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治疗体会

杨益森

关键词:重症急性胆管炎, 老年, 手术治疗
摘要: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肝外胆道梗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老年病人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手术,目前病死率仍然很高.我院从1993年12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60岁上重症胆管炎48例,现就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应用普米克与吉诺通治疗纤维囊性支气管炎

    纤维囊性支气管炎又名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或成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病,以咳树枝状物质为特征,其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我们根据目前对疾病的认识,采取普米克气雾剂和吉诺通胶囊联合治疗5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梅;陈远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哮喘的特点分析

    目的旨在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症状,严重度分级,肺功能改变与青壮年哮喘的异同和治疗特点.方法以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1例老年哮喘患者和69例青壮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象,采取回顾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呼吸困难、哮鸣音较青壮年组明显,中重度患者较多达73.3%,FEV1、MMEF、V25、V50、PEF较低,RV/TLC、Raw较高.晚发性哮喘(≥60岁)发病的患者的通气功能如FEV1%(68.9±20.8)、FEV1/FVC(55.7±16.91)较60岁以前发病者高(P<0.05).所有患者正规吸入糖皮质激素并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者少.结论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较青年组差,晚发性哮喘患者对肺通气功能影响较小.绝大多数患者治疗现状不理想.提示今后应加强老年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作者:徐治波;陈锋;王晓霞;高蜀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部外伤及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胸外伤的外科急救处理.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收治的233例胸外伤及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33例中死于失血性休克6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5例,治愈率95.38%,病死率4.72%.结论胸外伤引发休克,ARDS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起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胸外伤危重患者应及时于重症监护室(ICU)中及时抗休克、呼吸支持、手术、抗感染等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文;马春华;何树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素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浆TNF-α、TFPI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肝素对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浆水平影响,探讨肝素的抗炎作用.方法将6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肝素钙,按50U/kg一次给药,分别于应用肝素前和用后30~45min、6h;对照组第1次和第2次抽血时间间隔6h,从桡动脉采血,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TFPI水平.结果对照组前后两次血浆TNF-α及TFP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用肝素后30~45min、6h TNF-α值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用药后30~45min及6h相比两者值无明显差异.用肝素后30~45min TFPI与用药前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6h时回到原来水平.结论肝素可通过对TNF-α的下调和对TFPI的上调而达到抗炎作用.对TNF-α的作用更为持久,而对TFPI作用较短暂.两者不成平行关系.

    作者:史宏;李晓静;李晓辉;周敏;李丹;周开宇;蔡晓燕;冉丛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方法胃泌素浓度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窒息新生儿第1天、第3天血清胃泌素浓度分别为175.33±59.42ng/L,187.45±48.94ng/L,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升高(P<0.01).而且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结论窒息新生儿有高胃泌素症存在,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重视保护胃肠粘膜,从而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文彬;刘华君;汤雪晴;郑淑梅;许红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原发性腹膜炎1例

    患者,女,8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3个月,双下肢皮疹、水肿20余天入院.入院前3+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无局部疼痛及红肿,不伴发热,于院外间断抗炎治疗1个月无效.入院前20 d双下肢出现红色皮疹,伴双下肢水肿及双踝关节肿痛.入院时查体未见面部蝶形红斑、皮疹、出血点,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表面皮肤无红肿.肝、脾轻度肿大.双下肢轻度浮肿.血清白蛋白28g/L,球蛋白66g/L,尿蛋白(++~+++),24 h尿蛋白2.487g.骨髓涂片:正常骨髓象.

    作者:郭妍南;王峥;罗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现将我院近3年来开展的Link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以下简称Link钢板)固定方法下6年来开展的DHS、Camma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江;龙开明;张茂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特重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特重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可能影响发病率的因素、诱发原因、诊断依据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复习我院9年来治疗的270例小儿烧伤资料,回顾性总结了小儿特重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与烧伤总面积及Ⅲ度面积呈正相关,具有发病率高、出血时间早、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点,但消化道出血不是直接原因.结果270例中有53例属于特重度烧伤,其中的11例并发了消化道出血,治愈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6例.结论消化道出血是小儿特重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远高于成人.并可增加败血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增高,在小儿特重烧伤的诊治过程中要引起足够重视,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阳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155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3年开始应用小剂量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静脉注射后进行胃肠镜检查,观察其作用及其对呼吸、循环、意识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有效的药物剂量.报告如下.

