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术治疗食管癌38例临床分析

覃岭;兰德辉;赵薇;王学东

关键词:食管癌, 食管狭窄, 食管支架置入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晚期及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择38例食管贲门癌晚期食管狭窄患者,行内镜检查明确狭窄部位,在直视下行内镜扩张术,再置入食管支架,术后密切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吞咽困难均显著改善,梗阻好转率100%,术后发生食管返流17例,消化道出血6例,胸痛22例,支架移位、脱落4例,再次狭窄24例.结论 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晚期及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狭窄,定位准确、安全、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束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现状

    目前冠心病的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主要标准,1999年美国有超过183万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其中有2/3的检查只是为了诊断目的.从节约诊疗资源和减少患者的创伤性的层面上,一种非侵入性的冠心病检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自从1983年第一代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以后,由于其具有毫秒级的扫描速度,在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方面比普通螺旋CT具有绝对的优势,可以对冠状动脉形态、心肌供血状态、心功能及室壁运动、心脏瓣膜及心脏肿瘤等情况进行检查.心肌灌注成像可以简单准确、快捷地获得心肌血供情况,已成为心血管影像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李可;邹利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制成HIBD模型,分为干预组(intervention)、非干预组(non-intervention),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其中干预组根据干预开始时间又分为早期干预组(断奶前开始干预)、晚期干预组(断奶后开始干预),分别在断奶前后(生后25d)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刺激,总干预时间为20d.3月龄时测定各组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神经元计数评估脑损伤程度,比较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干预的效果.结果 早期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存活锥体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0.01).早期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断奶前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干预较断奶后能明显改善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HI后海马病理损伤程度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作者:蒲昭霞;赵聪敏;鲁利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熏蒸治疗痒疹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痒疹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以西药治疗,配合中药熏蒸;对照组46例,仅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痒疹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蒲晓英;王尚兰;陈晓霞;魏道琼;付兴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产ESBLs和AmpC型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筛选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研究我院产ESBLs和AmpC型酶肺炎克雷伯菌(KP)的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614株临床分离的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茵,采用NCCLS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株;KB纸片法检测产酶株对11种抗茵药的体外抗茵活性;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9种抗生素对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茵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单产ESBLs的检出率为31.8%,单产AmpC酶的栓出率为2.6%,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检出率为1.1%.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非产酶株显著升高;产AmpC酶茵对含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率比产ESBLs茵高;同时产ESBLs和AmpC酶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三种酶型均未见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 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和AmpC酶肺炎克雷伯茵引起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产ESBLs和AmpC型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茵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高度重视产酶株的监测与控制.

    作者:吕霞;李从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癌1例

    患者,男,2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加重3d入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血常规正常,血电解质,肝肾功正常,胸片正常.彩超:膀胱左侧壁可见2.2cm×1.2cm占位,中等回声,基底较宽,欠均匀,CDFI内探及少许动脉血流信号.

    作者:冉清;潘慈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3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8例,采用逍遥丸加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1)40例,采用逍遥丸治疗,对照组(2)42例,采用美托洛尔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79.17%,有效14.58%;对照组(1)显效37.50%,有效42.50%;对照组(2)显效50.00%,有效率3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周晓勤;祁天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BMP-2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录活性测定

    目的 构建BMP-2表达载体及测定其转录活性.方法 将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logy protein-2,BMP-2)基因克隆入带HA标签的BMP-2表达载体中,得到带HA标签的重组质粒pGBKT7/HA-BMP-2,转染pGBKT7/HA-BMP-2重组质粒入酵母AH109、Y187细胞.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表达了与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的BMP-2.结论 BMP-2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我们深入研究BMP-2在促进骨痂生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邓少林;权毅;潘显明;屈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质子泵抑制剂短期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前瞻性研究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短期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治愈率.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提取相关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短期治疗(4周)返流性食管炎,仅埃索美拉唑40mg较奥美拉唑20mg有更高的治愈率(RR 1.14;95%CI:1.10~1.18).结论 埃索美拉唑40mg短期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较奥美拉唑20mg有更高的治愈率.其它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郭红;郝嘉;赵晓晏;吕伟;房殿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1例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空气栓塞的预防和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6年1月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1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浅低温,维持鼻咽温度(31±1)℃,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维持心室率在40~60次/min的窦性慢心率,在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需升压、强心药物维持,无手术死亡,无低心排、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症状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心肌保护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和心功能的恢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由于不阻断主动脉,心肌冠脉血流不中断、心脏处于无负荷的空跳状态,比较接近生理状态,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张文林;杨晋平;母存富;张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假性胆碱酯酶缺乏致全麻后肌松恢复延迟1例

