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洪;程南生;魏大鹏
目的 探讨和总结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救治严重肝外伤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对22例[美国创伤外科医师协会(AAST)分级Ⅲ级以上并且符合DCO指征]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进行救治的情况,22例患者(除1例外)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均采用大纱垫填塞的方法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复苏后,所有患者都进行了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 痊愈18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胆瘘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对于符合DCO指征的严重肝损伤的患者要尽早、尽快地实施DCO,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肝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取适宜的再次确定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肝损伤病死率.
作者:孙明伟;王前清;曾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现察介入、放疗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动脉介入、放疗综合治疗37例,经导管灌注卡铂400mg,表阿霉素40~60 mg,平阳霉素30~40 mg,后经放射治疗.同时随机抽取单纯放射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动脉介入、放疗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放射治疗组(x2=5.92,P<0.05).结论 动脉介入、放疗综合治疗比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疗效更显著,并且相对能延长生存期.
作者:张宗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 对2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多呈缓慢发病(急性发病7例,缓慢发病15例),气胸症状体征不典型,入院时22例中5例误诊.病情较重,6例为交通型气胸,2例为张力型气胸,并发皮下气肿4例,纵膈气肿1例,9例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经穿刺抽气或水封瓶闭式引流等治疗,20例治愈好转,2例死亡.结论 慢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于误诊,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周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 本文收集2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 ①胆管扩张14例;②21例肝门胆管癌动态扫描,呈低密度13例,等密度6例,高密度2例;③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18例,等密度3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 CT是诊断原发性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大华;付凯;赵世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40只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和缺血60min组,以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 d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腰髓病理学改变.结果 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脊髓病理损伤程度越重,伤后2 d时可见受损脊髓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坏死,白细胞浸润以及NF-κ Bp65、ICAM-1表达增加.结论 该模型具有重复性好,能较好地反映分级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特点.
作者:曾俊;方华;王泉云;李昌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髌骨粉碎骨折切开复位,应用克氏针、钢丝组合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髌骨粉碎骨折54例行切开复位,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术,手术均采用U形切口,整复固定顺序,骨折复位,大骨块克氏针固定、钢丝环扎,小骨块整复复位.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随访根据与健侧膝关节功能相比,优17例,良31例,可5例,差1例.结论 克氏针加钢丝组合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对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内固定更稳定,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效果较好,临床愈合时间相对缩短,并发症少,随访2年,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作者:郝德文;唐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门子16层螺旋CT工作站的仿真内镜virtual intravascular endoscope软件对血管病变的辅助诊断能力.方法 对50例临床怀疑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所得原始数据1mm重建横断面图像.使用仿真内镜软件(Fly Through)观察血管并采用MPR、MIP、SSD和VRT后处理技术显示血管.结果 该软件能清晰显示直径>1mm的血管病变:如主动脉不规则的血管内壁和狭窄,主动脉夹层内膜片、真假腔,假性动脉瘤破口、大小及位置,真性动脉瘤大小,管壁钙化.结论 16层螺旋CT工作站的仿真内镜软件技术是一种无创、无痛、快捷、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结合其他三维重建方法可直观、立体地观察血管腔内及内表面的仿真内镜图像.对疾病诊断、治疗、手术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提高.
