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人海马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赵凯;夏勋;杨文涛

关键词:正常人, 质子磁共振波谱, 海马
摘要:目的 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海马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海马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海马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在>50岁年龄段海马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比值逐渐增高.结论 1H-MRS是可以为正常人海马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的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5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和延迟组,与各组间的疗效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患者意识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术后再出血率未见增加.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作者:金祝华;匡永勤;曾力;钟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18例报告

    目的 探索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采用替莫唑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放疗剂量DT60~Gy/30~33f/6~7周.化疗用替莫唑胺口服,75mg/m2,1次/d,5次/周,与放疗同步进行.结果 随访3~24个月,经CT或MRI复查,其中CR 5例,PR 10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10/8)、27.8%(5/18),中位生存期13.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

    作者:谭燕;付彬玉;黄丹丹;樊林;郎锦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Ruedi-An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0~2006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Ⅱ型12例,Ⅲ型10例共22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7~15(平均10)d后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8~80个月,平均32个月,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及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手术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琪珊;谭均;班照楠;唐安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治疗组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疗程3d,停4d,1周为1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红霉素20~30mg/(kg·d),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局部疼痛、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谢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2例儿童难治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2例符合难治性肾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类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病理类型中以系膜增生性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12/22)为多见,其次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changedi9eax,MCD)(4/2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ealsegmentaldomerulosclerosis,F5CS)(3/22)、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2/22)、膜增生性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N, MPNC)(1/22).临床表现为激素耐药/频反复者,MsPGN`5/4例,MCD 0/3例,FSGS 3/0例,IgAN 1/0例,MPGN 1/0例;临床疗效中,获得完全缓解者,MsPGN 7/12例,MCD 3/4例,GSGS 1/3例,IgAN 1/2例.结论 小儿难治性肾病中,病理改变以MsPGN、MCD及FSCS较多见,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MsPGN和MCD较易获得完全缓解.

    作者:罗苇;冯仕品;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接受传统光疗,并喂服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佐治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治疗方便、经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文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7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30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观察组72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48h,治疗14d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8.89%和7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蒋玲;帅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乙哌立松与西比灵联用)和两个对照组各30例(单用西比灵或乙哌立松),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两单独用药组,而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而治疗后3组间椎-基底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与乙哌立松药理作用不同,联用应用可使颈性眩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拉普利对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的干预作用

    目的 本研究观察依拉普利对吸入丙烯醛诱导的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1]对照组;[2]依拉普利自身对照组;[3]模型组;[4]依拉普利干预组.于21d处死大鼠,采集标本.采用HE染色和阿辛兰-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气管和肺内气道的Muc5ac、肺内血管紧张素Ⅱ、肺内气道的核转录因于NF-k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肺内气道Muc5acmRNA.结果 模型组肺内AngⅡ的表达、气管和肺内气道的Muc5sc的表达,肺组织Muc5acmRNA、NF-kB入核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依拉普利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PAS染色得到与免疫组化相似的结果 .结论 丙烯醛刺激可以增加大鼠肺内AngⅡ的表达;增加Muc5ac的表达;也可以增加气道上皮的AB-PAS染色的面积百分比,增加NF-kB入核率.应用依拉普利干预后可抑制上述改变.本研究结果 表明依拉普利具有抑制气遭粘液高分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核转录因子NF-kB的活化有关.

    作者:徐治波;游明元;冯玉麟;官秋玥;肖军;唐永红;邱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对川芎扩冠离子机制的探讨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川芎灌胃动物后分离的含药血清(含川芎血清)对猪冠状动脉血管及平滑肌细胞BKCa的作用,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其扩冠机制,也为探索建立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结合于中药研究的联合技术奠定基础.方法 用膜片钳实验及冠状动脉血管条实验观察含川芎血清、川芎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阳性对照)和空白血清(阴性对照)对BKCa的作用以及对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条的影响.结果 在内面向外式和贴附式膜片上,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对BKCa通道无激活作用,但在内面向外式膜片上,阳性对照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激活作用,且川芎嗪具有对抗高钾(45mM)去极化所致的冠脉血管条收缩的作用,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 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直接激活作用,含川芎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对BKCa通道无明显激活作用.

