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SK9与脂代谢紊乱

曾剑;曾智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西布曲明9a型, 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摘要: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冠心病是全球重大的卫生问题,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血浆中高水平的LDL-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特征,PCSK9是新近发现的涉及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第三个基因,它在胆固醇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PCSK9的过度表达引起血浆LDL-C水平升高,机制是转录后事件导致LDLR下调.其多态性位点E670G可作为高血浆LDL-C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着对PCSK9功能及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将扩展我们有关LDL代谢的知识,发展新的血脂控制药物,有助于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色素放大内镜在消化道疾病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色素内镜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应用特殊染料对胃肠道粘膜进行染色,使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对比增强,轮廓更加清晰,从而提高病变检出率.

    作者:王琼;史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川崎病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表现形式、变化及其诊断和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6例KD患儿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变化特征及诊断情况和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首诊KD入院38例(44.2%),初诊时误诊48例(55.8%);冠状动脉受累14例(16.3%);肝脏损害9例(10.5%),再发2例(23%);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阿斯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潘生丁等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 KD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复杂、急性期容易误诊和漏诊,准确掌握KD临床特征的变化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演变情况极为重要.

    作者:吴鸿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微创条件下结合电子胆道镜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进一步扩展腹腔镜手术范围.方法 腹腔镜下先行LC,用电刀切开胆总管前壁浆膜,用胆总管切开刀切开胆(肝)总管.经剑突下10mm套管针孔放入电子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碎石、冲洗胆管;视胆总管通畅及炎症情况一期缝合或置T形管.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4~152min;全部31例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4h进低脂饮食,并可下床适当活动,均顺利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一期缝合患者5d;置T管患者11d,3~9周拔T管.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安全可靠、出血少、患者干扰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术中结合腔内冲击波碎石仪的使用可明显提高结石取净率,减少残石发生.对胆管结石患者的这一微创手术,临床上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范明;母齐鸣;李石沙;梁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初步分析

    目的 构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为进行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分析及临床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取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提取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银染获得其蛋白质电泳分离图谱,利用PDQuest 2D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合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对蛋白质斑点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双向电泳图谱显示2-DE图谱上有212个蛋白质斑点,主要集中在pH 4.75~9.21之间,其中高丰度蛋白有36个点,低丰度的蛋白质斑点有176个,对其中3个高丰度蛋白质斑点初步鉴定可知这些蛋白质为:E2F6、II2A、EZH1.结论 本实验构建了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其分离、染色效果好,能满足2-DE专业软件分析的要求,为后续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的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段春燕;林海蕤;何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1例

    患者,女,14岁.因痛经1+年于2002年9月1日入院.1+年前月经初潮,无痛经,初潮后4个月开始月经对月来潮,经期7d,经量中等,每次月经来潮前2d开始腰腹胀痛,月经来潮后疼痛加重,剧烈,难以忍受,全身酸软,冷汗,肢端发凉,夜间尤为明显,月经干净后2~3d疼痛逐渐缓解消失.

    作者:邱艳;陈德新;杜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CSK9与脂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冠心病是全球重大的卫生问题,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血浆中高水平的LDL-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特征,PCSK9是新近发现的涉及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第三个基因,它在胆固醇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PCSK9的过度表达引起血浆LDL-C水平升高,机制是转录后事件导致LDLR下调.其多态性位点E670G可作为高血浆LDL-C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着对PCSK9功能及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将扩展我们有关LDL代谢的知识,发展新的血脂控制药物,有助于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曾剑;曾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术的配合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 本组487例,全部病例检查前均无禁忌证.行ERCP检查时,对患者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准备,术中默契、熟练、有序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病例检查成功率98.15%,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RCP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默契配合和细致护理对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雷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无Q性心肌梗死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无Q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不典型表现.方法 对2004年8月至2006年3月因突发晕厥经急诊收入住院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以老年为多,晕厥时间短为一过性,长为20min,均有低血压,心电图均无病理性Q波,而有ST-T的动态变化,肌钙蛋白阳性,血清心肌酶有动态变化.经及时抢救治疗好转.结论 对于老年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者要严密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变化,以尽早诊断治疗,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李亚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系统化培训在护士应急能力提高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系统培训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50名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系统化培训,并以其培训前后临床护理过程中各子过程执行时间为指标对其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系统化培训后护士到位(接待患者)时间、(护士安排)患者到病床的时间、测血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收到医嘱至)抽血时间、(收到医嘱至)吸氧时间、(收到医嘱至)心电监护时间、(收到医嘱至)导尿时间、建立病历时间等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各个子过程的执行时间均较培训前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系统化培训可短期内能迅速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使得临床急、危、重患者获得更多救治时间和机会.

