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杨旭;季一飞;张珊珊;张翼;周华勇;蒲举;龙继发;马英

关键词:帕金森病, 同型半胱氨酸, 血尿酸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水平在帕金森病中(PD)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帕金森患者(PD组),对照组为健康人50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不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Hcy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血浆Hcy浓度在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降低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望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86例合并T2DM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N组(术后EN支持)和PN组(术后PN支持),每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糖、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EN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无明显变化(P>0.05),而PN组则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1周EN组FBG、2 hPG均显著低于PN组(P<0.01);术后PN组体重(BW)、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蛋白(PA)、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EN组(P<0.05);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1).结论 T2DM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EN效果优于PN,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信保;邹佩钢;杨学军;贾映东;吴建平;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尿道膀胱尿路上皮肿瘤二次电切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经膀胱尿路上皮肿瘤二次电切对减少经尿道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率及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TURBT术后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57例,其中单次电切组109例,二次电切组48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比两组复发率及各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情况.结果 复发患者主要为T1期及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例患者在二次电切后纠正病理诊断.二次电切组复发率低于单次电切组(P<0.05).结论 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可进一步明确肿瘤分期,降低高危膀胱癌患者的复发率、延缓进展、改善预后.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把握二次电切的手术指针,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敖敏;刘光涛;李菲菲;黄贵闽;王开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前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前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血生化检查指标),记录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前血压并分析其血压变异性.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并分析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血液透析前收缩压变异(SD)、舒张压变异(SD)、血小板计数、年龄及透析龄在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7)与透析前收缩压变异(P=0.023)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和透析前收缩压变异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年龄越大、透析前收缩压变异越大的患者认知功能越差.

    作者:李霞;朱军;程悦;付永刚;王霞;李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原低氧环境与大鼠SAP肝损伤中TNF-α的相关性

    目的 从细胞因子角度阐明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与TNF-α的相关性,为临床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牛黄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SAP模型,离心血清检测ALT、AST含量,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高通量相关性研究.借助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模型,对肝功能指标(AST、ALT)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肝损伤后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 大鼠SAP肝损伤后,同一海拔中ALT、AST、TNF-α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同一时间下,假手术组ALT、AST、TNF-α与海拔变化关系不大,其余各时间组中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结论 大鼠SAP肝损害随海拔增和时间增加而加重;大鼠SAP肝损害后,TNF-α的表达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作者:潘洪帅;郭亚民;朱海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系统性小血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一类累积多个器官系统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该病进展迅猛,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也称为CCL2,是CC类细胞趋化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Mo/Mψ)具有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双重作用,参与了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炎症过程.本文对MCP-1及其受体CCR2的结构和功能以及MCP-1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兰秀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尿脓毒血症又称尿源性脓毒血症,其病情凶险、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数逐渐增多,死亡率上升.从手术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并给予重点关注和追踪,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文献复习,对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常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跃林;张宗平;李云祥;谭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左卡尼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MI、LVEF、CO、CD3+、CD4+、CD8+、CD4+/CD8+、SIL-2R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MI、LVEF、CO、CD3+、CD4+、CD8+、CD4 +/CD8+、SIL-2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MI、LVEF、CO、CD3+、CD4+、CD4 +/CD8+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D8+、SIL-2R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血液透析者,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SIL-2R浓度,疗效及安全性好.

    作者:金刚;董倩兰;梁衍;冯婷;王晓明;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评估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通过对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护理措施的探索,以利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 选取我院51例住院动脉栓塞术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结果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及SAS评分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评估干预不仅可明显改善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春娟;王晓艳;李娟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瑞匹坦用于小细胞肺癌EP方案化疗预防性止吐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阿瑞匹坦在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联合顺泊(EP)方案化疗中,对急性期及迟发性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的EP方案化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预防止吐,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瑞匹坦预防止吐.完成1个周期化疗后,评估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急性、迟发性恶心呕吐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均按时完成1个周期的EP方案化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性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迟发性恶心呕吐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乏力、呃逆、头晕、腹胀、便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托烷司琼预防治疗小细胞肺癌EP方案化疗中引起的急性及迟发性恶心呕吐安全性高,尤其对迟发性CINV有确切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宁;兰海涛;张明;李宏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两类骨性Ⅱ类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骨性Ⅱ类高角和均角患者的髁突位置的异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张震康法测量骨性Ⅱ类高角组(HG组33例)与均角组(AG组27例)的颞下颌关节间隙的相关指标:关节上间隙、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髁突相对位置,及由X线头影测量下颌骨形态相关指标:PP-MP、SN-MP、OP-SN、SNA、ANB、Ar-Go-Me、SNB的角度和L6c-MP、U6c-PP、Co-Go、Go-Gn的线距,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髁突位置、关节间隙及下颌骨形态等.结果 髁突与关节窝位置关系的指标中,两组患者髁突关节窝相对位置均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关节前后间隙比AG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形态的指标中,HG组下颌骨体长、上颌升支长度均比AG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G组上后牙槽高度及平面角∠OP-SN明显大于于AG组(P<0.001),(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结论 骨性Ⅱ类高角与均角患者髁突相对位置无差别,由于前者下颌发育明显不及后者,故前者代偿治疗中以控制和压低上后牙,减少(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为主.

