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炜婷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09年因未足月胎膜早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孕妇230例,同期门诊检查的同孕周正常妊娠孕妇140例作为对照,取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GBS的培养,并将GBS阴性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与阳性患者的新生儿作比较,了解GBS感染对母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GBS的感染率(18.57%),明显高于未破膜的正常妊娠者(5.71%)(P<0.05).GBS感染阳性者比阴性者胎儿窘迫、低体重儿发生率高(P<0.05),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BS感染可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增加了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涛;陈红;杨军;梁晶;赖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彩超声像图表现与PTEN、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6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肿瘤标本中PTEN、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术前彩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超声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彩色血流分级、RJ(血流阻力指数)与PTEN、P53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关系,即随着超声分期增高、浸润程度增加、超声血流分级增加、血流阻力指数减小,PTEN和P53基因表达率分别有明显降低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子宫内膜癌部分声像图表现与PrEN、P53基因表达间存在明显关系.
作者:杨薇;朱亦菲;伍海翔;李吉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对提高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法对我科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时机调查.结果 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前后,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情况调查中有4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荣德明;张英;曾成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重视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意义,促进2010年开展临床路径循证医学试点工作活动.方法 搜集我院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小儿支原体肺炎26例X线胸部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肺间质浸润型17例(65%),腺泡实变型6例(23%),混合型2例(8%),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膜腔积液1例(4%).结论 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多样化,易与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混淆,影像医学需要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客观分析并提供诊断.
作者:温俊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所行480例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其中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例,吻合口漏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吻合技术及术前肠道准备情况等关系密切.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规范操作等可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作者:段建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相关因素和解决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3例全身麻醉苏醒延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原因及相关对策.结果 本组23例患者自手术结束到完全苏醒的时间为2.4~7.1h,平均5.1h.苏醒延迟原因中药物过量引起者11例,药物相互作用6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心血管功能障碍2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1例.结论 导致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较多,加强术前检查和手术过程中的监护工作可以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
作者:李薇;胡恒;郑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的X线平片、CT和高分辨CT(HRCT)征象做评价及对比.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支扩32例,分别摄有胸部正侧位片,常规CT扫描和HRCT扫描.分别评价其影像特点,并对照其显示范围、程度、部位.结果 32例中,胸正位片诊断22例,漏诊率为31% (10/32),显示病变程度与病理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减低,22例中,有11例未能显示所有病变部位.32例中CT诊断29例,漏诊率为9.3% (3/32),29例中有4例未能显示所有病变部位,有6例未能显示粘液嵌塞.32例中HRCT诊断32例,并能显示所有病变部位,显示病变程度与病理对照均基本一致,常规CT可疑者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结论 常规CT较平片显示率明显增高.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熊志安;蒲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体阔筋膜后颅凹硬脑膜扩大修补的临床可行性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25例采用自体阔筋膜后颅凹硬脑膜扩大修补的患者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自体阔筋膜后颅凹硬脑膜扩大修补具有临床可行性及独特优点.
作者:胡泽军;杨安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腋中线双孔法VATS肺大泡切除术治疗中青年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30例中青年患者随机按手术方式分为腋中线双孔法实验组(n=15)和传统三孔法对照组(n=15),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杜冷丁量、术后住院日、切口总长度、切口美观程度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使用杜冷丁量少、切口总长度短及切口美观程度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中线双孔法与传统三孔法VATS肺大泡切除术治疗中青年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同,但腋中线双孔法术后患者疼痛更轻、切口更为美观,其创伤更为轻微.
作者:杨朝坤;吴远林;刘伦旭;沈长军;王徽;周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三种产前诊断指征下的胎儿染色体核型,为合理实施侵袭性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对531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310例高龄孕妇,30例产前彩超检查异常的孕妇实施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取羊水细胞或脐血细胞培养,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共检出异常核型27例.唐氏筛查阳性组异常核型15例,检出率2.8%;高龄组异常核型9例,检出率2.9%;彩超异常组异常核型3例,检出率10%.三组染色体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人群异常率(P<0.01),各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氏筛查阳性、高龄、孕期彩超检查异常的孕妇均应该接受胎儿染色体检查,避免染色体疾病患儿出生.
