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徐优文;吴晓荣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检测肌瘤内部及其周围血流信号、肌瘤体积大小变化、电话回访等资料,分析术后2年内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6个月肌瘤内部及其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弱,术后3、6、12个月肌瘤的体积显著缩小(P<0.05),在术后2年肌瘤体积大小呈逐渐缩小、稳定趋势,术后2年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5%,生命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保留了女性子宫生理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付景丽;黄燕;杨鹰;丁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51例,按照完全随机比法分为干扰素组48例实施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组49例实施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联合组54例实施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于治疗后4、12、24、48周测定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ALT复常率及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相关指标值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eAg和HBV-DNA检测值均不断减小,第4、12、24、48周,联合组患者的HBeAg和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均高于干扰素组和核苷(酸)类似物组(P<0.05);治疗4、12、24、48周三组患者ALT的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LT恢复情况优于干扰素组和核苷(酸)类似物组患者.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V抗原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核苷(酸)类似物组、联合组的HBV抗体抗原检测结果依次升高(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著促进HBeAg、HBV-DNA和ALT的复常,使HBV抗原抗体水平恢复,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玲;毛海鹰;陈超;李旭;王成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移植皮瓣的成活一直是困扰烧伤整形外科的难题之一,因其主要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管网重建的限制,不能进一步提高皮瓣成活率.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为: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生成、中性粒细胞聚集介导炎症反应、一氧化氮(NO)作用、钙(Ca2+)超载及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凋亡等.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促进蛋白合成、减少蛋白分解、免疫调节、促进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皮瓣存活的影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竺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g ventilation,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men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寻找更适合与优越性的通气方法.方法 选取新生儿病房在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气胸新生儿.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40例则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期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患儿治疗疗效与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4、8、12、24、48h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时段PaO2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aCO.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OI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APO2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4、8、12、24、48h时后PaO2、PaCO2、OI、a/APO2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为(3.7±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1±1.8)/d(P<0.05).观察组X线胸片恢复时间为(4.1±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5±2.3)/d(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情况发生(P>0.05).结论 HFOV和CMV两种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均有明显效果,但HFOV的临床治疗疗效更好,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更明显,且安全性更高,无明显并发症,更适合治疗新生儿气胸.
作者:边静;杨云成;张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策略在行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7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策略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3%(P<0.05).研究组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患者BUN、S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8% (P<0.05).结论 针对性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飞燕;周梦;林义秋;胡建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亮丙瑞林微球蛋白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激素水平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4例分为亮丙瑞林微球蛋白联合腹腔镜(联合组)54例及单纯腹腔镜(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这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FSH及LH水平分别降为(3.9±1.8)U/L、(8.7±1.1)U/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在治疗后成功妊娠有34.48%、复发的仅占14.00%,显著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在停药后可恢复.结论 亮丙瑞林微球蛋白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提高疗效,反馈性抑制FSH及LH水平,改善临床预后,可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新;白洁;陈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EBV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 对1例EBV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依据诊断指南进行诊断,使用甲强龙160mg q12h/天联合人免疫球蛋白20g/天共3天抑制免疫风暴治疗,同时降血氨、抗感染、纠正肝功及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人血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等支持治疗,对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有好转过程,但该患者终因肝性脑病、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通过对本例HLH患者使用大剂量甲强龙及丙球冲击治疗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同时联合控制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支持治疗,能控制免疫失衡,并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强龙方案适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极重症HLH患者.
作者:何秋连;曹红;马春蓉;全凤琼;贾晋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病人危险性饮酒的发生率、疾病属性以及急诊病人危险性饮酒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共收集得804人次.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急诊病人危险性饮酒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本研究分析有无危险性饮酒的急诊病人在疾病属性和医疗过程中的差异.结果 2015年急诊收治成年男性病人中,有危险性饮酒者为503例,占总人数的62.6%.根据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危险性饮酒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共病情况等(P均<0.05).结论 在酒精使用程度严重人群中,饮酒所造成的损害可集中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上,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影响其活力、社会职能和情感职能.应将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T)纳入急诊常规的评估中,以早期发现病人的饮酒问题,及时评估、早期干预,使病人维持健康生活.
