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魏社鹏;冯华
目的 为额肌瓣转移矫治上睑下垂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对观测53例(男44例,女9例)成人整尸额肌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额肌的血管、神经,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并对额肌瓣转移矫治上睑下垂手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之为该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结果 额肌的长度6.5~7.0cm,宽度5.5~6.5cm,中份厚约1.5mm,其供血动脉主要来自颞浅动脉之额支、接受面神经颞支支配.结论 以额肌作为肌瓣完全能满足肌瓣转移矫治上睑下垂手术的需要,能充分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作者:涂江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Ghrelin是一个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能够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活性多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不仅与调节能量代谢和促肥胖密切相关,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Ghrelin的研究进展及其抗炎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侯艳;徐丹;文富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乳腺病变在冷冻切片诊断中所占的比例高达10.4%~55.5%.近10余年来,我科冷冻切片诊断乳腺疾病的比例达30.3%.在冷冻切片诊断中,难点之一是导管上皮的乳头状病变,包括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
作者:王代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所有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无微量蛋白尿组.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hMBP、DMBP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ABPM在评价高血压肾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节律异常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葛正庆;董建新;王宝芝;鲁跃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对功能性便秘造影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142例成人功能性便秘采用灌肠或/和排粪造影检查分析,归纳其病因、分型、影像检查和表现.结果 阳性率92%,结肠型便秘85例;直肠型便秘12例,混合型便秘34例.结论 功能性便秘运用造影检查阳性率高,结肠运动与排粪反射状况是造影检查的基础,既可排除器质性便秘,并能对功能性便秘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
作者:曾大奎;曹跃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对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中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应用(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对CA125升高的影响,并与20例未用CMNa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组在化疗1周期后血浆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2周期后血浆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对于晚期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能加快CA125的降低,提示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晚期卵巢癌有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魏钢;雷开键;贾钰铭;王静;杜一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合并滴虫、加德纳菌、淋病奈瑟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提供依据.方法 用涂片和培养法对10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和120例妇教人员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酵母菌的培养鉴定.结果 10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35例,对照组12例(P<0.01),合并滴虫感染的5例,对照组0例(P>0.05),合并淋病奈瑟球菌的2例,对照组0例(P>0.05),合并加德纳菌感染的6例,对照组10例(P>0.05).结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常合并UU感染,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诊治中有必要进行UU的检测和相应的治疗.
作者:侯晓红;薛亚梅;吕杰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光动力疗法(PDT)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激光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很广,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和其他许多非肿瘤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眼底黄斑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良性病变和感染性疾病等.
作者:钟俊波;岑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对2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肌肉注射给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妇检、阴道分泌物检查情况.结果 Ⅰ度和Ⅱ度糜烂者共95例,两个疗程后100%治愈,Ⅲ度糜烂者165例,两个疗程后治愈85%,3个疗程后治愈95%,4个疗程后治愈100%.结论 甘露聚糖肽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梅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常规留置胃管.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患者.K组每个患者术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25mg/kg.观察患者给药后0,1,2和6h对留置胃管的耐受情况,并进行OAA/S评分.结果 K组患者在2h和6h时对术后留置胃管的耐受性优于C组患者.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留置胃管引起的不适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园;朱国红;朱耀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动态增强MRA在肾动脉狭窄伴肾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动脉狭窄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动态增强MRA检查资料.结果 5例为单发肾动脉狭窄,2例为多发性大动脉狭窄,包括肾动脉狭窄.结论 动态增强MRA在肾动脉狭窄伴肾功能不全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甚至是首选方法.
作者:李建浩;顾明;柯振武;龚光辉;蒋锐;何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3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治疗,其中部分切除成形术23例;全切除术10例.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11.9个月.按照Ikeuchi方法评定疗效:优29例,良4例,优良率87.9%.结论 不全型盘状半月板损伤应尽量行部分切除成形术;完全型中损伤较轻者行部分切除成形术,较重者行全切除术.
