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诊45例的临床观察

蒋水清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卡介多苗糖核酸, 穴位注射
摘要: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左旋西替利嗪加卡介苗多糖核酸臀部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2.2%,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本大和荧光定量PCR扩增仪对98例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型分型.结果 HBV基因型在无症状携带者(ASC)组中的分布:B型60.0%(27/45),C型35.6%(16/45),BC型混合型4.4%(2/45),肝硬化、肝癌组中分布:B型26.42%(14/53);C型58.49%(31/53);BC混合型15.09%(8/53).ASC组与肝硬化、肝癌组之间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4,P<0.01).结论 成都地区HBV感染者以基因型B、C型为主,且有少量BC型分布.ASC组以B型为主,肝硬化、肝癌组以C型为主.

    作者:熊杰;邹东花;白生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DMEM稀释液培养HepG2细胞,分别作用24、48、7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变化,并以正常培养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正常生长HepG2细胞24、72h凋亡率分别为3.1%、4.2%、5.2%,加入姜黄素后凋亡率明显增加,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0μmol/L浓度组24、48、72h凋亡率分别为13.6%、22.9%、41.1%.细胞周期分布测定中.姜黄素药物组HepG2细胞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相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能抑制HipG2细胞生长,并且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抗肿瘤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丽;周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脑组织表达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特点,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2h,再灌注3~1201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苏未精-伊红染色评价缺血性脑损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GDNF、iNOS表达特点.结果 再灌注12h组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24b梗死形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未检测到GDNF的表达.再灌注3~120h,在整个再灌注过程中GDNF阳性的细胞在3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各组与再灌注3h组比较P<0.01.结论 脑缺血后再灌注,变性、死亡的神经元不表达(GDNF,缺血周边区和非缺血区神经元GDNF表达明显增强,提示GDNF有促进神经元存活作用.缺血再灌注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可能表达GDNF.为临床早期使用GDNF减少脑损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枫涛;范生尧;刘声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治疗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后

    目的 1,6-二磷酸果糖联含维生素C治疗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儿科50例新生儿窒息并血清心肌酶谱变化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维生素C治疗,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宁地区低氧因素使机体应激反应强烈,内脏低氧缺血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严重,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强促进心肌低氧损伤恢复,保护心脏功能.

    作者:王兆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左甲状腺素钠50~100μg口服,1次/d;对照组:43例,采用干甲状腺片治疗80~100mg口服,2~3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治疗首,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T3、FT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SH、CHO、TG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T3、FT4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TSH、CHO、TG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T3、FT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SH、CHO、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心动过逮2例、胃肠不适1例;对照组组:心绞痛过速5例、胃肠不适1例、头痛1例、过敏反应1例.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改善脂代谢,临床疗效优于服用甲状腺素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96例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诊断后予饮食运动或加胰岛素治疗,8饲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胎膜早破,8例羊水过多,4例羊水过少,1例胎死宫内,4例巨大儿,4例先兆早产.结论 高危孕妇24~28周应常规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及早饮食运动或加用胰岛素治疗,母耍预后良好.

    作者:谭翠霞;杨显俊;彭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和单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袁皮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并于术后第4周配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每周2次.连续9周.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7例,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痊愈21例,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6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可以促进皮损色素再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王亚关;周小红;蒋荣德;张洪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饮食及运动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92例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习惯及运动行为干预前后盖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明显提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绪论行为干预有利于高脂血痘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脂在适当水平.

    作者:宋月琼;张焰;潘媛媛;甘和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尿胰蛋白酶原-2及Uamy/Ucr比值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及尿淀粉酶/尿肌酐(Uamy/Ucr)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结果 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特异性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5.2%,其次Uamy/Ucr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2.8%(临界值为75U/mmol),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分别为97.2%和97.6%,而临床常用的诊断指标Samy、Uamy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于前两者.结论 尿胰蛋白酶原-2及尿淀粉酶/尿肌酐比值检测是较好的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留置尿管的佳时机,以提高其开胸术后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方法 将6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全麻前留王导尿管,观察组全麻后留王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安置尿管前和安置尿管时心率、血压变化,以及手术后对患者安置尿管时机的选择.结果 与基值比较,对照组在安置尿管时心率、血压均明显增加,而观察组增加不明显.所有患者均选择麻醉后导尿方式.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全麻后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降低术后血压、心率波动,有利于患者安全地渡过手术及术后恢复期.

