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印慧;刘秀娟;王淑玲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细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65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观察甲状腺病灶的二堆图像及彩色多瞢勒血漉分布情况.结果 65例患者超声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57例,诊断符合率87.7%.超声提示为其它甲状腺疾病8例,误诊率12.3%.超声显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变声像图主要以甲状腺局灶性片状低回声区或姑节状低回声为主,病灶周缘血流信号较丰富,内部血流信号稀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臃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幼华;向素芳;邓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边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王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感染、骨外露的效果.方法 6例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意染、骨外露的伤员经清创、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漉治疗后采用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方法覆盖骨外露创面.结果 本组6例伤员经综合治疗后,毒染得以消除,骨外露面体积较小者被新鲜肉芽组织直接覆盖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骨外露面较大者经骨面钻孔引导肉芽组织覆盖骨面后植皮,全部一次成活.结论 采用单边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王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感染、骨外露,在有效固定了骨折的同时,负压封闭引流封用了创腔,控制了感染,并刺激大量的肉芽组织增生覆盖膏面为皮瓣转移或植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林朗;王仁忠;朱天亮;郭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39岁.因便时肛门肿物脱出半年,加重半月由门诊收治入院.人院时:便时肿物脱出,初尚能够回纳,半月来便后不能回纳,无疼痛、便血及粘液脓血便,大便平时1次/d,排便比较通畅.
作者:庞晓辉;闻永;滕惠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慢性宫颈炎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LEEP刀治疗后阴道留王浸透康复新液的纱条.对照组单纯LEEP四刀治疗.结果 术后2个月治疗组治愈率97%,对照组治愈率86%.结论 I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纯LEEP刀治疗,该操作可减少单纯应用LEEP治疗所引起的阴道排液及出血量,缩短排液及出血时间,能减少感染发生,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观察此法在穿刺过程中异感的发生率及异患出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臂丛神经阻滞寻找一种新的阻滞方法.方法 选择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为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观察组),B组为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对照组),观察两组异感的发生情况及异感出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结果 A组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完善,能满足上肢手术对麻醉的需要,阻滞效果优于B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具有定位简单快捷准确,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优良,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的臂丛神经阻滞径路应用.
作者:雷光磊;李振明;陈思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诊断后予饮食运动或加胰岛素治疗,8饲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胎膜早破,8例羊水过多,4例羊水过少,1例胎死宫内,4例巨大儿,4例先兆早产.结论 高危孕妇24~28周应常规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及早饮食运动或加用胰岛素治疗,母耍预后良好.
作者:谭翠霞;杨显俊;彭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300例使用静脉留王针的患儿接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0例采取快速进针法,对照组140例采取缓慢进针法.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93.12%,对照组成功率84.29%(P<0.05).结论 对于8个月~3岁小儿头皮静脉留王钟穿刺,快速进针法优于缓慢进针法.
作者:刘迎春;熊国英;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四川省言语残疾的现状,探讨言语残痰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分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调查,对调查的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确定言语残痰(含多重残)757人;单纯言语残痰126人;农村高于城市(P<0.05);主要致残因素依次为疾病、出生缺陷或发育障碍、创伤或意外伤害;3~14岁组发病率高(P<0.01).结论 以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总体,按四川省2005年底人口计算,约有单纯言语残疾人8.24万人;言语残疾人(含多重残)49.44万人;做好未成年组(3~14岁)的致残因紊早期干预,是降低袁省言语残疾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何俐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的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条件和特点.方法 分离出生1d大鼠海马,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成因子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稳定增殖,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巢蛋白(Negtin)、5-溴脱氧尿苷(RrdU)、β-Ⅲ型微管蛋白(Tuj-1)、波形蛋白(Vimentntin)和Gelc-C免疲荧光染色,对NSC的增殖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体外培养的NSC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鉴定为Neatin,粢色阳性细胞和5-溴脱氧尿苷(BIdU)标记粢色阳性细胞,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Tuj-1染 色阳性细胞)、神经胶质细胞(Vimentin染色阳性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Galc-C染色阳性细胞).结论 采用无血清培养墓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培养出在体外稳定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新生大鼠海马NSC.
