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管壶腹部结石误诊为肝总管下段结石1例

张巍;刘博;王玉梅

关键词:胰管, 壶腹部, 结石, 误诊, 消瘦体型, 皮肤, 急性病, 心率, 皮温, 患者, 巩膜, 查体
摘要:患者,女,49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2+年,加重伴皮肤黄染4d于2006年1月3日入院.查体:T 39.0℃,P 88次/min,R21次/min,BP 118/65mmHg.消瘦体型,急性病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皮温高,双肺(-),心率略快.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倒采用内镜辅助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小脑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小脑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的瘤结节均被全切除,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内镜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疗效满意,为微创性手术,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冯波;魏社鹏;冯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33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3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治疗,其中部分切除成形术23例;全切除术10例.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11.9个月.按照Ikeuchi方法评定疗效:优29例,良4例,优良率87.9%.结论 不全型盘状半月板损伤应尽量行部分切除成形术;完全型中损伤较轻者行部分切除成形术,较重者行全切除术.

    作者:曾强;林海;程靓靓;刘盛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 10μg静脉注射,1次/d,每月连续14d,对照组36例予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心输出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临床显效62.50%,心输出量增加了38.67%,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素E1可以增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卢青;周晓芳;钟萍;张焰;张新星;王文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先天性巨大输尿管积水(CGMC)1例

    患者,女,23/1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进行性长大1年多于2007年1月23日入院,查体:腹膨隆,右侧腹扪及一巨大包块约25cm×20cm大小,表面光滑,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无触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血液学检验正常;B超:腹腔巨大囊性包块待诊,考虑右肾重度积水,IVU+KUB左肾输尿管膀胱显影良好,右肾未见显影;

    作者:邓海涛;廖恒;何秉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目的 研究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22例(26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前房深度和眼压的改变.结果 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前房深度均有明显增加,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术前平均前房深度(2.36±0.25)mm,术后平均前房深度(3.40±0.37)mm;术前平均眼压(35.4±3.7)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4.8±2.8)mmHg(1kPa=7.5mmHg)(P<0.01).结论 对于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增加前房深度及降低眼压,是一种有效、方便而完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罗谦;吴峥峥;程依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ALD-PDT临床应用现状

    光动力疗法(PDT)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激光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很广,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和其他许多非肿瘤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眼底黄斑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良性病变和感染性疾病等.

    作者:钟俊波;岑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息肉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采用微波治疗天线,对息肉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 该疗法使患者在不用开刀的情况下息肉得到灼烧,随后自动脱落,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方便、经济,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元华;林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0例体会

    目的 探索边远的基层医院,无心外科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条件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基层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对有选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行急诊冠脉造影后,2例转心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行PTCA及支架术后,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2年,患者恢复好.结论 基层医院对有选择的急诊冠脉综合征患者行急诊PCI是可行的,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好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蒋少华;李洪;徐城林;衡旭华;苟渊;曹利芸;周莉;梅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

    1 临床资料例1,女,67岁.因呼之不应4h入院.病前有可疑高血压病史,无头部外伤史,无可疑药物使用及煤气中毒史,余无特殊.查体:BP 170/100 mmHg,T36.8℃,房颤心律,心肺肝脾余无特殊.

    作者:古美颖;周杰;张书琼;谭明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腹主动脉阻断致犬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的探讨

    目的 经腹主动脉阻断建立犬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家犬14只,其中肾动脉后阻断型8只,阻断时间分别为30、60、90及120min(各2只),肾动脉前阻断型6只,阻断时间分别为60和120min(各3只).于动脉阻断前、阻断后0、20、40、60、80、100min及动脉开放后0、10、30min测定心率(HR)、桡动脉压(RABP)、股动脉压(FABP)、鼻咽温度(NPT)和直肠温度(RT),再灌注后12、24、48h及7d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 动脉阻断前后HR基本平稳;RABP略有升高,动脉开放后则逐渐趋于平稳,FABP在动脉阻断后波形消失,收缩压及舒张压基本相等,维持在20~40mmHg之间;NPT基本平稳,RT随着阻断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再灌注后12h行为学评分均为≥3分,24h以后均为4分.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确能保证腹主动脉完全阻断,但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失败.

    作者:肖红;张兰;王泉云;郭淮铨;苑玉清;唐勇;李建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s,主要是SP-A)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侯选基因之一.本文就SPA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COPD中的作用与机制作一介绍.

    作者:王晓珍;杨小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均给予低蛋白糖尿病饮食,人胰岛素强化并达标控制血糖,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加用坎地沙坦4mg/d,胰激肽原酶40U,肌肉注射,1次/d,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清蛋白排泄率.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协同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尿清蛋白排出,保护肾脏.

    作者:鲁远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及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预防.方法 对126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 仔细彻底清除妊娠组织,有妊娠黄体时,同时行妊娠黄体清除,术后严密监测β-HCG下降情况,及时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

    作者:刘学容;汪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纳络酮救治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纳络酮救治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用尼可刹米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尼可刹米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救治镇静催眠药中毒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魏育生;焦连青;郑玉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苯妥英钠致假性肠梗阻2例诊治分析

    假性肠梗阻是以肠道不能推进其内容物通过非梗阻性肠腔为特征的胃肠动力紊乱.是一组具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道阻塞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头孢克肟组)及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观察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性状、大便常规、全身症状等表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显著且较安全.

    作者:刘群;孟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导向下应用Magnum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21例,其中经胸骨旁穿刺进针10例,经过含气肺组织穿刺进针7例,经椎旁径路穿刺进针4例.结果 21例纵隔肿块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83%.并发气胸2例,肺出血3例.结论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操作简便安全、诊断的准确率高.

    作者:林杰;杨汉丰;黄小华;安学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PPH手术对重度痔的治疗结果.方法 用PPH法治疗重度痔患者35例,观察其手术时间、疼痛指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并与30例开展Milligan-Morgan术的患者作比较研究.结果 手术时间,疼痛指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PPH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正常生活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徐良;郑涛;袁泉;马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未成年人丘疹性荨麻疹66例IVT检测吸入性过敏原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未成年人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过敏原体外筛查系统(in vitro test,IVT)检测66例未成年人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9项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1项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者39例(59.09%);2项阳性者17例(25.76%);3项阳性者2例(3.03%);9项阴性者8例(12.12%).结论 大多数未成年人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与吸入性过敏原有关.

    作者:路永红;周谦;任界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

    目的 评价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本组8例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均采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结果 8例桡骨头骨折中,按Mason分类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2例,由于车祸致桡骨头骨折3例,平地摔倒5例.行桡骨头置换4例中,患者全部得到了随访,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21.5个月,按Broberg标准进行综合评定,3例结果恢复优,良4例,差1例.结论 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是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可选治疗方法之一,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随访;手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手术治疗难度虽不大,但术前应做好周密的准备,没有手术经验的医师尽量不要尝试;术后科学的介入康复对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陈辉;王爱民;曾礼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