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过敏反应1例

周维品;李佳;李国艳

关键词:静脉推注, 地塞米松,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发作, 麻醉下, 患者, 电视
摘要:患者,女,46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hRNA沉默肝癌细胞Kir6.2基因对KATP通道电流的影响

    目的 研究shRNA干扰.肝癌细胞Kir6.2基因后KATP通道电流的变化.方法 脂质体法将构建的3种shRNA质粒表达载体HK(隐性对照质粒)、K1(质粒携带干忧序列1)、K2(质粒携带干扰序列2分另1转染肝癌细胞.实验分为4组: SK组(未转染)、HK组、K1组、K2组.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 记录KATP通道电流.高阻封接后,用10mmol/L 2-脱氧-D-葡萄糖灌流浪灌流10min,测量各组的电流,后换成100μM格列本脲灌流液灌流10min,再次测量电流,再次电流相减即可得格列奉脲敏感的KTPA电流.绘制工Ⅰ-Ⅴ曲线.结果 在SK、HK、K1、搬4组中,KATP电流分别为(n=7)(nA)(1.80±0.673)、(1.87±0.541)、(5.16±1.011)、(3.89±1.287).K1、K2组与S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K2组KATP电流的幅度明显高于HK组.结论 shRNA沉默肝癌细胞Kir6.2基因后KATP通道电流改变明显.

    作者:苏晓通;梁平;丁生才;杨彤翰;韩克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微量蛋白的测定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患儿静脉血3ml,分别测定胆红素和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并收集尿液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尿3种微量蛋白(β2-MG, α1-MG,ALB)含量.结果 随患儿总胆红素含量增加,其β2-MG,α1-MG含量有增加趋势;当总胆红素>256.5μmol/L时,ALB亦随之增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造成患儿CNS损害外,还能导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尿微量蛋自可作为其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邓长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压迫性颈脊髓病再手术原因探讨

    目的 分析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压迫性颈脊髓病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1997年3月~2007年10月诊治的12例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压迫性颈脊髓病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导致再手术的原因有再关门3例,减压范围不足3例,颈椎间盘仍压迫脊髓4例,纤维瘢痕和异位骨化压迫脊髓2例.结论 恰当的术式选择和合理的手术技术的运用可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概率.

    作者:卢波;唐华;崔太安;唐林俊;胡云洲;石道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62岁,52kg.系卵巢中分化宫内膜样腺癌Ic期,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术,使用顺铂60mg腹化后,拟以TP方案第二次化疗.

    作者:黄亮;陈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粘度仪测定272例糖尿病患者,和108例门诊体检健康人员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魏氏法测定血沉;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沉、血浆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单纯组除男性在低切变率1(1/s)的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的血流变改变,不能简单都归结为高粘滞血症,不同的并发症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作者:付虹;黄瑛;孔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术毕前静脉预注舒芬太尼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3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必要时给予司可林维持麻醉.A组术毕前停药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ml,B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8μg/kg,C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8μg/kg.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A组苏醒更平稳,且C组比B组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比给予小剂量芬太尼更安全.

    作者:肖天科;余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C臂透视下硬膜外穿刺造影对导管置入位置和方向及对临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280例随机分为A组(改进组)和B组(传统组),A组在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置入导管,B组常规穿刺置管.结果 改进组正中直行或大致正中直行的例数可占总例的4/5.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优于常规组,硬外麻醉失败率低,辅佐用药少.结论 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能影响导管的位置和方向,改进麻醉效果,提高硬膜外麻醉操作技术,减少麻醉并发症.

    作者:杨军;彭栋梁;张晓黎;李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腔内置管灌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腔内置管灌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反应.方法 28例恶性体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20例,腹水8例.采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行胸腔或腹腔置管引流,引流尽胸、腹水后,通过引流管灌注顺铂(DDP)50mg/m2,香菇多糖4mg,地塞米松5~10mg.保留5d后再引流.每周注药1次,至少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28例均顺利引流,引流出淡黄色积水19例,血性积水7例,乳糜样积水2例.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低.经对症处理,不影响正常治疗,并未发生感染,气胸等不良反应.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腔内置管灌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波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患者均能耐受,可作为临床上控制恶性体腔积液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福道;蒋光伟;邓国忠;伍显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乙肝病毒X蛋白增强小鼠体内HBV的转录及复制

    目的 观察小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对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压射体内转染法将野生型HBV重组质粒、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及HBx表达质粒DNA通过尾静脉快速注射入小鼠体内,应用Southern和Northem印迹分别检测小鼠肝组织中HBV DNA复制中间体及HBV mRNA水平.结果 野生型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肝组织中均检测到HBV的复制与转录;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注射组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较野生型HBV重组质粒注射组、HBx表达缺失HBV重组质粒与HBx表达质粒共注注射组弱,生理盐水注射组未检测到HBV的转录与复制.结论 HBx的表达缺失可导致体内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的下降,而外源HBx的表达可逆转这种因HBx表达缺失引起的HBV复制及转录的减弱,提示HBx增强小鼠体内HBV基因转录和复制.