    作者:杨艳;杨艳艳;李妙龄;程俊;刘智飞;周文;裴杰;曾晓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比较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全身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咸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30例)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30例). A组采用血浆靶控浓度4/μg/ml异丙酚诱导,术中用3-3.5μg/ml维持.B组采用0.1mg/kg咪唑安定、1mg/kg异丙酚诱导,术中采用10.8-6mg/(kg·h)方案输注异丙酚维持.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HR,观察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苏醒表现(烦躁、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3min后SBP、DBP、HR低于术前(P<0.05),气腹10min后SBP、DBP、HR高于诱导前、后3min及插管后(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苏醒质量好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LC比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好.

    作者:谢东篱;蔡兵;兰志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18岁.从2003年开始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偶为血便,腹泻前有左下腹疼痛,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腹泻次数增多,多为血便,伴有乏力、纳差、贫血,先后在广州等多家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均诊断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后又回我院复查肠镜(2004年3月18日),见从肛门至降结肠处肠壁粘膜有数百枚大小不等息肉,呈半球形,尤以直肠处息肉更为密集,其中距肛门约5cm处息肉表面不光滑,有糜烂,已造成肠腔狭窄,触之易出血,同时作胃镜示: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降段见多个半球形隆起,大约0.5em×0.6cm,表面光滑,取直肠、胃窦处隆起病变送病检,提示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其中直肠处已癌变,患者未行手术治疗,1个月后去世,追问其家族成员情况,其母10年前也因便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多发性结肠息肉并癌变,已去世.

    作者:汪育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辖区内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 情绪急躁干预前71例,干预后46例,占干预前人数的65%;吸咽,干预前59例,干预后24例(41%);饮食偏咸,干预前96例,患者食盐量平均在10~15g/d,干预后干预后52例患者食盐量降至 6~7g/d,占干预前人数的54%;不爱运动,干预前84例患者不参加任何运动,干预后53例能参加不同形式的运动,占干预前人数的63%;饮酒,干预前78例,干预后31例饮酒降至 20~30ml/d 或不饮酒,占干预前人数的40%.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社区长期进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能有效纠正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利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成都地区小儿外科感染性致病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趋势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小儿外科常见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2003年和2004~2006年两个年度小儿外科感染性致病菌分离培养结果 中阳性率在前6位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共分离出致病菌420株,其中阳性率前6位的细菌分离出38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共17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46.35%,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的上升幅度由39.S26%上升至45.25%,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它非发酵菌4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12.50%,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哌拉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15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41.15%,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常见耐药表型的检出率2004~2006年度均比2001~2003年度上升幅度明显,MRCNS/MRSA:2001~2003年是12.5%/6.3%,但2004~2006年便上升到71.4%/1.0%,尤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它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作为致病菌其耐药表型的检出上升趋势明显.结论 成都地区小儿外科常见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作者:梁勤军;张砺;沈伟;李晋蜀;李学春;黄成;邓克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尿毒症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及其影响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57例,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结果 尿毒症患者MDA、Ox-LDL和AOPP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有心声管并发症者较无心血管并发症者升高(p≤0.01).应用ACEI治疗的患者比不用ACEI患者的MDA、Ox-LDL和AOPP降低.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有心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明显.应用ACEI治疗可能降低尿毒症患者氧化庄激的水平.

    作者:但刚;李卫;金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62例子宫瘤患者行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选择同期用常规开腹方法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2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失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囊肿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囊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7年2月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1例肾上腺囊肿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手术获成功,均行肾上腺囊肿切除术,病理检查为肾上腺囊肿,其中内皮性囊肿8例,假性囊肿3例.术中出血少,1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随访时间1~2年,未见复发.结论 肾上腺囊肿为肾上腺少见病变,诊断不难,后腹腔镜手术可作为肾上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敖敏;许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畸病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Ⅰ(cTn Ⅰ)浓度变化在川畸病患儿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COT)浓度.结果 [1]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CO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Ⅰ、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2]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Ⅰ优于CK-MB(P<0.05).结论 表明cTnⅠ与CK-MB比较,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中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

    作者:邹洪;万红;吕有道;卓莉;姚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F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R组)3组,每组各30例.P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5ms/kg静注;F组先给予1μg/kg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R组先给予0.75μg/kg瑞芬太尼再静注丙泊粉1.5mg/kg,注药完毕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有影响手术操作的肢动,静脉给予0.5mg/kg的丙泊酚.结果 F组、R组与P组相比,镇痛更满意,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更短(P<0.01).结论 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顾其军;贾继刚;何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正常中晚孕期胎儿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中晚期胎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愿接受检查中晚期孕妇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各系统得到良好显示.结论 胎儿磁共振成像变成与超声成像方法互相补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许林;向明;李全;王晓洪;赵春刚;杨志英;贾克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