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彭栋梁;张晓黎;李兰芳
目的 探讨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58例体重正常者和24例超重及肥胖者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IL-6、CRP、TNF-α的水平.结果 在超重及肥胖者中,BMI、WHR、收缩压、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IL-6水平[(21.16±10.85 VS 15.79±3.45)μg/ml, P=0.023]、CRP水平[(3.77±10.4 VS 1.70±0.65)mg/L,P=0.036]均高于正常体重组,而舒张压、TNF-α[(49.99±35.61 VS 38.30±20.70)ng/ml, P=0.074]的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IL-6、CRP、TNF-α与肥胖相关指数(BMI、WHR)正相关(p<0.05);IL-6、CRP分别与餐后2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正相关(P<0.05和P<0.01).结论 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存在着部分炎症指标的异常,提示超重及肥胖与炎症密切相关.
作者:罗勇;李小平;吕湛;陈丽;覃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囊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7年2月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1例肾上腺囊肿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手术获成功,均行肾上腺囊肿切除术,病理检查为肾上腺囊肿,其中内皮性囊肿8例,假性囊肿3例.术中出血少,1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随访时间1~2年,未见复发.结论 肾上腺囊肿为肾上腺少见病变,诊断不难,后腹腔镜手术可作为肾上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敖敏;许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224例乳腺肿块(良性120例,恶性124例),观察肿块内血管形态,数目与血流分布部位,获取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后,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小舒张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 本组244例乳腺肿块中检出有血流信号者128例,检出率为52.45%,其中良性肿块22例,检出率18.33%,恶性肿块106例,检出率85.%.良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55±0.15);脉动指数为(1.18±0.17).恶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80±0.17);脉动指数为(1.78±0.4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频谱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限血流信息,可作为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
作者:魏建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对社会伦理道德冲击的不断显现,医学发展进程中技术医学的突显,市场化的医学实践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逐,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丧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种种问题,即使得到社会和伦理道德面临挑战,也使得医患关系被物化和异化,更使得医学的人性光芒不断暗淡,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逐渐失落.可是,如果医学发展真的失去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引领,那么医学也就不再是人学,也必将导致医学偏离初与终的社会功能和崇高目的.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是解决或是缓解现今医疗卫生实践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之一[1,2].
作者:杨宗凯;吴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乙哌立松与西比灵联用)和两个对照组各30例(单用西比灵或乙哌立松),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两单独用药组,而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而治疗后3组间椎-基底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与乙哌立松药理作用不同,联用应用可使颈性眩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Ⅰ(cTn Ⅰ)浓度变化在川畸病患儿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COT)浓度.结果 [1]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CO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Ⅰ、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2]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Ⅰ优于CK-MB(P<0.05).结论 表明cTnⅠ与CK-MB比较,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中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
作者:邹洪;万红;吕有道;卓莉;姚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62例子宫瘤患者行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选择同期用常规开腹方法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2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失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患者,女,46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周维品;李佳;李国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TCP11L2和鼠Tcp1112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和Tcp1112基因的表达谱研究.方法 用RT-PCR法从正常人和鼠睾丸组织中分别扩增得到人TCP11L2基因和鼠Tcp1112基因的开放读码框全长cDNA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中,构建了pEGFP-TCP11L2和pECFP-TcP111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介导转入MDCK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鼠Tcp1112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转染重组真核表达栽体pEGFP-TCPllL2、pECFP-Tcp1112的MDCK细胞中,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外区域,而在转染空白载体pECFP-N1的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RT-PCR检测鼠Tcp1112为多组织表达.结论 人TCP11L2和鼠Tcp1112蛋白能在MDCK细胞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外区域,鼠Tcp1112的多组织表达提示该基因与鼠Tcp11基因功能的不同.
作者:王新颖;马用信;刘燕燕;卢亦路;曾梅;彭艳;陶大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根尖病变的患牙30颗,根尖刮治术+胶原膜治疗15颗作为实验组,根尖刮治术15颗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及半年观察临床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临床疗效.结果 结果显示两级所有临床指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梅;詹斌;叶扬;周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70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分析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7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按GOS评分,死亡20例,植物生存0例,重残15例,中残25例,良好10例.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掌握好指征、时机、选择好术式、重视术后处理.
作者: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粘度仪测定272例糖尿病患者,和108例门诊体检健康人员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魏氏法测定血沉;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沉、血浆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单纯组除男性在低切变率1(1/s)的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的血流变改变,不能简单都归结为高粘滞血症,不同的并发症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作者:付虹;黄瑛;孔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强直性脊椎炎(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及B27DNA亚型差异对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对流式(FCM)B27/B7双标法用于AS患者B27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病和106例继发性脊椎炎进行B27测定;并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对50例B27血清学阳性原发AS进行B27DNA分型.结果 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 B27 04型和HLA B27 05型的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和86.3%、86.8%和88.85%.结论 FCM B27平均荧光强度尚不能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鉴别诊断;不同B27 DNA亚型的B27平均荧光强度可能无差异;FCM HLA-B 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作者:梅四清;洪俊;张平安;袁仙桃;饶永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在普胸外科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自发性气胸、巨大肺大疱、肺良性肿瘤、急性脓胸、胸外伤等多种胸部疾病.结果 手术时间60~180min,全组手术出血<150m1,均未输血.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0d.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术后肺漏气3例, 长在10d后停止.结论 电视胸腔镜及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肺良性肿瘤切除的诊断及治疗、胸外伤探查等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作者:谭勇;刘君;涂锦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6个月.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英;杨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佳留置时间.方法 选择100例静脉留置针,分别留置3~7d,观察不同留置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时间3d与5d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留置7d并发症明显增加,以静脉炎和堵管为主.结论 严格遵守规程操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延长至5~6d
作者:张丽华;龙小兰;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7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年龄和是否重叠感染分组,比较各组之间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戊肝患者男性多见(81.4%).不同类型分组中ALB水平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少儿组,乙肝+戊肝重叠感染组<单纯戊肝组,均有显著差异;痊愈平均住院时间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少儿组,乙肝+戊肝重叠感染组>单纯戊肝组,差异显著.结论 戊肝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是否有少龄化趋势需进一步探讨.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低清蛋白血症明显、肝损害重、恢复时间长,但其重肝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无差异.重叠感染者比单纯戊肝患者肝损害重,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但并无随年龄增长重叠感染机会增多的倾向.
作者:王月宾;唐红;卢家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各种类型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不同的手术方法 治疗22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116例行输卵管部分切除,输卵管开窗取胚术93例,输卵管挤压取胚术12例,宫角切除3例.结果 22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同时进行肌瘤剥除术5例,卵巢囊肿剥除术4例,输卵管造口术5例,盆腔粘连松解术25例,输卵管结扎5例.结论 各种类型的输卵管妊娠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安全、可行、微创.
作者:魏秀清;李涛;梁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2月对68例改良全子宫切除术与同期68例传统子宫切除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相比,改良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断端随时可开放引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双侧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的方法 ,保持了阴道正常深度,避免阴道壁脱垂.结论 改良全子宫切除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安全可行.
作者:赵丽;熊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包括35例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30mg/24h;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30mg/24h300mg/24h],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Lp(a)、TC、TG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92DN进展而递增,不同时期T2DN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Lp(a)浓度升高更为突出(p<0.01),Lp(a)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直线正相关(r=O.387,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尤其血清Lp(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且早于UAER的异常,是较敏感的T2DN预测因素,对T2DN预后和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扬彬;邓菊慧;薛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