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洪;林中超;彭明沙;祝秀华;刘娟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在早期(微量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对照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BUN与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β2-MG、24h mAlb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底事件及皮下淤青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助于逆转早期肾病的发展,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薇;任珍;王晓光;焦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名,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变化、胰岛功能变化、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HR、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症状调节麻醉程度,并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及C肽分泌,平衡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减少术后清醒时间,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法;张杰;马鹏;谢国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高能量CO2点阵激光与点阵射频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高能量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点阵射频治疗,1次/周,共治疗5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积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水分丢失明显减少,而含水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水分丢失、含水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疼痛、红斑、色素沉着、增生性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点阵射频技术,高能量CO2点阵激光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应用能促进皮肤生理指标的改善,从而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消失与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纬;张丰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护理措施的探索,以利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 选取我院51例住院动脉栓塞术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结果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及SAS评分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评估干预不仅可明显改善老年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春娟;王晓艳;李娟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带状疱疹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带状疱疹合并皮肤感染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等剂量阿昔洛韦静滴,观察组采用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对皮损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和庆大霉素交替局部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在换药第3、6和9天感染控制情况、皮损干涸结痂及疼痛减轻情况、换药时患者疼痛程度、10天内平均每日换药护理耗时.结果 在治疗后的第3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有效(P<0.05);在治疗后的第6天,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显效率更高(P<0.01);治疗后第9天,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时患者创面疼痛观察组无或轻微疼痛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1),且疼痛耐受性更强.观察组10天内平均每天换药护理时间更短(P=0.000).结论 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对疱疹皮肤破溃合并感染后的皮损疗效肯定,能明显控制皮肤破溃及感染情况,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咏梅;胡蓉;高励;杨艳;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狼疮性肾炎的潜在临床预测指标.方法 纳入200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我院狼疮性肾炎患者243例,于我院肾脏病理数据库提取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分型之间各参数,分析各参数与不同分型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法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各分型的性别组成、临床表现及家族史无差异(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MAP和白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型贫血严重,且Cr高,Ⅴ型Cr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尿蛋白定量与Ⅳ型、MAP与Ⅴ型之间呈正相关;贫血与Ⅳ型呈负相关,Cr与新月体型和Ⅳ型之间呈正相关.大量蛋白尿为Ⅲ型与Ⅳ+Ⅴ型的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为Ⅲ+Ⅴ型和Ⅳ+Ⅴ型的危险因素,贫血为Ⅲ+Ⅴ型的危险因素;肌酐升高与MAP升高均为Ⅴ型的危险因素.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分别为Ⅳ+Ⅴ型与Ⅲ+Ⅴ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贫血和Cr升高分别与Ⅳ型、Ⅴ型、Ⅳ型和新月体型关系密切.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分别为Ⅳ+Ⅴ型与Ⅲ+Ⅴ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关注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狼疮性肾炎分型.