作者:席娜;汪雪雁;冷媚;曾兰;唐书勤;李运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常规根管治疗无效的患者78例(患牙78颗),用Vitapex充填根管,充填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牙片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成功率为93.59%.结论 对常规根管治疗疗效不佳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Vitapex充填,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邓碧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住院患者饮食管理效果.方法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饮食控制情况,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结合患者的生活条件,习俗,饮食习惯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分小组每周三次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每日一对一宣教,根据空腹、三餐后2h、3Am血糖分析前一天饮食量及饮食结构是否正确,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误区,出院时评价饮食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入院时及出院时饮食及血糖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能提高患者饮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饮食量及饮食结构趋于合理,血糖控制效果好.
作者:欧阳淑一;王琼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成都市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进行有关社会经济学的调查,对儿童哮喘的社会经济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不等比抽样方法,筛查出433例哮喘儿童进行经济学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433例哮喘儿童中401例已上幼儿园和中小学,其严重发病的1年累计缺课22055d,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成绩.而443例哮喘儿童严重发病1年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2165000.00元,累计间接经济损失每年649435.05元.结论 哮喘不仅对哮喘儿童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同时对社会及家庭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全社会及医务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心,将其影响降到一个低的水平.
作者:李兰;李敏;陈昌辉;吉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者均为散发者,以20~40岁青壮年男性为主,突发四肢迟缓性;瘫痪,近端为主,无脑神经支配肌肉损害,无意识障碍和感觉障碍,数小时至一日达高峰.结合检查发现血钾降低,心电图低钾性改变仅1例死亡,预后一般良好.结论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按临床诊断标准容易诊断,病情较急重,经补钾及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但需要注意严重的并发症,易反复发作,注意预防高危因素发生.
作者:王学义;蒲涛;杨汶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晚期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7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策略:单药: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联合用药: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卡铂300mg/m2第1天或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顺铂25mg/m2第1~3天,均为每3周重复.结果 在27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3例,客观有效率(11.1%),疾病控制率62.9%.结论 培美曲塞治疗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可耐受.
作者:魏玲;孙三元;于大海;孙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习惯性流产病因,以便更好指导患者优生优育.方法 分析了12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习惯性流产常见病因有:免疫因素(ABO抗原);内分泌因素(黄体功能不良)、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子宫肌瘤),遗传基因缺陷(染色体异常);感染原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支原体感染)以及精子异常.其中ABO抗原不相容是导致习惯性流产主要的因素.结论 降低这些病因的发生率可减少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作者:杨炜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V-16阳性的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和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胞膜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寻找特征性的差异蛋白点.方法 提取两种细胞胞膜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imensronal gel eleetrophoresis,2-DE),建立电泳图谱,然后筛选出差异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MS)分析,鉴定出蛋白质.结果 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胞膜蛋白2 -DE图谱,并分析找出了13个的差异蛋白点,对其中3个显著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和初步鉴定.结论 建立了H8和Caski细胞胞膜蛋白2DE图谱,并初步发现LRC8D、EDAR、MTX1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细胞胞膜中存在差异表达,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癌变机制提供了帮助.
作者:宋大萍;赵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3月~ 2010年10月收治1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分析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霞;任冬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膀胱癌术前癌灶检出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8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并于60s扫描膀胱、120s延时扫描.回顾性对比分析CT图像及手术病理结果.评价指标包括癌肿检出率、阳性预测值及对膀胱癌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总的准确性.结果 膀胱癌增强扫描癌肿检出率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3%、95%.术前膀胱癌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及总的准确性分别为89%、95%、89%.结论 多排螺旋CT对膀胱癌术前癌灶检出及分期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付兵;王亚莉;宋莉;覃由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于急诊科患者的血浆脑钠肤(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探讨BNP对急性呼吸困难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123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58例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65例,体检健康成人6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浆BNP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值为(570.69±505.29) pg/ml,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值为(80.08±88.18) pg/ml,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舒张功能不全、单纯收缩功能不全和收缩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NP值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功能衰竭程度的逐级增加,BNP值逐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伴有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衰,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63,P<0.01).BNP对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佳阈值(115.15pg/ml)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0%、80.6%和92.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P< 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对于急性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周会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