    作者:张德荣;李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氨溴索在临床上用于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组(氨溴索静脉滴注)与C组(常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咳嗽、痰量、咳痰容易程度、肺部啰音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C组比较在咳嗽、痰量、咳痰容易程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及C组在肺部啰音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氨溴索对于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痰量、咳痰容易程度、肺部啰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肖红;朱燕;胡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终时酸碱失调类型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呼吸衰竭临终时的酸碱失调类型.方法 对166例>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慢性呼吸衰竭临终前24h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HCO 3)、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方法:酸碱失衡类型按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间隙、潜在HCO 3计算方式判断.结果 呼吸性酸中毒52例(31.3%),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48例(28.9%),呼酸性三重46例(27.7%),呼酸+代碱20例(12.1%).除5例高钠血症、4例高钾血症、2例高氯血症外,均为低血钠、钾、氯症.中度低钠血症78例(47%),低氯血症65例(9.2%),低钾血症78例(16.9%).结论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临终前发生呼酸多(100%),单纯性呼酸居首位,呼酸+代酸次之,呼酸性三重再次之,呼酸+代碱次次之.其酸血症及碱血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而电解质紊乱也可加重病情.

    作者:杨恂;杨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均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但治疗组同时予以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pH值、PaO2、SaO2、PaCO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临床分析,(同时与38例常规药物治疗组相对照).结果 BiPAP组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结论 无创性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琳;何文富;陈元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0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记录并计算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流率改变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6.0±10.3)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8±18.2)h,IPSS及QOL评分术前(25.8±2.0)及(5.1±0.8)分别下降至术后(5.2±1.8)及(1.8±0.8).大尿流率术前(5.65±2.2)ml/s增加至术后(18.26±3.2)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少.结论 PVP是治疗BPH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恢复快.

    作者:冉清;陈照祥;潘慈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鼠STM多种感染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的肠道及肠外器官表达

    目的 研究小鼠在菌群失调或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STM时,TNF-alpha在肠道和肠外器官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小鼠后再接种STM,用链霉素灌胃后接种STM,用STM直接灌胃小鼠,以及用生理盐水灌胃小鼠,然后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各自肠道和肠外器官的TNF-alpha各时点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各组TNF-alpha表达差异.结果 接种了STM的各组小鼠的小肠、回盲部及其他脏器TNF-alpha表达阳性,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TNF-alpha表达阳性的3组小鼠随时间变化的小肠、回盲部TNF-alpha表达曲线趋势有差异,经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检验,P<0.05.结论 使用糖皮质激素所造成的免疫抑制后用STM感染小鼠,能抑制肠道TNF-alpha的表达;而使用抗生素后用STM感染小鼠,能增强肠道TNF-alpha的表达.

    作者:朱渝;蒋虹;夏嘉陵;张佳玲;万朝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附3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随访43例距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行闭合或切开复位,以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空心螺纹钉或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术后均石膏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以上.术后按照Howkin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13例,良9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70.3%.术后2例发生局部皮肤坏死.8例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7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4例,内翻畸形愈合2例.结论 选择恰当的复位、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尽量保护软组织,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军;康斌;唐诗添;王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复4次输卵管妊娠1例

    患者,27岁,未婚.因停经43d,彩超示异位妊娠可疑于2006年5月16日入院,LMP:2006年4月3日,经量经期同既往,停经38d尿hCG(+),未诉任何不适.停经40d血β-hCG为1320mIU/ml.

    作者:聂小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耳鼻咽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独特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喉部恶性肿瘤以鳞癌为主,占85%.喉神经内分泌癌仅占0.3%~0.5%[1].1969年Goldman报道了首例喉神经内分泌癌[2].

    作者:田蓉;梁传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病例分析SSSS多发生于1~4岁婴幼儿,占总病例的60%;感染是主要致病诱因,并与患儿免疫功能有关;病程多为6~12d.结论 早期、足量、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且愈后良好.

    作者:树瑜;陈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及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分析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7项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观察肝硬化组及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 SF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83例肝硬化患者与100例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用活体煌焦油蓝染色法,人工显微镜计数网织红细胞数,计算出相应RPI.结果 失代偿期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非常显著(P<0.01),其中HGB、RBC、HCT下降,RDW升高,随肝功能严重程度变化加重,MCV、MCH、MCHC均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组及慢性肝炎组RPI均高于对照组,且肝硬化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RPI升高,表示患者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在贫血早期可发现.

    作者:胡宗海;杨欢欢;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头孢拉定静脉滴注致肉眼血尿2例

    例1,男,5岁,体重18kg.因咳、喘3d,于2005年10月15日上午9时来我院儿科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头孢拉定2.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

    作者:冉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