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HP 36神经干细胞重建神经血管单元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的应用

巩守平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 神经血管单元, MHP 36神经干细胞
摘要: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影响、多种机制参与、多个环节递进的复杂的病理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从神经血管单元整体入手可以共同保护微血管和神经系统,这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对MHP 36神经干细胞重建神经血管单元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特点调查分析

    目的 对4种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以探讨其睡眠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86例,另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国修订版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将PSQI 7个维度和总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Dunnn-t检验.结果 4种精神疾病患者中,抑郁症睡眠质量低下发生率高(64.00%),其次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为58.82%;抑郁症患者入睡时间长[(69.5±21.6)min],睡眠总时间少[(6.2±4.2)h],与对照组的(20.1±13.5)min、(8.8±1.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在催眠药物使用上得分高(1.3±0.8)分,抑郁症在其余PSQI指标和总分上得分均为高.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睡眠质量低下,尤其是抑郁症患者,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现象严重,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蒋驹;项玉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n=34)采用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n=32)单用安理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x2=10.38,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分别为(24.83±2.57)分和(64.68±2.05)分,均较治疗前的(15.87±2.33)分和(35.33±2.50)分及对照组的(20.55±2.38)分和(44.02±2.21)分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33,9.67,7.25,7.83,均P<0.05).结论 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源;徐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的早期疗效分析

    目的 随访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评分及PSI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颈椎x线片观察患者术前、术后DCI植入节段及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13例病例获6个月随访.术前JOA评分7.8~11分,平均(8.82±0.78)分,术后6个月评分12.3~16分,平均(15.13±0.52)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平均PSI为1.6分;术前邻近节段的平均活动范围为(8.38±4.62)°,术后为(7.72±3.62)°,与术前相比,平均减少了(0.66±0.36)°,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评定:优10例,良3例,手术有效率为100%.结论 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在非融合的情况下提供颈椎动态稳定性,同时未明显改变手术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李永宁;刘立岷;宋跃明;刘浩;林宏;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H评分量表对估计高血压性脑出血30天死亡率的研究

    目的 判断脑出血评分量表能否准确估计我国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天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304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量大小、血肿位置、脑室是否出血、GCS、是否手术以及发病后30天的死亡率情况.结果 ICH评分为0、1、2、3、4、5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0(0.0%)、8.9%、23.5%、52%、72%和100%.ICH评分与30天死亡率呈正相关(P<0.05).对于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30天的死亡率(P<0.05).结论 ICH可以准确估计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天的死亡率,且简单易行,应在我国推广应用.对于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作者:周长清;刘浩;徐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RP与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疗效及其对血清CRP、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ACI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ACI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尿酸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6.86±4.5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和尿酸水平分别为(10.78±5.34)mg/L和(150.34±85.8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4±6.48) mg/L和(279.34±110.45)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稠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01±0.31)mPa·s及(51.68±1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0.32)mPa·s及(60.23±11.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海清;张平;李晶;李燕;岳学静;秦晓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筛查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可行性及其截断值.方法 选取225例临床诊断为MCI患者及213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采用长沙版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对两种量表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初步探讨长沙版MoCA的截断值.结果 MCI组长沙版MoCA总评分及MMSE总评分[(18.72±2.19)vs(21.52±2.00),P<0.01]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23.60±1.64)vs(24.22±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沙版MoCA总评分与MMSE总评分具有相关性(r=0.77,P<0.01);长沙版MoCA诊断老年MCI佳截断值分为22分,此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94%.结论 长沙版MoCA对老年MCI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其佳截断值为22分.

    作者:袁正洲;李作孝;马勋泰;尹俊雄;杨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所选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63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以及治疗6个月后大尿流率的改善.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除组织重量分别为(43.27±12.25)min、(96.21±9.45)ml、(24.39±7.45)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5.24±11.35)min、(114.33±10.18) ml、(37.15±11.2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大尿流率[(24.85±6.48)ml/s]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8.77±5.25)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疗效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术式.