作者:曾强;林海;程靓靓;刘盛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胰岛细胞表面灌注系统,并检测次氮基三醋酸铁(FeNTA)溶液对正常大鼠离体胰岛细胞一相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将其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含50个胰岛,分别用不同的刺激液进行灌注,检测40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其中,A组为对照组,灌注液为16.7mmol/L葡萄糖液;B组为含铁的高糖液灌注,包括B1组(高糖液含有0.05mmol/L FeNTA)和B2组(高糖液含有0.1mmol/L FeNTA);C组为经过FeNTA孵育5h后用高糖液灌注,包括Cl组(孵育液中含FeNTA 0.05mmol/L)和C2组(孵育液中含FeNTA 0.1mmol/L);实验过程重复3次.结果 ①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在16.7mmol/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具有典型的早相分泌;②无论是在含一定浓度的(0.05mmol/L或0.1mmol/L)FeNTA的葡萄糖的刺激液灌注,还是经过含FeNTA(0.05mmol/L或0.1mmol/L)孵育液孵育5h后再用高糖刺激液灌注,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均完全缺乏一相分泌,仅有不断出现的微小波动,分泌峰值仅仅较基础状态略有增加.结论 铁含量增加会损害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这对阐明铁与糖尿病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冯婷;杨波;张祥迅;田浩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均给予低蛋白糖尿病饮食,人胰岛素强化并达标控制血糖,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加用坎地沙坦4mg/d,胰激肽原酶40U,肌肉注射,1次/d,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清蛋白排泄率.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协同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尿清蛋白排出,保护肾脏.
作者:鲁远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药物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过程中虽可控制癫痫发作但可能产生认知损害,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此不良反应上有所突破,本文综述了新型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达到临床合理选用抗癫痫药物的目的.
作者:李佩瑾;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偏头痛是内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药物较多,但缺乏特异性药物,临床症状易反复.我们自2002年2月~2007年1月应用平眩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联耀;段霄燕;余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上颌磨牙根尖部位骨膜上浸润麻醉的效果.方法 麻醉上颌磨牙、牙槽骨、牙周膜、骨膜、龈粘膜以进行上颌磨牙牙髓病治疗时的无痛操作和拔牙及牙槽手术等共403例,结果 麻醉成功400例;疼痛明显即麻醉失败3例.结论 本方法具有注射方法简单,麻醉效果迅速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白苹;白秉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2~2004年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肺癌与肺结核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X线或胸部CT特征有相同之处,易于将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结论 对痰结核菌阴性的肺结核无发热的胸腔积液,应注意肺癌的可能,尽早行肺癌相关检查,并注意肺结核与肺癌并存,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殷素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经腹主动脉阻断建立犬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家犬14只,其中肾动脉后阻断型8只,阻断时间分别为30、60、90及120min(各2只),肾动脉前阻断型6只,阻断时间分别为60和120min(各3只).于动脉阻断前、阻断后0、20、40、60、80、100min及动脉开放后0、10、30min测定心率(HR)、桡动脉压(RABP)、股动脉压(FABP)、鼻咽温度(NPT)和直肠温度(RT),再灌注后12、24、48h及7d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 动脉阻断前后HR基本平稳;RABP略有升高,动脉开放后则逐渐趋于平稳,FABP在动脉阻断后波形消失,收缩压及舒张压基本相等,维持在20~40mmHg之间;NPT基本平稳,RT随着阻断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再灌注后12h行为学评分均为≥3分,24h以后均为4分.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确能保证腹主动脉完全阻断,但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失败.
作者:肖红;张兰;王泉云;郭淮铨;苑玉清;唐勇;李建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有造成病情恶化、增加痛苦和死亡的危险,一旦发生常常并发感染而经久不愈.患者轻则遭受痛苦的折磨,重则出现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作者:王琼莲;王媛;王德明;邹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