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巧红;刘青山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茯苓、桂枝、生白术、姜半夏、炙甘草、生姜等)治疗梅尼埃病40例.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疗效可靠.
作者:柳巧红;刘青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活血、利水类中药配伍组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管标志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肾安方(黄芪、莪术、党参、丹参、红花、白术、苍术、川芎等)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包醛氧化淀粉治疗.观察两组肾小管标志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NAG、尿β1M显著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NAG有显著性降低P<0.05,尿β1M有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安方可修复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抑制其可能发生的表型转化,减慢肾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作者:张立艳;曲环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急诊癔症的疗效.方法对急诊癔症患者30例丹参、参麦中药注射液结合暗示疗法,及再加针灸水沟、百会内关等观察其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急诊癔症取得满意的疗效,实为值得临床推广的绿色疗法.
作者:徐勇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调理辅助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在中西医正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佐以心理调理;对照组36例,只进行中西医正规治疗护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76.5%(P<0.05).结论:在中西医正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佐以心理调理,可明显提高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赪辉;韩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痛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痛风病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肝脾肾亏损是病变的根本,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制定对痛风病分型治疗(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痰瘀阻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中通过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补肝益肾,祛风除湿等治法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崔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阴活血方(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麦冬、肉苁蓉、当归、赤芍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养阴活血方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促进循环的作用,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
作者: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类中药组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芎芷汤(川芎、白芷、细辛、白芍、炙甘草、藁本等)治疗;对照组28例内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谷维素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卢桂兰;李维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内经》训诂,自随唐以来,代有所成,至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首先是马莳全面注释《内经》,著有《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稍后有明代大家张介宾,将《内经》分类整理、注释,历三十余年,完成《类经》一书的著述工作.清朝,首推张志聪所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其后诸如高世栻、徐大椿、陈修园等医家,虽亦注释过《内经》,但对后世影响不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从肝论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7例失眠患者辨证为肝郁瘀阻型,采用柴胡、生龙骨、郁金、制香附、合欢皮、黄芩、肉桂、夜交藤、石决明、钩藤等治疗.结果:A组治疗前SPIEGEL量表积分(24.21±5.39)分,治疗后(14.49±5.54)分;临床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2例,无效18例.B组治疗前SPIEGEL量表积分(23.61±5.86)分,治疗后(14.99±5.74)分;临床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6例,无效38例.西药服用情况两组患者服用西药情况有差异(2值=9.89,P=0.007<0.01),其中服用1种西药比较值=9.87,P=0.002<0.01).结果:B组服用1种西药的患者比A组多;服用2种西药比较,提示A组服用2种西药的患者比B组多.服用3种及3种以上者两组未见差异(P>0.05).结论:全方共奏平肝疏肝、活血安神之效.撤停药过快会影响治疗过程并引起病情反复,显愈率不高,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参芪复脉汤(党参、黄芪、丹参、川芎)治疗8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结果:总有效率90.0%.结论:参芪复脉汤能调节机体整体功能,提高心率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显著.
作者:王立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Bcl-2基因表达.结果:藤梨根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p53和Bcl-2表达阳性灰度值分别为185.48±1.05,124.05±1.53,95.51±0.19;103.41±1.01,104.05±1.23,90.52±1.09.结论:藤梨根提取物能够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p53和Bcl-2的表达.
作者:白吉庆;王小平;叶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成药联合华法令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抗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将无抗凝禁忌症的NVAF患者200例随机分为3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华法令治疗组60例,单纯加用华法令治疗;活血通络胶囊治疗组60例,以活血通络胶囊治疗;活血通络胶囊合华法令治疗组80例,以活血通络胶囊联合华法令治疗.结果: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进入治疗后1周及1、2、3、6月)6min步行试验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华法令组分别与活血通络胶囊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华法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年脑卒中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与华法令组和活血通络胶囊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华法令使用剂量达到目标值(INR:2.0~3.0)时中西医结合组为(2.260±0.14)mg/d,华法令组为(2.90±0.22)mg/d.结论:华法令配合活血通络胶囊对NVAF的抗血栓治疗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荣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骨质糖浆的提取工艺,确立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总提取物和淫羊藿苷的影响.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加水煎煮3 次,第一次加水8 倍量,煎煮2.5h,第二、三次加水6 倍量,煎煮 1.5h.结论:骨质糖浆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段勇民;张红;刘建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的中医养生.方法:根据中国传统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从精神养生、饮食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以及其他养生等六方面对老年人养生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强身防病,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结论:我们将从中医养生观念对社区中老年人进行指导,以起到防病健身、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作者:马艳艳;张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西黄胶囊由人工牛黄、麝香、没药、乳香四味中药组成,经科学提取精致而成的口服胶囊,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006年至2010年,笔者选用单药西黄胶囊治疗术后大肠癌46例,并与同期化疗46例作为对照,对患者的近中期疗效、外周血象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明娥;马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成药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ACEI或ARB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结果:两组心衰疗效比较2=4.8,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x2=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除具有抗心律失常外,对心力衰竭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广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方药对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40只)i.p.ADR,2.5mg/Kg,3次/周,连续两周,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形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10只,i.p.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小剂量方药组(8只,4mg/Kg)、中剂量方药组(8只,8mg/Kg)、大剂量方药组(8只,12mg/Kg),ADR对照组(9只),每天用代谢笼检测各组大鼠的尿量.4周后右侧颈总动脉插管,采用四导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肾脏内髓部集合管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的表达.结果:方药各组相对于ADR组:尿量有所增加,且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差异显著;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及下降速率(±LVdp/dtmax)、心率(HR)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下降;AQP2的表达在各方药组有所下降.结论:参附芎泽方药对ADR引起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肾功能有改善作用,且中剂量和高剂量作用显著.
作者:韩曼;马莉;于远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点按头部五经及贴耳穴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枣安胶囊(自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点按头部五经及贴耳穴,两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点按头部五经及贴耳穴在治疗不寐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较单纯使用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聂亚娥;骆娜妮;刘柯;何艳;荣培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中药龙齿中重金属及砷盐等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和古蔡氏法.结果:通过对以下21批样品分别用比色法和古蔡氏法进行了检测,重金属限量达到了百万分之五,砷盐限量达到了百万分之十.结论:中药龙齿中重金属及砷盐的含量不可忽视.
作者:王新霞;宋雪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治疗组口服加味苓桂术甘颗粒(茯苓、泽泻、苍术、桂枝、荷叶、山楂、决明子、丹参等),对照组口服立普妥片、复方丹参片,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B超、CT、肝功、血脂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法不失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