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0例

林建华;廖静

关键词:难治性支气管哮喘, 辅助治疗, N-乙酰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0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40例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91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91例.结果 一次性成功率83.2%,1~3个月结石排净.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较安全,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杜义堂;成泽民;曾东升;黄超;任瞿军;袁宗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33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3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治疗,其中部分切除成形术23例;全切除术10例.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11.9个月.按照Ikeuchi方法评定疗效:优29例,良4例,优良率87.9%.结论 不全型盘状半月板损伤应尽量行部分切除成形术;完全型中损伤较轻者行部分切除成形术,较重者行全切除术.

    作者:曾强;林海;程靓靓;刘盛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绵阳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绵阳市城市和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按照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推荐的高血压分类标准,采用现况调查与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绵阳市2006年5875例15~74岁的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9%,城市和农村男女分布有明显差别,城市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农村;总体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城市高血压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新检出高血压患者的类型构成不同,但均以轻度高血压为主.结论 高血压作为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防治,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

    作者:刘思泰;蒋涛;张大勇;王庆旭;唐焕君;舒艳;张玉梅;李德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全胃切除术中应用侧侧吻合器防止返流性食管炎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Lahey氏法)中,用强生TLC侧侧吻合器代替手工丝线的Bfaun缝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 43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20例,用手工丝线行空肠空肠侧侧Braun缝合;B组23倒,用侧侧吻合器行Braun缝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A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5%(9/20),B组为8.7%(2/23).结论 用侧侧吻合器代替手工丝线行Braun缝合可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作者:杨大明;徐幼龙;张世统;吴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铁超负荷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建立胰岛细胞表面灌注系统,并检测次氮基三醋酸铁(FeNTA)溶液对正常大鼠离体胰岛细胞一相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将其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含50个胰岛,分别用不同的刺激液进行灌注,检测40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其中,A组为对照组,灌注液为16.7mmol/L葡萄糖液;B组为含铁的高糖液灌注,包括B1组(高糖液含有0.05mmol/L FeNTA)和B2组(高糖液含有0.1mmol/L FeNTA);C组为经过FeNTA孵育5h后用高糖液灌注,包括Cl组(孵育液中含FeNTA 0.05mmol/L)和C2组(孵育液中含FeNTA 0.1mmol/L);实验过程重复3次.结果 ①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在16.7mmol/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具有典型的早相分泌;②无论是在含一定浓度的(0.05mmol/L或0.1mmol/L)FeNTA的葡萄糖的刺激液灌注,还是经过含FeNTA(0.05mmol/L或0.1mmol/L)孵育液孵育5h后再用高糖刺激液灌注,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均完全缺乏一相分泌,仅有不断出现的微小波动,分泌峰值仅仅较基础状态略有增加.结论 铁含量增加会损害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这对阐明铁与糖尿病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冯婷;杨波;张祥迅;田浩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苯妥英钠致假性肠梗阻2例诊治分析

    假性肠梗阻是以肠道不能推进其内容物通过非梗阻性肠腔为特征的胃肠动力紊乱.是一组具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道阻塞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剂量氯胺酮对手术患者术后胃管耐受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常规留置胃管.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患者.K组每个患者术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25mg/kg.观察患者给药后0,1,2和6h对留置胃管的耐受情况,并进行OAA/S评分.结果 K组患者在2h和6h时对术后留置胃管的耐受性优于C组患者.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留置胃管引起的不适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园;朱国红;朱耀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腹主动脉阻断致犬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的探讨

    目的 经腹主动脉阻断建立犬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家犬14只,其中肾动脉后阻断型8只,阻断时间分别为30、60、90及120min(各2只),肾动脉前阻断型6只,阻断时间分别为60和120min(各3只).于动脉阻断前、阻断后0、20、40、60、80、100min及动脉开放后0、10、30min测定心率(HR)、桡动脉压(RABP)、股动脉压(FABP)、鼻咽温度(NPT)和直肠温度(RT),再灌注后12、24、48h及7d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 动脉阻断前后HR基本平稳;RABP略有升高,动脉开放后则逐渐趋于平稳,FABP在动脉阻断后波形消失,收缩压及舒张压基本相等,维持在20~40mmHg之间;NPT基本平稳,RT随着阻断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再灌注后12h行为学评分均为≥3分,24h以后均为4分.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确能保证腹主动脉完全阻断,但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失败.

    作者:肖红;张兰;王泉云;郭淮铨;苑玉清;唐勇;李建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F-36量表在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6条目简明量表(SF-36)是普适性生命质量量表,主要用于一般人群调查、不同状况下的健康比较、卫生政策制定、临床试验、卫生服务研究和监测个体患者.本研究运用SF-36量表,从躯体活动功能及其对角色功能的影响、疼痛、健康总体自评、活动、社会功能、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功能等8个领域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

    作者:魏常友;冯曦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VMC和43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患儿及40例健康对照组,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TnI、Mb和CK-MB.cTnI、Mb和CK-MB不同组合对VMC的诊断效率运用矩阵决策法.结果 VMC组cTnI、Mb和CK-MB均明显比NVMC组和对照组高(P<0.01).Mb对VMC早期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欠佳;cTnI与CK-MB对VMC诊断的特异性好,但初诊时的灵敏度却不够理想.VMC患者康复时以Mb恢复快,CK-MB次之,cTnI长.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和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9.47%、86.05%、85.00%、90.24%和87.65%.结论 联合并动态检测cTnI、Mb和CK-MB可提高对VM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和转归判断依据.

