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刘小勇;向宸辉;陈胜龙;王鹏桥;卢芳;康蓉

关键词:TPKEP, TPKRP, 前列腺增生,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23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PKRP);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和膀胱冲洗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切除体重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IPSS和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大尿流率(Qmax)和总临床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临床疗效更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在早期(微量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对照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BUN与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β2-MG、24h mAlb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底事件及皮下淤青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助于逆转早期肾病的发展,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薇;任珍;王晓光;焦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前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前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血生化检查指标),记录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前血压并分析其血压变异性.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并分析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血液透析前收缩压变异(SD)、舒张压变异(SD)、血小板计数、年龄及透析龄在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7)与透析前收缩压变异(P=0.023)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和透析前收缩压变异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年龄越大、透析前收缩压变异越大的患者认知功能越差.

    作者:李霞;朱军;程悦;付永刚;王霞;李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左卡尼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MI、LVEF、CO、CD3+、CD4+、CD8+、CD4+/CD8+、SIL-2R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MI、LVEF、CO、CD3+、CD4+、CD8+、CD4 +/CD8+、SIL-2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MI、LVEF、CO、CD3+、CD4+、CD4 +/CD8+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D8+、SIL-2R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血液透析者,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SIL-2R浓度,疗效及安全性好.

    作者:金刚;董倩兰;梁衍;冯婷;王晓明;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能量CO2点阵激光与点阵射频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比高能量CO2点阵激光与点阵射频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高能量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点阵射频治疗,1次/周,共治疗5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积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水分丢失明显减少,而含水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水分丢失、含水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疼痛、红斑、色素沉着、增生性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点阵射频技术,高能量CO2点阵激光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应用能促进皮肤生理指标的改善,从而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消失与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纬;张丰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经腹腔镜肾盂成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腔镜肾盂成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UPJO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非改良组,每组各31例.改良组采用改良经腹腹腔镜术治疗,非改良组采用非改良术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62例UPJO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非改良组止痛药用量较改良组大、住院天数较改良组长、术后手术口脂肪液化及感染几率较改良组高(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肾集合系统扩展分离前后径(AP)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RF)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改良经腹腔镜术治疗UPJO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创伤小、疼痛小、患者恢复时间短,优于非改良组非改良术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莲;王勋;刘赢;胡世松;王国昆;周权;施宗伟;吴学振;赵声龙;邹利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诱素-1(LKN-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A组先以1.5mg/kg·d的剂量服用4周,之后以1mg/kg·d的剂量再服用4周;B组剂量为1mg/kg·d,连续用药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LKN-1、RBP、MMP-9、TIMP-1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SCr、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A组SCr、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KN-1、RBP、TIMP-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MMP-9明显增加(P<0.05),A组血清LKN-1、RBP、TIMP-1明显低于B组,血清MMP-9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增加雷公藤多苷的起始剂量更有助于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内在机制可能更有效的降低血清LKN-1、RBP水平,增加MMP-9活性,抑制TIMP-1的表达相关,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张琴;尹罗娟;欧阳林旗;杨磊;胡炜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评估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通过对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护理措施的探索,以利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 选取我院51例住院动脉栓塞术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结果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及SAS评分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评估干预不仅可明显改善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春娟;王晓艳;李娟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尿脓毒血症又称尿源性脓毒血症,其病情凶险、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数逐渐增多,死亡率上升.从手术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并给予重点关注和追踪,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文献复习,对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常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跃林;张宗平;李云祥;谭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与持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SAP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20例),治疗组2(2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1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组2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48h,对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同时进行MODS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后12和24、48h患者C反应蛋白、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治疗组1与治疗组2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较单纯血液灌流和常规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炎性介质清除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纠正内环境紊乱及脏器功能衰竭,降低病死率.

