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勋;孙昌勤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18d入院.入院前18d,患者不明诱因发现右颈部有一核桃大小包块,渐长大,3d达鸡蛋大小,无红、热、痛,无畏寒、发热等.于当地医院输入左氧氟沙星,1周无好转.入院前4d于外院彩超示右侧颈部分隔粘稠囊性占位:囊状淋巴管瘤?不排除腮腺囊肿.未行治疗.
作者:郑轲;何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46岁,体重63.5kg.因腹部巨大包块15年,于2007年3月12日入院.入院检查:BP 120/76mmHg,P 82次/min,R 16次/min.消瘦,贫血貌.腹部极度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腹部扪及一巨大椭圆状包块,边界不清,腹围110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切除术.
作者:刘小平;刘宗英;钟廷惠;朱建君;张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Ghrelin是一个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能够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活性多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不仅与调节能量代谢和促肥胖密切相关,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Ghrelin的研究进展及其抗炎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侯艳;徐丹;文富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合并滴虫、加德纳菌、淋病奈瑟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提供依据.方法 用涂片和培养法对10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和120例妇教人员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酵母菌的培养鉴定.结果 10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35例,对照组12例(P<0.01),合并滴虫感染的5例,对照组0例(P>0.05),合并淋病奈瑟球菌的2例,对照组0例(P>0.05),合并加德纳菌感染的6例,对照组10例(P>0.05).结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常合并UU感染,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诊治中有必要进行UU的检测和相应的治疗.
作者:侯晓红;薛亚梅;吕杰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相对股动脉途径较低,本文回顾我院完成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104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导致该术式失败的原因.结果 统计对象中,造影成功者938例,成功率为89.59%,失败109例.结论 失败原因主要是桡动脉解剖异常(51%)、血管痉挛(35%)、锁骨下动脉解剖异常(11%)、穿刺失败(2.7%)等.
作者:何川;燕纯伯;蔡琳;刘剑雄;刘汉雄;唐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上颌磨牙根尖部位骨膜上浸润麻醉的效果.方法 麻醉上颌磨牙、牙槽骨、牙周膜、骨膜、龈粘膜以进行上颌磨牙牙髓病治疗时的无痛操作和拔牙及牙槽手术等共403例,结果 麻醉成功400例;疼痛明显即麻醉失败3例.结论 本方法具有注射方法简单,麻醉效果迅速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白苹;白秉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6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IL-1、IL-1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使用必存治疗后,血浆TNF-α、IL-1、IL-16水平均明显下降,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必存能显著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细胞因子的水平.
作者:江承平;吴碧华;刘福;马宗斌;杨小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所有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无微量蛋白尿组.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hMBP、DMBP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ABPM在评价高血压肾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节律异常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葛正庆;董建新;王宝芝;鲁跃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VMC和43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患儿及40例健康对照组,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TnI、Mb和CK-MB.cTnI、Mb和CK-MB不同组合对VMC的诊断效率运用矩阵决策法.结果 VMC组cTnI、Mb和CK-MB均明显比NVMC组和对照组高(P<0.01).Mb对VMC早期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欠佳;cTnI与CK-MB对VMC诊断的特异性好,但初诊时的灵敏度却不够理想.VMC患者康复时以Mb恢复快,CK-MB次之,cTnI长.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和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9.47%、86.05%、85.00%、90.24%和87.65%.结论 联合并动态检测cTnI、Mb和CK-MB可提高对VM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和转归判断依据.
作者:马艳;胡晓明;邓成莲;贺红;马晋;刘成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Lahey氏法)中,用强生TLC侧侧吻合器代替手工丝线的Bfaun缝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 43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20例,用手工丝线行空肠空肠侧侧Braun缝合;B组23倒,用侧侧吻合器行Braun缝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A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5%(9/20),B组为8.7%(2/23).结论 用侧侧吻合器代替手工丝线行Braun缝合可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作者:杨大明;徐幼龙;张世统;吴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103岁,因前列腺增生症伴急性尿潴留急症于2006年1月14日入院.急查生化及常规示:TP 58.1g/L,ALB32.3g/L,余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率,血压138/75mmHg,X线示双肺均正常,屏气实验<20s,听诊双肺及心脏无杂音,心界不大.
作者:谢万惠;叶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88例,随访时间平均2.1年,获得随访者88例.结果 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5.3个月,远期疗效按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4%.结论 带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固定作用,能明显减少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邓跃年;申永刚;王勇;曾斌;熊华;胡豇;王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9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2年4月~2007年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91例,男83例,女8例,年龄36~80岁,其中二支血管病变13例,三支血管病变78例,合并左主干病变15例,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搭桥4支,67例搭桥3支,16例搭桥2支.89例应用左乳内动脉吻合前降支,15例应用桡动脉吻合后降支,其余均采用大隐静脉吻合.8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果 全组91例共行冠脉搭桥265支,平均2.91支/人,全组死亡1例,全组无出血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避免体外循环的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江汝健;付立;李勇;陈有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 将92例Hp感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除Hp,对照组仅用制酸治疗.结果 Hp感染阳性的疣状胃炎,根除Hp后,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Hp未根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刘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有造成病情恶化、增加痛苦和死亡的危险,一旦发生常常并发感染而经久不愈.患者轻则遭受痛苦的折磨,重则出现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作者:王琼莲;王媛;王德明;邹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光动力疗法(PDT)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激光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很广,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和其他许多非肿瘤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眼底黄斑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良性病变和感染性疾病等.
作者:钟俊波;岑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本组8例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均采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结果 8例桡骨头骨折中,按Mason分类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2例,由于车祸致桡骨头骨折3例,平地摔倒5例.行桡骨头置换4例中,患者全部得到了随访,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21.5个月,按Broberg标准进行综合评定,3例结果恢复优,良4例,差1例.结论 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是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可选治疗方法之一,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随访;手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手术治疗难度虽不大,但术前应做好周密的准备,没有手术经验的医师尽量不要尝试;术后科学的介入康复对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陈辉;王爱民;曾礼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药物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过程中虽可控制癫痫发作但可能产生认知损害,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此不良反应上有所突破,本文综述了新型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达到临床合理选用抗癫痫药物的目的.
作者:李佩瑾;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与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穿刺成功并取石,一期取净结石率86%,8例肾脏残留结石,再次经窦道取石成功,1例术后5d拔肾造瘘管后出现胸腔积液,经安放闭式引流治愈.1例术后6d出现肾小血管出血,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清除结石率高,可重复优点.
作者:何俊;孙先禹;张尧;曾定胜;康川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刺激多糖诱导增殖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青蒿琥酯使细胞有丝分裂被阻滞于G0期,S期细胞比例下降,G0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青蒿琥酯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抑制细胞分裂、复制实现的.
作者:马行一;杨珉;吴蔚桦;曾燕;米绪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