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迎祥;赵颖;吴巧;杨苏文;赵福胜;周生焰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诊治的方法、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鼻咽侧位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检查及多道睡眠监测法(polysomnography,PSG)诊断OSAHS 70例,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通气不足)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5次/h,伴随血氧饱和度降低≥3%以上的患儿诊断为OSAHS.对其中64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手术治疗,3例伴鼻窦炎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结果有57例完成了术后随访及PSG检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内复查PSG表明AHI、低血氧饱和度、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次数等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有3例高血压患儿术后2例5~10d血压恢复正常.3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术后1~2个月复查鼻塞,头昏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诊断主要依靠PSG,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常见原因,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并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杨洪斌;梁传余;刘隆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手术(以下简称人流)采用静脉麻醉镇痛和笑气吸入镇痛的效果比较,以及对早孕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方法将100例早孕并要求人流的妇女,随机分为静脉麻醉镇痛组和笑气吸入镇痛组,静脉麻醉组由专职麻醉师在手术开始前给病人静推芬太尼(每公斤体重0.001mg),接着缓慢推入双异丙酚(每公斤体重准备量2mg,后计算实际用量);笑气组在手术开始前给予笑气吸入.结果静脉麻醉镇痛比笑气吸入镇痛效果显著(P<0.01),病人对静脉麻醉镇痛满意率为100%.结论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手术,病人在完全无感觉状态下接受手术,术中病人安静,医生集中精力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苏醒快,病人对手术过程不能记忆,是一种较理想的人流镇痛方法;笑气镇痛,病人存在个体差异,镇痛效果不如静脉麻醉.
作者:李锡蓉;刘小玲;黄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溶血和标本保存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及其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进行测定,计算因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与NSE含量的关系;对正常人和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抽取血液标本后立即测定和分别放置1、2、3d再测定,计算其NSE含量的变化;对良性肺病患者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进行NSE测定;并对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动态观察.结果溶血对NSE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因溶血每增加1g血红蛋白就可测定出32.46μg/L的NSE;标本放置1、2、3d再测定,其NSE含量显著增加(P<0.01);良性肺病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之间,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之间,均显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和恢复后的NSE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NSE的测定,对小细胞肺癌等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价值很大.但因标本溶血及延长测定时间对NSE的结果影响甚大.因此实际工作中,应绝对禁止使用溶血标本,且抽取标本后必须尽快测定,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佟素香;王小芳;曾轶;徐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42例OSAHS患者,采用下鼻甲、悬雍垂、舌根等离子打孔,对软腭低垂者行悬雍垂切开+打孔.结果总有效率为88.19%,术后出现继发出血3例.结论应用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OSAHS安全可行,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制.方法以100ng/ml LPS刺激PMVEC 0、0.5、1、2、4、6、8h或1ng/ml、10ng/ml、100ng/ml LPS刺激1h或6h为检测时相点,ELISA、原位杂交试验分别检测的培养液上清中分泌的IL-8及PMVEC内IL-8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检测NF-κB的活化;并观察NF-κB活化抑制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能显著促进PMVEC表达IL-8,包括促进IL-8mRNA的表达及IL-8的分泌.在时间上mRNA的表达先于IL-8分泌.且LPS的直接诱导能迅速活化NF-κB,1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抑制NF-κB的活化及IL-8的表达(P<0.01).结论表明细菌致病因子LPS的直接诱导确能通过促进NF-κB的活化,从而启动IL-8的高效表达和分泌,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的迁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导致肺损伤.
作者:朱卫国;靳艳华;白小红;陈莉;顾大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麻醉科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学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麻醉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麻醉学科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水平同其他学科一样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发展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及危重医学的综合性学科.成为消除病人痛苦、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医院良好运转和危重病人救治的重要临床科室.
作者:李运福;王泉云;罗方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疗效.方法对2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进路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手术.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术后外耳道基本接近正常,鼓膜形态良好,鼓膜成活20耳(95.2%),获干耳.继发穿孔1耳(1.26%),外耳道狭窄(1.26%),面瘫1例(1.26%).听力提高18耳(86%),无改变3耳(14%),无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不仅能根治病变,而且同时提高听力,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肖世强;王建洪;程奇;胡春莉;颜光堂;王小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价值.方法正常组66例,脂肪肝组32例.所有病例均行双回波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1次屏气扫描,同时获得同相位和反相位全肝图像,分别测定肝脏、脾脏的信号强度,计算肝脾信号比值(肝脾比值=肝脏信号强度/脾脏信号强度),检查两组信号强度及肝脾比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反相位上脂肪肝组肝脏信号(168±23)ms,明显低于脾脏信号(183±19)ms,而正常组肝脏信号(195±25)ms高于脾脏信号(175±19)ms,两组间信号强度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比值分别为脂肪肝组(0.91±0.04),正常组(1.12±0.08),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相位上脂肪肝组肝脏信号为(213±22)ms,正常组肝脏信号为(219±26)ms,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比值分别为脂肪肝组为(1.18±0.13),正常组为(1.26±0.1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能准确地诊断脂肪肝.
