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观察

张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 吸入型皮质激素
摘要: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吸入型皮质激素)和治疗组30例(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两组均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疗程8周.通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教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患儿比单用吸入型皮质激素控制哮喘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

    目的 观察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观察此法在穿刺过程中异感的发生率及异患出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臂丛神经阻滞寻找一种新的阻滞方法.方法 选择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为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观察组),B组为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对照组),观察两组异感的发生情况及异感出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结果 A组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完善,能满足上肢手术对麻醉的需要,阻滞效果优于B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外静脉外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具有定位简单快捷准确,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优良,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的臂丛神经阻滞径路应用.

    作者:雷光磊;李振明;陈思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老年患者在服用胺碘酮前及服药后30、90、180d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服用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T3降低,以及FT4、TSH升高.结论 老年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明显,应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避免发生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术中体温变化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中体温变化.方法 监测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不同部位中心温度肛温(T1)腋温(12)变化.室温维持23~24℃,二氧化碳灌注维持腹腔内压14~16mmHg.选用硬膜外麻醉.分剔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二氧化碳用量、手术冲洗液量,体温情况.结果 术中体温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P<0.01.T2 P<0.05).且随着二氧化碳用量增加,降低更为明显.术中T1下降0.5~2.5℃,其中10例下降0.5℃(12%).40例下降1℃(46%),26例下降1.5℃(30%).10例下降2.5℃(12%).T2下降0.2~1.5℃,其中23例下降0.2℃(27%),34例下降0.4℃(40%),12例下降0.6℃(14%),9例下降0.8℃(10%),8例下降1.5℃(9%).腹腔冲洗前后体温变化比较,冲洗后与冲洗前体温下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P<0.05,T2 P<0.01).结论 应重视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体温改变,操作时尽量减少二氧化碳外泄导致的用量增多,可考虑使用气体加温器,尤其应避免腹腔冲洗的同时高漉量二氧化碳灌注.

    作者:陈筱静;高兴蓉;曾葵;黄蔚;林雪梅;罗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咽非角化性癌两种亚型的临床特征分析及临床指导意义探讨

    目的 分析鼻咽非角化性癌两种亚型(未分化型,分化型)的临床特征,探讨鼻咽癌组织学分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对164例鼻咽非角化性癌初诊患者两种亚型(92例未分化型,72例分化型)的首发症状及分期等多项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鼻咽非角化性癌两种亚型的各项临床特征均元差异(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鼻咽非角化性癌的分型与多数临床特征无相关性,与病程相关,相关系数=0.165,P=0.034,提示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患者病程较未分化型患者长.结论 鼻咽非角化性癌两种亚型的初诊患者具有相似的首发症状、肿瘤侵犯范围及分期等临床特征,临床上难以根据组织学分型确定治疗策略.WHO新分类中的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应区别于老分类的未分化癌.有必要结合鼻咽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病理学研究,确定具有临床预后意义的组织学分型,更好地指导鼻咽癌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莉;敖睿;刘浩;王晋川;徐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共振频率对中耳病变的诊断意义

    目的 了解和探讨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正常耳(60耳).听骨链固定耳(6耳),听骨链中断耳(5耳)和不其型分泌性中耳炎耳(19耳)进行共振频率及静态声导抗测试,以手术发现作为诊断金标准,了解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剐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中耳共振频率分刺为正常耳(950±260.78)Hz;听骨链固定耳(1466±199.16)Hz,较正常耳高(P<0.01);听骨链中断耳(660±124.49)Hz,较正常耳低(P<0.01).不其型分泌性中耳炎耳(402±87.36)Hz,较前三者都低(P<0.01).正常耳声导纳值为(0.5±0.26)mmbo,听骨链固定耳和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耳声导纳值分别为(0.2±0.10)mmbo,(0.2±0.16)mmbo,均较正常耳低(P<0.05),听骨链中断耳声导纳值为(1.8±1.65)mmbo,较正常耳高(P<0.01).结论 共振频率结合声导纳值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周莲;彭皎皎;冯宁宇;郑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种子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目的 建立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了,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堆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免疲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进行细胞单层培养,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多角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第一代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异染性;有Ⅰ、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结论 成功培养兔椎同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鉴定符合纤维环细胞特征,能够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雏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作者:潘勇;周跃;李长青;都勇;初同伟;张峡;王卫东;王建;张正丰;张年春;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快速进针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运用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300例使用静脉留王针的患儿接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0例采取快速进针法,对照组140例采取缓慢进针法.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93.12%,对照组成功率84.29%(P<0.05).结论 对于8个月~3岁小儿头皮静脉留王钟穿刺,快速进针法优于缓慢进针法.