    作者:胥清蓉;陈晓梅;石宝春;曾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系统性小血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一类累积多个器官系统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该病进展迅猛,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也称为CCL2,是CC类细胞趋化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Mo/Mψ)具有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双重作用,参与了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炎症过程.本文对MCP-1及其受体CCR2的结构和功能以及MCP-1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兰秀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依诺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作为抗凝剂,观察组采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作为抗凝剂.治疗并观察两月.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脱发、出血、透析器凝血等并发症方面的区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发生凝血、出血及脱发的百分率方面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方面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江;谢席胜;冯胜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将226名膀胱癌患者设为病例组,同时招募27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用于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在IL-23R的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中,rs10889677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rs10889677位点C等住基因频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23R可能在膀胱癌易感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铁龙;黄静;谭春林;邹兵;付剑;李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水平在帕金森病中(PD)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帕金森患者(PD组),对照组为健康人50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不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Hcy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血浆Hcy浓度在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降低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望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杨旭;季一飞;张珊珊;张翼;周华勇;蒲举;龙继发;马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名,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变化、胰岛功能变化、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HR、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症状调节麻醉程度,并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及C肽分泌,平衡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减少术后清醒时间,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法;张杰;马鹏;谢国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型湿性敷料应用于带状疱疹感染创面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带状疱疹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带状疱疹合并皮肤感染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等剂量阿昔洛韦静滴,观察组采用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对皮损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和庆大霉素交替局部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在换药第3、6和9天感染控制情况、皮损干涸结痂及疼痛减轻情况、换药时患者疼痛程度、10天内平均每日换药护理耗时.结果 在治疗后的第3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有效(P<0.05);在治疗后的第6天,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显效率更高(P<0.01);治疗后第9天,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时患者创面疼痛观察组无或轻微疼痛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1),且疼痛耐受性更强.观察组10天内平均每天换药护理时间更短(P=0.000).结论 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对疱疹皮肤破溃合并感染后的皮损疗效肯定,能明显控制皮肤破溃及感染情况,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咏梅;胡蓉;高励;杨艳;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透析方式下终末期肾病临床多项指标水平的差异性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式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至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例分为A、B、C3组,每组各28例,A组给予普通血透,B组给予床旁血透(CRRT),C组给予腹膜透析,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炎症因子水平、残余肾功能与心功能指标、不良事件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B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A组与C组(P<0.05),B组血磷、甲状旁腺素、BUN水平显著低于A组与C组(P<0.05),而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血清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残留肾功能(RRF)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B与C组LVEF明显高于A组(P<0.05),B组LVEDV、LVESV明显小于A组与C组(P<0.05);C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不良事件主要是感染,A组与B组不良事件主要是脑血管疾病与内瘘阻塞.结论 腹膜透析方式下ESRD患者炎症反应较轻,可保护残余肾功能,但容易产生感染事件;CRRT血磷、甲状旁腺素及尿素氮清除能力较强,能提高血钙水平、保护心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普通血透与CRRT容易产生脑血管并发症或者内瘘阻塞.

    作者:曾常凤;王宇;温月;张华;刁永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评判上尿路结石术后继发慢性梗阻性肾病的风险性模型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 根据与上尿路结石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构建评判上尿路结石术后继发慢性梗阻性肾病(Chronic obstructive nephropathy,CON)的风险性模型,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04月~2016年03月初次接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13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初始入院时的各项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以确认预后,依据随访结果,进行远期风险性预测和相关危重度评判分析.结果 纳入的31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280例完成随访,33例于随访期内进展至CON.Cox回归分析显示,上尿路结石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模型由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高尿肾损伤分子-1 (urine Kidney injury molecule-1,uKIM-1)含量、高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含量、高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in C,CysC)含量组成,均为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病一年内继发CON的独立风险因素;uKIM-1≥149.87 pg/ml或uNGAL≥138.22 ng/ml患者的病情更严重、进展至CON阶段的时间更短,其中uKIM-1的临界值指标具有更高的危重度评判效能(P<0.05).结论 手术并发症、术后结石复发、uKIM-1、uNGAL、CysC是上尿路结石患者继发CON的风险因素,且uKIM-1≥149.87 pg/ml为衡量上尿路结石病情危重度的临界点.

    作者:陈胜;昝晓晨;刘云;李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化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抗凝分别应用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CR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全身肝素抗凝,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相关指标、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滤器使用寿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APTT、PT较治疗前升高,PLT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APTT、PT显著低于对照组,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O3-浓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延长(P<0.05).结论 在脓毒性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较全身肝素的抗凝效果更佳,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作者:刘文悦;魏晓华;杨丽丽;卢清龙;马增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原低氧环境与大鼠SAP肝损伤中TNF-α的相关性

    目的 从细胞因子角度阐明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与TNF-α的相关性,为临床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牛黄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SAP模型,离心血清检测ALT、AST含量,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高通量相关性研究.借助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模型,对肝功能指标(AST、ALT)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肝损伤后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 大鼠SAP肝损伤后,同一海拔中ALT、AST、TNF-α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同一时间下,假手术组ALT、AST、TNF-α与海拔变化关系不大,其余各时间组中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结论 大鼠SAP肝损害随海拔增和时间增加而加重;大鼠SAP肝损害后,TNF-α的表达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作者:潘洪帅;郭亚民;朱海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CK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407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达标情况、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如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住院体验及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达标情况,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体验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改善遵医行为,使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增强.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对延缓CKD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更好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晓清;黄秋鹏;谢席胜;夏梦迪;王宝福;庞晴;何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