    作者:刘小勇;陈胜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康复训练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社区康复训练模式在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D患者110例,按临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在住院期间和出院时做常规康复训练与出院指导,出院后不作任何康复干预;干预组55例采用社区康复训练模式,无论住院或出院均进行记忆、逻辑思维、日常生活能力、定向力、体能等方面为期6个月的训练,采用MMSE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为(24.16±4.12)分,高于对照组的(20.32±4.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22);同时干预组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为(69.65±7.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2±6.8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P<0.001).结论 本社区探讨的康复训练模式可提高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作者:蔡慧敏;欧韶英;肖凤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分别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末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4周末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洪梅;叶泽文;刘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疗程为14天,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脂、CRP,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7、14、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秦晓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方式不同分为急诊入院的观察组与家属送入院的对照组,比较其急救反应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17.49±6.21)min、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14.29±3.08)min、送至专科治疗时间(13.45±4.02)min、并发症发生率(6.17%)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有效率(97.5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瑞武;何就明;姚伟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塞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塞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98例,对比不同开始溶栓时间、不同梗塞部位、不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同时对比不同开始溶栓时间、不同梗塞部位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和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对比,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栓塞的再通成功率为65.71%,后循环栓塞的再通成功率为50.00%,前循环栓塞的再通成功率显著高于后循环栓塞(P<0.05);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患者和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和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预后好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栓塞患者预后好的比例为77.86%,后循环栓塞患者预后好的比例为63.79%,前循环栓塞患者预后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后循环栓塞的患者(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不能单纯以6小时时间窗作为是否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依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梗塞的部位、病情等因素,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玲;刘琦;李红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治疗36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另外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术后即刻CT及术后48小时CT复查,观察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31例,80%以上5例,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15例,80%以上6例,成功率70%.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恢复良好率、残疾率及死亡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的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处理研究.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58例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性格、经济状况、家庭关系、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6项因素,并对临床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性格、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无关(P>0.05).②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性格、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性格、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作为脑出血患者发生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一定的临床处理后,可明显减轻脑出血患者的情感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琦;凌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物刺激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生物刺激反馈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电力医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采用生物刺激反馈联合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的76例患者(治疗组)和2009年3月~ 2011年2月采用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的69例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尿动力学指标、盆底肌群肌电水平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QLP评分为(13.0±2.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4.9±2.5)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22.8±2.0)分(均P<0.05);膀胱大收缩压、尿道闭合压力和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膀胱充盈初始感觉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盆底肌群肌电水平也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均P<0.05).结论 生物刺激反馈联合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欣;刘植华;宋桂芹;韩秀丽;秦玥;杨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管导管外给药管在全麻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外给药管”(专利号:201320589265.0)在全麻神经外科手术中预防气管插管和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气管导管外给药管组(L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插管前,在L组气管导管上装上气管导管外给药管,C组气管导管表面涂上无菌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后2min、拔管前1分钟、拔管后5min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前的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L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min、拔管前1min及拔管后5min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均P<0.05).结论 气管导管外给药管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减轻患者插管后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减少呛咳的发生.

    作者:王兵;曹德钧;邓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全前脑畸形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全前脑(HPE)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GE-E6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21518例胎儿进行系统超声畸形筛查,对筛出的HPE畸形胎儿重点观察其颅内结构、颜面部状况以及合并的其他部位畸形情况,并对声像图特征及引产后尸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8例HPE胎儿(其中包括无叶型5例,半叶型2例,叶状型1例),引产后均经尸检证实,HPE的发生率约为3.7/10000,产前超声检查诊断HPE的准确率为100%.无叶及半叶型HPE颅脑异常的声像图表现为:单一脑室、丘脑全部或部分融合、大脑镰及胼胝体等中线结构缺如;叶状HPE表现为:侧脑室前角融合、透明隔腔及胼胝体缺失;8例胎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畸形,3例伴有其它部位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HPE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该病特有的颅脑声像图特征及大多伴有颜面部畸形的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敏;刘红梅;刘小渝;雷蜀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创伤骨科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2010年6月~2012年6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创伤骨科接受VSD术治疗的6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A组)的治疗效果,并与接受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B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创面感染与否等因素对VSD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VSD技术组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创面感染、合并组织外露、引流方式等与VSD技术治疗效果有相关性(P<0.05).结论 VSD术具有感染率低、肉芽组织生长快、愈合时间短的特点.创面感染与否、是否合并组织外露和引流方式是影响VSD技术治疗效果的相对独立因素.

    作者:黄兰珍;王兆杰;李晴;张菊芳;侯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震挤压伤中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地震挤压伤患者中基于肌酐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AKI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RIFLE标准对汶川地震后1周内收入华西医院治疗、确诊为挤压伤的患者进行AKI的诊断与分级,比较其临床指标;并探讨AKI与死亡、透析及其复合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挤压伤患者,其中发生AKI43例(AKI组),AKI发生率为42.6%,AKI组复合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83.7%(死亡率27.9%,透析率74.4%);非AKI组58例(57.4%),复合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为24.1%(死亡率19.0%,透析率6.9%).AKI组患者受压时间长,肌酸激酶水平高,且多部位受伤、内科性合并症、截肢术、感染和高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5).AKI分期对复合结局预测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达0.81,且为其独立相关因素.但AKI组与非AKI组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挤压伤员中AKI发生率高;AKI是不良复合临床结局的独立相关因素.及时发现AKI并开展多学科协作对诊治意义重大.

    作者:曾筱茜;王婷立;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显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着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浓度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能通过促进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表达的上调,从而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尹绍成;石文建;赵喜庆;汪洪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