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研究

栗晓东;黄彬;关玲

关键词:中风/并发症, 偏瘫/针刺疗法, 穴, 手三里, 合谷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是在循阳明经针灸基础上进行同步运动锻炼,对照组运用循阳明经针灸治疗,两组的观察疗程均为2月。记录观察指标,使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评分)分析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DS和C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肾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厄贝沙坦片0.15,日1次,晨起口服。共计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日1次,静点,共计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肾功以及尿蛋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NIHSS评分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6例A C I病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14d ,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MPO、LPO)及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9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SOD上升而MDA、MPO、LPO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NIHS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提高ACI临床疗效,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卢琴;熊金芳;郭珍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口服,观察组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不同证型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7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Dd、ET显著下降,LVEF、CGRP、NO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证型中,LVDd、LVEF改善显著(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对心肺气虚证和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魏淑岩;王德良;王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珠子参中氨基酸成分分析

    目的:建立珠子参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的珠子参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不同产地珠子参中氨基酸含量,并利用SAS 软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珠子参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占总氨基酸28.5%,药用氨基酸有8种占总氨基酸45.6%;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为陕西和四川产地分为一类,云南一类。结论:不同产地珠子参中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差异,该结果为珠子参的开发、利用及珠子参的质量品质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欣;王洁;许苗苗;宋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药食两用物品毒性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

    通过对6种药食两用物品毒性的古籍文献整理,探讨有毒药食两用物品的毒性特征及使用注意,为正确选择和应用有毒药食两用物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严姝霞;陈仁寿;徐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籽和穴位按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经过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后在PSQI各项得分和总分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QI各项得分和总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吴加花;冯燕虹;黎玉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明目羊肝丸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明目羊肝丸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干眼症的84例患者(84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明目羊肝丸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自体血清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chirmer I 实验对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进行检测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以及干眼症评分;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角膜知觉,并根据患者干眼症评分确定患者治疗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角膜荧光素染色计分和干眼症评分较对照组均处于更优水平。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角膜知觉较对照组恢复更优。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明目羊肝丸联合自体血清对于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泪液分泌量,明显改善干眼症状。

    作者:张佳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后期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生存质量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 A 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早期功能训练的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先彬;陈妍;李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活血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究活血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及神经细胞凋亡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将尼莫地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活血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术后2d、5d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与缺血再灌注组、活血复方中剂量组、活血复方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假手术组术后20 d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与缺血再灌注组、尼莫地平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组梗死面积占给梗死面积百分比为(19.27±2.29)%与活血复方低剂量组、活血复方中剂量组、活血复方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P<0.05);经缺血再灌注后6 h ,缺血再灌注组海马神经凋亡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复方各剂量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再灌注组、尼莫地平组比较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活血复方治疗脑梗塞可有效可缓解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行为症状。

    作者:胡耀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生化汤对产后恶露不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化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生化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相关症侯评分以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45/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6%(53/5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侯评分在产后恶露、舌象、脉象、小腹疼痛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相关症侯评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医相关症侯评分减少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子宫三径平均(18.7±6.2)cm ,观察组患者为(14.1±5.4)cm ,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生化汤对产后恶露不绝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确切、可靠、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显著改善中医症侯评分,促进患者子宫复旧。

    作者:曹珍珍;周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胃脘痛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胃脘痛对疗效和生活质量影响性,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证型不同分成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均以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生活质量指标、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五组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肝胃不和证胃泌素、胃动素显著优于其他四组(P<0.05);五组治疗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肝胃不和证在以上积分上显著优于其他四组( P<0.05);治疗后肝胃不和证临床痊愈率59.37%、总有效率90.62%,显著优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结合辨证论治辅助西药治疗胃脘痛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以肝胃不和佳。

    作者:杨小丽;徐春霞;付丽;王健;赵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制剂联合西医治疗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联合西医治疗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情况,以期丰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根据中医辨证分成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滞心胸证,每证型50例,分别予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并均结合西医治疗,观察各证型治疗后在疗效等方面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CRP、HCY、IL‐6显著低于于治疗前,VEGF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血瘀阻证组在以上指标上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治疗后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血瘀阻证组在以上指标上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心血瘀阻证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证型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优于气阴两虚证和气滞心胸证。

    作者:焦春发;杜俊宝;曹柏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IL-6、TNF-α及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间质纤维化IL‐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入组前及出院前相关情况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及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FEV1和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SGRQ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能有效的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康靖;王芳;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肌片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测心肌片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H 9 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肌片低中高剂量组,预给药24h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 I/RI)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LDH释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ax ,Bcl‐2, Caspase‐3,Cy t‐C蛋白的表达以及A M P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片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水平,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Bax ,Caspase‐3以及Cyt‐C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 的比值( 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保护作用被A M PK 抑制剂Compound C取消。结论:心肌片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A M PK信号通路实现的。

    作者:袁秋贞;郑旭;刘富;程晓毅;考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正天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瘀阻络型偏头痛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正天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瘀阻络型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67例血瘀阻络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生活干预及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天丸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浆血管活性物质(TXB2、ET‐1、NO、DA、5‐HT )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有效率7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HCT 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TXB2、ET‐1明显下降而NO、DA、5‐HT 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两组各指标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天丸可显著提高血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应与改善血液流变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有关。

    作者:梁天山;吴艳华;李慧;徐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养血清脑颗粒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观察比较两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治疗失眠的有效率状况、与治疗后3周后和6周后的PS Q 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失眠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59.61%);治疗组患者治疗失眠3周后PS Q I评分(10.21±1.23分)和6周后PS Q I评分(4.73±1.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98±1.67分,10.86±1.62分),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治疗组患者接受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69.71±5.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0.89±5.92分),且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有 P<0.05)。结论: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有效地改善短暂性缺血患者的失眠和睡眠障碍问题,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安全简便,值得应用。

    作者:李军;刘存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栓通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通辅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方法:收集年龄≥60岁的PSCI患者,分为血栓通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多奈哌齐治疗;血栓通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两组均配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3个月后,血栓通组的M M SE、WM S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已较对照组出现显著下降。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对老年PSCI存在一定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痴呆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邓志英;闫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抽签随机法将6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椎体成形术,研究组另联合益肾补骨汤,观察两组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骨密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VAS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较,两组骨密度显著增大,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减小,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骨密度增大显著,Cobb角、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减小显著,VAS疼痛评分降低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显著临床疗效,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程永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管减压术术后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胃管注入茵陈蒿汤。记录患者手术术后以及茵陈蒿汤治疗一周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的数值,并记录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在预后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单汤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较传统疗法具有优势。

    作者:陈龙;邓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治疗结核性心包炎58例

    目的:观察中药苓桂术甘汤加减结合西医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入组41例患者,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共入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苓桂术甘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00ml,3次/d;两组均28d/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观察组治疗后心包厚度平均(0.69±0.26)cm,对照组治疗后心包厚度平均(0.87±0.34)cm,两组平均心包厚度较治疗前都有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检查平均心包厚度小于对照组。结论:苓桂术甘汤可以提高结核性心包炎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包厚度。

    作者:王永军;杨志英;宫磊;石良静;左志瑶;赵幸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