    作者:刘迎春;熊国英;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22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慢性宫颈炎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LEEP刀治疗后阴道留王浸透康复新液的纱条.对照组单纯LEEP四刀治疗.结果 术后2个月治疗组治愈率97%,对照组治愈率86%.结论 I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纯LEEP刀治疗,该操作可减少单纯应用LEEP治疗所引起的阴道排液及出血量,缩短排液及出血时间,能减少感染发生,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臭氧及胶原酶联合应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注入臭氧及胶原酶联合应用治疗板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经临床诊断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10~40ml,再退针至硬膜囊前间隙或神经椎出口注入胶原酶600~1200U.结果 随访3~6个月的治疗,疗效根据改良的Macnab方法评价,其疗效优、良、差率分别为44.5%、45.8%、9.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及胶原酶联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梁天森;黄武;赵钦来;罗柳宁;贺云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s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发生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窒息后24h之内入院的足月新生儿89例,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测3d,同时作肝功、肾功、心肌酶、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及心电图和头颅Cr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统计窒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 syndrome SIRS)和MODS的发生情况及其疾病的转归情况.结果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危重病评分、SIRS和MODS发生率以及多器官损伤的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好组相比,预后差组SHRS和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生儿室怠可导致SIPS和MODS的发生,与窒息程度和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张本金;董文斌;雷小平;王胜会;李清平;翟雪松;郭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沐舒坦3种给药方式治疗难治性肺炎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沭舒坦3种给药方式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寻找佳给药方式.方法 选取难治性肺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静滴组、雾化组和灌洗组,每组32例,对各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辅助检壹以及有效率分别进行X2检验,评估沐舒坦的3种用药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有效率对照组为21.88%.静滴组46.88%,雾化组为59.38%,灌洗组为84.38%;静滴组、雾化组和灌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灌洗组又高于静滴组和雾化组.结论 沐舒坦对难治性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是曩佳用药方式.

    作者:谭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难点分析与对策

    目的 应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难点及应对策略,旨在加强和提高该类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方法 采取患者对照研究.以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月间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3例为治疗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进行透析时的肌酐、尿素氮和血糖水平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透析前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肌酐、尿素氮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后死亡患者介入透析时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治疗组血管通路建立难点较大.结论 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中应用确切有效,但并发症多、血管通路建立有一定难度,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透析策略和血管通路建立.

    作者:黎刚;易素兰;陈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常规开颅减压术与小骨窗血肿消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可在颅内任何部位形成血肿,本文主要研究丘脑、内囊区脑出血,血肿量及临床症状、体征达到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50例.一部分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25例,一部分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25例,现将两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瑞琢;张久伟;李柯新;纪兴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观察51例原因不明拟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慢性咳嗽患者曩大通气量(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PT)(30例)或舒张试验(21例),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气道阻力,计算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实测值的变化率并作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①激发阳性患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中,除呼吸总阻抗(ZRS)、中心气道阻力(Rcent)、周围气道阻力(Rp)、R5、R5-R20、ZRS%及R5%等在激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阴性受试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在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激发组间激发前后变化率(%)的比较,除ZRS、Rcent、Rp、R5、R5-R20及Z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舒张试验前后各气道阻力指标的变化中,Rcent、Rc/Rp及R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R20%变化率>15%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率均>20%(P<0.05).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组阳性的变化率相比较及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阴性的变化率相比较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 气道阻力升高明显(IOS)以ZRS、R5升高20%和/或R20升高15%为阳性标准是符合临床的判别指标,同时,Rp、R5、R5-R20等实测值的变化率也有一定价值,但其变化率应>30%.

    作者:王平飞;王廷杰;王家驷;张雪漫;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细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65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观察甲状腺病灶的二堆图像及彩色多瞢勒血漉分布情况.结果 65例患者超声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57例,诊断符合率87.7%.超声提示为其它甲状腺疾病8例,误诊率12.3%.超声显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变声像图主要以甲状腺局灶性片状低回声区或姑节状低回声为主,病灶周缘血流信号较丰富,内部血流信号稀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臃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幼华;向素芳;邓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1988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5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粘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3.6%,粘膜癌为10.0%.≤1cm的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1%,直径1.1~3.5cm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2.5%,>3.5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0%(P<0.05).高分化EC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3%和20.0%.粘膜下癌可转移至N2.脉管受侵19例,淋巴结阳性率36.8%(7/19),明显高于无脉管受侵者(P<0.05).结论 ECC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漫润深度、病变大小及脉管受侵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CC的治疗.

    作者:唐令超;赵平;丁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和单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袁皮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并于术后第4周配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每周2次.连续9周.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7例,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痊愈21例,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306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可以促进皮损色素再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王亚关;周小红;蒋荣德;张洪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白内障术后出现上睑下垂1例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视力渐近性下降2年,于2007年10月10日以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赵祝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左甲状腺素钠50~100μg口服,1次/d;对照组:43例,采用干甲状腺片治疗80~100mg口服,2~3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治疗首,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T3、FT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SH、CHO、TG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T3、FT4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TSH、CHO、TG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T3、FT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SH、CHO、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心动过逮2例、胃肠不适1例;对照组组:心绞痛过速5例、胃肠不适1例、头痛1例、过敏反应1例.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改善脂代谢,临床疗效优于服用甲状腺素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2例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达病变部位后.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12例.结果 1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行20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迭80%以上者6例,其中3例完全栓塞,栓塞50%~80%者4例.栓塞50%以下者2例.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1例,脑缺血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 Onyx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血管内栓塞是脑动静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宋瑞琢;纪兴海;李柯新;张久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