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石骨症1例

张熔;李运璧;黄勇;李戈

关键词:幼儿, 晚幼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 血红蛋白电泳, 中幼粒细胞, 网织红细胞, 晚幼粒细胞, 收缩期杂音, 重度贫血, 瘀斑, 营养发育, 牙列不齐, 皮肤, 淋巴细胞, 巨核细胞, 近亲结婚, 骨穿, 独立行走, 血小板, 血清铁
摘要:患儿,男,11/2岁.因面色苍白3月,间断皮肤瘀点、瘀斑,鼻衄1月人院.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查体:营养发育差,智力正常,不能独立行走,重度贫血貌.体重8.9kg,头围45cm,胸围45cm,身高69cm.方颅,前囟已闭,眼距宽,乳牙10颗,牙列不齐.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心前区闻及2~3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膨隆.肝肋下3cm,剑下3cm,质中.脾肋下5cm,质中.血常规: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多为圆形,嗜多色性红细胞易见,RBC 1.94×1012/L,WBC 44.8×109/L,Hb45g/L,PLT 18×109/L,网织红细胞O.12,中性晚幼粒细胞O.02,中性中幼粒细胞O.03,中幼红细胞O.18,晚幼红细胞O.26,血红蛋白电泳、G-6-PD酶活性、血清铁全套检查均正常.院外多次骨穿未成功,入院后行2次骨穿,第1次为干抽,2次均感进针困难.骨质硬,骨髓表现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及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各系细胞形态正常,粒红比例0.5:1,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60岁达50%,~70岁达70%,~80岁达80%,>81岁可达90%以上[1].近年来认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组织内双氢睾酮(DHT)随年龄的增大降解缓慢及生成增加,使组织内DHT含量增加有关.外科手术治疗尽管是目前有效而重要的手段,但因其风险性、手术费用、术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仍不尽人意.近年来药物治疗BPH受到重视,现就BPH常见治疗药物予以分类介绍.

    作者:董凯;许树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发伤中闭合性肾损伤146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为了解和提高闭合性肾损伤在多发伤中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46例肾外伤的诊治进行了总结.将美国创伤外科联合会的五级标准法与Sargent提出的Ⅳ类伤分类法相比较,认为后者临床较为实用.结果肉眼血尿129例(88.4%).血尿量的多少并不完全反应肾损伤的严重程度.B超检查阳性率95.5%,对Ⅲ、Ⅳ类肾损伤检出率100%.建议在多发伤中常规首选B超定性检查.CT检查Ⅲ类肾损伤时尿外渗及血肿诊断正确率100%.非手术治疗97例(66.4%),手术治疗52例(33.6%).结论建议I、Ⅱ类肾损伤可保守治疗,Ⅲ、Ⅳ类肾损伤需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曹安贵;王忠;辜福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1例

    患儿,男,5岁.从车上坠落,左背部先着地后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于右胸置闭式引流管后病情无好转,伤后11小时转入我院.查体:唇色发绀、气管左移;头面部、胸腹部,上下肢及阴囊广泛皮下气肿,可扪及捻发音;闭式引流通畅,有大量气体持续不断地自水封瓶内逸出,右肺呼吸音消失,左侧背部及腋下有多处皮肤擦伤及瘀斑;X线胸片示右侧气胸,右侧肺组织完全萎陷,纵隔左移,胸壁及颈部软组织内大量积气.人院后立即在胸骨切迹缘切开行纵隔引流.患者呼吸困难稍改善,皮下气肿减轻.于伤后第8天在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术中见右肺萎陷于肺门下方,表面覆以绿色发霉物质.右主支气管于隆突下7mm处横断,近端回缩,两断端相距约15mm.结扎切断奇静脉,解剖出近侧断端.以纱球暂时堵塞近端支气管使气道压力恢复.行右主支气管对端吻合.在后缝合3针时拨出纱球.吻合结束后用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加压膨肺,右肺各叶完全膨胀.术后15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文;何树松;朱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肠道癌误行胆囊切除术4例分析

