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肝炎胆囊壁厚与肝功能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张正兰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胆囊增厚, 壁厚, 肝功能, 相关性, 乙肝标志物, 急性黄疸型,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 慢性重型, 临床分型, 患者, 观察结果, 亚急性, 可合并, 住院, 阳性, 声像, 年龄
摘要:B超发现病毒性肝炎可合并胆囊增厚声像改变.现将我院1995~1998年8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共80人,男67人,女13人.年龄16~75岁,平均44岁.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病例,所有患者乙肝标志物均为阳性,其中1例合并甲肝.临床分型:慢性重型50例,慢性中度型10例,慢性轻度型12例,亚急性重型7例,急性黄疸型1例.诊断标准以1995年全国肝病会议标准为准.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沉自动检测进展及其应用

    Misiaszek等人设计的自动血沉仪ESR自动化检测手段,随后产生的DIESSE VES-MATIC血沉自动检测系统[1](简称VES-MATIC系统),具有精度好,软件支持强,智能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血沉自动分析仪,都是在VESMATIC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各有其特点.现就血沉自动检测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黄玉霞;彭黎明;左永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时使用G-CSF的临床疗效观察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在联合化疗中所致白细胞减少时,有58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章树桥;龚建益;邹国松;吕永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克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观察

    目的为了评价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0.2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27例,采用头孢克罗0.25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细菌清除率为85.7%;头孢克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2%,细菌清除率为86.7%.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0).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者占83.7%,对头孢克罗敏感者占88.4%.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较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作者:程德云;唐晓燕;陈文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硫喷妥钠致过敏1例

    患者,男,54岁.因双下肢及会阴部爆炸伤、失血性休克,拟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清创术.患者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急诊入手术室:测BP10.5/6kPa,P130次/分,R25次/分.心电图正常.

    作者:张世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PU)中,幽门螺杆菌(HP)是破坏胃粘膜屏障的主要原因,本文就7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洛赛克为基础的三联法和洛赛克单用对HP阳性PU的治愈率和根除HP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崃;李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绞窄性股疝手术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外科于1987~1997年对24例绞窄性股疝病人采取了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22例.年龄53~82岁,平均71.5岁.嵌顿病程均在2~4天.疝内容物22例为回肠,2例为大网膜,均已发生坏死.

    作者:杨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复方甲硝唑液治疗寻常痤疮98例

    笔者于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用复方甲硝唑液外搽治疗98例寻常痤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98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18~30岁;病程2周至10年.皮疹只局限在面部者90例,8例皮疹累及了胸背部.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哺乳期子宫空吸致子宫、回物损伤1例

    患者,33岁,孕4产2+2,因人流术伴下腹剧痛3小时于1999年10月3日入院.患者3月前足月分娩1次,产后恶露持续30天,干净10+天后阴道曾有少许流血(自认为月经来潮),产后一直哺乳至今.产后90天在个体诊所查尿HCG(+),行人工流产,术时子宫大小不清,探针探得宫深达12cm,钳挟和吸刮出脂肪样组织,未见妊娠物,病员腹痛剧烈,停止手术后3小时未缓解,即转入我院.

    作者:江庆霖;何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思密达对减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红霉素由于其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纳差等胃肠道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对25例患儿给以静滴红霉素同时加服思密达,以减少和减轻应用红霉素后的胃肠道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文天全;刘丽;冯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无痛性甲状腺炎2例误诊分析

    无痛性甲状腺炎在临床上较少见极易误诊而不合理用药,我科收治2例误诊为甲亢Graves病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军;孙咏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免疫刺激剂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水平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42例,分别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lg)、细胞因子(IL-6、IL-8、sIL-2R)水平.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半年后再测定上述指标并与24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COPD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母牛分支杆菌治疗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P<0.01).CO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A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IgG、Ig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且用母牛分支杆菌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IL-6、IL-8、sIl-2R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1).用母牛分支杆菌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

    作者:黎友伦;吴亚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大学新生视力调查

    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在体检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新生的视力不良,现将我校1998年入学新生视力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严重并发症产妇死亡1例

    产妇,32岁.于1997年5月5日因孕4产139周宫内孕左枕位,活胎待产入院.孕产史:9年前足月自然分娩1次,自然流产2次.入院查体:T36.4℃,P80次/分,R20次/分,BP13/8kPa.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扪及.产科情况:子宫增大如足月孕,宫高34cm,腹围95cm,左枕位,胎心音136次/分,胎膜未破,骨盆外测正常.

    作者:相瑞芬;周宗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9年5月用IFO+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术前局部注射立止血预防扁桃体摘除术出血42例观察

    笔者近几年来用立止血术前局部注射预防扁桃体摘除术中及术后出血,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42例及未使用立止血的41例对照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颜家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输液反应引起心肌暂时性缺血1例

    患者,男性,50岁.以腹痛泻黄色稀便发热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急性肠炎.予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常规应用庆大16万U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治疗.

    作者:柴秀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左旋咪唑、硫酸镁、甘露醇联合治疗胆道蛔虫36例疗效观察

    胆道蛔虫病是由于蛔虫由小肠逆行钻入胆道所致.笔者对36例单纯型胆道蛔虫病人给予口服左旋咪唑,33%硫酸镁,20%甘露醇治疗,疗效确切,经济方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玎;李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葆乐辉和博利康尼分别加用安得新联合治疗慢性中度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安得新加用葆乐辉和加用博利康尼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把中度哮喘病人4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安得新十葆乐辉,另一组用安得新+博利康尼,动态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均显著改善,但两组间疗效比较无差异性.结论安得新加用葆乐辉与安得新加用博利康尼治疗中度哮喘疗效一致.

    作者:邵新新;徐淑晖;黎怀碧;颜浩;陈文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九维他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我院内科于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纠正心衰的临床治疗基础上,加用九维他注射液辅助治疗共5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病毒性肝炎胆囊壁厚与肝功能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B超发现病毒性肝炎可合并胆囊增厚声像改变.现将我院1995~1998年8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共80人,男67人,女13人.年龄16~75岁,平均44岁.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病例,所有患者乙肝标志物均为阳性,其中1例合并甲肝.临床分型:慢性重型50例,慢性中度型10例,慢性轻度型12例,亚急性重型7例,急性黄疸型1例.诊断标准以1995年全国肝病会议标准为准.

    作者:张正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