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及骨密度分析

黄振宇;杨茜;肖丽红;韦秀英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点, 骨密度
摘要:目的 观察肝豆状棱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肝豆状核变性患者(WD组)和30例与其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全身、L2-4、左股骨颈、左大粗隆、左髋关节骨矿物质密度(BMD).结果 该病误诊率高,82.60%(19/23)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骨矿含量异常,其中骨量战少的发生率为43.48%(10/23),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9.13%(9/23).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或多或少地存在骨关节的潜在损害,骨密度检查被看作一个潜在的诊断指标.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老年患者在服用胺碘酮前及服药后30、90、180d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服用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T3降低,以及FT4、TSH升高.结论 老年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明显,应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避免发生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和单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袁皮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并于术后第4周配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每周2次.连续9周.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7例,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痊愈21例,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6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可以促进皮损色素再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王亚关;周小红;蒋荣德;张洪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合并2型糖尿痛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以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45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分别为80、65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血糖、血脂;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以ELISA法检测血策PAI-1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以Gensini评分评判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糖、胰岛素、PAI-1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冠脉病变程度更重,相关性分析显示,冠脉痛变积分与血浆胰岛素和PAI-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AI-1明显升高,且与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

    作者:刘洪波;唐炯;唐名纲;蔡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铜绿假单孢菌的耐药水平与6种抗铜绿假单孢菌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我院铜绿佩单孢菌耐药水平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6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铜绿假孢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统计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性回归.结果 铜绿假单孢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有线性依存关系;铜绿假单孢菌对氨曲南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有线性依存关系;铜绿假单孢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与妥布霉素用量有线性依存关系.结论 耐药性铜绿假单孢菌的增多与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之间存在一定的量化关系,临床应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限制溢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产生.

    作者:王国俊;张青碧;林燕英;钟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两种根管糊剂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两种根管充填糊剂充填根管后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 160个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Vitapex糊剂+牙胶尖组与AHPlus糊剂+牙胶尖组,比较术后疼痛反应和1年后的成功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根充后1d,AHPlus组疼痛发生率高于Vitapex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d时疼痛反应则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Vitapex组低于AH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根充后近期术后反应小,AHPlus糊剂远期疗效好,更适用于恒牙根管充填.

    作者:缪键;王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臭氧及胶原酶联合应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注入臭氧及胶原酶联合应用治疗板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经临床诊断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10~40ml,再退针至硬膜囊前间隙或神经椎出口注入胶原酶600~1200U.结果 随访3~6个月的治疗,疗效根据改良的Macnab方法评价,其疗效优、良、差率分别为44.5%、45.8%、9.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及胶原酶联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梁天森;黄武;赵钦来;罗柳宁;贺云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过夜配戴角膜矫形镜早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观察过夜配或角膜矫形镜(0K镜)的并发症,探讨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OK镜治疗的患者95例182眼,通过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并记录患者主诉,观察及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脱落51眼(28.02%).不适感35眼(19.23%),视力不稳定25眼(13.74%),叠影20眼(10.99%),眩光13眼(7.14%)等.结论 OK镜虽可有效减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应予以重视.

    作者:徐静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在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6月30日~2008年6月30日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予以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仅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与观察组同.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病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重视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前、中、后心理治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

    作者:熊海燕;游华蓉;蒋芝蓉;蔡金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3种骨辩移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0D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59例.骨瓣移植方式:A组使用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辩18例.B组使用带股方肌直肌髂骨瓣20例,C组使用带缝匠肌髂骨瓣21例.结果 术后随访59例,时间12~5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无感染、退钉、骨辩松动等现象.56例患者术后4~12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平均6.7个月,各组均有1例术后16个月CT及ECT示股骨头坏死.结论 3种骨瓣移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勉;淦科;蔡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96例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诊断后予饮食运动或加胰岛素治疗,8饲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胎膜早破,8例羊水过多,4例羊水过少,1例胎死宫内,4例巨大儿,4例先兆早产.结论 高危孕妇24~28周应常规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及早饮食运动或加用胰岛素治疗,母耍预后良好.

    作者:谭翠霞;杨显俊;彭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1988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5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粘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3.6%,粘膜癌为10.0%.≤1cm的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1%,直径1.1~3.5cm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2.5%,>3.5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0%(P<0.05).高分化EC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3%和20.0%.粘膜下癌可转移至N2.脉管受侵19例,淋巴结阳性率36.8%(7/19),明显高于无脉管受侵者(P<0.05).结论 ECC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漫润深度、病变大小及脉管受侵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CC的治疗.

    作者:唐令超;赵平;丁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源CT冠脉优质成像的佳重建期相与心率的相关性评价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优质影像的佳重建期相与心率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对重建影像及节段进行评价,重点探讨LAD、RCA、LCX三大主支优质显示的佳期相选择与心率的关系.结果 优质影像率90%,优质影像节段率91.8%,佳重建期相互补达到优质显示例数:LAD 116例,RCA110例,LCX 108例.结论 双源CT大幅提高了冠脉成像质量,但其优质成像的前提在于适应心率变化的佳重建期相的选择.