作者:姜静媛;张倩;郭慧敏;黄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4例感染性疾病患几,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63例和非脓毒症组41例,对两组患儿血清中的PCT和CRP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脓毒症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患儿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非严重组(P<0.05);非严重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CT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敏感度为90.1%,特异度为85.6%,诊断准确率为83.9%.CRP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此时敏感度为79.8%,特异度为69.9%,诊断准确率为70.5%.PCT与CRP曲线下面积、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小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较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方面,PCT检测和CRP检测相比两者临床价值相当.
作者:黄晓雯;马力忠;莫庆仪;梁桂明;刘占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引起患者声音嘶哑的原因.方法 分析乐山市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甲状腺手术508例、非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503例和随机抽样正常人志愿者100例;5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又根据术中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暴露组297例和非暴露组211例,比较暴露喉返神经是否对声嘶有影响;对1011例全部手术患者和100例正常志愿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评分,1011例按术后是否声嘶分为非声嘶组995例和声嘶组16例,100例正常人志愿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精神因素对声嘶是否影响;评估503例非甲状腺全麻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声嘶,通过喉镜检查观察气管插管对声嘶的影响;统计不同手术方式是否对声嘶有影响,通过对声嘶病人的随访,观察声嘶患者声音能否恢复正常以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甲状腺不同手术方式声嘶组间两两比较,暴露喉返神经组与非暴露喉返神经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声嘶组SAS焦虑评分明显高于非声嘶组及对照组(P<0.05),声嘶组和非声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503例非甲状腺全麻手术病人术后一周的观察,非甲状腺手术也可导致声嘶,考虑为麻醉引起.结论 甲状腺手术单纯暴露喉返神经不会明显降低声嘶率,术后出现声嘶不仅仅是因为对喉返神经的损伤,影响声嘶发生的还可能有患者声带本身就有疾病、气管插管或拔管及其他原因对声带的损伤,还有术前精神因素的影响,均可能使患者术后出现声嘶.
作者:刘宇;雷泽华;高峰畏;王清;张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基础疾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细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结果 脓液和血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94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57株)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5株);革兰阳性菌16株,主要为星座链球菌(4株),咽峡炎链球菌、中间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D群)各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针对革兰阴性菌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替加环素、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度均>90%;对于革兰阳性菌,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奎努普汀/达福普汀敏感度>90%.对于伴随疾病,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好发于糖尿病患者,而非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好发于存在胆道疾病基础的患者.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好发于糖尿病患者,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度较高.
作者:张婷婷;袁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不同年龄段喘息或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探讨不同年龄组喘息或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喘息或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婴幼儿组(<3岁)15例、幼儿组(3~6岁)43例及儿童组(6~12岁)38例,对三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发病季节、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婴幼儿组患儿冬季发病人数与幼儿组和儿童组相比明显增加,支原体感染和肺炎诱发人数较儿童组明显增加,婴幼儿组和幼儿组在血小板(PLT)水平上明显高于儿童组,且入院前确诊人数及接受规范治疗和随访人数也明显少于儿童组.入院治疗的三组患儿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息或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发病特点因年龄而不同,其中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多易冬季发病,其中因肺炎诱发、合并支原体感染者为多见,临床可表现为血小板水平明显升高的特点,且该年龄段患儿诊断率低,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应重视婴幼儿年龄段喘息或哮喘防治的宣教工作,同时有效提高该年龄段患儿的诊断率.