作者:冯韵霖;牟俊杰;张萍;邹玉蓉;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将226名膀胱癌患者设为病例组,同时招募27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用于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在IL-23R的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中,rs10889677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rs10889677位点C等住基因频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23R可能在膀胱癌易感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铁龙;黄静;谭春林;邹兵;付剑;李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从细胞因子角度阐明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与TNF-α的相关性,为临床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牛黄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SAP模型,离心血清检测ALT、AST含量,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高通量相关性研究.借助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模型,对肝功能指标(AST、ALT)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肝损伤后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 大鼠SAP肝损伤后,同一海拔中ALT、AST、TNF-α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同一时间下,假手术组ALT、AST、TNF-α与海拔变化关系不大,其余各时间组中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结论 大鼠SAP肝损害随海拔增和时间增加而加重;大鼠SAP肝损害后,TNF-α的表达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作者:潘洪帅;郭亚民;朱海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鲍温病及佩吉特病患者皮损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 (GRIM 19)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集我院鲍温病(37例)及佩吉特病(33例)患者皮损组织及健康人(34例)皮肤组织,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患者皮损组织及健康人皮肤组织中GRIM 19表达水平.结果 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鲍温病和佩吉特病患者皮损组织中GRIM 19表达水平相比于健康人皮肤组织显著下降(P<0.05).结论 鲍温病及佩吉特病患者皮损中GRIM 19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GRIM 19表达量与鲍温病及佩吉特病发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随;刘斌;金汶;徐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经膀胱尿路上皮肿瘤二次电切对减少经尿道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率及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TURBT术后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57例,其中单次电切组109例,二次电切组48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比两组复发率及各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情况.结果 复发患者主要为T1期及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例患者在二次电切后纠正病理诊断.二次电切组复发率低于单次电切组(P<0.05).结论 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可进一步明确肿瘤分期,降低高危膀胱癌患者的复发率、延缓进展、改善预后.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把握二次电切的手术指针,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敖敏;刘光涛;李菲菲;黄贵闽;王开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害的机理以及鸟司他丁的干预效应.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三组,每组各18只,每组再分为6h、12h和24h亚组(n=6).以5%的牛磺胆酸造模SAP,对照组开腹并拨动胰腺组织,而治疗组在SAP基础上予乌司他丁干预.检测胰腺及肺组织的病理学及血氧分压改变;免疫法检测胰腺的HMGB1的水平;ELISA法检测胰腺、肺及血中的TNF-α、HMGB1、IL-1β蛋白浓度.结果 SAP组在血、胰腺、肺中的HMGB1蛋白浓度在6~24h持续上升,SAP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中的IL-1β、TNF-α蛋白浓度在6~12h持续上升,于24h开始降低,SAP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可见HMGB1强表达:SAP组>治疗组>对照组,从6~24h保持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大鼠的炎症机制可能是由于HMGB1部分结合TNF-α、IL-1β并通过JNK信号通路而导致的,而乌司他丁能降低SAP大鼠肺组织中HMGB1、TNF-α、IL-1β表达及中断JNK信号通路,能有效治疗SAP大鼠的胰腺及肺损伤.
作者:王静;黄忠;魏尉;候聪;王霆宇;罗红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与上尿路结石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构建评判上尿路结石术后继发慢性梗阻性肾病(Chronic obstructive nephropathy,CON)的风险性模型,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04月~2016年03月初次接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13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初始入院时的各项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以确认预后,依据随访结果,进行远期风险性预测和相关危重度评判分析.结果 纳入的31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280例完成随访,33例于随访期内进展至CON.Cox回归分析显示,上尿路结石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模型由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高尿肾损伤分子-1 (urine Kidney injury molecule-1,uKIM-1)含量、高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含量、高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in C,CysC)含量组成,均为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病一年内继发CON的独立风险因素;uKIM-1≥149.87 pg/ml或uNGAL≥138.22 ng/ml患者的病情更严重、进展至CON阶段的时间更短,其中uKIM-1的临界值指标具有更高的危重度评判效能(P<0.05).结论 手术并发症、术后结石复发、uKIM-1、uNGAL、CysC是上尿路结石患者继发CON的风险因素,且uKIM-1≥149.87 pg/ml为衡量上尿路结石病情危重度的临界点.