    作者:韩红娟;任小华;吴浩;蒋芳;牟雁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名,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变化、胰岛功能变化、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HR、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症状调节麻醉程度,并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及C肽分泌,平衡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减少术后清醒时间,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法;张杰;马鹏;谢国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23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PKRP);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和膀胱冲洗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切除体重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IPSS和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大尿流率(Qmax)和总临床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临床疗效更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勇;向宸辉;陈胜龙;王鹏桥;卢芳;康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不同方法制作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方法制作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肾囊肿(直径>5c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根据患者意愿、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不同制作方法分为A(Monfreux法,15例)、B(Tessari法,25例)、C(Tessari/DSS法,20例)3组,术后3、6、12个月行超声复查,评价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5例,临床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100.00%;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直径>5cm肾囊肿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且不同制作方法对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效果影响不大.

    作者:彭娟;钱婷婷;朱梅;王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与预防手指脱套伤感染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和降低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手指脱套伤后感染的措施.方法 将182例手指脱套伤患者按住院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VSD引流管的妥善固定、保持合适有效负压、随时观察和处置异常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VSD更换次数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负压引流管的有效管护,可降低手指脱套伤患者伤口创面的感染率,减少VSD更换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妮;李伟芳;曹偌齐;康改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后腹膜巨淋巴细胞增殖症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的诊疗策略

    巨淋巴细胞增殖症(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淋巴结异常增殖性疾病,伴发皮肤、粘膜改变,称为副肿瘤性天疱疮(PNP),发生于后腹膜者临床上较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并根据其分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本文针对其特点及诊疗策略进行述评,以提高对巨淋巴细胞增殖症的认识及诊治策略.

    作者:王健;李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柯里拉京通过下调NOTCH1信号通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柯里拉京能否通过下调NOTCH1信号通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以及对Hes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柯里拉京(0μg/ml、10μg/ml和100μg/ml)对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和48h)使用MTT法对SGC-7901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干预48h后,使用qPCR和western blot对在不同浓度(0μg/ml、10μg/ml和100μ g/ml)柯里拉京干预后,细胞NOTCH1、He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不同浓度柯里拉京(0μg/ml、10μg/ml和100μg/ml)对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干预后,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柯里拉京(0μg/ml、10μg/ml和100μg/ml)干预48 h后,胃癌SGC-7901细胞NOTCH1及He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柯里拉京可通过下调NOTCH1/Hes1信号通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同时为柯里拉京用于临床治疗胃癌等恶性肿瘤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尹鹏;胡君;储著凌;侯乐伟;宋博;栾荣刚;胡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硬皮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可引起多器官纤维化,而间质性肺疾病则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表现遗传修饰等;治疗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药物有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免疫球蛋白,还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肺移植等治疗方法.本文就上述两方面新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苟玉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经腹腔镜肾盂成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腔镜肾盂成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UPJO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非改良组,每组各31例.改良组采用改良经腹腹腔镜术治疗,非改良组采用非改良术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62例UPJO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非改良组止痛药用量较改良组大、住院天数较改良组长、术后手术口脂肪液化及感染几率较改良组高(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肾集合系统扩展分离前后径(AP)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RF)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改良经腹腔镜术治疗UPJO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创伤小、疼痛小、患者恢复时间短,优于非改良组非改良术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莲;王勋;刘赢;胡世松;王国昆;周权;施宗伟;吴学振;赵声龙;邹利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黄连素抑制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黄连素抑制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治疗组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素(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干预SW480细胞株.MTT比色法观察佳作用浓度及细胞增殖效果.结果显示佳作用浓度为150μmol/L.后续实验治疗组SW480细胞用150μmol/L黄连素干预48小时,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基.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SW480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中Livin、YKL-40、AKT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结果 黄连素干预SW480细胞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SW480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并伴有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Livin、YKL-40、AKT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黄连素可明显抑制YKL-40/AKT/Cyclin D1信号通路和SW480细胞中Ang-2的表达水平.结论 黄连素能有效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包括下调YKL-40/AKT/Cyclin D1信号通路从而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通过降低Livin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并可下调Ang-2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

    作者:彭洪;林中超;彭明沙;祝秀华;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将226名膀胱癌患者设为病例组,同时招募27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用于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在IL-23R的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中,rs10889677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rs10889677位点C等住基因频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23R可能在膀胱癌易感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铁龙;黄静;谭春林;邹兵;付剑;李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