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林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后联合中药及理疗对输卵管闭锁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因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致不孕,收入院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患者8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年两组妊娠情况.结果 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后观察组妊娠率为30%,术后治疗组妊娠率52.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辅以中药及物理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2年后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治疗者.
作者:郭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治疗组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疗程3d,停4d,1周为1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红霉素20~30mg/(kg·d),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局部疼痛、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谢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臂透视下硬膜外穿刺造影对导管置入位置和方向及对临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280例随机分为A组(改进组)和B组(传统组),A组在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置入导管,B组常规穿刺置管.结果 改进组正中直行或大致正中直行的例数可占总例的4/5.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优于常规组,硬外麻醉失败率低,辅佐用药少.结论 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能影响导管的位置和方向,改进麻醉效果,提高硬膜外麻醉操作技术,减少麻醉并发症.
作者:杨军;彭栋梁;张晓黎;李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及其影响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57例,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结果 尿毒症患者MDA、Ox-LDL和AOPP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有心声管并发症者较无心血管并发症者升高(p≤0.01).应用ACEI治疗的患者比不用ACEI患者的MDA、Ox-LDL和AOPP降低.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有心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明显.应用ACEI治疗可能降低尿毒症患者氧化庄激的水平.
作者:但刚;李卫;金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TCP11L2和鼠Tcp1112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和Tcp1112基因的表达谱研究.方法 用RT-PCR法从正常人和鼠睾丸组织中分别扩增得到人TCP11L2基因和鼠Tcp1112基因的开放读码框全长cDNA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中,构建了pEGFP-TCP11L2和pECFP-TcP111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介导转入MDCK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鼠Tcp1112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转染重组真核表达栽体pEGFP-TCPllL2、pECFP-Tcp1112的MDCK细胞中,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外区域,而在转染空白载体pECFP-N1的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RT-PCR检测鼠Tcp1112为多组织表达.结论 人TCP11L2和鼠Tcp1112蛋白能在MDCK细胞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外区域,鼠Tcp1112的多组织表达提示该基因与鼠Tcp11基因功能的不同.
作者:王新颖;马用信;刘燕燕;卢亦路;曾梅;彭艳;陶大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坦索罗辛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坦索罗辛及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4周,并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 评价其疗.结果 坦索罗辛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尿动力学参数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P<0.01).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的α受体,从而改善后尿道高压及其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缓解梗阻性症状,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作者:李文通;陈伯超;吴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压迫性颈脊髓病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1997年3月~2007年10月诊治的12例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压迫性颈脊髓病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导致再手术的原因有再关门3例,减压范围不足3例,颈椎间盘仍压迫脊髓4例,纤维瘢痕和异位骨化压迫脊髓2例.结论 恰当的术式选择和合理的手术技术的运用可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概率.
作者:卢波;唐华;崔太安;唐林俊;胡云洲;石道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患者,女,46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周维品;李佳;李国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乙哌立松与西比灵联用)和两个对照组各30例(单用西比灵或乙哌立松),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两单独用药组,而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而治疗后3组间椎-基底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与乙哌立松药理作用不同,联用应用可使颈性眩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3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必要时给予司可林维持麻醉.A组术毕前停药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ml,B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8μg/kg,C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8μg/kg.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A组苏醒更平稳,且C组比B组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比给予小剂量芬太尼更安全.
作者:肖天科;余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58例体重正常者和24例超重及肥胖者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IL-6、CRP、TNF-α的水平.结果 在超重及肥胖者中,BMI、WHR、收缩压、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IL-6水平[(21.16±10.85 VS 15.79±3.45)μg/ml, P=0.023]、CRP水平[(3.77±10.4 VS 1.70±0.65)mg/L,P=0.036]均高于正常体重组,而舒张压、TNF-α[(49.99±35.61 VS 38.30±20.70)ng/ml, P=0.074]的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IL-6、CRP、TNF-α与肥胖相关指数(BMI、WHR)正相关(p<0.05);IL-6、CRP分别与餐后2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正相关(P<0.05和P<0.01).结论 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存在着部分炎症指标的异常,提示超重及肥胖与炎症密切相关.
作者:罗勇;李小平;吕湛;陈丽;覃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膈肌疾病中,较常见的膈疝,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创伤性膈疝[1].在膈肌发育过程中,有3处薄弱处是膈疝好发部位,分别是胸骨旁裂孔、胸腹裂孔、食管裂孔.临床上各类膈疝的发生不少见,现将我院治疗创伤性膈疝中2例误诊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1%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n=50),利多卡因组(L,n=50)和生理盐水组(C,n=50).s组静脉推注10μg 舒芬太尼1min后,注射丙泊酚5ml;L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后,注射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后,注射丙泊酚5ml.在推注丙泊酚过程中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肢体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上肢退缩的发生情况.结果 S、L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而VAS评分在S、L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组患者上肢退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上肢退缩的发生率在S组、L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其效果与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注射相当.
作者:赖庆利;李秀泽;李卫;鲁鸿;唐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时机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经过血浆置换(PE)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3例设为治疗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未经过血浆装置换(PE)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期的有效率、总有效率和近期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每次治疗后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改善,血清ALT、AST、TBil、BDil、PT、PTA均明显好转,外周血细胞和血清电解质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7.10%、69.70%,总有效率63.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85%、38.71%和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4周)存活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08%和4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PE治疗能使慢性重症肝炎相应生化指标好转,对早、中期疗效较好.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刘冰;孙红;龙波;许斌;熊凤呜;薛丽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6个月.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英;杨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中医推拿方法 恢复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发生的运动性关节疲劳的血液流变特性变化.方法 将动物分为对照组与推拿组,采用电刺激3周大强度运动训练兔模型.结果 在大强度运动训第3周时推拿组较训练组的血细胞比客,平均红细胞体积,全血表现粘度,纤维蛋白原有改善.结论 大强度训练后发生的运动性关节疲劳的血液流变特性有异常改变,而推拿可改善大强度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液流变特性,有利于关节疲劳的恢复.
作者:邹明;刘波;马建;戴国钢;罗小兵;徐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30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观察组72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48h,治疗14d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8.89%和7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蒋玲;帅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方法 在脑血管畸形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0~2006年共5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先进行全脑造影,后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再次造影评价疗效.结果 20例达到完全栓塞(35.7%),18例大部分栓塞(32.1%),18例大部分栓塞(32.1%).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损伤小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既可单独进行治疗也是综合治疗中的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王利强;刘盛明;孟川;吴虹;蔡俊杰;李其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危及母婴安全的临床护理,从而使心脏病孕妇能顺利渡过孕产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住院9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结果 根据95例各类心脏病特点和产科的特殊性,针对性加强护理,孕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1.05%;围产儿无死亡.其余完全达孕产期.结论 应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心脏负担,防止母体和胎儿的低氧,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曹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 DCS)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对12例股骨反粗隆间骨折(Evans 分型Ⅴ型)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差1例.结论 DCS适用Evans Ⅴ型股骨反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好,易于操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郭翊;李文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