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万红;吕有道;卓莉;姚毅
目的 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3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必要时给予司可林维持麻醉.A组术毕前停药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ml,B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8μg/kg,C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8μg/kg.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A组苏醒更平稳,且C组比B组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比给予小剂量芬太尼更安全.
作者:肖天科;余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1%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n=50),利多卡因组(L,n=50)和生理盐水组(C,n=50).s组静脉推注10μg 舒芬太尼1min后,注射丙泊酚5ml;L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后,注射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后,注射丙泊酚5ml.在推注丙泊酚过程中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肢体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上肢退缩的发生情况.结果 S、L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而VAS评分在S、L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组患者上肢退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上肢退缩的发生率在S组、L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其效果与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注射相当.
作者:赖庆利;李秀泽;李卫;鲁鸿;唐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技术及意义.方法 1997年6月~2007年10月经右上腹肋缘下做3~4cm斜形切口,术中纤维胆管镜取石,一期缝合胆囊手术126例.结果 126例术后恢复均顺利,无1例并发症发生.随访117例(92.9%),时间1~10年,31例(26.5%)胆囊复发结石.结论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安全可行,保留胆囊有积极意义,但远期结石复发率高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作者:郑永强;张光全;廖忠;吴先麟;徐荣华;何芳;廖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对社会伦理道德冲击的不断显现,医学发展进程中技术医学的突显,市场化的医学实践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逐,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丧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种种问题,即使得到社会和伦理道德面临挑战,也使得医患关系被物化和异化,更使得医学的人性光芒不断暗淡,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逐渐失落.可是,如果医学发展真的失去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引领,那么医学也就不再是人学,也必将导致医学偏离初与终的社会功能和崇高目的.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是解决或是缓解现今医疗卫生实践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之一[1,2].
作者:杨宗凯;吴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观察依拉普利对吸入丙烯醛诱导的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1]对照组;[2]依拉普利自身对照组;[3]模型组;[4]依拉普利干预组.于21d处死大鼠,采集标本.采用HE染色和阿辛兰-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气管和肺内气道的Muc5ac、肺内血管紧张素Ⅱ、肺内气道的核转录因于NF-k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肺内气道Muc5acmRNA.结果 模型组肺内AngⅡ的表达、气管和肺内气道的Muc5sc的表达,肺组织Muc5acmRNA、NF-kB入核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依拉普利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PAS染色得到与免疫组化相似的结果 .结论 丙烯醛刺激可以增加大鼠肺内AngⅡ的表达;增加Muc5ac的表达;也可以增加气道上皮的AB-PAS染色的面积百分比,增加NF-kB入核率.应用依拉普利干预后可抑制上述改变.本研究结果 表明依拉普利具有抑制气遭粘液高分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核转录因子NF-kB的活化有关.
作者:徐治波;游明元;冯玉麟;官秋玥;肖军;唐永红;邱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漏诊嗜铬细胞瘤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麻醉手术中12例漏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10例患者血压2~3d例恢复正常,1例术后24h死于心衰,1例暂停手术.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严密监控血压及肿瘤切除后管理是手术治疗成功关键.
作者:任晓红;赵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囊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7年2月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1例肾上腺囊肿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手术获成功,均行肾上腺囊肿切除术,病理检查为肾上腺囊肿,其中内皮性囊肿8例,假性囊肿3例.术中出血少,1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随访时间1~2年,未见复发.结论 肾上腺囊肿为肾上腺少见病变,诊断不难,后腹腔镜手术可作为肾上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敖敏;许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的保护作用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KATP)在IPC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IPC和IRI模型,设立对照组(假手术组)、IRI组、IPC+IRI组、二氮嗪+IRI组和5-羟葵酸(5-HD)+IPC+IRI组,每组10只.现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色素C表达,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0)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IRI组和5-羟葵酸(5-HD)+IPC+IRI组,心肌细胞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增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色素C表达显著增多(P<0.01),而IPC+IRI组和二氮嗪+IRI组,SOD活性、MDA含量和MPO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m 组比较,IPC+IRI组及二氮嗪+IRl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5-羟葵酸+IPC+IRI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可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的IRI, Mito MATP通道开放参与了IPC对心肌IRI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睿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根尖病变的患牙30颗,根尖刮治术+胶原膜治疗15颗作为实验组,根尖刮治术15颗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及半年观察临床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临床疗效.结果 结果显示两级所有临床指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梅;詹斌;叶扬;周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危及母婴安全的临床护理,从而使心脏病孕妇能顺利渡过孕产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住院9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结果 根据95例各类心脏病特点和产科的特殊性,针对性加强护理,孕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1.05%;围产儿无死亡.其余完全达孕产期.结论 应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心脏负担,防止母体和胎儿的低氧,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曹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对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压射体内转染法将野生型HBV重组质粒、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及HBx表达质粒DNA通过尾静脉快速注射入小鼠体内,应用Southern和Northem印迹分别检测小鼠肝组织中HBV DNA复制中间体及HBV mRNA水平.结果 野生型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肝组织中均检测到HBV的复制与转录;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注射组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较野生型HBV重组质粒注射组、HBx表达缺失HBV重组质粒与HBx表达质粒共注注射组弱,生理盐水注射组未检测到HBV的转录与复制.结论 HBx的表达缺失可导致体内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的下降,而外源HBx的表达可逆转这种因HBx表达缺失引起的HBV复制及转录的减弱,提示HBx增强小鼠体内HBV基因转录和复制.
