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浩;顾明;柯振武;龚光辉;蒋锐;何次
目的 经腹主动脉阻断建立犬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家犬14只,其中肾动脉后阻断型8只,阻断时间分别为30、60、90及120min(各2只),肾动脉前阻断型6只,阻断时间分别为60和120min(各3只).于动脉阻断前、阻断后0、20、40、60、80、100min及动脉开放后0、10、30min测定心率(HR)、桡动脉压(RABP)、股动脉压(FABP)、鼻咽温度(NPT)和直肠温度(RT),再灌注后12、24、48h及7d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 动脉阻断前后HR基本平稳;RABP略有升高,动脉开放后则逐渐趋于平稳,FABP在动脉阻断后波形消失,收缩压及舒张压基本相等,维持在20~40mmHg之间;NPT基本平稳,RT随着阻断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再灌注后12h行为学评分均为≥3分,24h以后均为4分.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确能保证腹主动脉完全阻断,但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失败.
作者:肖红;张兰;王泉云;郭淮铨;苑玉清;唐勇;李建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导向下应用Magnum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21例,其中经胸骨旁穿刺进针10例,经过含气肺组织穿刺进针7例,经椎旁径路穿刺进针4例.结果 21例纵隔肿块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83%.并发气胸2例,肺出血3例.结论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操作简便安全、诊断的准确率高.
作者:林杰;杨汉丰;黄小华;安学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纳络酮救治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用尼可刹米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尼可刹米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救治镇静催眠药中毒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魏育生;焦连青;郑玉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18d入院.入院前18d,患者不明诱因发现右颈部有一核桃大小包块,渐长大,3d达鸡蛋大小,无红、热、痛,无畏寒、发热等.于当地医院输入左氧氟沙星,1周无好转.入院前4d于外院彩超示右侧颈部分隔粘稠囊性占位:囊状淋巴管瘤?不排除腮腺囊肿.未行治疗.
作者:郑轲;何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延髓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全切肿瘤.术后随访,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者5例,加重者2例,1例患者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于术后1个月后死亡.结论 头部MRI对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多为实质性,巨大型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仍然是处理难题.术前有效的供血动脉栓塞,术中良好的脑干神经监测、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术后精心的并发症防治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张跃康;段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88例,随访时间平均2.1年,获得随访者88例.结果 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5.3个月,远期疗效按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4%.结论 带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固定作用,能明显减少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邓跃年;申永刚;王勇;曾斌;熊华;胡豇;王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2~2004年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肺癌与肺结核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X线或胸部CT特征有相同之处,易于将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结论 对痰结核菌阴性的肺结核无发热的胸腔积液,应注意肺癌的可能,尽早行肺癌相关检查,并注意肺结核与肺癌并存,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殷素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胰岛细胞表面灌注系统,并检测次氮基三醋酸铁(FeNTA)溶液对正常大鼠离体胰岛细胞一相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将其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含50个胰岛,分别用不同的刺激液进行灌注,检测40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其中,A组为对照组,灌注液为16.7mmol/L葡萄糖液;B组为含铁的高糖液灌注,包括B1组(高糖液含有0.05mmol/L FeNTA)和B2组(高糖液含有0.1mmol/L FeNTA);C组为经过FeNTA孵育5h后用高糖液灌注,包括Cl组(孵育液中含FeNTA 0.05mmol/L)和C2组(孵育液中含FeNTA 0.1mmol/L);实验过程重复3次.结果 ①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在16.7mmol/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具有典型的早相分泌;②无论是在含一定浓度的(0.05mmol/L或0.1mmol/L)FeNTA的葡萄糖的刺激液灌注,还是经过含FeNTA(0.05mmol/L或0.1mmol/L)孵育液孵育5h后再用高糖刺激液灌注,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均完全缺乏一相分泌,仅有不断出现的微小波动,分泌峰值仅仅较基础状态略有增加.结论 铁含量增加会损害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这对阐明铁与糖尿病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冯婷;杨波;张祥迅;田浩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对2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肌肉注射给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妇检、阴道分泌物检查情况.结果 Ⅰ度和Ⅱ度糜烂者共95例,两个疗程后100%治愈,Ⅲ度糜烂者165例,两个疗程后治愈85%,3个疗程后治愈95%,4个疗程后治愈100%.结论 甘露聚糖肽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梅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相对股动脉途径较低,本文回顾我院完成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104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导致该术式失败的原因.结果 统计对象中,造影成功者938例,成功率为89.59%,失败109例.结论 失败原因主要是桡动脉解剖异常(51%)、血管痉挛(35%)、锁骨下动脉解剖异常(11%)、穿刺失败(2.7%)等.
