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目的 探讨水解、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以及应用体会.方法 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沿导引管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方式,进行可脱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 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50处动脉瘤成功检塞,22处使用GDC,28处使用DCS,24处术后即刺造影显示栓塞率>90%,2处栓塞<90%.4例并发脑血管痉挛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康复,1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无死亡患者.20例患者3~12个月随访DSA或CTA,2例复发.结论 水解、电解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但两者治疗长期的疗效还有待观察.
作者:张天;王建红;郭富强;谢坪;余能伟;孙红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药物控制不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810nm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能量1800~2800mW,时间2000ms,范围180~270°,术后随访患者的眼压、视力、症状及用药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24个月,术前眼压为(46.3±3.5)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眼压为(17.9±2.1)mmHg,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首(P<0.01);3眼(10%)眼球萎缩;24眼(71%)视力无变化,5眼(17%)视力下降,1眼(3%)视力提高.术后所有患者眼胀痛缓解,术首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平均为2~4种.随访时减至0~2种.结论 经巩膜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罗谦;吴峥峥;程依琏;杨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左旋西替利嗪加卡介苗多糖核酸臀部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2.2%,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蒋水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为寻找枸橼酸对豚鼠引咳的佳条件,进一步研究药物的镇咳作用以及提供方法学保障.方法 观察17.5%枸橼酸不同喷雾时间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及咳嗽次数,以及外周性镇咳药那可丁片的镇咳效果.结果 17.5%的枸橼酸喷雾10、20、30、60s均能引咳豚鼠,但是喷雾时间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5min内咳嗽次数没有明显影响.阳性药那可丁片对喷雾10s及20s导致豚鼠咳嗽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对喷雾30s者无效;豚鼠在第2、3、4min和5min的咳嗽次数较第1min明显增多,雌性豚鼠的潜伏期较雄性豚鼠长.结论 基于减轻动物病理损伤和体现受试药物的药效以及节约物力等因素,枸橼酸引咳豚鼠的佳实验条件为17.5%的枸橼酸在500ml烧杯内以喷雾器的曩大喷雾力度喷雾10s,温度保持在(20±2)℃,湿度在50%~60%.
作者:刘军;石璐;黄雷雷;迈小敏;王子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交叉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方法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74例(其中眼球萎缩S4例,眼球破裂伤8例,巩膜葡萄肿7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由同一手术者进行眼内容摘除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交叉巩膜覆盖植入.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74例患者74眼均无结膜裂开、义眼台感染或义眼台露,安装义眼片后,义眼活动良好,仿真效果满意.结论 交又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对眼外肌及眶脂肪的损伤较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艾眼台植入手术可以达到美容效果.
作者:吴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光谱通用复合树脂充填磨耗牙的疗效.方法 对前牙34颗,后牙149颗的磨耗凹、槽,通过制备适当的固位形,用Specum通用复合树脂充填,1年后复查.结果 前牙成功率91.17%,后牙成功率88.59%.总成功率89.07%.结论 光谱通用复合树脂充填磨耗牙疗效可靠.应重视磨耗牙的早期预防充填治疗.
作者:王莉;周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在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6月30日~2008年6月30日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予以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仅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与观察组同.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病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重视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前、中、后心理治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
作者:熊海燕;游华蓉;蒋芝蓉;蔡金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IgA肾病病理评分方法的相关性,探讨简明半定量评分各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112例IgA肾病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按Lee氏,Hass氏以及IgA肾病简明半定量病理评分方法(SQM)分别对肾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比较3种病理评分方法之间及3种病理评分方法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CFR)及24h蛋白定量(24h-UPro)间的相关性.根据血肌酐(Scr)以及24h-UPro不同分别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肌酐:<1.5mg/dl组,≥1.5mg/dl组;24h-UPro:<30g/L组,≥30g/L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SQM法8个病理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①Lee氏,Hass氏与SQM法有很好的相关性(P均≤0.001);3种病理评分(SQM,Lee氏与Hass氏)与eGFR值均呈负相关(P均≤0.001),与24h-UPro间无相关关系;②半定量评分系统中,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InfI)、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TCI)、小动脉慢性病变指数(VCI)、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GCI)及系膜基质增多指数(MsMI)病理改变程度在Scr≥1.5mg/dl水平组积分明显高于Scr<1.5mg/dl组,(P<0.05);而内皮细胞增生指数(endoI)、活动性新月体及节段性袢坏死指数(dCAI)、系膜细胞增生指数(MsHI)病理评分在不同Scr水平两组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UPro两组同半定量评分各病理指标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c15).结论 3种病理评分方法均能较好地反应IgA肾病的病变严重程度,而SQM法的相关性更好;肾组织病变中,小管间质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肾小球慢性化病变与肾功能eGFR的下降有关,而患者蛋白尿的多少尚未发现与肾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之间有必然的关系.