    作者:母恩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96例HIE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FDP 250mg/kg·d,0.5h内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3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7d为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14d后CT检查情况,出院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CT检查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HIE的基础的加用1,6-二磷酸果糖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对降低HIE病死率、致残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俊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TOB/BTG家族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恶性肿瘤关系

    细胞周期是受增殖基因及抗增殖基因双重调节的,这两种基因表达失衡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起初,人们认为许多恶性肿瘤是由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所致,但是近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功能的缺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途径.TOB/BTG家族具有抗增殖活性,它们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因此,对于TOB家族作为侯选抑癌基因进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TOB基因家族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殿超;周总光;陈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2004年收治的胰管结石28例,均为手术治疗.结果胰管结石多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术前B型超声、ERCP、CT等都可成功诊断,其中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ERCP可清晰显露胰管结石,对本病诊断有特殊临床意义,行空肠Roux-en-Y吻合术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其中胰头癌3例.行胰体尾切除远端胰腺空肠吻合术3例.加做胰腺囊肿穿刺针吸术3例,效果良好.结论B型超声为诊断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法,首选术式为胰管切开取石肠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

    作者:郭伟昌;林琦远;严律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6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手术方法.论证MC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我院1993年3月至2003年2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612例的临床分析,介绍美蓝蓝染法在MC手术中的应用.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2530例(96.86%),延长切口82例(3.14%),严重并发症有:胆道损伤5例(0.19%),十二指肠及横结肠损伤3例(0.11%),术中大出血4例(0.15%),漏胆18例(0.69%),死亡1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施行M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君;陆昌友;李君南;易先武;韩江涛;陈祖宜;刘中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毫米波治疗妇女盆腔炎临床应用及评价

    毫米波是指波长在1~10mm,频率在30~300GHz范围的极高频电磁波.近年来发现它对人体生物大分子、细胞及内脏器官有明显作用,能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组织修复再生,促进炎症吸收、溃疡愈合[1],通过其振荡频率的谐振作用协调机体的生理功能[2],因而产生了良好的生物效应.我们观察了毫米波用于女性急、慢性盆腔炎患者,达到了优于药物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小丽;熊丁;曾祥元;李胜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提高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76年4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9例.结果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反复上腹痛或右上腹痛29例,黄疸10例,右上腹包块10例,肝功能异常者9例,占31%.入院诊断胆囊癌伴胆囊炎者8例,诊断符合率为27.6%,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11例,胆管结石2例,胆管癌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并化脓性胆囊炎1例,胰头癌1例,胰头癌并胆总管、胆囊结石1例,B超检查16例,均提示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占位性病变.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3例,单纯胆总管引流术2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空肠Y型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引流1例,胆囊切除并胃空肠吻合术1例,胆囊癌根治术2例.结论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较高,术前确诊率低,长期以来手术切除率低.要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早期诊断是关键.对存在有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的应B超随访,B超可列为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结合CT、MRI、内镜超声、腹腔镜可显著提高胆囊癌的确诊率,腹腔镜既是一种检查,也是一种治疗.胆囊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作者:彭秋生;姚欣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8例心跳骤停病人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观察插管难易程度,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操作简单,迅速、有效,极大地缩短了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极高,在院前急救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耳功能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ulsed-wave Doppler tissue imaging,PW-DTI)技术在评价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左心耳(LAA)功能中的价值.方法30例对照组,39例风心病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PW-DTI检查.PW-DTI分析左心耳顶部DTI平均指标:收缩期峰值速率(PSVE),舒张早期峰值速率(PDV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PDVA)及左心耳口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二尖瓣轻、中、重度狭窄3组PSV、PDVE、PDVA及LAAEV均显著降低(P<0.05),而LAAFV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W-DTI是一种无创检测左心耳功能的新方法.

    作者:夏纪筑;陈锐;高玉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切除术中血流控制技术的发展

    肝切除术目前仍然是治疗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肝脏复杂的血管分布和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往的肝切除术总是伴随着大量出血和较高的病死率.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肝切除术逐渐变得普及.但肝切除术,尤其是病灶位于高危部位的肝切除术,仍然是目前出血量较大,病死率较高的手术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术中的大量输血总是伴随着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增高和恶性肿瘤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率的降低[1,2].以解剖性肝段叶切除和活体肝移植为主要技术特征的现代肝脏外科要求肝脏外科医生能够按照解剖标志精确地分割肝脏.因此,如何准确、安全、有效的控制肝脏的血流,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成为肝切除术中的首要问题.

    作者:彭淑牖;许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分析

    急性阑尾炎为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疾病.传统的影像学技术如腹部透视,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等方法虽然对少数病人诊断有帮助,但缺乏特异性,阳性率也不高[1].阑尾炎的诊断仍需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诊断,特异性仅为63.6%,灵敏度达83.6%[2 ].因此建立较为可靠的物理诊断方法,对及时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151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对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孔晓冰;王榆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先天性肝囊肿19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96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73例:出现并发症3例(4%),复发6例(8%).开腹手术64例:无并发症发生,复发1例(1.5%).腹腔镜手术58例:出现并发症1例(1.5%),复发2例(3%).1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2年仍存活.结论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注射硬化剂(无水乙醇)疗法、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肝移植术.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富贵;杨家印;林琦远;严律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