    作者:张敏;刘孟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3种骨辩移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0D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59例.骨瓣移植方式:A组使用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辩18例.B组使用带股方肌直肌髂骨瓣20例,C组使用带缝匠肌髂骨瓣21例.结果 术后随访59例,时间12~5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无感染、退钉、骨辩松动等现象.56例患者术后4~12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平均6.7个月,各组均有1例术后16个月CT及ECT示股骨头坏死.结论 3种骨瓣移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勉;淦科;蔡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的护理疗效.方法 19例地震伤员气性坏疽患者经外科综合治疗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19例无1例死亡,17例已行截肢患者仅2例行第2次截肢术.无气压伤、氧中毒及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曩大限度地缩小组织坏死范围.保存肢体并降低截肢率,已行截肢者可避免再次截肢的可能.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防止高压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艳;李开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联合痛点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痛点皮内注射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行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加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评价疼痛程度、疗效指教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B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A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绪论急性带状疱疹采用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刘光义;尹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芎通脉颗粒对脑血管疾病动脉弹性及其相关因素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芎通脉颗粒对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大小动脉弹性指数及其相关因素影响.方法 入选76例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丹芎通脉颗粒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血压、心率;同时检测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等生化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对小动脉弹性指数(C2)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血压、心率的控制优于对照组.两组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兰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芎通脉颗粒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提高降压质量.

    作者:唐平;秦方;张廷杰;朱轼;王文雁;叶晓平;张静;刘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老年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超声诊断方法及标准.方法 对131例临床诊断为膀胱颈部梗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相同年龄段无症状的检查者145例的资料作对比研究.结果 131例确诊患者膀胱颈后唇和或前唇的厚度,其中93例>0.8cm(71%),38例介于0.4~0.8cm (29%);对照组患者膀胱颈后唇或前唇的厚度,其中5饲>0.8cm(3%);51例介于0.4~0.8 cm(35%);89例<0.4cm(62%).两组比较膀胱颈后唇或前唇厚度>0.8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比较膀胱颈后唇或前唇厚度介于0.4~0.8cm比较羔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排尿不畅等症状的中老年女性膀胱颈后唇或前唇的厚度>0.8cm,可提示膀胱颈部梗阻可能性大,介于0.4~0.8cm的可提示膀胱颈增生肥厚.

    作者:杨兴洲;周鸿;史丽雅;张振玲;宋丁;唐仕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观察51例原因不明拟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慢性咳嗽患者曩大通气量(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PT)(30例)或舒张试验(21例),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气道阻力,计算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实测值的变化率并作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①激发阳性患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中,除呼吸总阻抗(ZRS)、中心气道阻力(Rcent)、周围气道阻力(Rp)、R5、R5-R20、ZRS%及R5%等在激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阴性受试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在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激发组间激发前后变化率(%)的比较,除ZRS、Rcent、Rp、R5、R5-R20及Z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舒张试验前后各气道阻力指标的变化中,Rcent、Rc/Rp及R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R20%变化率>15%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率均>20%(P<0.05).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组阳性的变化率相比较及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阴性的变化率相比较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 气道阻力升高明显(IOS)以ZRS、R5升高20%和/或R20升高15%为阳性标准是符合临床的判别指标,同时,Rp、R5、R5-R20等实测值的变化率也有一定价值,但其变化率应>30%.

    作者:王平飞;王廷杰;王家驷;张雪漫;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义眼台植入术74例体会

    目的 探讨交叉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方法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74例(其中眼球萎缩S4例,眼球破裂伤8例,巩膜葡萄肿7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由同一手术者进行眼内容摘除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交叉巩膜覆盖植入.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74例患者74眼均无结膜裂开、义眼台感染或义眼台露,安装义眼片后,义眼活动良好,仿真效果满意.结论 交又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对眼外肌及眶脂肪的损伤较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艾眼台植入手术可以达到美容效果.

    作者:吴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在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6月30日~2008年6月30日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予以心理治疗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仅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与观察组同.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病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重视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前、中、后心理治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

    作者:熊海燕;游华蓉;蒋芝蓉;蔡金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细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65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观察甲状腺病灶的二堆图像及彩色多瞢勒血漉分布情况.结果 65例患者超声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57例,诊断符合率87.7%.超声提示为其它甲状腺疾病8例,误诊率12.3%.超声显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变声像图主要以甲状腺局灶性片状低回声区或姑节状低回声为主,病灶周缘血流信号较丰富,内部血流信号稀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臃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幼华;向素芳;邓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及骨密度分析

    目的 观察肝豆状棱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肝豆状核变性患者(WD组)和30例与其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全身、L2-4、左股骨颈、左大粗隆、左髋关节骨矿物质密度(BMD).结果 该病误诊率高,82.60%(19/23)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骨矿含量异常,其中骨量战少的发生率为43.48%(10/23),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9.13%(9/23).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或多或少地存在骨关节的潜在损害,骨密度检查被看作一个潜在的诊断指标.

    作者:黄振宇;杨茜;肖丽红;韦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