作者:何川;燕纯伯;蔡琳;刘剑雄;刘汉雄;唐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Lahey氏法)中,用强生TLC侧侧吻合器代替手工丝线的Bfaun缝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 43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20例,用手工丝线行空肠空肠侧侧Braun缝合;B组23倒,用侧侧吻合器行Braun缝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A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5%(9/20),B组为8.7%(2/23).结论 用侧侧吻合器代替手工丝线行Braun缝合可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作者:杨大明;徐幼龙;张世统;吴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VMC和43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患儿及40例健康对照组,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TnI、Mb和CK-MB.cTnI、Mb和CK-MB不同组合对VMC的诊断效率运用矩阵决策法.结果 VMC组cTnI、Mb和CK-MB均明显比NVMC组和对照组高(P<0.01).Mb对VMC早期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欠佳;cTnI与CK-MB对VMC诊断的特异性好,但初诊时的灵敏度却不够理想.VMC患者康复时以Mb恢复快,CK-MB次之,cTnI长.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和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9.47%、86.05%、85.00%、90.24%和87.65%.结论 联合并动态检测cTnI、Mb和CK-MB可提高对VM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和转归判断依据.
作者:马艳;胡晓明;邓成莲;贺红;马晋;刘成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均给予低蛋白糖尿病饮食,人胰岛素强化并达标控制血糖,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加用坎地沙坦4mg/d,胰激肽原酶40U,肌肉注射,1次/d,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清蛋白排泄率.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协同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尿清蛋白排出,保护肾脏.
作者:鲁远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与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穿刺成功并取石,一期取净结石率86%,8例肾脏残留结石,再次经窦道取石成功,1例术后5d拔肾造瘘管后出现胸腔积液,经安放闭式引流治愈.1例术后6d出现肾小血管出血,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清除结石率高,可重复优点.
作者:何俊;孙先禹;张尧;曾定胜;康川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绵阳市城市和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按照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推荐的高血压分类标准,采用现况调查与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绵阳市2006年5875例15~74岁的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9%,城市和农村男女分布有明显差别,城市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农村;总体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城市高血压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新检出高血压患者的类型构成不同,但均以轻度高血压为主.结论 高血压作为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防治,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
作者:刘思泰;蒋涛;张大勇;王庆旭;唐焕君;舒艳;张玉梅;李德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精神卫生机构现状及十年变化.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全市20家精神卫生机构进行现状调查,同时对11家机构进行对比.结果 与1996年相比,11家精神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床位使用率有提高,医院总面积与建筑面积、业务总收入、平均住院月收费等略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明显;在开放床位数、职工总数、医师、高级职称人数方面均无增长.结论 我市精神卫生机构近十年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
作者:黎举红;毛文君;秦小荣;杨汉清;向云;何震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边远的基层医院,无心外科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条件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基层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对有选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行急诊冠脉造影后,2例转心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行PTCA及支架术后,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2年,患者恢复好.结论 基层医院对有选择的急诊冠脉综合征患者行急诊PCI是可行的,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好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蒋少华;李洪;徐城林;衡旭华;苟渊;曹利芸;周莉;梅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s,主要是SP-A)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侯选基因之一.本文就SPA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COPD中的作用与机制作一介绍.
作者:王晓珍;杨小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光动力疗法(PDT)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激光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很广,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和其他许多非肿瘤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眼底黄斑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良性病变和感染性疾病等.
作者:钟俊波;岑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0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40例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林建华;廖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