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焕
慢性鼻窦炎息肉目前多采取经鼻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术后通过复诊处理和药物应用,治愈率明显提高.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FESS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必畅香菊胶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慧敏;覃文格;黄平;尹邦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银翘解毒颗粒中牛蒡苷的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5μm 4.6×250mm),检测波长:280nm 流动相:甲醇-水(48:52),流速为1.0ml/min,理论板数:按牛蒡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结果:牛蒡苷在0.4~1.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银翘解毒颗粒中牛蒡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书华;王宁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性疾病.慢性气流受阻是气道疾病(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作用所致,各自比重因人而异[1].COPD患病率高,病程长,终导致呼吸致残,病死率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急、咳嗽、咳痰及肺部过度膨胀、哮鸣音等.
作者:孙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性下降,但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降压疗效、症状积分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更好地降压和改善症状,并减少毒性反应.
作者:缪玲;胡咏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通汤治疗老年人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冠通汤(党参、麦冬、五味子、丹参、桃仁、红花等)治疗老年人胸痹4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55%.结论:冠通汤能明显改善老年人胸痹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具有活血益气养阴,通痹止痛的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49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采用补气活血汤(潞参、白术、当归、丹参、白芍、赤芍、桃仁、红花、地龙、蜈蚣等)口服治疗;对照组73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4.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气活血汤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气血调和,通则不痛的攻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余秋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点按头部五经及贴耳穴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枣安胶囊(自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点按头部五经及贴耳穴,两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点按头部五经及贴耳穴在治疗不寐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较单纯使用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聂亚娥;骆娜妮;刘柯;何艳;荣培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耐受性.方法:入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活络胶囊.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流变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评定均改善,总有效率试验组89.0%、对照组77.0%,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试验持续时间、发生ST段下移时间、血流变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活络胶囊能豁痰、化瘀,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发作、增加运动耐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宋军;王秦安;董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化痰定眩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等)加味治疗本病39例,对照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3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83%(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熄风化痰定眩的作用.
作者:张东生;张广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阴活血方(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麦冬、肉苁蓉、当归、赤芍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养阴活血方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促进循环的作用,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
作者: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从肝论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7例失眠患者辨证为肝郁瘀阻型,采用柴胡、生龙骨、郁金、制香附、合欢皮、黄芩、肉桂、夜交藤、石决明、钩藤等治疗.结果:A组治疗前SPIEGEL量表积分(24.21±5.39)分,治疗后(14.49±5.54)分;临床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2例,无效18例.B组治疗前SPIEGEL量表积分(23.61±5.86)分,治疗后(14.99±5.74)分;临床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6例,无效38例.西药服用情况两组患者服用西药情况有差异(2值=9.89,P=0.007<0.01),其中服用1种西药比较值=9.87,P=0.002<0.01).结果:B组服用1种西药的患者比A组多;服用2种西药比较,提示A组服用2种西药的患者比B组多.服用3种及3种以上者两组未见差异(P>0.05).结论:全方共奏平肝疏肝、活血安神之效.撤停药过快会影响治疗过程并引起病情反复,显愈率不高,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血管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用药相同,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半夏、苍术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变化,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舒张末流速(EDV)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疗程为1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服复方丹参饮,治疗后颈动脉血管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复方丹参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部血管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姜微;徐京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成药联合华法令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抗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将无抗凝禁忌症的NVAF患者200例随机分为3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华法令治疗组60例,单纯加用华法令治疗;活血通络胶囊治疗组60例,以活血通络胶囊治疗;活血通络胶囊合华法令治疗组80例,以活血通络胶囊联合华法令治疗.结果: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进入治疗后1周及1、2、3、6月)6min步行试验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华法令组分别与活血通络胶囊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华法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年脑卒中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与华法令组和活血通络胶囊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华法令使用剂量达到目标值(INR:2.0~3.0)时中西医结合组为(2.260±0.14)mg/d,华法令组为(2.90±0.22)mg/d.结论:华法令配合活血通络胶囊对NVAF的抗血栓治疗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荣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成药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ACEI或ARB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结果:两组心衰疗效比较2=4.8,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x2=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除具有抗心律失常外,对心力衰竭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广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为大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脉灵胶囊(黄芪、川芎、川贝、水蛭、地龙、鸡血藤、牛膝等).结果:临床治愈14例,占46.67%,总有效率96.67%.结论:通脉灵胶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国庆;王新策;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传统论治法与从肝论治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入组的患者先采用传统论治法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继续前来诊治的病人换用从肝论治法治疗.结果:采用传统治疗,疗程结束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SPIEGE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有15例继续治疗,换用平肝法论治,后一诊与传统治疗基线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方法治疗失眠症有一定疗效.从肝论治法治疗疑难或顽固失眠症有效,也可能与增加治疗时间有关.
作者:严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减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采用葛根汤(葛根、当归、威灵仙、白芍、川芎、桂枝、麻黄等)加减合颈椎牵引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本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震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艾滋病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通过查询维普医药信息咨询系统中关于艾滋病中医辨证规律进行收集.结果:中医古代无艾滋病之名,现代中医依据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采用分期辨证、邪正虚实辨证、病情轻重辨证、综合辨证多种方法,并使用不同处方和药物,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方法、通用处方、相对固定药物的规范格局.结论:目前需要不断加强临床研究,建立科学、系统的辨证分型体系,更好指导本病治疗.
作者:娄方璐;刁庆春;李敏;张印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方药对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40只)i.p.ADR,2.5mg/Kg,3次/周,连续两周,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形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10只,i.p.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小剂量方药组(8只,4mg/Kg)、中剂量方药组(8只,8mg/Kg)、大剂量方药组(8只,12mg/Kg),ADR对照组(9只),每天用代谢笼检测各组大鼠的尿量.4周后右侧颈总动脉插管,采用四导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肾脏内髓部集合管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的表达.结果:方药各组相对于ADR组:尿量有所增加,且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差异显著;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及下降速率(±LVdp/dtmax)、心率(HR)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下降;AQP2的表达在各方药组有所下降.结论:参附芎泽方药对ADR引起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肾功能有改善作用,且中剂量和高剂量作用显著.
作者:韩曼;马莉;于远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治疗组口服加味苓桂术甘颗粒(茯苓、泽泻、苍术、桂枝、荷叶、山楂、决明子、丹参等),对照组口服立普妥片、复方丹参片,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B超、CT、肝功、血脂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法不失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