    胃肠道癌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究其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1995~1998年间收治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男性,年龄54~72岁.除1例以肠梗阻表现入院外,均腹痛、腹胀、恶心就诊.B超发现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2例术前胃镜无异常发现.术后20天到3月内临床症状不缓解而就诊,经胃镜、维十二指肠镜结合消化道x线造影,取病检证实胃癌2例,十二指肠降段癌1例,结肠癌1例

    作者:舒立;张琳;黄承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后窝横窦骑跨式大血肿治愈1例

    患者,男,30岁.因后仰跌伤后枕部4小时急诊人院.伤后当即短暂昏迷,以后头昏胀痛,神差思睡,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查体:嗜睡状,可正确回答问题,瞳孔正常,双手握力降低,双手交替快复动作试验阳性,指鼻试验可疑阳性.CT检查示:后颅凹中线右侧一2.56cm×4.36cm高密度影,波及5个层面,CT值76Hu,边界清楚,环池等结构不清,3脑室和侧脑室未见异常.结合病史和体征诊断为:颅后窝骑跨式硬膜外血肿.立即准备手术治疗,但家属拒绝手术签字.36小时后,患者头部疼痛剧烈加重.加强脱水治疗无效,呕吐胃内容物2次,嗜睡,视物有轻度双影状模糊,双手握力较前明显降低,双手交替快复动作试验明显阳性,指鼻试验阳性,颈拮抗.此时患者和家属要求手术治疗.再CT示:颅后窝右侧半圆型高密度影较前日CT影增大,6cm×3cm高密度影波及6个层面,CT值82Hu,3脑室呈葫芦状增大,两侧脑室明显扩大,中线结构居中.

    作者:吴兴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种肾脏疾病患儿血清蛋白电泳的变化

    目的总结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蛋白电泳改变规律,初步探讨其机理与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对32例肾病综合征与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白蛋白明显下降,a2球蛋白明显升高,γ球蛋白在部分病例中明显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部分β球蛋白明显下降.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对判断肾脏疾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红英;唐章华;饶小红;刘靳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种连接系统发生腹膜炎的操作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方法从腹膜透析患者的换液操作、操作环境、器械消毒、窦道口消毒、外接管更换及专人操作等方面判断其是否正规,并对正规和非正规操作情况下的腹腔感染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O型管组和直管组的外源性感染明显多于内源性,两组正规与非正规操作的腹腔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先进的管道系统并不能取代严格正规的操作程序,无论用何种外接管系统,非正规操作都是腹膜炎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凡;崔建强;张人杰;王涛;郭东阳;陈昭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8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率47.5%,其中心肌梗塞组90.9%,典型心绞痛组72.7%,不典型心绞痛组仅为11.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痛可靠的方法.以不典型心绞痛作为诊断冠心痛的依据极易造成误诊.

    作者:刘小蓉;张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筛板缺损致反复化脓性脑膜炎1例

    患儿,女,10岁.因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9小时人院.查体:T39.9℃,P120次/分,R30次/分.颈阻强阳性,心肺无异.四肢肌张力正常,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血常规:WBC30.2×109/L,L O.05,ST 0.01,SGO.94.脑脊液:WBC5200×106/L查见脓球,多核0.98,单核0.02,潘氏试验(卅),蛋白定量0.42g/L,5管糖0.55~1.11mmol/L,CL120mmol/L.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给予青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4天,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脑脊液正常,治愈出院.发病后4个月、10个月患儿又因发热、头痛、呕吐数小时2次入院,亦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均给予青霉素+氯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4周治愈出院.11个月后,患儿再次因发热、头痛、呕吐5小时入院,仍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追问病史,患儿10个月时有鼻根部刀刺史,刀刺深度约2cm.患儿常有鼻塞、流脓涕,并左侧上颌窦炎.进一步作头颅及鼻部CT,提示大脑脑沟有较明显强化,符合化脑的改变,左侧筛板骨质缺损,其下嗅区可见一0.5cm×1cm低密度影.左侧慢性上颌窦炎、蝶窦炎,左额窦上下分隔(系粘膜增厚与积液),下份额窦炎.本次在化脓性脑膜炎治愈及鼻窦炎控制后,作筛板修补术,随访5年,无化脓性脑膜炎再发.

