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琳;胡晓玲
目的 探讨康体多联合病毒唑与常规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静脉滴注康体多和病毒唑,对照组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两组共治疗4周.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68%,对照组38%,χ2=9.033,P<0.01;试验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70%,χ2=12.2,P<0.01.两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康体多联合病毒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烜;陈前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男,2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加重3d入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血常规正常,血电解质,肝肾功正常,胸片正常.彩超:膀胱左侧壁可见2.2cm×1.2cm占位,中等回声,基底较宽,欠均匀,CDFI内探及少许动脉血流信号.
作者:冉清;潘慈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国产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加替沙星为对照药,试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和92.86%,细菌学有效率为86.36%和90.47%,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5.23%,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帕珠沙星的抗茵活性与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一致.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2%与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较强,可安全有效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感染.
作者:唐荣珍;江南;黄仁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因发生低血糖症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苟文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RE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两组均予盐酸伊托必利50mg,3次/d,A组加服泮托拉唑40mg,1次/d,B组加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观察临床症状及胃镜变化.结果 治疗后4周临床总有效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1),食管粘膜病损愈合率A组优于B组(P<0.05);治疗后8周临床总有效率及食管粘膜病损愈合率比较,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RE疗效明显优于雷尼替丁联合盐酸伊托比利.
作者:李祥春;李佩芝;李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电视胸腔镜在治疗大疱性肺气肿中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到2005年12月大疱性肺气肿患者以自发性气胸、血气胸为首发表现者90例,术中将肺大疱切除后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即胸膜固定组与胸膜不固定组(以下称固定组与不固定组).所有患者对其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的次数;胸液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追踪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不固定组比固定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5);不固定组比固定组平均引流时间少2d,总引流量平均减少470ml(P<0.05).术后并发症:在固定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不固定组为0;两组共随访82例,随访率91.1%,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气胸的复发为0.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手术中,不使用胸膜固定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和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赵仁贵;江跃全;陶永忠;吕兵;钟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3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8例,采用逍遥丸加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1)40例,采用逍遥丸治疗,对照组(2)42例,采用美托洛尔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79.17%,有效14.58%;对照组(1)显效37.50%,有效42.50%;对照组(2)显效50.00%,有效率3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周晓勤;祁天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阵发性腹痛16d,伴解黑大便10d,发现双下肢皮疹3d.患儿于入院前16d无诱因出现腹痛,以下腹部及脐周为主,阵发性绞痛,发作时腹痛难忍,伴恶心、无发热、胸闷及心悸、呕吐、腹泻与黑便等.在当地诊所治疗(具体不详)效差,于入院前10d,患儿出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后未再呕吐.
作者:胡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灌流治疗蜂蜇中毒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28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及血液灌流组两组,各14例,血液灌流组在综合治疗及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 灌流组肾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透析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1),治愈率大大提高,灌流组病死率7.14%,透析组35.17%.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致急性肾衰竭疗效优于血液透析.
作者:米琳;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骨髓、器官移植的发展,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导管介入治疗的开展等,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避免和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临床各科医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救治的肺部真菌感染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与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兰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胃癌的组织学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至2005年间我科开展临床普查人群中所发现胃癌病例的组织学特征.结果 156例胃癌中,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者以及肌层者均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分别为62例(92.75%)和14例(73.68%),而浸及浆膜层者以低分化腺癌为主13例(39.39%),腺癌分化程度与癌肿浸润的深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ρs=0.6125,P=0.0000);而癌肿的部位与组织学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 胃癌形成后组织学特征仍在不断变化,其总体趋势为高度恶性向低度恶性、高分化向低分化发展.
作者:陈孝;张子其;吴本俨;王孟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制成HIBD模型,分为干预组(intervention)、非干预组(non-intervention),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其中干预组根据干预开始时间又分为早期干预组(断奶前开始干预)、晚期干预组(断奶后开始干预),分别在断奶前后(生后25d)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刺激,总干预时间为20d.3月龄时测定各组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神经元计数评估脑损伤程度,比较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干预的效果.结果 早期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存活锥体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0.01).早期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断奶前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干预较断奶后能明显改善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HI后海马病理损伤程度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作者:蒲昭霞;赵聪敏;鲁利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浆代用品被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一年来开始逐步应用于国内患者,笔者通过回顾近5年来国外文献资料,对万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凝血功能、细胞内皮功能及组织氧供的影响进行分析,综合论述万汶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罗林丽;周良学;王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原位肝移植(OLT)时术中脾脏切除对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经OLT联合脾脏切除治疗的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围手术期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PLT低于正常,术后第3天达低谷,后逐渐上升,并于术后第14、30天稳定于正常高限.结论 终末期肝病OLT术中同期脾脏切除,围手术期PLT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应注意监测.
作者:邓小凡;吕波;陈鹏;文天夫;曾勇;李波;严律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侧前方减压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方法 对12例胸腰段肿瘤全部行左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网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钛板无断裂,6个月内钛网内植骨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瘫痪有不同程度好转,效果满意.结论 钛板钛网植骨融合固定牢靠,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植骨融合快,瘫痪恢复满意,特别适合于椎体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朝鲁;杨有赓;孙红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瘢痕狭窄11例和炎性浸润10例,左侧支气管结核患者多(64.2%),支气管狭窄率高达39.2%.结论 支气管结核是呼吸系统中较常见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军;张燕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观察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程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合用头孢曲松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满意,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周夏飞;黄秀萍;王秋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复方吲哚美辛酊外用治疗60例夏季皮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60例患者均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涂擦患处,疗程2周.用药第7天、第14天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等指标.结果 用药第7天、第14天总显效率分别为68.3%和91.7%.结论 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夏季皮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波;向丹黎;陈前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体重52kg.因烦躁多汗5年,伴心累1年入院.查体:T 36.7℃,P 110次/min,R 18次/min,BP 145/90mmHg(1kPa=7.5mmHg).心肺无阳性体征.专科检查:双侧甲状腺明显增大,外缘达胸锁乳突肌,听诊有血管杂音.甲状腺序列检查提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作者:罗林丽;孙学勤;曾洪;王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晚期及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择38例食管贲门癌晚期食管狭窄患者,行内镜检查明确狭窄部位,在直视下行内镜扩张术,再置入食管支架,术后密切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吞咽困难均显著改善,梗阻好转率100%,术后发生食管返流17例,消化道出血6例,胸痛22例,支架移位、脱落4例,再次狭窄24例.结论 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晚期及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狭窄,定位准确、安全、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作者:覃岭;兰德辉;赵薇;王学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