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观察

季相兰

关键词:血型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茵栀黄口服液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维生素C片以及袋装葡萄糖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计4个疗程为1周期,经过2个周期后;对两组的抗体效价改变、有效率以及新生儿发生病例黄疸的比例、脐带血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红蛋白(Hb),Apgar5分钟评分以及体重的对比分析,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周期后,两组不同效价的患者分布无差异.第2周期后,治疗组的低效价人数显著增加,高效价人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新生儿TBIL和病理性黄疸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但Hb、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今后临床中使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元生精汤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采用益元生精汤的方法治疗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及临床结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服用谷维素、三苯氧胺等治疗;治疗组患者服用益元生精汤、三苯氧胺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体内雌2醇、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激素等状况.结果: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0.0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内雌2醇(45.93±10.03 ng/mL)、促卵泡生成素(15.02±5.92 mIU/mL)、促黄体生成素(8.09±2.01 IU/L)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内雌2醇(45.29±9.02 ng/mL)、促卵泡生成素(15.03±5.82 mIU/mL)、促黄体生成素(8.20±2.58 IU/L)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治疗效果明显、不改变患者体内与生殖有关的激素等特点.

    作者:许依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解毒祛瘀论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从解毒祛瘀论治原发性肝癌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意愿2组.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口服,100mL/次,2次/d,21d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治疗前后AFP、CEA、CA19-9、GGT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F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6.19%,对照组为4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总生存期高于对照组,但是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从解毒祛瘀论治原发性肝癌对改善AFP、CEA、CA19-9水平具有正向意义,能够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曲普瑞林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在月经的第1~5天均给予曲普瑞林肌肉注射治疗,3.75mg/次,1次/4周,连续治疗3次后停止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止痛化癥胶囊治疗,1次/5粒,3次/d,连续治疗24周.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中CA125含量;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26/32)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水平、子宫体积以及痛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两组均无肝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在给予曲普瑞林治疗的同时加以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相关检验指标及颈动脉IMT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颈动脉IMT、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及与其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为高血压痛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26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及高血压病中夹瘀,并将上述分型患者的血脂、颈动脉IMT、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型高血压患者均有脂代谢紊乱,而痰湿壅盛、高血压痛中夹瘀的较其它证型更严重;痰湿壅盛、高血压病中夹瘀的颈动脉IMT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比较增厚;痰湿壅盛、阴阳两虚、高血压病中夹瘀的血清HS-CRP水平较其它证型患者升高;高血压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正常标准,但各证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颈动脉IMT、血清HS-CRP可作为其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指标.

    作者:姚莉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红花黄色素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应用在冠心痛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19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2.59±0.34) min,疼痛程度评分(1.54±1.03)分;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3.18±0.98)min,疼痛程度评分(3.76±1.7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61±0.34),低切黏度(7.56±1.01),血浆黏度(1.51±0.11);对照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98±1.58),低切黏度(8.01±1.64),血浆黏度(1.64±0.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值得在临床使用.

    作者:王娟;邓丽娜;刘璠;吴如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虚拟筛选的连翘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筛选出连翘中化学成分作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物质基础,为连翘治疗流感病毒免疫损伤方面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采用Autodock4.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模拟分析得出连翘150个化学成分中有74个成分的对接分数高于IL-6与其配体的对接得分,约占总体的49%;分数高的结构为Betulonic acid(-7.62);得分前三的结构均归属于五环三萜类.结论:本文丰富了连翘治疗流感病毒免疫损伤方面的机理,五环三萜类成分有望成为治疗流感病毒免疫损伤的先导化合物.

    作者:沈霞;孙延芳;王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入选我院共收治的甲型流感的患者78例,基于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甲型流感的基础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消炎,止咳,抗病毒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14d,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为94.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结论: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甲型流效果良好,起效快,预后.

    作者:陈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康复训练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对照组进行肌电生物反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IEMG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肱二、三头肌大等长收缩时IEM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查天柱;陈思宇;唐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王自平“活血逐瘀固冲三步法”治疗血瘀崩漏经验

    目的:总结王自平教授“活血逐瘀固冲三步法”治疗血瘀崩漏经验.方法:跟师临证学习,整理、归纳、总结其对血瘀崩漏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方法、用药特点,并举老师治愈典型病案.结论:其经验为第一步,活血祛瘀;第二步,逐瘀止血;第三步,固冲止血.重视青春期、生育期和绝经过渡期崩漏的不同病机特点,辨证施治,选择用药,强调在治疗时保留原有月经周期.

    作者:露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腰腿痛患者采用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患有慢性腰腿痛的患者共100例,治疗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将100例患者命名为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探讨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在判断J()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治疗组治疗后的分值8.13±1.2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陈海涛;韦辉贤;韦庆;张栋;安玉光;高莉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柴芍承气汤加味联合舒血宁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加味联合舒血宁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就诊于我院的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芍承气汤加味鼻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重点观察患者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比更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CRP、TNF-α、IL-6、IL-8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加味联合舒血宁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改善病情,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抗炎作用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姚邴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各组患者VEGF、Ang-1、WOMAC评分、SF-36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EGF、Ang-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Ang-1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功能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

    作者:马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目的:了解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现状,明确各种方法的治疗优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万法:回顾近年来关于下肢溃疡的中医、西医临床治疗文献.结论:中医外治本病较西医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但疗效评价标准不一,尚需规范化.

    作者:杨伟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章永红教授治疗肠癌经验探要

    目的:研究章永红教授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发面的经验,其认为肠癌的基本病机以正气不足为本,湿热瘀毒为标.方法:治疗上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祛瘀解毒为基本大法;配合虫类药搜剔逐邪;并注重时时顾护胃气.另外强调饮食调摄在治疗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临床实践运用此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起到较好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肠癌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建美;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64例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法随机将64例哮喘患者划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和扩张支气管,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疗法,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经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88%,较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FEV1、FEV1%以及PEFR等指标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的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选取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必要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浆乳方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0.91±0.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82±0.9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浆乳方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朴明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脓耳31例

    目的:探讨自制黄连滴耳液用于急性脓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科进行治疗的66例急性脓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31例,对照组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35例,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脓耳安全有效,起效快.

    作者:罗恬;王乃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气降浊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降浊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降浊胶囊,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和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显著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降浊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贫血状况,值得应用.

    作者:岳玉和;刘文军;路晓光;张改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尔康对实验性AD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脑尔康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Aβ142制作A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0.5mL·d-1);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 (14.3 mL·d-1),均每天一次.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ChaT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大鼠脑内ChaT表达明显增多(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有有明显的下降(P<0.01),且二者之间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尔康可能通过对ChaT表达的保护作用以及下调AD模型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解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达到防治AD的目的.

    作者: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脾汤内服联合内扎外凝法治疗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脾汤内服配合内扎外凝法治疗痔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6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扎外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出评价.结果:手术治疗后,治疗组97.8%的患者均完全治愈,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率为2.2%,对照组为26.2%,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痔的临床效果较佳,总有效率高,恢复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王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