    作者:马艳;胡晓明;邓成莲;贺红;马晋;刘成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 10μg静脉注射,1次/d,每月连续14d,对照组36例予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心输出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临床显效62.50%,心输出量增加了38.67%,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素E1可以增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卢青;周晓芳;钟萍;张焰;张新星;王文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肝癌行手术切除与微波热凝固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小肝癌手术切除与微波热凝固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41例小肝癌患者,分别行手术切除(26/41)和微波热凝固治疗(15/41),分析了1,2,3年复发率、生存率及并发症,并采用X2检验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0±14)个月.手术切除患者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是19.2%,26.9%,34.6%,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8.5%,80.8%.微波热凝固治疗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是20%,33.3%,40%,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3%,86.7%,8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得出两组患者1,2,3年复发率、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肝癌,微波热凝固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远期疗效相似,并且创伤小,操作简单,肿瘤局部灭活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准确性高和重复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勋;孙昌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先天性巨大输尿管积水(CGMC)1例

    患者,女,23/1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进行性长大1年多于2007年1月23日入院,查体:腹膨隆,右侧腹扪及一巨大包块约25cm×20cm大小,表面光滑,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无触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血液学检验正常;B超:腹腔巨大囊性包块待诊,考虑右肾重度积水,IVU+KUB左肾输尿管膀胱显影良好,右肾未见显影;

    作者:邓海涛;廖恒;何秉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与传统方式两组比较,鼻内镜组76例,传统组65例(在额镜照明下).结果 鼻内镜组粘膜局部撕破6例;传统组局部粘膜撕裂13例,其中两侧均破裂4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鼻内镜组76例患者鼻阻症状全部缓解,传统组有10例鼻阻症状部分改善;鼻中隔穿孔在鼻内镜组中无1例,在传统组中有3例;鼻中隔血肿在鼻内镜组中无1例,在传统组中有2例;鼻梁下陷在传统组中有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可根据偏曲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方式矫正,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红光;彭涛;郭建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硝酸盐类、阿司匹林、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并给予曲美他嗪20mg,3次/d,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LVFS)、舒张功能(E/A)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LVEF、LVFS、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万爽力能明显改善左心功能,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黄久荣;侯晓林;宋毅;朱涛;曾明曦;熊朝磊;杨秀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相对股动脉途径较低,本文回顾我院完成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104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导致该术式失败的原因.结果 统计对象中,造影成功者938例,成功率为89.59%,失败109例.结论 失败原因主要是桡动脉解剖异常(51%)、血管痉挛(35%)、锁骨下动脉解剖异常(11%)、穿刺失败(2.7%)等.

    作者:何川;燕纯伯;蔡琳;刘剑雄;刘汉雄;唐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选择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对比内科治疗组的预后,并结合国内外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Jennett&Bondy预后分级:Ⅰ~Ⅱ级4例,Ⅲ~Ⅳ级12例,Ⅴ级3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患者预后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患者,24h内接受手术的患者预后优于24h后的患者.发生脑疝前手术的患者预后优于发生脑疝后的.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外科减压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标准大骨瓣减压是较好的术式,MRI诊断优于CT,时机为尽早手术.

    作者:黄玉杰;杨咏波;游潮;刘翼;孙剑涛;王斌;那世杰;施圣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在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乌司他丁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0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各30例.手术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U组按乌司他丁1万U/kg使用,于麻醉后体外循环前加入1/2干预充液中,余1/2在开放上下腔静脉后加入氧和器中,C组不接受乌司他丁.检测术前、及术后24h心肌酶谱AST、LDH、CK、HDBH的变化以及术后24h心包引流量.结果 乌司他丁组术后24h AST、LDH、CK、HDBH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使用乌司他丁组的活性要低于对照组的心肌酶谱活性,同时乌司他丁组的患者术后心包引流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在不停跳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可抑制AST、LDH、CK的活性,从而减轻CPB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杨宗英;马瑞彦;肖颖彬;刘梅;彭莉;王惠春;胡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右颈内静脉破裂误诊1例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18d入院.入院前18d,患者不明诱因发现右颈部有一核桃大小包块,渐长大,3d达鸡蛋大小,无红、热、痛,无畏寒、发热等.于当地医院输入左氧氟沙星,1周无好转.入院前4d于外院彩超示右侧颈部分隔粘稠囊性占位:囊状淋巴管瘤?不排除腮腺囊肿.未行治疗.

    作者:郑轲;何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对中晚期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对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中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应用(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对CA125升高的影响,并与20例未用CMNa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组在化疗1周期后血浆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2周期后血浆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对于晚期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能加快CA125的降低,提示CMNa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晚期卵巢癌有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魏钢;雷开键;贾钰铭;王静;杜一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