    作者:侯全玲;唐红;何芳;刘丽;刘凤君;程星;何小燕;韩红霞;黄飞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2007年8月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106例,常规放疗采用双侧平行对穿野,照射野包括肿瘤及肿瘤边缘外2~3cm的脑组织;常规分割2Gy/次,共20次,总剂量达40Gy后行伽玛刀治疗,分1~2次完成,总剂量12~16Gy,现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3~6个月临床症状好转66例(71.7%).CR29例(31.5%),PR45例(48.9%),NC11例(12.0%),PD7例(7.6%),有效率(CR+PR)为80.4%.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9/87)、35.5%(22/62).资料显示病灶体积是影响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的首要因素,病灶体积≤40cm3有效率为100%,而不同的病理分级主要影响远期生存.结论 脑胶质细胞瘤以影像学水肿为特征的亚临床区域相对合理,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可充分利用各自放射物理剂量分布的特点,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赵宇;郭红玉;李小红;张映辉;周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神经根变异-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策略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时的对策.方法 在近一年半内运用经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D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术中发现4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2.4%.按Kadish分型:Ⅱ型2例,Ⅳ型2例.其中L4,5间隙1例,L5S1间隙3例.4例神经根变异术中镜下经细致辨别和适当扩大显露等操作,完成手术.结果 4例术后没有神经根损伤,术前症状体征消失,随访没有复发.结论 腰骶神经根变异虽然发生率低,但术中庄重视.对术前突出节段与神经根损害、影像学突出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时应考虑神经根变异可能.MED手术视野清晰,镜下能清晰辨别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和变异神经根的毗邻关系,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

    作者:唐六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06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4~2006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 主诉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是2004~2006年受理的出诊患者.男女比例1.53:1,高发年龄段为70~79岁及30~39岁.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为铁路交通伤(37.28%),心脑血管疾病(10.93%),呼吸系统疾病(8.25%),其他创伤(6.86%),精神疾病(4.87%).12月份出诊患者多.8:00~10:00为出诊高峰时间.呼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附近辖区和铁路客运相关伤病患者.结论 [1]要重视铁路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提高铁路旅客的安全意识;[2]提高老年患者的常见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水平意义重大;[3]根据呼叫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工作.

    作者:琚沙;唐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正常中晚孕期胎儿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中晚期胎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愿接受检查中晚期孕妇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各系统得到良好显示.结论 胎儿磁共振成像变成与超声成像方法互相补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许林;向明;李全;王晓洪;赵春刚;杨志英;贾克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18例报告

    目的 探索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采用替莫唑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放疗剂量DT60~Gy/30~33f/6~7周.化疗用替莫唑胺口服,75mg/m2,1次/d,5次/周,与放疗同步进行.结果 随访3~24个月,经CT或MRI复查,其中CR 5例,PR 10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10/8)、27.8%(5/18),中位生存期13.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

    作者:谭燕;付彬玉;黄丹丹;樊林;郎锦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F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R组)3组,每组各30例.P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5ms/kg静注;F组先给予1μg/kg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R组先给予0.75μg/kg瑞芬太尼再静注丙泊粉1.5mg/kg,注药完毕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有影响手术操作的肢动,静脉给予0.5mg/kg的丙泊酚.结果 F组、R组与P组相比,镇痛更满意,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更短(P<0.01).结论 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顾其军;贾继刚;何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根尖病变的患牙30颗,根尖刮治术+胶原膜治疗15颗作为实验组,根尖刮治术15颗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及半年观察临床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临床疗效.结果 结果显示两级所有临床指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梅;詹斌;叶扬;周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72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对诊断为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分型、分度、分组用自凝刀进行治疗现察.结果 按宫颈糜烂程度分,3组之间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糜烂类型分单纯型与颗粒型之间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型和颗粒型与乳头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高,治疗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

    作者:叶德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Ruedi-An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0~2006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Ⅱ型12例,Ⅲ型10例共22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7~15(平均10)d后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8~80个月,平均32个月,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及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手术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琪珊;谭均;班照楠;唐安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两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镍钛机用ProTaper及ProFile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及工作效率.方法 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100颗患牙,随机分为PT和PF组两组,分别使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ProFile冠向下预备根管技术,侧压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及断针情况,观察根充效果,评估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机用镍钛器械均能很好地维持根管的弯曲和连续,根管锥度、流畅度好,术后疼痛发生少.ProTaper预备根管平均时间(4.42±0.62)min, ProFile平均时间(6.48±0.70)min, ProTaper的操作时间比ProFile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内断针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结论 两种器械预备根管成形效果均好,ProTaper比ProFile更快速、高效.

    作者:缪健;王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窒息对新生儿外周血成熟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窒息低氧对新生儿NK细胞(CD16+;CD16+CD56+)占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重度窒息新生儿29例、轻度窒息31例窒息第2天、第7天,及30例我院出生的健康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第2天外周血液NK细胞(CD16+,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值.结果 轻度窒息新生儿NK细胞(CD16+,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72±0.17)(窒息第2天)、(1.48±0.22)(窒息第7天).重度分别为(0.39±0.20)(窒息第2天)、(0.38±0.13)(窒息第7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56±1.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重度窒息低于轻度窒息P<0.05,随窒息程度加重而显著减少.重度窒息第2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重度窒息低于轻度窒息P<0.05,随窒息程度加重而显著减少.重度窒息第2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K细胞在窒息低氧后杀伤活性明显降低,且与窒息程度呈负相关,随着窒息的恢复,窒息患儿的免疫功能不能恢复正常.

    作者:何德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