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虹
目的 对比研究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乙哌立松与西比灵联用)和两个对照组各30例(单用西比灵或乙哌立松),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两单独用药组,而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而治疗后3组间椎-基底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与乙哌立松药理作用不同,联用应用可使颈性眩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6个月.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英;杨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包括35例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30mg/24h;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30mg/24h300mg/24h],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Lp(a)、TC、TG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92DN进展而递增,不同时期T2DN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Lp(a)浓度升高更为突出(p<0.01),Lp(a)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直线正相关(r=O.387,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尤其血清Lp(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且早于UAER的异常,是较敏感的T2DN预测因素,对T2DN预后和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扬彬;邓菊慧;薛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3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必要时给予司可林维持麻醉.A组术毕前停药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ml,B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8μg/kg,C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8μg/kg.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A组苏醒更平稳,且C组比B组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比给予小剂量芬太尼更安全.
作者:肖天科;余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后联合中药及理疗对输卵管闭锁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因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致不孕,收入院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患者8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年两组妊娠情况.结果 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后观察组妊娠率为30%,术后治疗组妊娠率52.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辅以中药及物理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2年后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治疗者.
作者:郭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各种类型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不同的手术方法 治疗22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116例行输卵管部分切除,输卵管开窗取胚术93例,输卵管挤压取胚术12例,宫角切除3例.结果 22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同时进行肌瘤剥除术5例,卵巢囊肿剥除术4例,输卵管造口术5例,盆腔粘连松解术25例,输卵管结扎5例.结论 各种类型的输卵管妊娠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安全、可行、微创.
作者:魏秀清;李涛;梁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18岁.从2003年开始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偶为血便,腹泻前有左下腹疼痛,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腹泻次数增多,多为血便,伴有乏力、纳差、贫血,先后在广州等多家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均诊断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后又回我院复查肠镜(2004年3月18日),见从肛门至降结肠处肠壁粘膜有数百枚大小不等息肉,呈半球形,尤以直肠处息肉更为密集,其中距肛门约5cm处息肉表面不光滑,有糜烂,已造成肠腔狭窄,触之易出血,同时作胃镜示: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降段见多个半球形隆起,大约0.5em×0.6cm,表面光滑,取直肠、胃窦处隆起病变送病检,提示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其中直肠处已癌变,患者未行手术治疗,1个月后去世,追问其家族成员情况,其母10年前也因便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多发性结肠息肉并癌变,已去世.
作者:汪育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总结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 术后愈合优良31例,轻残3例,死亡2例.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致死、致残率,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和;彭华;周世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2例符合难治性肾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类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病理类型中以系膜增生性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12/22)为多见,其次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changedi9eax,MCD)(4/2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ealsegmentaldomerulosclerosis,F5CS)(3/22)、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2/22)、膜增生性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N, MPNC)(1/22).临床表现为激素耐药/频反复者,MsPGN`5/4例,MCD 0/3例,FSGS 3/0例,IgAN 1/0例,MPGN 1/0例;临床疗效中,获得完全缓解者,MsPGN 7/12例,MCD 3/4例,GSGS 1/3例,IgAN 1/2例.结论 小儿难治性肾病中,病理改变以MsPGN、MCD及FSCS较多见,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MsPGN和MCD较易获得完全缓解.
作者:罗苇;冯仕品;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臂透视下硬膜外穿刺造影对导管置入位置和方向及对临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280例随机分为A组(改进组)和B组(传统组),A组在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置入导管,B组常规穿刺置管.结果 改进组正中直行或大致正中直行的例数可占总例的4/5.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优于常规组,硬外麻醉失败率低,辅佐用药少.结论 C臂透视引导下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能影响导管的位置和方向,改进麻醉效果,提高硬膜外麻醉操作技术,减少麻醉并发症.
