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1994年5月至1998年8月我院门诊采用包皮直接扩张法治疗包茎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0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岁,经1次扩张后,189例能顺利上翻包皮,占90%.其中有21例作了第2次扩张,占10%.患者术后第1天包皮有轻度水肿,一般2至3天后自行消退,以后均能翻复自如.
作者:彭资寿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对晚期癌症病人采用口服美施康定已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但部分病人因顽固性的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而不能口服美施康定.为此,我们改用直肠给药.在用药剂量与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取得了与口服同样的镇痛效果.
作者:黄新蓉;颜晓侬;李颖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近几年来用立止血术前局部注射预防扁桃体摘除术中及术后出血,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42例及未使用立止血的41例对照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颜家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因头部外伤致硬膜外血肿入院,入院时神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入院经对症、补液、抗感染观察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意识由清醒逐渐转至嗜睡、昏迷、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约3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CT提示颅内血肿明显扩大,压迫脑组织.
作者:王艳英;底文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化疗的几种类型1.1晚期或播散性癌症的全身化疗,包括治疗和姑息性两种化疗.1.2辅助化疗: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主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防止复发转移所进行的化疗.如乳腺癌病例,腋窝淋巴受累4个以上者,术后有50%~80%的机会存在远处亚临床转移,骨肉瘤截肢术后1年内约有85%病例出现肺转移.通过辅助性化疗提高治愈率及延长无瘤生存期.
作者:曾令源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7月13日~11月16日,老年病区收治的患者中,7例发生了大便失禁2~54天不等,且均为卧床,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74~88岁,平均为79.3岁,且患有5~7种主要疾病.
作者:郭士平;严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苏拉明组,以常压低氧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微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经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和右心室肥厚;经苏拉明处理,可明显减轻低氧所致的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壁增厚和右心室肥厚.结论慢性低氧导致肺动脉高压与VEGF有密切的关系,苏拉明可抑制VEGF的作用而具有显著预防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的效应.
作者:程德云;陈文彬;肖欣荣;田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体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其中又以颈淋巴结肿大常见.随着细针吸细胞(FNAC)技术的广泛应用,FNAC对颈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亦得到了肯定.本文以临床检验,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为对照,探讨FNAC对颈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实用价值和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唐艳;刘绍泉;陈晓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通过对87例临床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发现,胃肠动力剂吗丁啉虽不增强平喘药氨茶碱对气管平滑肌痉挛的解除,但却能缩短咳嗽减轻和停止的时间,说明咳嗽变异型哮喘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加用胃肠动力剂辅佐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波;龙虹;白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对围产儿影响以及早产组围产儿死亡与体重的关系及死亡时间进行分析,以便为早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罗红裔;曾明华;王劲;梅小平;冉隆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女,30岁.因右侧偏瘫3天于1994年9月入院.3天前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瘫痪,不伴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无头痛及呕吐.曾在一中医院行针灸按摩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前1天右侧肢体无力加重.入院查体:BP14/9kPa,P92次/分.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双瞳孔等大圆形,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无面瘫征.
作者:夏志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安得新加用葆乐辉和加用博利康尼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把中度哮喘病人4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安得新十葆乐辉,另一组用安得新+博利康尼,动态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均显著改善,但两组间疗效比较无差异性.结论安得新加用葆乐辉与安得新加用博利康尼治疗中度哮喘疗效一致.
作者:邵新新;徐淑晖;黎怀碧;颜浩;陈文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于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用复方甲硝唑液外搽治疗98例寻常痤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98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18~30岁;病程2周至10年.皮疹只局限在面部者90例,8例皮疹累及了胸背部.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浆液性眼筋膜炎误诊为流行性结膜炎.典型病例:患者,女,47岁,以双眼疼痛、畏光、流泪1天就诊.查双眼视力4.1,矫正视力5.0,双眼睑轻度肿胀,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明显水肿,角膜上皮点状脱失.诊断双眼流行性结膜炎,给予抗病毒治疗,次日患者复诊,上述症状加重,并且出现眼球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用抗生素合并激素治疗有明显疗效,用药2周后停药.后诊断双眼浆液性筋膜炎.随访2年无复发.
作者:宫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胎心变化是衡量胎儿宫内状况好坏的尺度,基线变异能客观反映胎儿的储备能力.临床研究发现:产时基线变异异常合并周期性胎心率变化,能提高诊断产时胎儿窒息的准确性.作者分析了1565例产时胎监基线变化,并对其进行临床意义的评价.
作者:刘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小创伤的外科手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院1991年起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至1998年底已逾2500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创伤、少痛苦、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人乐于接受.现将本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丁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产妇,22岁.因G1P0孕39+6周,胎儿上半身挽出,胎臀不下2小时于1999年4月7日下午12点30分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小时出现阵腹痛,8小时后到当地乡医院住院待产,产程中自然破膜,羊水约2000ml,2小时前胎儿上半身娩出,牵引胎臀不下.
作者:李万珍;陈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男,54岁.因双下肢及会阴部爆炸伤、失血性休克,拟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清创术.患者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急诊入手术室:测BP10.5/6kPa,P130次/分,R25次/分.心电图正常.
作者:张世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分析婴幼儿肠套叠经作者空气整复治疗的213例患者一次整复成功155例,对操作技术并结合手术所见,分析首次整复失败58例的失败原因,旨在提高整复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建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单纯静脉全麻与安氟醚-普鲁卡因静吸全麻是国内临床常用的两种全身麻醉方法.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共进行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种全身麻醉对循环的影响.
作者:景州;赵高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