作者:蒲红;黄红云;陶客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用或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对成人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Corah's牙科畏惧症评分法,筛选出100例需根管预备的DF成人患者,分为手机或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组,观察手用或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时畏惧程度、CDAS得分和脉搏变化.结果 机用Protaper组DF程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以及手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预备中两组脉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对成人牙科畏惧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救治经验.方法 我科对近5年来收治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采取低温冬眠、肌肉松化刺、呼吸机控制呼吸和后期行高压氧,中医中药等综合救治30例.结果 全组患者中存活24例,根据GCS标准评为良好18例,轻残6例,死亡6例.结论 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早期要积极处理呼吸功能不全,频繁强直发作和后期综合治疗可大大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作者:陈辉;张永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49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0+年,包块进行性长大伴腹胀1+年,以腹部巨大包块(性质待定)入院.查体:下腹部膨隆,腹壁无静脉曲张,可扪及一大小约25cm×15cm×20cm包块,边界清楚,轻微活动,质中硬,无触痛,包块表面未闻及肠鸣和血管搏动.右肾区叩痛,左肾区无叩痛.尿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黄华松;李杨健;王华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加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对5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倒,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加用多虑平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沙比利与多虑平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FD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穿孔素/颗粒酶B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MGB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0例PBC患者和40例正常人PBMC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浆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PBC患者PBMC穿孔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的1.15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颗粒酶B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2.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浆GGT、ALP浓度升高,且与颗粒酶B基因表达的△Ct值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颗粒酶B的异常表达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且与血浆GGT、ALP浓度具有相关性,提示穿孔素和颗粒酶B(尤其是颗粒酶B)在PBC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中华;舒德芬;左永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产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产后发生大出血时,迅速进行扩容,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 cm,即从待产室送入分娩室.常规应用一次性留置针建立一组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结果 984例产妇中,42例发生产后出血,因救治及时,无1例产妇死亡.结论 产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防治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代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下腹痛、便秘1个月,加重12 h人院.患系统性硬化病7年,长期服用泼尼松、青霉胺治疗.
作者:罗顺传;王天和;姚巨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 采用810nm激光对21例(21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AMD患者进行TTT治疗,能量100~400 mW,时间60s.结果 治疗后均无即刻视力下降或其他不适.末诊时,黄斑出血完全吸收15例(71.4%),部分吸收2例(9.5%),复发性出血1例(4.8%).视力低于0.1者8眼(38.1%),0.1~0.3者10眼(47.6%),>0.3者3眼(14.3%).与初诊时相比,末诊时视力增进8眼(38.1%),不变12眼(57.1%),下降1眼(4.8%).结论 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安全有效,能有效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使大部分患者视力保持稳定,但还需更多的病例以及更长期的随访研究.
作者:刘三梅;樊映川;钟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再入院患者院外用药情况,以利护理人员根据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再入院患者院外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院外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对干扰素的依从性较拉米夫定好,但都存在擅自停药;使用保肝药种类较多,甚至达5种以上,还根据广告、他人介绍选择保肝药.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院外用药健康指导,增强用药依从性,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维持病情稳定.
作者:王瑜;王颖;滕芳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苏芬太尼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行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S1、S2、S3、S4 4组,每组各30例.4组分别静脉注射苏芬太尼0.05μg/kg、0.10μg/kg、0.15μg/kg、0.20μg/kg后,再缓慢推注丙泊酚2 mg/kg.观察记录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总量、体动、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4组给药前、给药后1min及手术结束时MAP、HR变化无显著性差畀(P>0.05);但给药后1min时,S3和S4组的R及SoO2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S4组呼吸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时间较其它3组显著延长(P<0.05),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亦高.结论 苏芬太尼0.10μg/kg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病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增强丙泊酚无病人流麻醉效果的适临床剂量.
作者:王玲英;杨小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胸外科2004~2006年高龄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2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高龄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效果是确切的.
作者:张志国;芮军;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华西医院肾内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肾脏疾病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肾功能异常,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是发生结核感染的易患因素.而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更易感染结核,随着肾衰竭程度的加重,结核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PPD皮试阳性率低.多数病倒对抗结核治疗反应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结核感染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敏感性低,应加强监测以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海珊;钟慧;刘芳;陶冶;付平;刘先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手段.方法 对我院1998~2006年确诊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6例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6例中,1例为肾病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1例并发双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并伴有急性肾衰竭,4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均在免疫抑制剂基础治疗上,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均抗栓治疗成功,1例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结论 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应该早期积极有效抗栓治疗,其可能改变预后,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甘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