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拉普利对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的干预作用

徐治波;游明元;冯玉麟;官秋玥;肖军;唐永红;邱婷

关键词:依拉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NF-кB, 粘液高分泌, 丙烯醛
摘要:目的 本研究观察依拉普利对吸入丙烯醛诱导的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1]对照组;[2]依拉普利自身对照组;[3]模型组;[4]依拉普利干预组.于21d处死大鼠,采集标本.采用HE染色和阿辛兰-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气管和肺内气道的Muc5ac、肺内血管紧张素Ⅱ、肺内气道的核转录因于NF-k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肺内气道Muc5acmRNA.结果 模型组肺内AngⅡ的表达、气管和肺内气道的Muc5sc的表达,肺组织Muc5acmRNA、NF-kB入核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依拉普利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PAS染色得到与免疫组化相似的结果 .结论 丙烯醛刺激可以增加大鼠肺内AngⅡ的表达;增加Muc5ac的表达;也可以增加气道上皮的AB-PAS染色的面积百分比,增加NF-kB入核率.应用依拉普利干预后可抑制上述改变.本研究结果 表明依拉普利具有抑制气遭粘液高分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核转录因子NF-kB的活化有关.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笑气吸入与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临床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与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5年2月~2006年2月间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组,笑气(氧化亚氮)吸入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分娩中观察产妇的感觉、情绪、心率、血压等指标,镇痛效果评估参考Mulleetr评分法,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法,资料结果 用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和笑气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硬膜外组与笑气组相比,硬膜外组又明显优于笑气组,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硬膜外麻醉与笑气吸入对缓解产妇的分娩产痛均有显著镇痛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母体和胎儿的氧供平衡,对母子均益处良多.是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分娩镇痛方法 ,且硬膜外麻醉较笑气吸入更为优越.

    作者:郭静;伍小智;石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224例乳腺肿块(良性120例,恶性124例),观察肿块内血管形态,数目与血流分布部位,获取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后,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小舒张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 本组244例乳腺肿块中检出有血流信号者128例,检出率为52.45%,其中良性肿块22例,检出率18.33%,恶性肿块106例,检出率85.%.良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55±0.15);脉动指数为(1.18±0.17).恶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80±0.17);脉动指数为(1.78±0.4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频谱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限血流信息,可作为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

    作者:魏建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2007年8月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106例,常规放疗采用双侧平行对穿野,照射野包括肿瘤及肿瘤边缘外2~3cm的脑组织;常规分割2Gy/次,共20次,总剂量达40Gy后行伽玛刀治疗,分1~2次完成,总剂量12~16Gy,现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3~6个月临床症状好转66例(71.7%).CR29例(31.5%),PR45例(48.9%),NC11例(12.0%),PD7例(7.6%),有效率(CR+PR)为80.4%.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9/87)、35.5%(22/62).资料显示病灶体积是影响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的首要因素,病灶体积≤40cm3有效率为100%,而不同的病理分级主要影响远期生存.结论 脑胶质细胞瘤以影像学水肿为特征的亚临床区域相对合理,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可充分利用各自放射物理剂量分布的特点,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赵宇;郭红玉;李小红;张映辉;周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1%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n=50),利多卡因组(L,n=50)和生理盐水组(C,n=50).s组静脉推注10μg 舒芬太尼1min后,注射丙泊酚5ml;L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后,注射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后,注射丙泊酚5ml.在推注丙泊酚过程中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肢体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上肢退缩的发生情况.结果 S、L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而VAS评分在S、L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组患者上肢退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上肢退缩的发生率在S组、L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其效果与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注射相当.

    作者:赖庆利;李秀泽;李卫;鲁鸿;唐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18岁.从2003年开始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偶为血便,腹泻前有左下腹疼痛,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腹泻次数增多,多为血便,伴有乏力、纳差、贫血,先后在广州等多家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均诊断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后又回我院复查肠镜(2004年3月18日),见从肛门至降结肠处肠壁粘膜有数百枚大小不等息肉,呈半球形,尤以直肠处息肉更为密集,其中距肛门约5cm处息肉表面不光滑,有糜烂,已造成肠腔狭窄,触之易出血,同时作胃镜示: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降段见多个半球形隆起,大约0.5em×0.6cm,表面光滑,取直肠、胃窦处隆起病变送病检,提示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其中直肠处已癌变,患者未行手术治疗,1个月后去世,追问其家族成员情况,其母10年前也因便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多发性结肠息肉并癌变,已去世.

    作者:汪育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危及母婴安全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危及母婴安全的临床护理,从而使心脏病孕妇能顺利渡过孕产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住院9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结果 根据95例各类心脏病特点和产科的特殊性,针对性加强护理,孕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1.05%;围产儿无死亡.其余完全达孕产期.结论 应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心脏负担,防止母体和胎儿的低氧,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曹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重及肥胖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变化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58例体重正常者和24例超重及肥胖者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IL-6、CRP、TNF-α的水平.结果 在超重及肥胖者中,BMI、WHR、收缩压、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IL-6水平[(21.16±10.85 VS 15.79±3.45)μg/ml, P=0.023]、CRP水平[(3.77±10.4 VS 1.70±0.65)mg/L,P=0.036]均高于正常体重组,而舒张压、TNF-α[(49.99±35.61 VS 38.30±20.70)ng/ml, P=0.074]的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IL-6、CRP、TNF-α与肥胖相关指数(BMI、WHR)正相关(p<0.05);IL-6、CRP分别与餐后2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正相关(P<0.05和P<0.01).结论 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存在着部分炎症指标的异常,提示超重及肥胖与炎症密切相关.