作者:王晨;刘玉英;邹玮;范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超声心动图是新生儿心室功能评价的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可通过测量室壁振幅、EF值等评价心室的收缩功能,也可通过左心室充盈血流传播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分别反映心室的舒张、收缩功能.二维超声心动图主要反映心室的整体收缩功能.多普勒超声通过测定瓣膜口的血流速度及瓣环的运动速度从而进一步评估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组织追踪技术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的整体、节段及旋转运动.三维超声心动图不仅可测量整体心功能,还可测量局部心肌功能.声学定量技术克服了手工测量心内膜的不足,可实时检测心腔面积、容积及心功能,其各项测值与心导管有良好的相关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避免了肥胖、胸廓畸形及肺气等因素的干扰,故可显示更为清晰的图像,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更高.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心室功能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韦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喷射心肌打孔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方法 将3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单纯建模组(MI组),无针喷射生理盐水组(NS组),有针注射移植干细胞组(N+MSCs组),无针喷射移植干细胞组(NF十MSCs组)每组8只犬;建立急性心梗模型,分别采用直接关胸、无针喷射生理盐水、有针注射移植干细胞和无针喷射移植干细胞于梗死区进行操作.术后6周处死动物并检测血流动力学,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及新生血管计数.结果 较其他组比较,NF+ MSCs组左室舒张末压(9.00±3.2mmHg)下降、左室内压大上升(841.86±72.85 mmHg/s)和下降速率(-787.29±45.08 mmHg/s)升高、梗死面积(18.59±3.58%)缩小、新生小血管数量(9.57±2.23)增多(P<0.05).结论 喷射心肌打孔移植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改.
作者:吴奇;郑琴;金家贵;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寻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的有效方法,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方法 分类汇总2015年1~6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个环节的药品损耗数据,将损耗原因分为院内可控和院外不可控两个方面因素,制订相关的改进措施;2015年7~12月实施这些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各个环节的药品损耗数据,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 通过采取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细节、制定并落实各项制度等改进措施后,与改进前比较,可控因素各环节导致的药品损耗例数及占用期调配总例数的比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药品损耗没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 通过对工作环节中的药品损耗采取原有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等措施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药品损耗,可控因素导致的药品损耗改善效果优于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药品损耗.
作者:张敏;孙克明;刘世军;刘宪勇;王岩;褚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居第二位.30%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复发后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复发和/或转移的部位、病变的程度以及初始治疗的方式来选择.复发性宫颈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选择性的给予根治性放疗、盆腔脏器廓清术、姑息性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模式的结合,给予个体化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大程度的获益.本文就复发性宫颈癌优化治疗策略作一述评.
作者:王丹青;宋亮;郭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制U型枕应用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植入术后被动体位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将96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进行比较.观察组应用自制U型枕(枕上置硅胶趴趴垫)行俯卧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俯卧位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俯卧位维持时间、体位依存性及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俯卧位出现颈、腰部不适及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皮肤压力伤等不适均明显减轻(P<0.01).结论 使用自制U型枕,使患者俯卧位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常规俯卧位组,而且住院天数缩短,加快了床位的周转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被动体位带来的痛苦及不适,对提高患者卧位的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手术效果的巩固.
作者:李小雪;何娜;陈凌;孙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皮穿刺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人,平均穿刺时间距发病25.4天,B超引导下穿刺8例,CT引导下穿刺6例,CT联合B超引导1例;15例病人均穿刺成功,留置导管,冲洗引流,引流不畅者更换引流或软镜下清创,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5例病人全部穿刺成功,13例病人治愈,2例再次手术,胰瘘1例,肠瘘2例,均保守治愈,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引流创伤小、恢复快,若选择合适的穿刺时机和正确的穿刺点以及引流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SAP胰周感染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智翔;张小弟;耿智敏;宋平辉;魏志力;魏耕富;何盟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BUN)、异丙托溴铵(YBTXA)和沙丁胺醇(STL)联合氧气雾化对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收集9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雾化吸入BUN治疗,观察组使用BUN、YBTXA、STL联合氧气雾化治疗,治疗1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FEV1、FEV1%以及SaO2三项肺功能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肺部湿罗音、咳嗽和肺部哮鸣音三种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BUN、YBTXA、STL联合氧气雾化对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快速减轻其原有症状,改善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乔凌燕;刘玉圣;刘颖;樊兆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使用抗生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入住院治疗的儿童CAP 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依据PCT的浓度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和经验使用抗生素.统计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处方使用率、治疗后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构成比、抗生素使用天数、两种抗生素联合构成比、抗生素不良反应构成比、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1、3、5天时,观察组的抗生素处方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治疗第5天后的抗生素处方使用率出现明显下降,而在对照组中是治疗后第7天;两组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CT指导儿童CAP抗生素使用的策略既不影响疗效,又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不良反应、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
作者:刘阳;喻云梅;刘军;赵祖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