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苇;冯仕品;刘志刚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粘度仪测定272例糖尿病患者,和108例门诊体检健康人员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魏氏法测定血沉;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沉、血浆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单纯组除男性在低切变率1(1/s)的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的血流变改变,不能简单都归结为高粘滞血症,不同的并发症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作者:付虹;黄瑛;孔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根尖病变的患牙30颗,根尖刮治术+胶原膜治疗15颗作为实验组,根尖刮治术15颗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及半年观察临床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临床疗效.结果 结果显示两级所有临床指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尖周病变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梅;詹斌;叶扬;周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小儿外科常见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2003年和2004~2006年两个年度小儿外科感染性致病菌分离培养结果 中阳性率在前6位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共分离出致病菌420株,其中阳性率前6位的细菌分离出38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共17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46.35%,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的上升幅度由39.S26%上升至45.25%,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它非发酵菌4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12.50%,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哌拉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15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41.15%,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常见耐药表型的检出率2004~2006年度均比2001~2003年度上升幅度明显,MRCNS/MRSA:2001~2003年是12.5%/6.3%,但2004~2006年便上升到71.4%/1.0%,尤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它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作为致病菌其耐药表型的检出上升趋势明显.结论 成都地区小儿外科常见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作者:梁勤军;张砺;沈伟;李晋蜀;李学春;黄成;邓克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急进型肾炎(RPGN)Ⅲ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对8例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RPG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RPGN临床表现多样,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以肺、肾受累为主.一旦肾脏受累,常表现为RPGN,经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脱离透析治疗.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 RPGN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适当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0~2006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Ⅱ型12例,Ⅲ型10例共22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7~15(平均10)d后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8~80个月,平均32个月,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及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手术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琪珊;谭均;班照楠;唐安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理论全面分析与评价血清CEA及CA199对肺癌的诊断效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12例肺癌,35例肺结核,50例肺炎,20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CEA及CA199水平,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在肺癌中的相关性.结果 CEA和CA199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4.2%和54.2%,特异性74.3%和88.6%,阳性预测值83.4%和90.6%,阳性似然比2.5和4.7,优势比为5.2和9.2;CEA和CA199两者之一为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及70.5%,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分别为83.9%,2.6及7.5;两者均阳性时,敏感性降为42.5%;特异性为88.6%,并且CEA与CA199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P<0.05).结论 联合检测CEA及CA199能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提示价值和筛查意义.
作者:杨中华;左永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21例牵引复位失败的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首先俯卧往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的侧决螺钉或棘突间钢丝固定;陈旧骨折脱位,需行脱位小关节的上关节突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不固定.然后再行前路切开椎体减压,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周带颈托下地行走.结果 本组21例脱位完全复位,无脊髓损伤发生,随访8~24个月,平均16月,植骨完全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于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万仑;刘仲前;胡豇;唐六一;张耀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全身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咸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30例)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30例). A组采用血浆靶控浓度4/μg/ml异丙酚诱导,术中用3-3.5μg/ml维持.B组采用0.1mg/kg咪唑安定、1mg/kg异丙酚诱导,术中采用10.8-6mg/(kg·h)方案输注异丙酚维持.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HR,观察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苏醒表现(烦躁、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3min后SBP、DBP、HR低于术前(P<0.05),气腹10min后SBP、DBP、HR高于诱导前、后3min及插管后(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苏醒质量好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LC比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好.
作者:谢东篱;蔡兵;兰志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物循环结合阴道微波综合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慢性子宫颈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改善情况,进行客观疗效评价.结果 药物循环结合阴道微波综合治疗较单纯阴道微波治疗愈显率高,多项指标表明疗效显著.结论 药物循环结合阴道微波综合治疗优于单纯阴道微波治疗.
作者:杨小玉;刘静;薛春芳;白云;李申明;余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70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分析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7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按GOS评分,死亡20例,植物生存0例,重残15例,中残25例,良好10例.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掌握好指征、时机、选择好术式、重视术后处理.
作者: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后联合中药及理疗对输卵管闭锁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因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致不孕,收入院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患者8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年两组妊娠情况.结果 单侧输卵管伞端闭锁行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后观察组妊娠率为30%,术后治疗组妊娠率52.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辅以中药及物理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2年后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治疗者.
作者:郭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川芎灌胃动物后分离的含药血清(含川芎血清)对猪冠状动脉血管及平滑肌细胞BKCa的作用,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其扩冠机制,也为探索建立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结合于中药研究的联合技术奠定基础.方法 用膜片钳实验及冠状动脉血管条实验观察含川芎血清、川芎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阳性对照)和空白血清(阴性对照)对BKCa的作用以及对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条的影响.结果 在内面向外式和贴附式膜片上,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对BKCa通道无激活作用,但在内面向外式膜片上,阳性对照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激活作用,且川芎嗪具有对抗高钾(45mM)去极化所致的冠脉血管条收缩的作用,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 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直接激活作用,含川芎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对BKCa通道无明显激活作用.
作者:杨艳;杨艳艳;李妙龄;程俊;刘智飞;周文;裴杰;曾晓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坦索罗辛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坦索罗辛及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4周,并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 评价其疗.结果 坦索罗辛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尿动力学参数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P<0.01).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的α受体,从而改善后尿道高压及其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缓解梗阻性症状,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作者:李文通;陈伯超;吴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76kg.因咳嗽1个月,发现肺部包块1周,以左肺癌收入院.人院检查:心、肺功能正常,ECG正常,血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正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癌,包埋左肺动脉.MRI示左上肺前段占位,侵及肺动脉干及升主动脉.拟行左全肺切除,肺动脉及升主动脉部分切除成形术.
作者:赵启东;邓佳;李坚;周荣华;刘伦旭;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病灶均位于幕上脑深部白质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边缘模糊.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边界较清晰,信号多均匀,多数病灶周围轻-中度水肿,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团块样强化,边界光滑或轻,分叶状,部分病灶见缺口征象,坏死囊变少见.结论 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认真的影像分析,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全清林;陈宗万;万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开展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 从2003年12月~2005年4月间对2例肝炎后终末期肝硬化,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全组成功4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直接死亡原因是肝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衰,长存活已超过32个月.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肝移植,初期专业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应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各科通力合作,协调运作是肝移植成功开展的保障.同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条件较好的受体;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与正确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宁;黎前德;王东;杨培;罗华;鲜于剑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患儿静脉血3ml,分别测定胆红素和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并收集尿液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尿3种微量蛋白(β2-MG, α1-MG,ALB)含量.结果 随患儿总胆红素含量增加,其β2-MG,α1-MG含量有增加趋势;当总胆红素>256.5μmol/L时,ALB亦随之增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造成患儿CNS损害外,还能导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尿微量蛋自可作为其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邓长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6例;比较沐舒坦联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治疗组)与仅用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用沐舒坦联合常规抗感染、对症等手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不良反应少,作用显著,疗效较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涂学清;邓丽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强直性脊椎炎(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及B27DNA亚型差异对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对流式(FCM)B27/B7双标法用于AS患者B27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病和106例继发性脊椎炎进行B27测定;并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对50例B27血清学阳性原发AS进行B27DNA分型.结果 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 B27 04型和HLA B27 05型的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和86.3%、86.8%和88.85%.结论 FCM B27平均荧光强度尚不能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鉴别诊断;不同B27 DNA亚型的B27平均荧光强度可能无差异;FCM HLA-B 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作者:梅四清;洪俊;张平安;袁仙桃;饶永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总结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 术后愈合优良31例,轻残3例,死亡2例.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致死、致残率,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和;彭华;周世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