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224例疗效分析

袁渊

关键词:宫颈糜烂, 治疗, LEEP刀, 康复新浪
摘要:目的 观察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慢性宫颈炎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LEEP刀治疗后阴道留王浸透康复新液的纱条.对照组单纯LEEP四刀治疗.结果 术后2个月治疗组治愈率97%,对照组治愈率86%.结论 I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纯LEEP刀治疗,该操作可减少单纯应用LEEP治疗所引起的阴道排液及出血量,缩短排液及出血时间,能减少感染发生,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内障术后出现上睑下垂1例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视力渐近性下降2年,于2007年10月10日以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赵祝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共振频率对中耳病变的诊断意义

    目的 了解和探讨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正常耳(60耳).听骨链固定耳(6耳),听骨链中断耳(5耳)和不其型分泌性中耳炎耳(19耳)进行共振频率及静态声导抗测试,以手术发现作为诊断金标准,了解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剐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中耳共振频率分刺为正常耳(950±260.78)Hz;听骨链固定耳(1466±199.16)Hz,较正常耳高(P<0.01);听骨链中断耳(660±124.49)Hz,较正常耳低(P<0.01).不其型分泌性中耳炎耳(402±87.36)Hz,较前三者都低(P<0.01).正常耳声导纳值为(0.5±0.26)mmbo,听骨链固定耳和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耳声导纳值分别为(0.2±0.10)mmbo,(0.2±0.16)mmbo,均较正常耳低(P<0.05),听骨链中断耳声导纳值为(1.8±1.65)mmbo,较正常耳高(P<0.01).结论 共振频率结合声导纳值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周莲;彭皎皎;冯宁宇;郑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坦索罗辛促进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坦索罗辛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166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进行日常活动.B组除与A组相同外,口服普鲁本辛3次/d,15mg/次.C组除与A组相同外,每晚口服坦索罗辛0.4mg.观察结石排出率.结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第1、3、7天.A组和B组患者碎石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和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坦索罗辛有促进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

    作者:卓晖;李强;刘光;袁仁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腹股沟隐睾伴睾丸扭转1例

    患者,男,31岁.早晨起床时感右侧腹股沟区疼痛1d人院,追问有隐睾病史.查体:右侧腹股沟区触及包块,质稍硬,固定,疼痛明显.

    作者:刘薇;陈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源CT冠脉优质成像的佳重建期相与心率的相关性评价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优质影像的佳重建期相与心率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对重建影像及节段进行评价,重点探讨LAD、RCA、LCX三大主支优质显示的佳期相选择与心率的关系.结果 优质影像率90%,优质影像节段率91.8%,佳重建期相互补达到优质显示例数:LAD 116例,RCA110例,LCX 108例.结论 双源CT大幅提高了冠脉成像质量,但其优质成像的前提在于适应心率变化的佳重建期相的选择.

    作者:白林;高燕;彭泽华;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种子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目的 建立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了,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堆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免疲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进行细胞单层培养,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多角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第一代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异染性;有Ⅰ、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结论 成功培养兔椎同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鉴定符合纤维环细胞特征,能够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雏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作者:潘勇;周跃;李长青;都勇;初同伟;张峡;王卫东;王建;张正丰;张年春;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吸入型皮质激素)和治疗组30例(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两组均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疗程8周.通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教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患儿比单用吸入型皮质激素控制哮喘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作者:张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快速进针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运用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300例使用静脉留王针的患儿接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0例采取快速进针法,对照组140例采取缓慢进针法.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93.12%,对照组成功率84.29%(P<0.05).结论 对于8个月~3岁小儿头皮静脉留王钟穿刺,快速进针法优于缓慢进针法.

    作者:刘迎春;熊国英;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老年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超声诊断方法及标准.方法 对131例临床诊断为膀胱颈部梗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相同年龄段无症状的检查者145例的资料作对比研究.结果 131例确诊患者膀胱颈后唇和或前唇的厚度,其中93例>0.8cm(71%),38例介于0.4~0.8cm (29%);对照组患者膀胱颈后唇或前唇的厚度,其中5饲>0.8cm(3%);51例介于0.4~0.8 cm(35%);89例<0.4cm(62%).两组比较膀胱颈后唇或前唇厚度>0.8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比较膀胱颈后唇或前唇厚度介于0.4~0.8cm比较羔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排尿不畅等症状的中老年女性膀胱颈后唇或前唇的厚度>0.8cm,可提示膀胱颈部梗阻可能性大,介于0.4~0.8cm的可提示膀胱颈增生肥厚.