作者:陈胜;昝晓晨;刘云;李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凡士林油纱改善经皮肾镜碎石(PCNL)术后拔除肾造瘘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共359例接受PCNL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0例,在拔除肾造瘘管后在造瘘口使用10x10cm凡士林油纱封堵,取健侧卧位;对照组179例,按传统方法拔除肾造瘘管,取健侧卧位.比较两组患者在拔除肾造瘘管后是否发生漏尿以及漏尿时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造瘘口愈合时间、患者舒适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肾造瘘管口漏尿发生的人数及漏尿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造瘘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凡士林油纱可有效改善PCNL术后拔除肾造瘘管患者漏尿的发生及减少漏尿时间;降低肾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造瘘口的愈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此方法操作简单,凡士林油纱经济易于取得,临床使用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冬萍;何其英;徐苓傈;李丽;但丹;汤亚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作为抗凝剂,观察组采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作为抗凝剂.治疗并观察两月.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脱发、出血、透析器凝血等并发症方面的区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发生凝血、出血及脱发的百分率方面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方面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江;谢席胜;冯胜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抗凝分别应用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CR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全身肝素抗凝,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相关指标、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滤器使用寿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APTT、PT较治疗前升高,PLT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APTT、PT显著低于对照组,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O3-浓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延长(P<0.05).结论 在脓毒性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较全身肝素的抗凝效果更佳,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作者:刘文悦;魏晓华;杨丽丽;卢清龙;马增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尿脓毒血症又称尿源性脓毒血症,其病情凶险、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数逐渐增多,死亡率上升.从手术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并给予重点关注和追踪,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文献复习,对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常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跃林;张宗平;李云祥;谭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患儿在不同镇痛方式下进行术前清洗对患儿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院初次手术的3岁以上尿道下裂患儿105例,分为前期组与后期组两组,前期组患儿51例,术前1天阴茎表面麻醉下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清理术野;后期组患儿54例,手术当天全麻下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清理术野.记录清理完成率、清理时间、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生理反应PRST评分法记录患儿清理时疼痛强度.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期组清理完成率86.3%,后期组清理完成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组清理时间长于后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前期组表面麻醉镇痛效果不理想,后期组全麻镇痛效果可靠,且节约时间、人力(P<0.05).术后所有患儿均获随访,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漏尿、皮瓣缺血、尿道狭窄、尿道憩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当天全麻下清理术野具有操作完成率高、操作时间短、需要人手少、患儿无痛苦、家长无心理负担等优势,清理效果与术前1天清理效果相当,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一东;曾莉;黄鲁刚;张杰;黄桂珍;马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阿瑞匹坦在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联合顺泊(EP)方案化疗中,对急性期及迟发性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的EP方案化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预防止吐,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瑞匹坦预防止吐.完成1个周期化疗后,评估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急性、迟发性恶心呕吐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均按时完成1个周期的EP方案化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性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迟发性恶心呕吐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乏力、呃逆、头晕、腹胀、便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托烷司琼预防治疗小细胞肺癌EP方案化疗中引起的急性及迟发性恶心呕吐安全性高,尤其对迟发性CINV有确切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宁;兰海涛;张明;李宏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骨性Ⅱ类高角和均角患者的髁突位置的异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张震康法测量骨性Ⅱ类高角组(HG组33例)与均角组(AG组27例)的颞下颌关节间隙的相关指标:关节上间隙、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髁突相对位置,及由X线头影测量下颌骨形态相关指标:PP-MP、SN-MP、OP-SN、SNA、ANB、Ar-Go-Me、SNB的角度和L6c-MP、U6c-PP、Co-Go、Go-Gn的线距,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髁突位置、关节间隙及下颌骨形态等.结果 髁突与关节窝位置关系的指标中,两组患者髁突关节窝相对位置均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关节前后间隙比AG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形态的指标中,HG组下颌骨体长、上颌升支长度均比AG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G组上后牙槽高度及平面角∠OP-SN明显大于于AG组(P<0.001),(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结论 骨性Ⅱ类高角与均角患者髁突相对位置无差别,由于前者下颌发育明显不及后者,故前者代偿治疗中以控制和压低上后牙,减少(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为主.
作者:韩红娟;任小华;吴浩;蒋芳;牟雁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研究组给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患者Cor、NE、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醇(MDA)水平,及免疫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Cor、NE、IL-6水平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明显降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浆Cor、NE、IL-6水平,并改善免疫功能、减少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刘丹勇;郑钊;邹丽维;邱飞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