作者:侯全玲;唐红;何芳;刘丽;刘凤君;程星;何小燕;韩红霞;黄飞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Ⅰ(cTn Ⅰ)浓度变化在川畸病患儿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COT)浓度.结果 [1]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CO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Ⅰ、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2]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Ⅰ优于CK-MB(P<0.05).结论 表明cTnⅠ与CK-MB比较,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中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
作者:邹洪;万红;吕有道;卓莉;姚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30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观察组72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48h,治疗14d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8.89%和7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蒋玲;帅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坦索罗辛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坦索罗辛及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4周,并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 评价其疗.结果 坦索罗辛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尿动力学参数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P<0.01).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的α受体,从而改善后尿道高压及其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缓解梗阻性症状,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作者:李文通;陈伯超;吴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强直性脊椎炎(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及B27DNA亚型差异对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对流式(FCM)B27/B7双标法用于AS患者B27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病和106例继发性脊椎炎进行B27测定;并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对50例B27血清学阳性原发AS进行B27DNA分型.结果 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 B27 04型和HLA B27 05型的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和86.3%、86.8%和88.85%.结论 FCM B27平均荧光强度尚不能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鉴别诊断;不同B27 DNA亚型的B27平均荧光强度可能无差异;FCM HLA-B 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作者:梅四清;洪俊;张平安;袁仙桃;饶永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辖区内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 情绪急躁干预前71例,干预后46例,占干预前人数的65%;吸咽,干预前59例,干预后24例(41%);饮食偏咸,干预前96例,患者食盐量平均在10~15g/d,干预后干预后52例患者食盐量降至 6~7g/d,占干预前人数的54%;不爱运动,干预前84例患者不参加任何运动,干预后53例能参加不同形式的运动,占干预前人数的63%;饮酒,干预前78例,干预后31例饮酒降至 20~30ml/d 或不饮酒,占干预前人数的40%.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社区长期进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能有效纠正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利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方法 在脑血管畸形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0~2006年共5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先进行全脑造影,后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再次造影评价疗效.结果 20例达到完全栓塞(35.7%),18例大部分栓塞(32.1%),18例大部分栓塞(32.1%).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损伤小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既可单独进行治疗也是综合治疗中的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王利强;刘盛明;孟川;吴虹;蔡俊杰;李其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物循环结合阴道微波综合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慢性子宫颈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改善情况,进行客观疗效评价.结果 药物循环结合阴道微波综合治疗较单纯阴道微波治疗愈显率高,多项指标表明疗效显著.结论 药物循环结合阴道微波综合治疗优于单纯阴道微波治疗.
作者:杨小玉;刘静;薛春芳;白云;李申明;余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急进型肾炎(RPGN)Ⅲ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对8例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RPG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RPGN临床表现多样,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以肺、肾受累为主.一旦肾脏受累,常表现为RPGN,经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脱离透析治疗.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 RPGN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适当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后联合中药及理疗对输卵管闭锁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因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致不孕,收入院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患者8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年两组妊娠情况.结果 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后观察组妊娠率为30%,术后治疗组妊娠率52.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辅以中药及物理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2年后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治疗者.
作者:郭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