    患者,女,41岁,体重60kg.因体检发现右附件区占位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术前患者T 36.5℃,BP 119/70mmHg,P 70次/min,R 20次/min,神志清楚.

    作者:江海霞;吕胜;刘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内的肺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个月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 对53例稳定期COPD患者1个月内的肺通气功能和肺容积功能进行3次随访,随访时间间隔2周;数据处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 53例稳定期COPD患者3次随访所测定的肺功能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在1个月内相对稳定,短期内无明显变化.

    作者:江汉;钱桂生;王金平;赵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活动期都特征性地表现为大量白细胞在肠道间质内的广泛浸润.近的许多研究均指出白细胞的大量浸润是通过白细胞与特异性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CAMs)相互作用所介导.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上调某些ECAM的表面表达从而启动并使炎症持续.一氧化氮(NO)是一种粘附分子表达的重要的调节因子,它可以下调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的表达[1].

    作者:张丽航;欧阳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羟乙基淀粉130/0.4的药理特性和安全性研究

    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浆代用品被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一年来开始逐步应用于国内患者,笔者通过回顾近5年来国外文献资料,对万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凝血功能、细胞内皮功能及组织氧供的影响进行分析,综合论述万汶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罗林丽;周良学;王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蜂蜇中毒致急性肾衰竭28例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灌流治疗蜂蜇中毒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28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及血液灌流组两组,各14例,血液灌流组在综合治疗及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 灌流组肾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透析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1),治愈率大大提高,灌流组病死率7.14%,透析组35.17%.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致急性肾衰竭疗效优于血液透析.

    作者:米琳;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丙泊酚致无痛人流患者短暂精神功能障碍4例

    丙泊酚诱导迅速,经过平稳,持续时间很短,苏醒快而完全,是目前无痛人流手术首选静脉麻醉药.其常见不良反应有短暂呼吸抑制、血压心率下降、癫痫样反应等.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2月共施行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2672例,发生精神功能障碍4例(1.49%),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君;王安的;袁晓荒;李继东;杜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腰段椎体肿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侧前方减压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方法 对12例胸腰段肿瘤全部行左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网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钛板无断裂,6个月内钛网内植骨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瘫痪有不同程度好转,效果满意.结论 钛板钛网植骨融合固定牢靠,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植骨融合快,瘫痪恢复满意,特别适合于椎体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朝鲁;杨有赓;孙红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中脾脏切除对血小板变化的影响(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原位肝移植(OLT)时术中脾脏切除对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经OLT联合脾脏切除治疗的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围手术期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PLT低于正常,术后第3天达低谷,后逐渐上升,并于术后第14、30天稳定于正常高限.结论 终末期肝病OLT术中同期脾脏切除,围手术期PLT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应注意监测.

    作者:邓小凡;吕波;陈鹏;文天夫;曾勇;李波;严律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12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因发生低血糖症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苟文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欣诺邦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欣诺邦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冠心病心绞痛7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注(欣诺邦盛)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对照组服用消心痛10mg,3次/d,阿斯匹林100mg,1次/d,疗程同治疗组.治疗期间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均不得再加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结果 本组观察表明欣诺邦盛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缺血性心电图方面较对照组略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及减少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欣诺邦盛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祯芸;万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域素分析

    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骨髓、器官移植的发展,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导管介入治疗的开展等,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避免和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临床各科医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救治的肺部真菌感染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与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兰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