    作者:王敏;王安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格列齐特致严重过敏性紫癜1例

    患者,男,70岁.因多饮,多食5+年,双下肢皮疹5+天入院.患者既往5年前曾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优降糖治疗.6+天前改为格列齐特80mg,1天2次口服.随后发现双下肢皮肤紫癜.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近日未食鱼、虾、蟹等异性蛋白史,亦服用磺胺类及解热镇痛药等.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及腹部查体无异常,双下肢自腹股沟以下密集分布大小不等紫癜,略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部分紫癜融合成片,大约4.0cm×5.5cm.3个成片紫癜有血疱形成.1个已发生中心性坏死.尤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及足背较重.查血常规、血小板及出血凝血时间均正常.

    作者:谷名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男性性功能减低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男性性功能减低患者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变状况和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生殖激素(T、E2、LH、FSH)水平.结果男性性功能减低患者血清T值降低、E2升高、T/LH降低,LH和FSH水平与正常男性无异;T与E2水平呈负相关,E2与LH由正相关变为负相关.结论 E2升高、T降低可能在男性性功能减低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测定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将有助于男性性功能减低的诊断.

    作者:游金辉;王继忠;吴成秀;张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的探讨

    目的比较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的两种方法:玻片法和试管法,拟证明此两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方法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用四种抗凝剂(枸椽酸钠、EDTA、肝素、双草酸盐)抗凝的人血浆和EDTA抗凝的兔血浆对42株葡萄球菌进行凝固酶试验.结果玻片法凝固酶试验假阳性率为41.67%,试管法凝固酶试验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用直接玻片法测定凝聚因子假阳性高达35.5%.结论证明了凝聚因子和凝固酶试验是两种不相关的试验,凝固酶试验不能用玻片法代替试管法,并且凝聚因子应按玻片间接法操作.四种抗凝剂人血浆和兔血浆凝固试验结果一致.

    作者:刘华;江艳;周学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脏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对心肌细胞损伤的监测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由于缺血导致细胞损伤,其早期监测十分重要.心肌标志物是心肌细胞损伤时的主要诊断指标,本文对3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转流前,术后2、24小时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cTnT)作动态观察,以探讨心肌细胞损伤时的佳监测指标.

    作者:蒋栋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393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初步探讨院前急救周期,呼救半径与死亡关系.方法时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在调度中院前现场急救死亡病人39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男269例(68.37%),女124例(31.63%),男女之比为2.169:1.其中,青、老年分别占42.74%和33.07%.死亡原因以创伤、不明原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为前5位.死亡时间依次为20~24点、8~12点、16~20点.结论缩短院前急救周期,提高医护及调度人员的急救、调度水平,合理分布院前急救站,缩短急救半径,配备先进急救装备及卫星定位系统等有待解决.

    作者:李东曲;李远建;王野;亢文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环丙沙星致中毒性精神病2例

    环丙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谱广,对需氧G-杆菌及G+球菌作用较强,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我院内外科在应用中均发现其引起精神症状,现报道如下,以引起同道重视.例1,女性,70岁.以反复咳嗽、咯痰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先用优普林抗炎7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由于患者经济情况改用青霉素G钠400万U及环丙沙星(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99113512)0.2g静滴,q12h输液,第3日突然出现烦躁、兴奋欣快、胡言乱语及抓扯物品等精神症状,次日停用环丙沙星,于第7天患者上述症状才完全消失,恢复正常.