    作者:杨兴洲;周鸿;史丽雅;张振玲;宋丁;唐仕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后发热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附228例报告)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后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防止这一常见并发症发展而影响手术效果.方法 根据发热时的全身表现和辅助检壹结果将发热归为4类,即外感型、吸收型、感染型、二重型.不同类型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及再次手术等方法治疗,发热均在3~7d消退.结论 根据发热的不同类型和原因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周正华;郭忠;阮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康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氟康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氟康喳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患者,氟康唑首次剂量400mg,以后200mg,1次/d,铝碳酸镁1.0g,3次/d,连服2周,病情缓解后氟康哇剂量减至100mg,1次/d,铝碳酸镁1.0g,3次/d.连服2周,共治疗1个月.结果 28例患者均完成疗程,完全缓解22例(78.6%).部分缓解6例(21.4%),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2例,分别对症处理或密切观察.结论 氟康唑联合铝碳酸镁对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杜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IgA肾病病理评分方法的临床适用性评估

    目的 比较不同IgA肾病病理评分方法的相关性,探讨简明半定量评分各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112例IgA肾病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按Lee氏,Hass氏以及IgA肾病简明半定量病理评分方法(SQM)分别对肾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比较3种病理评分方法之间及3种病理评分方法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CFR)及24h蛋白定量(24h-UPro)间的相关性.根据血肌酐(Scr)以及24h-UPro不同分别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肌酐:<1.5mg/dl组,≥1.5mg/dl组;24h-UPro:<30g/L组,≥30g/L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SQM法8个病理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①Lee氏,Hass氏与SQM法有很好的相关性(P均≤0.001);3种病理评分(SQM,Lee氏与Hass氏)与eGFR值均呈负相关(P均≤0.001),与24h-UPro间无相关关系;②半定量评分系统中,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InfI)、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TCI)、小动脉慢性病变指数(VCI)、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GCI)及系膜基质增多指数(MsMI)病理改变程度在Scr≥1.5mg/dl水平组积分明显高于Scr<1.5mg/dl组,(P<0.05);而内皮细胞增生指数(endoI)、活动性新月体及节段性袢坏死指数(dCAI)、系膜细胞增生指数(MsHI)病理评分在不同Scr水平两组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UPro两组同半定量评分各病理指标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c15).结论 3种病理评分方法均能较好地反应IgA肾病的病变严重程度,而SQM法的相关性更好;肾组织病变中,小管间质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肾小球慢性化病变与肾功能eGFR的下降有关,而患者蛋白尿的多少尚未发现与肾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之间有必然的关系.

    作者:邹玉蓉;张萍;李贵森;廖常志;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诊4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左旋西替利嗪加卡介苗多糖核酸臀部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2.2%,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蒋水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四川省言语残疾预防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四川省言语残疾的现状,探讨言语残痰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分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调查,对调查的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确定言语残痰(含多重残)757人;单纯言语残痰126人;农村高于城市(P<0.05);主要致残因素依次为疾病、出生缺陷或发育障碍、创伤或意外伤害;3~14岁组发病率高(P<0.01).结论 以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总体,按四川省2005年底人口计算,约有单纯言语残疾人8.24万人;言语残疾人(含多重残)49.44万人;做好未成年组(3~14岁)的致残因紊早期干预,是降低袁省言语残疾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何俐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22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慢性宫颈炎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LEEP刀治疗后阴道留王浸透康复新液的纱条.对照组单纯LEEP四刀治疗.结果 术后2个月治疗组治愈率97%,对照组治愈率86%.结论 I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纯LEEP刀治疗,该操作可减少单纯应用LEEP治疗所引起的阴道排液及出血量,缩短排液及出血时间,能减少感染发生,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访谈,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息性脑卒中患者家属与正常人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困扰家属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家属急于了解病情及治疗预后,家属想时刻守护患者,家属急于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忠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露;姚倩;兰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巨大肛乳头纤维瘤1例

    患者,女,39岁.因便时肛门肿物脱出半年,加重半月由门诊收治入院.人院时:便时肿物脱出,初尚能够回纳,半月来便后不能回纳,无疼痛、便血及粘液脓血便,大便平时1次/d,排便比较通畅.

    作者:庞晓辉;闻永;滕惠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老年患者在服用胺碘酮前及服药后30、90、180d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服用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T3降低,以及FT4、TSH升高.结论 老年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明显,应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避免发生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1988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5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粘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3.6%,粘膜癌为10.0%.≤1cm的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1%,直径1.1~3.5cm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2.5%,>3.5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0%(P<0.05).高分化EC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3%和20.0%.粘膜下癌可转移至N2.脉管受侵19例,淋巴结阳性率36.8%(7/19),明显高于无脉管受侵者(P<0.05).结论 ECC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漫润深度、病变大小及脉管受侵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CC的治疗.

    作者:唐令超;赵平;丁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缺损至龈下的双尖牙残根的两种修复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 对缺损至龈下的双尖牙残根分别采用单冠和联冠修复,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择128例折断或继发龋坏至龈下的双尖牙牙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成品螺纹桩加树脂堆塑成核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烤瓷单冠修复,B组选邻牙一颗行烤瓷联冠修复.结果 2年后复查时,两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成功率高于A组.结论 联冠修复缺损至龈下的双尖牙残根效果优于单冠修复.

    作者:周赟;李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