    作者:罗勇;李小平;吕湛;陈丽;覃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治疗组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疗程3d,停4d,1周为1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红霉素20~30mg/(kg·d),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局部疼痛、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谢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Ruedi-An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0~2006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Ⅱ型12例,Ⅲ型10例共22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7~15(平均10)d后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8~80个月,平均32个月,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及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手术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琪珊;谭均;班照楠;唐安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氯诺昔康对开胸手术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PCIA组(A组,n=30)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氯诺昔康PCIA组(B组,n=30).记录术后VAS评分、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和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应时间点的SpO2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单用氯诺昔康PCIA相比,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氯诺昔康PCIA对开胸手术患者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卢静;黄小波;兰志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76例(80眼),随机分为复方樟柳碱组37例(39眼),对照组39例(41)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治疗28d.对照组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28d,两组均使用相同基础治疗.结果 主要疗效指标视力、视野及视网膜电图的两组比较,复方樟柳碱组3个指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袁苓;谯承德;罗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5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和延迟组,与各组间的疗效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患者意识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术后再出血率未见增加.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作者:金祝华;匡永勤;曾力;钟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46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周维品;李佳;李国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21例牵引复位失败的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首先俯卧往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的侧决螺钉或棘突间钢丝固定;陈旧骨折脱位,需行脱位小关节的上关节突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不固定.然后再行前路切开椎体减压,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周带颈托下地行走.结果 本组21例脱位完全复位,无脊髓损伤发生,随访8~24个月,平均16月,植骨完全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于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万仑;刘仲前;胡豇;唐六一;张耀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漏诊嗜铬细胞瘤的麻醉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漏诊嗜铬细胞瘤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麻醉手术中12例漏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10例患者血压2~3d例恢复正常,1例术后24h死于心衰,1例暂停手术.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严密监控血压及肿瘤切除后管理是手术治疗成功关键.

    作者:任晓红;赵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CEA和CA199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理论全面分析与评价血清CEA及CA199对肺癌的诊断效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12例肺癌,35例肺结核,50例肺炎,20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CEA及CA199水平,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在肺癌中的相关性.结果 CEA和CA199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4.2%和54.2%,特异性74.3%和88.6%,阳性预测值83.4%和90.6%,阳性似然比2.5和4.7,优势比为5.2和9.2;CEA和CA199两者之一为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及70.5%,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分别为83.9%,2.6及7.5;两者均阳性时,敏感性降为42.5%;特异性为88.6%,并且CEA与CA199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P<0.05).结论 联合检测CEA及CA199能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提示价值和筛查意义.

    作者:杨中华;左永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腔内置管灌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腔内置管灌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反应.方法 28例恶性体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20例,腹水8例.采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行胸腔或腹腔置管引流,引流尽胸、腹水后,通过引流管灌注顺铂(DDP)50mg/m2,香菇多糖4mg,地塞米松5~10mg.保留5d后再引流.每周注药1次,至少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28例均顺利引流,引流出淡黄色积水19例,血性积水7例,乳糜样积水2例.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低.经对症处理,不影响正常治疗,并未发生感染,气胸等不良反应.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腔内置管灌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波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患者均能耐受,可作为临床上控制恶性体腔积液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福道;蒋光伟;邓国忠;伍显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在普胸外科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自发性气胸、巨大肺大疱、肺良性肿瘤、急性脓胸、胸外伤等多种胸部疾病.结果 手术时间60~180min,全组手术出血<150m1,均未输血.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0d.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术后肺漏气3例, 长在10d后停止.结论 电视胸腔镜及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肺良性肿瘤切除的诊断及治疗、胸外伤探查等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作者:谭勇;刘君;涂锦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7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7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年龄和是否重叠感染分组,比较各组之间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戊肝患者男性多见(81.4%).不同类型分组中ALB水平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少儿组,乙肝+戊肝重叠感染组<单纯戊肝组,均有显著差异;痊愈平均住院时间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少儿组,乙肝+戊肝重叠感染组>单纯戊肝组,差异显著.结论 戊肝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是否有少龄化趋势需进一步探讨.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低清蛋白血症明显、肝损害重、恢复时间长,但其重肝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无差异.重叠感染者比单纯戊肝患者肝损害重,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但并无随年龄增长重叠感染机会增多的倾向.

    作者:王月宾;唐红;卢家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62岁,52kg.系卵巢中分化宫内膜样腺癌Ic期,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术,使用顺铂60mg腹化后,拟以TP方案第二次化疗.

    作者:黄亮;陈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