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前美;周雄伟;周玉萍;付静
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结合汽化术治疗尿道狭窄.方法9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在我院行经尿道钬激光结合汽化术治疗,并对其疗效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无意外损伤,随访6个月排尿通畅.结论钬激光结合汽化术治疗尿道狭窄安全可靠,手术操作优于冷刀或电刀,疗效满意.
作者:周开华;石否;朱蜀侠;刘东亮;吕健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丝线肉芽肿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术后肉芽肿病例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在二维图像为不均质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无包膜;血流稀少,不丰富或无血流探及.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术后肉芽肿的诊断和鉴别是有价值的.
作者:谭波;李春华;覃胜;陈素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1%罗哌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硬膜外腔给予1%罗哌卡因10ml;Ⅱ组(n=30)硬膜外腔给予0.75%罗哌卡因10ml,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范围,术中VAS评分,镇痛及肌松质量,运动阻滞时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高阻滞平面达T6,Ⅱ组高阻滞平面达T7.感觉阻滞范围Ⅰ组平均为10个节段,Ⅱ组平均为8个节段(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Ⅰ组(176.13±7.38)min,Ⅱ组(157.43±8.27)min(P<0.05);术中VAS评分,Ⅰ组在术中探查和子宫切除时的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Ⅰ组的肌松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1%罗哌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麻醉安全有效,与0.75%罗哌卡因相比,具有镇痛作用强,阻滞范围宽,肌松效果更好且持续时间更长等优点.
作者:岳永猛;杨小霖;柏明荣;余定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CNA在鼻部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鼻部恶性肿瘤患者,30例鼻部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鼻部慢性炎症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PCN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CNA在鼻部病变各组中均有表达.但恶性肿瘤集中在Ⅲ、Ⅳ级,良性肿瘤集中在Ⅱ级,鼻慢性炎症集中在Ⅰ级.鼻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慢性炎症各组之间的PCNA表达程度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增殖活性与鼻部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CNA可作为诊断鼻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
作者:敖敏;何刚;梁传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术后躁动影响术后恢复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引起小儿术后躁动的原因以及术前给药,术中给药预防和术后ICU和麻醉恢复室内的处理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小儿术后蹂动的预防与处理的新进展.
作者:孙丽丽;谭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32岁.12年前于妊娠32周时出现双下肢浮肿,头昏.拟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未作特殊治疗.嗣后水肿逐渐加重,于妊娠36周突然出现频繁抽搐、昏迷,立即送当地医院,诊断为子痫,经治疗1d后抽搐停止,神志恢复清醒.2d后,从阴道分娩1对双胞胎(女婴约2000g,男婴约1600g),产程约24h,生产顺利,无产后大出血.
作者:严宗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静脉内局部麻醉(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IVRA)中,使用压脉带技术分区域给予不同剂量局麻药的临床麻醉及镇痛效应,探讨压脉带法IVRA的可行性.方法获得医院伦理与医德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同意,32例拟行上肢掌指部位短小手术的成年患者,ASAⅠ~Ⅱ级,不给术前药,常规术肢掌背开放静脉留置导管,埃斯马赫弹力绷带驱血后,上臂安置双止血带(压力250mmHg),随机分为2组,压脉带组腕关节上5cm安扎橡胶管压脉带,给予0.5%利多卡因10ml,麻醉起效后去除压脉带,给予0.25%的利多卡因30ml.传统组直接给予0.5%利多卡因40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止血带疼痛VAS(视觉疼痛评分)≥4的发生时间,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放止血带后的不良反应,疼痛出现时间.结果压脉带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传统组(P<0.01),压脉带组与传统组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止血带放气后的不良反应传统组大于压脉带组(P<0.05).结论上肢掌指短小手术使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简便安全、实用可行.
作者:姚家祥;张兰;刘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1~12月发生的178例医院获得性老年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老年肺炎的发病与住院时间呈正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和慢性肺部疾病为主;病原菌以G-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结论医院获得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应加强防治.
作者:代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p63与CK34βE.12、SMA、PSA在前列腺病变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探讨p63免疫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材共51例,其中前列腺浸润性腺癌21例,前列腺增生症30例.选用p63等4种免疫组化抗体对上述病变进行标记.结果①93%在增生症之前列腺基底细胞p63呈阳性表达,高级别PIN中呈不连续表达;②83%CK34βE12呈阳性表达;③前列腺浸润性腺癌的p63和CK34βE12均阴性;④PSA在所有病例分泌腺上皮中呈阳性表达;⑤SMA对所有病例间质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呈阳性表达.结论通过2组不同病变观察基底细胞的有无是前列腺浸润性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鉴别点之一.p63抗体对前列腺基底细胞同CK34βE12一样敏感及特异,在我们的实验中其敏感性还高于CK34βE12.故在鉴别前列腺浸润性癌与增生症时,p63可作为首选抗体之一.