作者:邹玉蓉;张萍;李贵森;廖常志;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沭舒坦3种给药方式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寻找佳给药方式.方法 选取难治性肺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静滴组、雾化组和灌洗组,每组32例,对各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辅助检壹以及有效率分别进行X2检验,评估沐舒坦的3种用药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有效率对照组为21.88%.静滴组46.88%,雾化组为59.38%,灌洗组为84.38%;静滴组、雾化组和灌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灌洗组又高于静滴组和雾化组.结论 沐舒坦对难治性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是曩佳用药方式.
作者:谭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的护理疗效.方法 19例地震伤员气性坏疽患者经外科综合治疗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19例无1例死亡,17例已行截肢患者仅2例行第2次截肢术.无气压伤、氧中毒及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曩大限度地缩小组织坏死范围.保存肢体并降低截肢率,已行截肢者可避免再次截肢的可能.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防止高压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艳;李开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s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发生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窒息后24h之内入院的足月新生儿89例,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测3d,同时作肝功、肾功、心肌酶、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及心电图和头颅Cr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统计窒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 syndrome SIRS)和MODS的发生情况及其疾病的转归情况.结果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危重病评分、SIRS和MODS发生率以及多器官损伤的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好组相比,预后差组SHRS和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生儿室怠可导致SIPS和MODS的发生,与窒息程度和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张本金;董文斌;雷小平;王胜会;李清平;翟雪松;郭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肝豆状棱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肝豆状核变性患者(WD组)和30例与其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全身、L2-4、左股骨颈、左大粗隆、左髋关节骨矿物质密度(BMD).结果 该病误诊率高,82.60%(19/23)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骨矿含量异常,其中骨量战少的发生率为43.48%(10/23),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9.13%(9/23).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或多或少地存在骨关节的潜在损害,骨密度检查被看作一个潜在的诊断指标.
作者:黄振宇;杨茜;肖丽红;韦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的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条件和特点.方法 分离出生1d大鼠海马,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成因子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稳定增殖,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巢蛋白(Negtin)、5-溴脱氧尿苷(RrdU)、β-Ⅲ型微管蛋白(Tuj-1)、波形蛋白(Vimentntin)和Gelc-C免疲荧光染色,对NSC的增殖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体外培养的NSC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鉴定为Neatin,粢色阳性细胞和5-溴脱氧尿苷(BIdU)标记粢色阳性细胞,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Tuj-1染 色阳性细胞)、神经胶质细胞(Vimentin染色阳性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Galc-C染色阳性细胞).结论 采用无血清培养墓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培养出在体外稳定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新生大鼠海马NSC.
作者:刘页玲;张建平;刘大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63岁.因黑便6d于2005年6月14日入院.6d前开始解黑便,呈柏油样,2~3次/d,150~200g/次,无呕血,无腹痛.
作者:徐生志;李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230例妇科急腹症临床资料,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23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成功率100%.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妇科急腹症,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秀清;高岚;梁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饲辅以安慰奶嘴吸吮治疗早产儿哏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所有早产儿均以鼻饲管喂养.观察组在每次鼻饲前15min予安慰奶嘴吸吮10min.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对受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胃管喂养的同时辅以安慰奶嘴吸吮有助于早产儿缩短静脉营养和胃管喂养到口服喂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
作者:石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30例亲属活体供肾肾切除术围麻醉期麻醉处理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此类手术的麻醉要点.结果 本组3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围麻醉期均较平稳,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麻醉前准备充分,麻醉操作合理准确,术中加强监测和管理,术后积极镇痛并随防,此类患者的麻醉是安全有效而且舒适的.
作者:牟虹;王光辉;殷雁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了,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堆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免疲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进行细胞单层培养,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多角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第一代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异染性;有Ⅰ、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结论 成功培养兔椎同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鉴定符合纤维环细胞特征,能够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雏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作者:潘勇;周跃;李长青;都勇;初同伟;张峡;王卫东;王建;张正丰;张年春;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和单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袁皮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并于术后第4周配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每周2次.连续9周.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7例,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痊愈21例,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6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可以促进皮损色素再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王亚关;周小红;蒋荣德;张洪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痛患儿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46例需要进行化疗的小儿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对于负性情绪的程度评测:26例>12岁患儿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衰(SCL-90),20例<12岁患儿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并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化疗后干顸组患儿其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小儿白血病化疗后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由于化疗的不良反应及疾病本身所形成的心理压力而出现的各种情绪上的不适症状,提高患儿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马印慧;刘秀娟;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