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明;朱耀虹
我院1996年10月至1998年4月,对住院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23例患者进行了经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的套扎治疗(EVL),疗效好,操作方便,报告如下.
作者:蒲红;蒋永威;栾培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1990年8月至1998年9月共收治硬脑膜静脉窦损伤42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贾元光;杨玉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CYFR21-1是细胞角蛋白CK19的片段,单抗BM19-21和KS19-1能特异地识别该片段.各种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的角蛋白,当上皮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尽管角蛋白组成不变,但其含量会有不同程度增高,因而,可做为一项肿瘤标志物[1].作者检测了147例肺癌及11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并对其进行临床意义的评价.
作者:刘献华;陈明曦;曾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索儿童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我院1988年5月至1998年8月间收治的儿童化脓性全腹膜炎133例资料进行分析,将近年来在治疗方面的改进和效果与以往比较.
作者:刘铭;植勇;彭阳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例1,男,25岁.被人拳击腹部后出现轻度腹痛,呕吐1次.约16小时后出现脐周剧烈腹痛,体温37.8℃.查体:脐周及右下腹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反跳痛.血Hb120g/L,WBC14.5×109/L,N0.82,L0.18,B超未发现腹腔积液.剖腹探查术中发现阑尾坏疽,无其他腹腔内病变,行阑尾切除术,阑尾腔内未发现粪石堵塞,病理证实为坏疽性阑尾炎.
作者:肖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寻找不同季节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统计,找出各季节主要的致病因素.结果总体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冬春季多于夏秋季,其比为3:2.早产为主要致病因素,在一年四季中均占有较高比例(65.23%),感染和窒息是夏秋季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夏秋季硬肿症患儿合并感染或窒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冬春季(P<0.05).结论寒冷损伤是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的致病外因,早产及感染和窒息是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致病内因.保暖和防止早产,预防感染和窒息对预防硬肿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作者:李清平;朱红枫;周正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自1972年2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膈疝1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贤;郑方孝;姜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与肝酶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同时测定118组配对妊娠母亲、脐血、新生儿和42例对照组成人的血清总胆红素(Bil-T)、结合胆红素(Bil-D)和肝酶(ALT、AST、GGT、LD-L),并将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清Bil-T、Bil-D与肝酶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①血清Bil-T、Bil-D含量高低依次为新生儿>脐血>妊娠母亲、对照组(P<0.05);妊娠母亲与对照组的血清Bil-T、Bil-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血清ALT、AST、LD-L含量高低为母亲>对照组(P<0.05);GGT含量高低为新生儿、脐血>母亲、对照组(P<0.05),新生儿与脐血之间、母亲与对照组之间GGT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AST、LD-L含量高低为新生儿>母亲、对照组(P<0.05),新生儿与对照组的血清ALT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母亲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酶含量相关(P<0.01),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与肝酶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妊娠母亲与对照组成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新生儿出生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增高.母亲的血清Bil-T、Bil-D含量与肝酶的变化一致,新生儿的血清Bil-T、Bil-D的变化不受肝酶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华;陈昌辉;毛晓兰;叶长宁;李良忠;饶绍琴;石伟;张惠英;邓君;兰大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们在川西高原牧区收治成人坏血病6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0岁,职业均为牧民.其中58例反复发病,病史2~13年,平均5年.
作者:李卫公;王海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维生素K缺乏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对其所致颅内出血形成较大血肿的病例,以往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残废率相当高[1].1992年1月至1998年1月作者对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较大血肿形成12例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定君;詹书良;董劲虎;夏祥国;黄安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量化评估儿童抽动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翻译并初步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方法对72例抽动障碍病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作YGTSS抽动评分,同时由病儿或监护人按显效、有效和无效自行评定疗效.比较72例患儿中三种不同类型(暂时性抽动,慢性抽动和抽-秽语综合征)之间的积分差别,比较三组不同疗效病儿之间YGTSS积分变化的差别.结果治疗开始前暂时性抽动、慢性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三种类型间YGTSS积分明显差异(F=59.31,P<0.01),治疗2周后YGTSS积分进步率与自行评定疗效相一致(F=124.44,P<0.01).结论YGTSS积分与病儿病情的轻重程度是一致的,确能较客观量化地反映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
作者:钟佑泉;陶宣华;吴惧;谢小丽;周同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现将我院老年干部科对74例老年住院患者小便失禁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士平;齐辉;杨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是否能阻止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转变为2型糖尿病(DM)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住院时经OGTT证实为IGT的病人,给二甲双胍250mg,每日3次.观察1~2周后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出院治疗1年后随访复查OGTT.结果56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由5.88±1.20mmol/L降到4.35±1.3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由9.20±0.5mmol/L降到5.80±2.11mmol/L(P<0.01).1年后随访到34例病人,其中14例坚持服药到随访时(治疗组),20例仅服药1~3月后停药(对照组).两组复查OGTT结果,对照组OGTT正常者3例(15.0%),仍为IGT者15例(75.0%),转变为DM者2例(10.0%);治疗组OGTT正常者8例(57.2%),仍为IGT者6例(42.8%),无转变为DM者,无低血糖症发生.结论二甲双胍长期服用可阻止IGT病人恶化为DM,此药安全、有效、不易发生低血糖,易被接受长期服用.但我组病人少尚需继续观察.
作者:李春林;相国邦;朱建华;蒋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而且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容易误诊,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95~1998年间经临床和细菌学检查确诊的13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商慧芳;罗祖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无创心功能检测的开展,其检测结果具有与创伤检查的一致性[1],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接受.本文采用测定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方法,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以探讨肺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变化.
作者:孙小蓉;陈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从1986~1997年,我们共收治肝外伤10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共108例,其中男89例,女19例.受伤原因:车祸伤92例,刀刺伤5例,坠落伤3例,碰撞伤8例.受伤部位:肝左叶5例,右叶103例.位于肝膈面35例.并发伤:96例并有其他部位损伤.其中骨折59例(主要为四肢、骨盆和脊柱);脑外伤14例;胸外伤8例;其他15例(如腹膜后血肿、尿道断裂、肠穿孔等).
作者:朱耀明;朱耀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前列腺切除术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手术后出血为早期主要并发症,近14年来,我院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需再手术治疗者1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克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近4年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国产氨氟醚和进口氨氟醚行全吸入麻醉时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中下段癌20例,12例用国产氨氟醚,8例用进口氨氟醚行全吸入麻醉,用AP-AAP法检测术前、术后2h,术后24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食管癌病人术前(与本院标准值比T淋巴细胞亚群已有下降),吸入国产氨氟醚与进口氨氟醚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h有所下降.,但术后2h与术后24h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于手术创伤,全麻药物的影响,术后2hT淋巴细胞有下降,术后24h已有恢复.国产氨氟醚组与进口氨氟醚组比较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齐国华;黄晓波;蔡兵;兰志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熊胆胶囊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78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熊胆胶囊口服治疗,并以复方益肝灵治疗23例急、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4周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熊胆胶囊治疗组总胆红素复常率为81%,而复方益肝灵治疗组则为40%;两组的降酶效果均较显著,转氨酶复常率接近80%.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熊胆胶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秦山;雷秉钧;陈亚利;胡菊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