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皮袖套状切除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对比(附6560例报告)

向宸辉;陈胜龙;黄莉

关键词:包皮过长/外科学, 包皮袖套状切除术, 环切术
摘要:目的 比较包皮袖套状切除术与传统的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3980例(A组)包皮过长、不完全包茎和包茎者施行包皮袖套状切除术.同期的2580例(B组)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为(3±1)ml,B组为(10±2)ml(t=-50.36,P<0.001);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6±4)h,B组为(48±16)h(t=-31.07,P<0.001);A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16例,伴出血、血肿2例,发生局部感染1例.B组术后创口水肿100例,出血、血肿72例,感染38例,总并发症为8.14%(χ2=6676,P<0.001).所有对比项目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包皮袖套状切除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损伤更小,更具有优越性.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附3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随访43例距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行闭合或切开复位,以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空心螺纹钉或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术后均石膏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以上.术后按照Howkin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13例,良9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70.3%.术后2例发生局部皮肤坏死.8例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7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4例,内翻畸形愈合2例.结论 选择恰当的复位、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尽量保护软组织,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军;康斌;唐诗添;王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微创条件下结合电子胆道镜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进一步扩展腹腔镜手术范围.方法 腹腔镜下先行LC,用电刀切开胆总管前壁浆膜,用胆总管切开刀切开胆(肝)总管.经剑突下10mm套管针孔放入电子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碎石、冲洗胆管;视胆总管通畅及炎症情况一期缝合或置T形管.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4~152min;全部31例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4h进低脂饮食,并可下床适当活动,均顺利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一期缝合患者5d;置T管患者11d,3~9周拔T管.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安全可靠、出血少、患者干扰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术中结合腔内冲击波碎石仪的使用可明显提高结石取净率,减少残石发生.对胆管结石患者的这一微创手术,临床上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范明;母齐鸣;李石沙;梁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贲门腺癌并存6例分析

    目的 分析报告6例食管鳞癌合并贲门腺癌的治疗体会.方法 6例患者除1例放化疗外其余5例均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5例手术治疗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其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结论 食管鳞癌合并贲门腺癌等双源癌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泽良;贾维坤;付茂勇;马顺然;何光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希罗达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希罗达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希罗达每日2510mg/m2,每日总量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连续2周,间隔1周,每3周重复.每例患者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 4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23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35.7%.不良反应为轻度恶心、腹泻、口角炎、疲劳及手足综合征等.结论 希罗达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有效药物,其不良反应轻微,使用方便,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西;石端;李浩;张军;周崇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1523例细菌病原分析

    目的 观察2002~2005年儿童细菌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细菌谱及细菌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及细菌的变化.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鉴定及药敏仪,对儿童细菌性ALRTIs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被检出的1523株细菌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2.5%,其中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2.8%),金黄色葡萄球菌(8.5%);革兰阴性杆菌(59.14%),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8.8%),流感嗜血杆菌(11.9%),肺炎克雷伯菌(10.1%);真菌类(3.4%).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逐渐升高,肺炎链球菌感染率>1岁患儿与<1岁患儿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χ2=39.80,P<0.001.大肠埃希菌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下降,大肠埃希菌感染率<1岁与>1岁患儿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0.68,P<0.005.结论 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的分布及变化,耐药情况,对合理选择抗生素,减缓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亚静;黄诚;王莉;张砺;张琪琛;夏万敏;谢诚;郭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脏直视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吸痰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合理吸痰的指征.方法 对比观察定时吸痰和按需吸痰两组在机械通气48h内吸痰次数,以及吸痰对心脏直视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参数的影响.结果 按需吸痰组在机械通气48h内吸痰次数明显少于定时组(P<0.05).结论 按需吸痰的效果等同或优于定时吸痰.对于心脏手术后患者,特别是早期,频繁定时吸痰对患者有害无益.

    作者:王娅丽;罗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色素放大内镜诊断胃粘膜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色素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粘膜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异常的38例患者,口服或者局部喷洒粘膜清除剂,用美蓝进行染色,于染色区取活检做病理检查.采用放大100~400倍电子放大内镜观察胃小凹形态.结果 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轻度隆起、糜烂及粘膜颜色或色泽异常,美蓝染色为深蓝色或浅蓝色,正常粘膜不着色,放大胃镜下大多表现出胃小凹排列紊乱,结构异常,小凹类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色素放大内镜可能对于胃粘膜病变活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高早期胃粘膜病变的诊断率,发现早期病变,小凹分型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琼;史维;孙晓滨;巢齐常;农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YAG激光治疗耳郭假性囊肿40例疗效观察

    耳郭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均存在易复发和继发感染等缺点,我们用Nd:YAG激光治疗耳郭假性囊肿4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户能充分了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不足,以便高效、准确的使用该数据库.

    作者:刘加林;王人可;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妇科手术后肾、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2例

    例1,24岁.孕0产0,因发现盆腔包块于2005年5月16日入院.入院后阴道B超提示:右附件区囊性占位(输卵管积液?).半年前院外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积水.

