于右侧肺动脉主干6例,位于左侧肺动脉主干4例,位于右下肺动脉及其分支15例,位于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5例,两侧或单侧多部位10例.MSCTPA上均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影,病灶呈圆形、卵圆形、条带状、杯口状.有时伴肺梗死、肺不张、肺部浸润、胸腔积液等改变.CT扫描两上肺动脉未见栓塞灶.结论 MSCTPA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无创伤性的佳影像学手段,其对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宗琼;贺锋;岳建国;江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小剂量布比卡因(7.5mg)给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0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成腰硬联合A组和硬膜外B组,每组100例,A组经蛛网膜下隙注入0.5%布比卡因1.5ml,根据麻醉效果,硬膜外加1.6%利多卡因5~10ml;B组硬膜外组给予1.6%利多卡因10~15ml.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麻醉效果,监测术前及用药后5、10、30min的BP、HR、ECG和SpO2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A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短于B组(P<0.01),A组血压和心率先于B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麻醉肌松效果好;两组麻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且并发症不增加.
作者:杨建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电图表现分别为Ⅱ级缺血、Ⅲ级缺血患者对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尿激酶(UK)对Ⅱ级缺血患者进行溶栓治疗65例.其疗效与57例Ⅲ级缺血的患者相比较.结果 Ⅱ级缺血溶栓组冠脉再通率67.69%,死亡率4.62%;Ⅲ级缺血组再通率38.56%,死亡率17.54%.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表现为Ⅱ级缺血比Ⅲ级缺血的患者对溶栓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死亡率.
作者:刘东华;刘应才;印建荣;王士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AMI患者按入院1 h内的血浆晶体渗透压水平分3组,正常血浆晶体渗透压组为N组72例,低血浆晶体渗透压组为L组21例,高血浆晶体渗透压组为H组9例,按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处理,观察3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Ⅲ度AVB、住院病死率和30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病史者更容易出现血浆晶体渗透压异常(P<0.05);血浆晶体渗透压异常组更容易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和Ⅲ°AVB等严重并发症(P<0.05);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率也显著降低(P<0.05);住院病死率和30d病死率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血浆晶体渗透压异常,其住院病死率和30d病死率明显增加,提示血浆晶体渗透压异常可能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健球;赖剑波;章敏之;李敏;周华锋;陈兴旺;陈少霖;刘晨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期间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咽瘘(15.76%),其发生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型、术前放疗、手术时间、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营养不良、鼻饲时间、术后感染有关(P<0.01).结论 喉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预防术后咽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重视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助于预防咽瘘的发生.
作者:高琳;黎万荣;付文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本地区的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了解微量元素测定的必要性.方法 使用BH5100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我院门诊的1572例0~14岁儿童进行末梢全血铜、锌、钙、镁、铁的浓度测定,并将儿童按年龄分为4个阶段,以仪器厂方提供的不同年龄阶段5种元素含量的参考值作为对照进行统计.结果 1572例儿童中铁元素缺乏486例(30.9%);锌元素缺乏358例(22.8%);钙元素缺乏35例(2.2%).钙元素过多比率230例(14.6%);锌元素过多比率60例(3.8%);铁元素过多比率18例(1.1%).铁元素缺乏比率高的年龄段为1~3岁(39.7%),锌元素缺乏率高的年龄段为1~3岁(25.6%),钙元素缺乏比率高的年龄段为7~14岁(6.4%);钙元素过多比率高的年龄段为1~3岁(19.5%),锌元素过多比率高的年龄段为3~7岁(6.2%),铁元素过多比率高的年龄段为3~7岁(2.1%).结论 提倡在儿童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应该在监测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膳食营养调节,从而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作者:鄂建飞;曹莉娟;李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5例患儿中20例与感染相关(57.1%),尤其是EBV感染诱发.其他原因4例(11.4%),原因不明11例(31.4%).临床表现发热34例(97.1%),肝肿大31例(88.6%)、脾脏肿大23例(65.7%),淋巴结肿大14例(40.0%).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其中贫血31例(88.6%),血小板降低27例(77.1%),白细胞降低18例(51.4%).肝功能异常(100%),高三酰甘油血症13例(37.1%),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4例(40.0%),血清铁蛋白增高15例(42.8%),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细胞33例(94.3%).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Hb<30g/L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病死率高.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李蕙;周敏;徐鸣;李丹;蒋永梅;史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市公安干警、消防官兵血糖、血脂的情况.方法 对待检的426份血液样本,采用GOD-PAP法检测血糖(GLU)、CHOD-PAP法检测胆固醇(TC)、GPO-PAP法检测三酰甘油(TG),检测中使用定值质控品对检测结果进行质控.结果 426名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中,检出血糖、血脂异常者234例(54.93%).其中单纯血糖增高者56例(13.15%)、单纯血脂增高者178例(41.78%),血脂增高中尤以三酰甘油增高为主146例(34.27%).结论 该市公安干警、消防官兵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血糖、血脂增高所带来的危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代琼;于晓;李光富;胡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结核抗体检测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7月~2010年8月期间临床确诊或怀疑结核的检样326例,进行涂片抗酸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和采集血样进行结核抗体检查.结果 326例检样中,检出TB-DNA阳性107例,阳性率32.82%.其中脓液、支气管灌洗液和痰液高,分别为48.84%(86例)、31.71%(82例)、30.39%(102例).抗酸染色标本痰液阳性率为9.80%,脓液25.58%,支气管灌洗液15.85%.结核抗体阳性率52.45%.抗酸染色法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81.60%,而结核抗体检测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符合率61.97%,与荧光PCR检测法的符合率为80.37%.结论 三种方法中,以结核抗体法阳性率高,荧光PCR法次之,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低.三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弥补单独采用1种方法阳性率低的缺点,几种方法之间可相互佐证,从而使准确性得以提高.
作者:邹自英;朱冰;汤雪晴;汪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角膜内皮细胞层的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全是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角膜内皮失代偿将导致角膜浑浊,严重影响视力,临床常见的病因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大泡性角膜病变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至2010年8月,我国角膜盲患者约500万人,其中内皮盲患者有近100万人.
作者:黄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慢性重度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97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综合护肝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8周.结果 在治疗第8周,治疗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血清HBV DNA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在治疗组中,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能在短期内阻断部分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进展,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章勇;杨军;黄赛;夏绍碧;刘福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定期孕产期检查直至分娩的初产妇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除进行定期常规产前检查外还接受系统的产前教育、培训并练习产前保健操直至分娩,对照组仅行定期常规产前检查.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数据作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安全及健康,应引起妇产医院的重视.
作者:李雪;罗磊;辜定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与四川成都地区正常儿童手部X线片对比分析,了解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地区儿童大骨节病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 选取4~16岁阿坝壤塘南木达乡异地育人学校学生与成都地区正常儿童对比分析.全部儿童进行双手X线摄片,X线片由来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影像科、风湿免疫科及小儿外科共10人组成的阅片专家组共同判读.结果 壤塘县儿童手部X线片显示锥形骨骺及异常改变多,14.6%的儿童出现食指、中指、环指近、中节多发、对称的异常改变,成都地区儿童未发现.结论 说明在政府积极干预下,一方面壤塘县大骨节病表现非典型化,另一方面,其致病因子依然存在.探索大骨节病致病机理,寻求早预防,早诊断的方法,依然是我国骨科和地病学者需共同承担的责任.
作者:马俊;沈彬;周宗科;邓佳云;李富忠;康鹏德;杨静;钟洲;裴福兴;邹翎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