    作者:梁斌;曹念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1990~1999年我院收治泌尿生殖系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其中肾上腺、肾脏、膀胱、睾丸、附睾及前列腺各1例.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果除原发于前列腺1例行单纯化疗外,余5例均在手术后方获诊断,术后均行化疗或化疗联合放疗.4例生存已超过3年.结论术前诊断泌尿生殖系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避免手术治疗.联合化疗应是治疗首选.

    作者:赵鲁平;魏强;李虹;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现状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按病因可分为三类:先天性尿道狭窄,外伤性尿道狭窄和炎症性尿道狭窄.临床上以外伤性和炎症性尿道狭窄为常见跨伤引起尿道球部损伤,骨盆骨折常伴有尿道膜部损伤.此类狭窄的特点是范围较局限,但受伤后处理不当或合并感染,尤其是反复发生的淋病性尿道炎,使尿道壁形成广泛的瘢痕组织,可呈节段性或长段尿道狭窄.此外因留置导尿管不当所致的炎症性狭窄,以及各种腔内操作所致的医源性尿道狭窄也常见到.面对各种不同的狭窄原因及特点,治疗方式繁多,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狭窄的复发率较高,使我们在处理时感到非常棘手.尿道瘢痕导致了尿道狭窄、梗阻.目前尚缺乏对瘢痕的有效治疗手段,各种有创治疗还将形成新的瘢痕,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目前对创伤小、并发症少的腔内治疗再次引起关注.多数学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开放手术,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可以简化治疗方法,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黄翔;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茧症合并肠癌1例

    患者,女,36岁.腹痛、腹胀3月,加重伴呕吐半月人院.3月来,患者感全腹胀痛,餐后加重,无呕吐、腹泻,不发热.入院前半月,腹痛、腹胀加重,呕吐胃内容物,大便4~7天1次.无肝炎、结核史及腹部手术、外伤史,月经正常.查体:T36.7℃,营养欠佳,精神差,痛苦表情,心肺(一).腹部膨隆,腹肌稍紧张,压痛,肝未及.深触诊中下腹部扪及边界不清、质地硬、表面不平之包块大小约10.0cm×5.0cm,压痛明显,肠鸣音增强.辅助检查:血象:WBC 8.4× 109/L,,N 0.76,L0.24,Hb 134g/L.B超显示:腹腔肠管扩张、迂曲,内容物潴留,肠管间见条行光带.下腹部腹腔内见不规则实性回声团块4.8cm×4.5cm块形.X线胸片未见异常.腹部平片见肠管扩张并液平征像.初诊: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肠梗阻?住院后经抗痨、胃肠减压、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因不能除外肠梗阻及腹腔肿瘤,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大网膜,中下腹见6.Ocm×4.Ocm一囊状包块,固定,表面不光滑,包膜为灰白色,膜较厚,膜内可见小肠、部分结肠,肠管间广泛粘连,部分肠管弯曲呈锐角,肠壁充血、水肿、僵硬无弹性.术后病理报告:①肠腺癌(低分化),②陈旧性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诊断:①腹茧症,②肠腺癌(低分化),③陈旧性结核性腹膜炎.

    作者:吕立生;贾雪莉;谢清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全面提高泌尿外科专业水平

    近20年来我国泌尿外科事业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泌尿外科专业人员(主治医师以上)对现代泌尿外科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充分的认识;引进了以各种内腔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为代表的先进诊疗设备;开展了一系列新的诊疗技术,如尿动力学检测、腔内泌尿技术及肾脏移植等;部分医院泌尿外科的某些诊疗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他们中大多数经过国内外系统学习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我国泌尿外科事业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员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的大型或医疗中心.

    作者: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对213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作了抗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34BE12)染色,特异地显示前列腺基底细胞.结果前列腺腺癌基底细胞均丢失,而前列腺增生性病变基底细胞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只有少数3级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和非典型性瘤样增生基底细胞不完整.结论能特异显示前列腺基底细胞的34BE12抗体在前列腺良、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以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均有很好应用价值.

    作者:闫洪涛;唐朴;杨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