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前;尹绍雅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脑外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科3年来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病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 33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特重型占63.6%,除1例为单纯硬膜外血肿外,余者均为复杂性损伤,即有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和(或)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存,其中18例(54.6%)术前严重脑疝致双瞳孔散大时间超过3小时,术后存在高热、低血氧、严重电解质紊乱、顽固性癫痫等并发症.结论原发脑损伤过重及脑受压时间太长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低血氧、术中脑膨出、顽固性癫痫、高热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何能前;尹绍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男,72岁.因排尿困难6月,加重伴血尿6天入院.6天前出现肉眼全程血尿、尿痛,院外治疗无效,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排尿受阻,下腹胀痛难忍.体检:下腹部丰满,膀胱充盈平脐下3横指,有压痛,双肾区不丰满,无叩痛,前列腺Ⅱ度增大,质中,无硬结,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中央沟消失.导尿引出大量血尿.B超示:膀胱极度充盈,未见光团及隆凸,前列腺肿大,约5.5cm×4.5cm× 4.5cm包膜不光滑,中叶突入膀胱约2.0cm.拟诊为前列腺增生伴出血,急性尿潴留.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作者:谢秩章;谭本福;刘念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血管内皮损伤是2型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1],阿魏酸钠(SF)具有双重保护血管内皮作用,为此我们检测了56例DM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和内皮素(ET)水平,以进一步观察SF对VEC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春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8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脾占位性病变31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华;马宏敏;蔡志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女性,24岁.因右中下腹痛3天,加重1天入院.3天前突然出现右中腹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次日疼痛扩散至右中下腹,伴发热、恶心欲吐.
作者:邓治林;朱致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治疗和/或抢救病人的重要科室.如何加强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是医院管理人员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认为,手术室的管理重点,在于狠抓两项素质培养和六项主要基础工作.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一类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粘连,从而促使白细胞贴壁、外渗、游走、聚集、抗原表达和淋巴细胞激活.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发现CAMs在机体发育、维持组织结构、介导炎症反应、肿瘤转移以及创伤修复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CAMs在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卢莺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检查对处理药物流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方法对药物流产后出血超过15天的患者进行子宫颈外观检查及改良Insler子宫颈评分,子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查,B超检查,部分患者行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和子宫腔内刮出物的病理检查.结果 54.47%(140/257)的患者发现子宫颈管内组织堵塞,立即行清宫术止血,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腔内组织残留,117例改良Insler子宫颈评分为6.26±1.16分,57例高于8分,占48.72%,24.79%(29/117)的患者子宫颈管内分泌物涂片发现慢性子宫内膜炎,83.76%(98/117)的无子宫颈管内组织堵塞的患者应用炔诺酮止血成功,19例(16.24%)用炔诺酮止血失败者清宫发现有绒毛组织残留.结论对药物流产后出血超过15天的患者应常规进行子宫颈检查,子宫颈管内有组织堵塞者应立即清宫,子宫颈管内无组织堵塞者可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试用炔诺酮治疗.
作者:杨业洲;杨年;岳军;谢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医院感染发生在高龄患者较多,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影响病床周转,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目前已成为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85例死亡病历分析,对老年慢性病死亡病人合并医院感染情况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发秀;陈方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未分化大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行肺叶切除、双肺叶切除23例,全肺切除10例,姑息性肺叶切除4例,术后UICC分期Ⅰ期2例,Ⅱ期14例,ⅢA期16例,ⅢB期5例.术后随访3~5年.15例术前术后化疗的病例1,3,5年生存率73.3%、46.7%、33.3%.17例单纯手术未化疗病例的1,3,5年生存率64.7%,29.4%,9.1%.结论未分化大细胞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局部浸润明显,易早期出现血行或淋巴转移.易误诊为低分化腺癌或鳞癌.术式以肺叶切除和双肺叶切除为主,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差.采取化疗+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甘崇志;丛伟;耕嗄;陈文辉;王道庄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为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我们采用卡铂和足叶乙甙联合治疗晚期肺癌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萍;曾令源;郑蓉;杨志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用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杀胚治疗异位妊娠7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1.21%.患者年龄21~38岁.未生育者44例,已生育者28例,有异位妊娠手术史7例.
作者:岳军;谢兰;杨荣秀;程小尧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13~54岁,平均38岁.全部按1994年重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并经心电图确定伴有Ⅲ°AVB,其中发生晕厥3例,阿一斯综合征1例.
作者:成功;周双陆;颜昌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的疗效及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HIE新生儿分为地塞米松大剂量治疗组共29例,小剂量治疗组30例.两组生后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过氧化脂质(LPO)、一氧化氮(NO)、血皮质醇(PTC)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进行治疗后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NBNA评分)测定.结果 HIE时,LPO、NO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0.01),血PTC升高,而ACTH基本正常.大剂量组治疗后LPO、NO、PTC有明显下降而小剂量组则不明显.治疗后20项NBNA评分在大剂量组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短程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HIE确有一定疗效,且未发现血PTC紊乱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
作者:廖志;傅师亭;保勇;毛晓兰;刘华;周谦;刘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从1998年与四川银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用<医星>医院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两年来,整个网络运行稳定,成功达到预先设想,功能完善,而且渗透到了人事工资、物资等领域,全面建成了计算机网络中心.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方便了就医的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财务管理,改变了医院管理传统的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使医院的管理上档升级,从而推动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这方面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高永达;高榜仲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晚期妊娠引产是产科常用的方法,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正常妊娠晚期引产和因医学指征或社会因素而进行的引产有增高的趋势.国外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引产率从28%上升至55%时,围产儿死亡率则由22.2‰下降至10.6‰,表明有引产条件者积极使已成熟的胎儿及早脱离已不适于生长发育的宫内环境,使母儿避免继续妊娠带来的危害,从而减少母、婴患病率及围产期死亡率.实施引产,医生和产妇对分娩均有准备,且尽量将分娩集中在人力、条件都较好的时间进行,有利于对分娩过程的监护,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纵观国内外报导,只要正确选择病例,应用适当、有效的方法,适时采用引产措施,引产过程中加强监护和管理,晚期妊娠引产不失为一个保护高危孕产妇,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蔚越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分娩二产程宫缩乏力的效果.方法选择二产程宫缩乏力具有催产指征待产妇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予米索前列醇25μg,一次性口服,对照组予3U缩宫素+5%葡萄糖500m1缓慢静滴.结果两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5.0%、82.5%,P>0.05.产程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分娩过程中未出现药物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微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分娩二产程宫缩乏力催产具有缩宫素同等效应,且安全、方法简单.
作者:袁蓉;张楠;吕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67年,Moraes-Ruehsen和Jones将40岁前自然绝经这一临床现象称之为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POF),人群发生率约1%,30岁前的妇女人群发生率约0.1%[1],闭经患者中约2%~10%系POF.POF对年轻妇女是一种灾害性的生理与心理打击,在给予社会上和心理上支持的同时,应给予相应的医学治疗[2],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状况和生育要求、病因、卵巢内有无卵泡及经济状况等情况来加以确定.
作者:杨业洲;谢兰;谢平;陈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心脏骤停.而某些严重并发症,常以持久不易纠正的心律失常为早期表现[1].因此正确识别围术期心律失常原因,正确处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8年8~11月间6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光;任光国;庄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消化内科自1998年起应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共63例,效果良好,现总结于后.
作者:陈旭平;付冰;蒋志凌;曾育龙;邓桂英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