作者:刘页玲;张建平;刘大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本大和荧光定量PCR扩增仪对98例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型分型.结果 HBV基因型在无症状携带者(ASC)组中的分布:B型60.0%(27/45),C型35.6%(16/45),BC型混合型4.4%(2/45),肝硬化、肝癌组中分布:B型26.42%(14/53);C型58.49%(31/53);BC混合型15.09%(8/53).ASC组与肝硬化、肝癌组之间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4,P<0.01).结论 成都地区HBV感染者以基因型B、C型为主,且有少量BC型分布.ASC组以B型为主,肝硬化、肝癌组以C型为主.
作者:熊杰;邹东花;白生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过夜配或角膜矫形镜(0K镜)的并发症,探讨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OK镜治疗的患者95例182眼,通过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并记录患者主诉,观察及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脱落51眼(28.02%).不适感35眼(19.23%),视力不稳定25眼(13.74%),叠影20眼(10.99%),眩光13眼(7.14%)等.结论 OK镜虽可有效减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应予以重视.
作者:徐静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特点,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2h,再灌注3~1201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苏未精-伊红染色评价缺血性脑损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GDNF、iNOS表达特点.结果 再灌注12h组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24b梗死形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未检测到GDNF的表达.再灌注3~120h,在整个再灌注过程中GDNF阳性的细胞在3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各组与再灌注3h组比较P<0.01.结论 脑缺血后再灌注,变性、死亡的神经元不表达(GDNF,缺血周边区和非缺血区神经元GDNF表达明显增强,提示GDNF有促进神经元存活作用.缺血再灌注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可能表达GDNF.为临床早期使用GDNF减少脑损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枫涛;范生尧;刘声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校正颈围(ANC)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预测诊所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睡眠监测室行睡眠监测的可疑OSAHS患者160例,行病史采集、临床指标测定及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校正颈围(ANC)、体得指数(BMI)分剔预测该疾病,比较三种方法预测OSAHS的准确性、敏感性.结果 ESS评分、BMI、ANC预测诊断OSAHS的敏感性分别为61.7%、70.3%、65.8%,特异性分别为73.8%、49.6%、76.9%,其中ANC的特异性高,敏感性居中.结论 ANC是ESS评分、BMI、ANC三项预潮指标中佳预测指标,对OSAHS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没有PSG的基层医院
作者:钱翠;梁宗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1988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5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粘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3.6%,粘膜癌为10.0%.≤1cm的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1%,直径1.1~3.5cm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2.5%,>3.5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0%(P<0.05).高分化EC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3%和20.0%.粘膜下癌可转移至N2.脉管受侵19例,淋巴结阳性率36.8%(7/19),明显高于无脉管受侵者(P<0.05).结论 ECC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漫润深度、病变大小及脉管受侵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CC的治疗.
作者:唐令超;赵平;丁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230例妇科急腹症临床资料,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23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成功率100%.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妇科急腹症,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秀清;高岚;梁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痛患儿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46例需要进行化疗的小儿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对于负性情绪的程度评测:26例>12岁患儿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衰(SCL-90),20例<12岁患儿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并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化疗后干顸组患儿其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小儿白血病化疗后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由于化疗的不良反应及疾病本身所形成的心理压力而出现的各种情绪上的不适症状,提高患儿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马印慧;刘秀娟;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访谈,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息性脑卒中患者家属与正常人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困扰家属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家属急于了解病情及治疗预后,家属想时刻守护患者,家属急于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忠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露;姚倩;兰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前用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壹醚0.01 mg/kg、0.5mg、1mg.采用VAS评分记录静脉注射前,静脉注射后10min、20min、30min的口干程度以及术后24~72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注药后30min口干程度VAS评分与基础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Ⅰ、Ⅲ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72 h不良反应发生率Ⅲ组与Ⅰ、Ⅱ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组之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以0.01mg/kg较为安全,既能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又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文值;朱月皓;高伦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交叉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方法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74例(其中眼球萎缩S4例,眼球破裂伤8例,巩膜葡萄肿7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由同一手术者进行眼内容摘除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交叉巩膜覆盖植入.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74例患者74眼均无结膜裂开、义眼台感染或义眼台露,安装义眼片后,义眼活动良好,仿真效果满意.结论 交又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对眼外肌及眶脂肪的损伤较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艾眼台植入手术可以达到美容效果.
作者:吴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痛点皮内注射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行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加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评价疼痛程度、疗效指教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B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A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绪论急性带状疱疹采用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刘光义;尹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