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国
患者,男,50岁,农民.因张口困难20d,加重伴全身僵硬感3d入院.患者于20d前出现张口困难、咀嚼困难、吞咽呛咳,未治疗.于半月前出现咳嗽,摄胸部X线片诊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后咳嗽减轻,但张口困难未缓解.于入院前3d张口困难加重,并感全身僵硬、阵发四肢痉挛,每日发作5~10次不等,每次持续约数秒钟,声响可引起痉挛发作,伴头昏、发热、心悸.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儿,男,2岁.因左侧阴囊空虚2年入院,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空虚,发育较差,未扪及睾丸及精索,于左侧会阴扪及一活动性包块,无法推入阴囊;右侧阴囊及内容物未扪及异常.入院诊断:左侧睾丸会阴异位.
作者:鄢世兵;余志海;王明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NSCLC的疗效.方法18例NSCLC中鳞癌13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中心型者前期采用常规放射治疗,2.0Gy/次,5次/周,总剂量40.0Gy,后程采用3DCRT,5.0Gy/次,3次/周,总剂量30.0Gy.再程放射治疗者和外周型者对病灶直接采用3DCRT,5.0Gy/次,3次/周,总剂量50.0Gy,外周型者患侧肺门及纵膈淋巴引流区常规预防照射,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0Gy.结果18例近期疗效4例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88.8%(16/1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27.8%;5.6%.结论 3DCRT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更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卢军;蔡明伟;祝朝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B超显像结果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te comy,LC)难易程度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对1050例患者胆囊B超显像结果(包括胆囊大小、囊壁厚度、结石大小、周围组织粘连度)与LC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C成功1024例,中转开腹26例.结论①LC的难易度与胆囊三角及周围组织粘连程度有关;②胆囊壁<6mm且胆囊大小基本正常,LC易行,胆囊壁>6mm时,则难度明显增加;③胆囊内结石大小与多少对LC的影响不大;④胆囊纵径>90mm,横径>40mm者,LC中胆囊易破损,从而增加手术难度;⑤胆囊萎缩伴周围广泛粘连者不宜行LC.
作者:段廷旺;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目前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报道较多,但右室受累不多见.认识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特异性征象,准确诊断,减少误诊,争取治疗时间,延长病人生存期有积极意义.本组病例属于同一家族成员,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丽;张正兰;曾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于2005年6月28日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心脏移植术,手术成功,病人已康复出院.现总结心脏移植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匡红英;税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三面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LASIK术前415例(789眼)高度近视眼散瞳后行三面镜检查并作眼底记录.结果检出周边视网膜退行性病变268眼(33.97%),其中格子样变性87眼(32.46%),视网膜裂孔37眼(13.43%),采用氩离子激光仪对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区施行预防性光凝.结论LASIK术前对高度近视眼散瞳行三面镜检查非常重要,应作为常规,必要时光凝治疗.
作者:严晓利;唐晓昭;廖志强;欧阳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选用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病人310例,采用胸内机械吻合285例,颈部手工分层吻合25例;其中带血管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306例.术后营养支持肠内231例,肠外79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机械及手工分层吻合皆为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吻合方式,带血管蒂的大网膜包绕吻合口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吻合口瘘的方法,而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
作者:杨绪全;汪翼;张永恒;杨世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急性疼痛的镇痛方法,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方法观察60例前列腺摘除术病人术后分别采用3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更适用于前列腺摘除术患者.结论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利于病人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俊芳;尹建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绵阳市3所医院1998、2001和2004年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历数据库,对CHF患者ACEI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上述3家医院心力衰竭患者共1882人.其中使用ACEI者共计707人(37.57%).1998、2001和2004年使用ACEI的患者占当年CHF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出院时建议使用ACEI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3个时间段中CHF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逐渐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逐渐下降.ACEI制剂的选择在1998年以卡托普利为主,且种类少,仅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和培多普利,2001和2004年ACEI的种类明显增多,且卡托普利比例逐渐下降,但仍为各种药物之首.除卡托普利外的药物选择中,有大规模循证证据的药物使用明显增加.结论提示自从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公布以来,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ACEI制剂的使用水平逐渐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差距.
作者:蒋涛;李德才;刘思泰;唐焕君;李健;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进的直止血钳和18Fr双腔气囊尿管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进的直止血钳和18Fr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24例.结果22例患者肺完全复张,复张时间平均4d,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改进的直止血钳和18Fr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疗效可靠,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N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通过对2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18例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对比分析.结果COPD组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血浆BNP水平有明显差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为(104.82±32.38)pg/ml,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明显高于COPD组,P<0.01.结论BNP血浆水平>80pg/ml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与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3项标准水平结合,其诊断阳性率将明显提高.
作者:周黎强;颜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使用利尿加压法以提高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72例均行口服速尿后饮水并腹部加压,以增强超声对各段输尿管结石显像.结果输尿管腹段、第二狭窄、盆段、第三狭窄处结石检出率由常规超声的65%、50%、31%、32%分别提高到97%、100%、88%、100%,总检出率96%,同期X线肾盂静脉造影检出率为94%.结论使用利尿加压法显著提高了超声对于各段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较X线肾盂静脉造影检出率略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发生;杨四文;王福荣;钱志军;张显桓;周晓蓉;付华伟;王萍;冯晓曦;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止血作用和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罹患肺或食管肿瘤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A组,n=20)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脉滴注10mg/kg氨甲环酸,术中持续泵注1mg·kg-1·h-1至术毕;对照组(B组,n=20)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中3h,术后第1天和第3天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结果T组术中、术后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LY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组术中和术后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T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抑制了纤溶活性的增强,改善了开胸手术后早期的低凝状态,显著减少了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血液丢失.
作者:胡弋;葛衡江;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老年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29例老年人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15例,14例),分别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400mg/(kg·d),中剂量100mg/(kg·d),静脉滴注5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近,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升至≥50×109/L,达到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者发生脑梗死及心绞痛各1例,应用中剂量丙种球蛋白者无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老年人ITP患者血小板水平,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有诱发心脑血管缺血的潜在危险,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与大剂量者相近,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更适用于老年ITP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春森;王晓冬;张晋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定期行尿道扩张术,10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膀胱尿道镜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TUR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晓秋;姜雄;王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对产妇自身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胎龄>37周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量、睡眠质量、产后恶露消失时间.结果抚触组的泌乳量、睡眠质量、产后恶露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婴儿抚触可促进产妇各个系统的康复,使产妇泌乳量增多,睡眠良好,产后恶露消失的时间提前.
作者:牟敏;刘俐;赖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5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以大蒜素治疗(治疗组)82例,并与病毒唑治疗者(对照组)76例作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17%,91%;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45%,33%,78%,显效率、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大蒜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颜美玲;龚晓辉;李启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5%布比卡因比较.方法膊将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用0.5%布比卡因.观察两组孕妇不同时间心率(HR)、血压(NI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胎儿娩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的HR、NIBP、SpO2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可产生与0.5%布比卡因相似的麻醉效果,对母体和胎儿均安全,可安全的用于产科麻醉.
作者:莫利群;石恒林;吴刚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根据国内外新的胃肠动力学和时间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传统的摩腹方法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摩腹时间好选择在早晨醒后或早餐后1.5h的科学假说.
作者:喻世万;喻鹏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