    作者:卿燕;罗棋毅;曹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系统化培训在护士应急能力提高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系统培训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50名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系统化培训,并以其培训前后临床护理过程中各子过程执行时间为指标对其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系统化培训后护士到位(接待患者)时间、(护士安排)患者到病床的时间、测血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收到医嘱至)抽血时间、(收到医嘱至)吸氧时间、(收到医嘱至)心电监护时间、(收到医嘱至)导尿时间、建立病历时间等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各个子过程的执行时间均较培训前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系统化培训可短期内能迅速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使得临床急、危、重患者获得更多救治时间和机会.

    作者:张德荣;李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缩短拔管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方法 将4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 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 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瑛;黄波;张先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及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分析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7项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观察肝硬化组及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 SF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83例肝硬化患者与100例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用活体煌焦油蓝染色法,人工显微镜计数网织红细胞数,计算出相应RPI.结果 失代偿期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非常显著(P<0.01),其中HGB、RBC、HCT下降,RDW升高,随肝功能严重程度变化加重,MCV、MCH、MCHC均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组及慢性肝炎组RPI均高于对照组,且肝硬化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RPI升高,表示患者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在贫血早期可发现.

    作者:胡宗海;杨欢欢;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单纯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单纯乳腺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乳腺纤维腺瘤或者单纯乳腺切除手术患者40例,根据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静脉麻醉诱导:Ⅰ组为丙泊酚2.0mg/kg,氯胺酮0.8mg/kg;Ⅱ组为氯胺酮1.5mg/kg,咪唑安定0.1mg/kg.麻醉维持:Ⅰ组输注丙泊酚100μg/(kg·min),氯胺酮22.2μg/(kg·min);Ⅱ组输注氯胺酮55.5μg/(kg·min).手术结束前5~10min停止用药.记录麻醉前5min、给药后5min、切皮、分离肿瘤、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丙泊酚及氯胺酮总量、术毕清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Ⅱ组给药后5min、切皮、分离肿瘤时MAP、HR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Ⅰ组氨胺酮用量比Ⅱ组明显减少(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术后谵妄、恶梦、躁动等总发生率也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 微泵输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氯胺酮用量,无明显术后不良反应等优点,用于单纯乳腺切除手术是一种较好麻醉方法.

    作者:李月光;张玉龙;范志明;曹锦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CSK9与脂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冠心病是全球重大的卫生问题,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血浆中高水平的LDL-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特征,PCSK9是新近发现的涉及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第三个基因,它在胆固醇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PCSK9的过度表达引起血浆LDL-C水平升高,机制是转录后事件导致LDLR下调.其多态性位点E670G可作为高血浆LDL-C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着对PCSK9功能及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将扩展我们有关LDL代谢的知识,发展新的血脂控制药物,有助于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曾剑;曾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前列安栓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慢性前列腺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前列安栓组21例和联合组23例.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150mg,口服,2次/d;前列安栓组给予前列安栓肛门纳入治疗,1次/d;联合组结合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剂量同上.治疗后第1,2,3,4周比较各组疗效差异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含量及尿流率,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和肾功.结果 前列安栓组、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和8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4%),两组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周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分别为(4.3±1.1)/HP和(3.9±1.1)/HP,显著少于对照组,卵磷脂小体含量显著提高,前列安栓组、联合组第4周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1.8)ml/s和(9.7±1.9)ml/s,显著高于对照组.3组治疗后心电图、肝功和肾功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好于口服罗红霉素,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

    作者:姜果;张建华;姜荣建;陈仲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高热惊厥健康教育方法能否提高家长对该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以减少复发性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方法 制定高热惊厥健康教育工作流程,经培训后,在我院神经专科病房实施,于实施前后2次进行电话测评.结果 家长对高热惊厥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复发性高热惊厥发生率在实施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让家长更易掌握,使我院神经专科高热惊厥复发率有所减少.

    作者:甘晓玲;胡文广;马军;吴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及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DHS手术治疗后随访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58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6~32个月),全部骨折愈合,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3.1%.结论 DHS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规范的DHS手术操作技巧,包括股骨小粗隆内后部的复位固定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学康;程兆明;寇剑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改善肝部分切除手术中肝脏微循环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能否减轻术中因阻断肝血流所引发的肝脏微循环功能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我院近9年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24h内静脉滴注高浓度的葡萄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阻断第一肝门方法行病变肝脏切除术.术中动态测定肝脏微循环血流量;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抽取血液标本,检测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 于肝门血流阻断解除后同一时相,两组肝脏微循环血流量值均表现为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第1、5天,实验组肝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术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阻断肝脏血流施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可有效地减轻肝脏微循环功能的损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汤礼军;田伏洲;汪涛;黎冬喧;邹树;石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侧切牙畸形21例的正畸矫治体会

    目的 侧切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本文探讨侧切牙畸形在临床上矫治的疗效.方法 对21例侧切牙畸形的矫治可分为侧切牙缺失的非拔牙集中间隙或冠修复、侧切牙过小的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其中侧切牙缺失5例,侧切牙过小非拔牙4例,拔牙为12例,拔牙模式为(拔除一个下前牙,拔除A2B2C4D4,拔除A4B4C4D4).结果 通过治疗前后对比,不同的矫治方案其中拔牙12例,非拔牙关闭间隙2例,非拔牙集中间隙义齿修复7例,治疗效果均佳.结论 根据患者的面形、牙弓拥挤情况、年龄、对美观的要求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侧切牙畸形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韩红娟;舒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