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尧洲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二则

杨彦洁;黄尧洲;张贺;曲韵;陈乐君

关键词:治疗,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诊, 主任医师, 清热凉血, 麻疹患者, 临床经验, 活血祛风, 辨证论治, 皮肤科, 科学院, 中医, 中国, 医院, 医案, 血虚, 湿热, 基础, 范畴, 安神
摘要:黄尧洲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黄教授认为慢性荨麻诊虽属风病范畴,还需从湿热及血虚辨证.临床上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多采用镇心安神之法,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或清热凉血,或活血祛风.本文阐述了黄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两则.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埋线对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频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辨证穴位埋线对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频度的影响.方法:将辨证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及中药辨证汤剂口服外,治疗组给予辨证穴位埋线,观察两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穴位埋线的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可以减少慢性肾炎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作者:薛红良;张亚琦;孙正伟;梅建锋;杨艳;蒋丽君;陈文霞;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益母草软胶囊辅助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46例

    目的:观察益母草软胶囊在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2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母草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时间、平均出血量和疗效评价结果.结果:治疗组恶露淋漓消失时间提前至用药后10d内,腹痛时间和用药时间均明显缩短,继发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益母草软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可有效缩短病程和产后腹痛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韩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罗红霉素胶囊、沐舒坦、内舒拿及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罗红霉素、沐舒坦及内舒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医药在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加味知柏地黄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阴道炎43例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知柏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P<0.01);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7/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本法治本病能提高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黄秀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70例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调肝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联合倍美力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怀山药、大熟地、仙灵脾、龟版胶、鹿角胶、山萸肉、女贞子、菟丝子、杜仲)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及FSH、E2的水平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法能改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体内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中医治疗进展

    哺乳期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是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无效的结果[1]乳腺炎治疗不当可很快发展为哺乳期乳腺脓肿[2]乳腺脓肿的临床表现依赖于脓肿的部位.浅表部位的脓肿可以表现为具有明显疼痛、红肿、波动性包块,而深部脓肿的典型表现更复杂,如边界不清的肿胀、压痛和水肿.在疾病的早期,脓肿引起很少的组织破坏,但是随着感染在局部扩散,会发生广泛的软组织损害.未经治疗的脓肿终破溃至皮肤,甚至穿透胸肌和胸腔[3],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和白细胞增多[4].因此对乳腺脓肿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故现将目前中医药及局部治疗手段分述如下.

    作者:张士云;刘馨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抗炎合剂对脓毒症患者NF-κB、IL-1及IL-10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炎合剂对脓毒症患者(热毒互结证)的中医症状评分以及对NF-κB调节炎症因子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28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第3日,治疗第7日进行中医症状积分评估,抽取静脉血检测核因子NF-κB、白介素IL-1、白介素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的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第7日NF-κB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第7日IL-1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治疗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第7日IL-1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炎合剂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中医症状疗效,降低NF-κB及IL-1的表达,对IL-10具有上调作用.

    作者:李越华;李海涛;卜建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及其防治措施,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6例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男女比例与年龄无明显差异原发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前30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进明;马军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清胰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31例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使用清胰汤(大黄、芒硝、柴胡、广木香、黄连,延胡索)配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对照组31例,使用奥曲肽,动态观察两组血清淀粉酶、并发症、住院天数、死亡率及腹痛缓减、腹痛消失指标,将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缓减和腹痛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在24h及4d内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治疗组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奥曲肽加中药汤剂清胰汤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奥曲肽.

    作者:孟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防治中的运用

    糖尿病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人类第三大基本死亡原因,由于其全球性的高发率和并发症所致的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使控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需费用极为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目前中国糖尿病人群达到9230万[1],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在中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汪德芬;裴瑞霞;高上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扁平疣煎剂配合多糖蛋白片及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80例

    目的:观察扁平疣煎剂配合多糖蛋白片联合0.02%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扁平疣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0.02%维A酸乳膏每晚外用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多糖蛋白片每日口服+0.02%维A酸乳膏外用十扁平疣煎剂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27.50%,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痊愈率为57.50%,有效率高达87.50%,治疗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扁平疣有解毒散结止痒作用,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显著.

    作者:江平;陆新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心源性肝病40例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心源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使用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并与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比较,连续治疗12d后患者心肌酶改变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蛋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球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且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黄芪,能更快提高心源性肝病患者心功能并延缓患者肝病进展速度.

    作者:张文玉;陈绍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74例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了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高密度脂蛋白等临床指标差异出现了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脑梗塞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其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明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生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60例

    目的:探讨生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生精汤(菟丝子、紫河车、覆盆子、淫羊藿、巴戟天、车前子、枸杞子、牛膝、山药、山茱萸等)治疗,对照组服用左卡尼汀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48.33%,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精液量,精子成活率,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生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百录;张晓霞;乔少谊;王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五苓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水肿45例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功能性水肿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功能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应用五苓散,对照组口服安体舒通,治疗1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8%,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五苓散治疗功能性水肿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冀秀萍;汶鉴;马骋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脑伤饮方治疗气血瘀滞型颅脑外伤后综合征51例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气血瘀滞型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血瘀滞型脑外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及治疗组51例,两组均依病情给予适当的止痛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用脑伤饮方(丹参、当归、川芎、柴胡、生姜、桃仁、红花、赤芍、白芷、枳壳、香附、陈皮)治疗.2组均治疗14d后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5%,治疗组治愈率41.18%,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率的比较差别显著.结论:本法治疗本病能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李建民;邵进宝;邰立武;王敏;穆永茂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心病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探析

    中医心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中医心病学古今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本学科发展规划及研究目标,通过探讨中医“心”的概念,对本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作了界定,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认识.

    作者:杨学信;张骞;刘建平;李忘明;徐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永磁速愈贴早期干预新生儿脐疝200例

    目的:观察永磁速愈贴早期干预新生儿脐疝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在新生儿断脐后12~24h开始使用永磁速愈贴,对照组200例只给予常规脐部处理.结果:治疗组脐疝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永磁速愈贴可预防减少新生儿脐疝的发生.

    作者:董明翠;张省青;胡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辨证论治配合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病患采取多功能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配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性愈合的情况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恢复天数比对照组短,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多功能外固定加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可明显减少恢复时间与不良反应.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260例

    目的:探究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0例颈椎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260例)与对照组(240例),其中治疗组行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常规针刺推拿治疗.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及Borden氏颈椎生理曲度变化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病患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的Borden氏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治疗前后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有着良好的疗效,除了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还能消除病患的痛苦.

    作者:李永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