作者:唐艳;刘绍泉;陈晓滨;殷忠慧;郑敏;冯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实验性青光眼大鼠血清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抗体水平改变,分析眼压与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25只)、sham(假手术)组(25只)及正常组(5只).采用电凝鼠眼巩膜表面至少三组静脉及角膜缘周围血管,减少房水静脉回流建立鼠眼青光眼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及8周处死大鼠,处死前测眼压,抽血2ml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使用,分析针对视网膜中HSP27蛋白抗原产生的血清中相应抗体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眼压组右眼术后眼压升高,术后1周眼压为(30.43±5.88)mmHg,此后眼压基本稳定.术后高眼压组右眼眼压与术前、左眼及sham组右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眼压组血清中抗HSP27抗体水平术后1周轻度升高(P>0.05),从术后第2周直至8周,血清中HSP27抗体含量迅速升高,并稳定于较高水平,术后2、3、4及8周分别与各sham组、正常组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眼压升高出现的血清中HSP27抗体水平升高可能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红彬;欧阳科;罗清礼;黄新文;康刚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胰腺外分泌是否有直接影响.方法首先,参照Williams方法制备离体胰腺腺泡悬液,加入蛙皮素(10-10M)刺激.①加入不同浓度的奥美拉唑(1×10-6M,2×10-6M,4×10-6M,8×10-6M)(10-8M~10-5M),取上清液以碘-淀粉比色法测量淀粉酶量;②将相同浓度的奥美拉唑(10-6M)加入蛙皮素刺激后的胰腺腺泡中作用30,60,90,120,150min后,测定其胰腺腺泡分泌率;③加入不同浓度善宁(10-9M~10-6M),取上清液测定其淀粉酶分泌程度.结果不同浓度善宁作用后的淀粉酶分泌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奥美拉唑作用后的淀粉酶分泌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美拉唑(10-6M)作用30,60,90,120,150min后胰腺腺泡分泌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胰腺腺泡外分泌功能无直接抑制作用.
作者:周薇;罗和生;蔡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脊柱稳定性前路重建的疗效、临床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至2005年3月收治2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Z-Plate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获得满意疗效,1例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优良率达96.1%,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4.2个月,14例Cobb角由术前15°~34°(平均27°)矫正到术后10°~25°(平均14°).结论彻底病灶清除后行椎间植骨、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
作者:蒋笃东;班开洪;王清朴;肖巍;黄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排气式和预真空两种高温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对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20支牙科手机,经指定浓度菌悬液污染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排气式和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灭菌前后采样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排气式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99.375%,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1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牙科手机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可靠;采用具有预真空功能的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器更为理想.
作者:陆笑;王劲茗;叶志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超检测62只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及60只正常眼的活体眼前节结构,并对两组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闭)40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22只眼.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角膜小、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相对晶体位置偏前,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急闭与慢闭相比,前者前房更浅,相对晶体位置更偏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其自身的解剖特点有关.其中晶体位置前移导致的瞳孔阻滞及继发的房角变窄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共同机制,对于急闭而言,瞳孔阻滞是其发病的更重要因素.
作者:张娣;肖玲;钟立青;李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低剂量薄层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分析46例输尿管结石的CT图像,采用5mm层厚,100kV,50mA,螺距1.0,分析图像特征.结果全部结石均显示为高密度影,17例伴有输尿管扩张,27例可见边缘晕征.结论低剂量薄层CT诊断输尿管结石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临床优先选择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王利伟;凌龙;王绍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非侵袭型曲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分析对比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型曲菌性上颌窦炎52例的手术路径及抗真菌药的使用对疗效转归的影响.结果两种双径路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4.6周及4.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真菌药及不使用抗真菌药冲洗术腔愈合期为4.6周及4.8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是治疗非侵袭型曲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方法,是否使用抗真菌药冲洗术腔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胡兆荣;李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8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吻合鼻腔泪囊.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7例患者治愈,l例患者好转.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满;张勤修;魏学梅;叶静;张述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儿,男,5岁,因皮疹、腹痛、关节肿痛8d,睾丸肿痛1d于2005年8月25日入院.院外曾予头孢噻肟钠、新青Ⅱ、琥珀氢可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急性病容,四肢臀部可见对称分布、略高出皮面、直径2~5mm、压之不褪色皮疹,咽充血,双扁桃体Ⅰ度,心肺腹(-),双下肢稍肿胀,双踝、左膝关节稍肿胀、压痛,阴囊红肿、睾丸触痛明显,神经系统(-).
作者:赵亮;汪志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经验.方法采用经眉弓眶上入路对30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微创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77%),次全切除7例(23%),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显微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神经外科由传统手术向微创迈进的又一标志,是现代神经外科手术的新模式.
作者:陈淳;游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蛇咬伤预后相关因素,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的5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6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现场的正确结扎处理和后期的局部湿敷,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及对症支持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切开既不能达到排毒的目的又影响湿敷治疗和皮肤的愈合,是预后的不利因素.
作者:李俊英;何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