作者:蹇素;张小明;曾南林;蹇朴;翟昭华;舒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女,78岁,因右侧腹隐痛20+d于2002年11月26日来院就诊.查体:右侧腹可扪及一巨大囊性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位置固定.CT示:右侧腹腔内横切面径线约13cm×13cm大小,上下径超过15cm的囊性肿块.于11月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囊性包块位于升结肠系膜内,约25cm×15cm×15cm大小,囊内容物为棕褐色胶冻样粘稠液体、混血凝块,总量约3000ml,行囊肿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检:右半结肠肠源性囊肿.
作者:曾建江;李学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乳腺结核为少见的肺外结核,占乳腺疾病的1%[1],但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且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13例乳腺结核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红;成刚;王桂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自从Friendenstein发现并证实骨髓中存在一种可贴壁生长的纺锤形的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后,各国研究室对此展开了大量的实验,证实了这些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促进造血细胞克隆形成,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甚至成肌细胞.直到1991年,Caphan把这些具有一致粘附能力,在体外能高度扩增、并可多向分化的细胞群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正常人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含量很低(1/105单个核细胞),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扩增能力,扩增107倍后仍保持干细胞特性和正常表型[1].可以通过体外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分化为基质及多种造血以外的组织,特别是中胚层来源细胞,而且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与表达,成为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
作者:陆晓茜;刘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评价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与常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0月至2004年7月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膜置换术24例(A组),同期未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膜置换术30例(B组),监测两组病人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LVDD,LVEF,LVFS,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使用升压药的种类及用量,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3d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卡瓣、左室破裂、低心排及死亡事件.结果 A组10例无1例死亡,B组因顽固性低心排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死亡,两组均无卡瓣及左室破裂,体外循环时间无明显差异,LVDD,LVEF,LVFS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但A组心功能改善更显著,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种类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LVDD、LVEF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A组方法较简单,易于实践,不增加心内手术时间,无卡瓣及左室破裂,手术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孙小康;刁明强;郭向东;彭治中;赵长明;洪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因车内发生爆炸,受伤乘客有14例(25耳)发生鼓膜穿孔伤,经保守治疗,大部分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同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国外研究表明,两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但对两种药物的降压谷/峰比值进行比较很少报道.本研究对两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治疗8周并比较其收缩压及舒张压降压的谷/峰比值.
作者:徐圣君;赵晓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我市6家医院2004年1~12月份心血管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了解心血管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统计6家医院2004年心血管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心血管药物2004年用药频度高的是复方丹参.结论心血管用药品种之多,用药人数增加,说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任素兰;李亚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x26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35例膀胱癌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x26表达进行检测,根据表达强弱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组织中移行上皮细胞强表达、主要胞膜染色,而基底层表达微弱.35例膀胱癌组织中24例表达降低或不表达(68.3%),5例胞浆染色明显(14.3%).Cx26在高分化早期肿瘤中表达降低,随恶性程度增加而表达降低趋势明显.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x26的表达减少或异常分布,Cx26表达异常可能与肿瘤的恶性表型有关.
作者:罗顺文;叶钢;江永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后输卵管的复通情况.方法对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愈的异位妊娠,有生育要求的41例病例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分析输卵管复通情况.结果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输卵管复通率达到82.9%.结论米非司酮配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促进生育功能的恢复,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周光远;张川利;陈家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的特点,了解HCM的诊治现状,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近8年来收治的42例HCM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治疗和住院期间的转归,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同时对于不同性别间各项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6.8±18.8)岁(范围6~68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胸痛,心悸,晕厥或晕厥先兆,劳力性气促,心电图主要表现为T波倒置,巨大负性T波.存在Q波.超声检查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占90.5%.住院期间行药物治疗者占74.3%,5例接受DDD起搏治疗,2例接受室间隔化学消融手术.在不同性别间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CM临床表现多样,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HCM在不同性别间临床表现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陈玉成;梁玉佳;饶莉;吕均;曾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14岁,农村青年.因发热9d,颜面浮肿6d,尿血2d入院.入院前9d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5℃~40.2℃,热型无规律.入当地医院诊治,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青霉素抗感染治疗,体温仍居高不下.约6d前出现颜面浮肿,尿量无减少,近2d出现血尿,为洗肉水样,精神食欲欠佳.
作者:李晓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隆胸整形术中静脉麻醉的用药方式.方法将120例要求隆胸的女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合用,Ⅱ组为芬太尼与异丙酚合用.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分别静脉缓慢推注稀释的咪唑安定3mg或芬太尼0.03mg.手术开始时,Ⅰ组静脉推注氯胺酮0.8~1mg/kg,Ⅱ组推注异丙酚1.5~2mg/kg,根据术中病人疼痛反应,Ⅰ组追加氯胺酮0.6mg/kg,Ⅱ组追加异丙酚1mg/kg.术中监测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术毕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在麻醉过程中,Ⅰ组出现循环系统兴奋表现,Ⅱ组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抑制表现.Ⅰ组有苏醒时间延长,苏醒时谵妄、头晕、不愉快幻梦等轻度精神症状.结论两种静脉麻醉方式均可作为隆胸手术的用药方法.
作者:阳启茂;谢滨蓉;谢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