作者:杨军;彭栋梁;张晓黎;李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病灶均位于幕上脑深部白质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边缘模糊.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边界较清晰,信号多均匀,多数病灶周围轻-中度水肿,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团块样强化,边界光滑或轻,分叶状,部分病灶见缺口征象,坏死囊变少见.结论 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认真的影像分析,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全清林;陈宗万;万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坦索罗辛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坦索罗辛及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4周,并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 评价其疗.结果 坦索罗辛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尿动力学参数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P<0.01).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的α受体,从而改善后尿道高压及其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缓解梗阻性症状,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作者:李文通;陈伯超;吴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海马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海马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海马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在>50岁年龄段海马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比值逐渐增高.结论 1H-MRS是可以为正常人海马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的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
作者: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赵凯;夏勋;杨文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对社会伦理道德冲击的不断显现,医学发展进程中技术医学的突显,市场化的医学实践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逐,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丧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种种问题,即使得到社会和伦理道德面临挑战,也使得医患关系被物化和异化,更使得医学的人性光芒不断暗淡,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逐渐失落.可是,如果医学发展真的失去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引领,那么医学也就不再是人学,也必将导致医学偏离初与终的社会功能和崇高目的.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是解决或是缓解现今医疗卫生实践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之一[1,2].
作者:杨宗凯;吴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中晚期胎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愿接受检查中晚期孕妇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各系统得到良好显示.结论 胎儿磁共振成像变成与超声成像方法互相补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许林;向明;李全;王晓洪;赵春刚;杨志英;贾克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shRNA干扰.肝癌细胞Kir6.2基因后KATP通道电流的变化.方法 脂质体法将构建的3种shRNA质粒表达载体HK(隐性对照质粒)、K1(质粒携带干忧序列1)、K2(质粒携带干扰序列2分另1转染肝癌细胞.实验分为4组: SK组(未转染)、HK组、K1组、K2组.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 记录KATP通道电流.高阻封接后,用10mmol/L 2-脱氧-D-葡萄糖灌流浪灌流10min,测量各组的电流,后换成100μM格列本脲灌流液灌流10min,再次测量电流,再次电流相减即可得格列奉脲敏感的KTPA电流.绘制工Ⅰ-Ⅴ曲线.结果 在SK、HK、K1、搬4组中,KATP电流分别为(n=7)(nA)(1.80±0.673)、(1.87±0.541)、(5.16±1.011)、(3.89±1.287).K1、K2组与S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K2组KATP电流的幅度明显高于HK组.结论 shRNA沉默肝癌细胞Kir6.2基因后KATP通道电流改变明显.
作者:苏晓通;梁平;丁生才;杨彤翰;韩克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佳留置时间.方法 选择100例静脉留置针,分别留置3~7d,观察不同留置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时间3d与5d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留置7d并发症明显增加,以静脉炎和堵管为主.结论 严格遵守规程操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延长至5~6d
作者:张丽华;龙小兰;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漏诊嗜铬细胞瘤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麻醉手术中12例漏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10例患者血压2~3d例恢复正常,1例术后24h死于心衰,1例暂停手术.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严密监控血压及肿瘤切除后管理是手术治疗成功关键.
作者:任晓红;赵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患儿静脉血3ml,分别测定胆红素和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并收集尿液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尿3种微量蛋白(β2-MG, α1-MG,ALB)含量.结果 随患儿总胆红素含量增加,其β2-MG,α1-MG含量有增加趋势;当总胆红素>256.5μmol/L时,ALB亦随之增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造成患儿CNS损害外,还能导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尿微量蛋自可作为其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邓长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理论全面分析与评价血清CEA及CA199对肺癌的诊断效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12例肺癌,35例肺结核,50例肺炎,20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CEA及CA199水平,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在肺癌中的相关性.结果 CEA和CA199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4.2%和54.2%,特异性74.3%和88.6%,阳性预测值83.4%和90.6%,阳性似然比2.5和4.7,优势比为5.2和9.2;CEA和CA199两者之一为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及70.5%,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分别为83.9%,2.6及7.5;两者均阳性时,敏感性降为42.5%;特异性为88.6%,并且CEA与CA199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P<0.05).结论 联合检测CEA及CA199能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提示价值和筛查意义.
作者:杨中华;左永太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