    作者:白林;高燕;彭泽华;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左甲状腺素钠50~100μg口服,1次/d;对照组:43例,采用干甲状腺片治疗80~100mg口服,2~3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治疗首,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T3、FT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SH、CHO、TG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T3、FT4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TSH、CHO、TG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T3、FT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SH、CHO、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心动过逮2例、胃肠不适1例;对照组组:心绞痛过速5例、胃肠不适1例、头痛1例、过敏反应1例.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改善脂代谢,临床疗效优于服用甲状腺素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术在防盲手术车的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联合小光学面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防盲手术车中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297例白内障患者.根据其晶状体核硬度应用Emery分类法分组,其中Ⅲ级核及部分Ⅳ级核患者共143例行超声乳化术联合小光学面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余154例行小切口手术碎棱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小光学面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297例患者术后视力比术前有较大提高.尤其是超声乳化组.术后第1天视力≤0.2者22.6%,0.2~0.5者47.8%.≥0.5者29.6%.术中术后并发症超声乳化组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碎核组.结论 超声乳化术联合小光学面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大大简化了传统ECCE的手术环节,降低了手术成本,减轻了白内障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创伤小,切口愈合快,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起声乳化能解决部分ECCE手术的困难,扩大了部分手术适应证.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在防盲手术车的应用中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万灵;杨绍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痛患儿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46例需要进行化疗的小儿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对于负性情绪的程度评测:26例>12岁患儿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衰(SCL-90),20例<12岁患儿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并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化疗后干顸组患儿其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小儿白血病化疗后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由于化疗的不良反应及疾病本身所形成的心理压力而出现的各种情绪上的不适症状,提高患儿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马印慧;刘秀娟;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康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氟康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氟康喳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患者,氟康唑首次剂量400mg,以后200mg,1次/d,铝碳酸镁1.0g,3次/d,连服2周,病情缓解后氟康哇剂量减至100mg,1次/d,铝碳酸镁1.0g,3次/d.连服2周,共治疗1个月.结果 28例患者均完成疗程,完全缓解22例(78.6%).部分缓解6例(21.4%),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2例,分别对症处理或密切观察.结论 氟康唑联合铝碳酸镁对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杜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的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条件和特点.方法 分离出生1d大鼠海马,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成因子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稳定增殖,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巢蛋白(Negtin)、5-溴脱氧尿苷(RrdU)、β-Ⅲ型微管蛋白(Tuj-1)、波形蛋白(Vimentntin)和Gelc-C免疲荧光染色,对NSC的增殖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体外培养的NSC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鉴定为Neatin,粢色阳性细胞和5-溴脱氧尿苷(BIdU)标记粢色阳性细胞,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Tuj-1染 色阳性细胞)、神经胶质细胞(Vimentin染色阳性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Galc-C染色阳性细胞).结论 采用无血清培养墓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培养出在体外稳定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新生大鼠海马NSC.

    作者:刘页玲;张建平;刘大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前用药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前用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壹醚0.01 mg/kg、0.5mg、1mg.采用VAS评分记录静脉注射前,静脉注射后10min、20min、30min的口干程度以及术后24~72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注药后30min口干程度VAS评分与基础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Ⅰ、Ⅲ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72 h不良反应发生率Ⅲ组与Ⅰ、Ⅱ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组之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以0.01mg/kg较为安全,既能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又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文值;朱月皓;高伦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IgA肾病病理评分方法的临床适用性评估

    目的 比较不同IgA肾病病理评分方法的相关性,探讨简明半定量评分各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112例IgA肾病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按Lee氏,Hass氏以及IgA肾病简明半定量病理评分方法(SQM)分别对肾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比较3种病理评分方法之间及3种病理评分方法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CFR)及24h蛋白定量(24h-UPro)间的相关性.根据血肌酐(Scr)以及24h-UPro不同分别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肌酐:<1.5mg/dl组,≥1.5mg/dl组;24h-UPro:<30g/L组,≥30g/L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SQM法8个病理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①Lee氏,Hass氏与SQM法有很好的相关性(P均≤0.001);3种病理评分(SQM,Lee氏与Hass氏)与eGFR值均呈负相关(P均≤0.001),与24h-UPro间无相关关系;②半定量评分系统中,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InfI)、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TCI)、小动脉慢性病变指数(VCI)、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GCI)及系膜基质增多指数(MsMI)病理改变程度在Scr≥1.5mg/dl水平组积分明显高于Scr<1.5mg/dl组,(P<0.05);而内皮细胞增生指数(endoI)、活动性新月体及节段性袢坏死指数(dCAI)、系膜细胞增生指数(MsHI)病理评分在不同Scr水平两组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UPro两组同半定量评分各病理指标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c15).结论 3种病理评分方法均能较好地反应IgA肾病的病变严重程度,而SQM法的相关性更好;肾组织病变中,小管间质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肾小球慢性化病变与肾功能eGFR的下降有关,而患者蛋白尿的多少尚未发现与肾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之间有必然的关系.

    作者:邹玉蓉;张萍;李贵森;廖常志;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细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65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观察甲状腺病灶的二堆图像及彩色多瞢勒血漉分布情况.结果 65例患者超声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57例,诊断符合率87.7%.超声提示为其它甲状腺疾病8例,误诊率12.3%.超声显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变声像图主要以甲状腺局灶性片状低回声区或姑节状低回声为主,病灶周缘血流信号较丰富,内部血流信号稀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臃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幼华;向素芳;邓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