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和;李箭;崔太安;张航;唐林俊
目的 探讨人工椎间盘放置位置与椎间活动度的相关性及其对应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3月-2010年4月接收的37例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VAS与ODI评分及假体植入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前缘高度.结果 所有患者的ODI值及VAS评分在术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各组患者假体植入节段的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所下降(P<0.05),而手术节段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假体植入节段活动度随着假体位置变差而随之降低,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放置位置对患者术后的椎间活动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术中应实施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假体放置位置的偏差.
作者:王海滨;郑根存;王新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8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疼痛及膝关节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2个月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早期系统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手术后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菊莲;陈利明;唐国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压螺钉和大转子骨瓣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和比较采用加压螺钉联合大转子骨瓣与单纯加压螺钉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病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骨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随访两年后,观察组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为4.00%,对照组为16.0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5.228,P<0.05),且Harris评分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t=2.351,P<0.05).结论 加压螺钉和大转子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旭辉;张雪珍;余辉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医保守疗法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采取间歇牵引、何氏手法治疗、穴位注射、内服外用中药、温针以及中药熏药等保守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用甲钴胺注射液2mg、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0.9%氯化钠20ml、2%利多卡因5ml骶管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恢复优良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4%,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保守疗法配合骶管注射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波;何浚治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住院诊治的R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HRCT结果分为单纯RA组126例和RA-ILD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RA-ILD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吸烟率、疾病活动度及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值均高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病程长,男性,吸烟史,RF及抗CCP高滴度表达,高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易合并ILD,应尽早行HRCT等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程佳;苏江;朱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应用疼痛管理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管理组,按传统护理方法管理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睡眠时间及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管理组患者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术后疼痛满意度调查管理组比对照组得分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疼痛管理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芳;李蓉定;唐秀华;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4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21例急诊应用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3例择期应用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度和椎管前后径,12个月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2个月时伤椎椎管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椎椎管前后径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应用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在短时间内解除脊髓和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确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林伟平;周炳华;刘巽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6例膝部软组织缺损,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5例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无明显挛缩,耐磨擦,小腿内侧供区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管位置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厚度适中,耐磨擦,对供区影响不大等优点,是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作者:梁卫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测试三叉形股骨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抗旋出性能,评价其内固定稳定性.方法 选用新鲜猪股骨标本12个制成标准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实验组给予自制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分别测试并记录各组大旋扭力矩及旋出180°时的能量吸收值.结果 三叉形股骨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及AO空心加压螺钉的大旋出力矩分别为(3.23±0.68)Nm和(1.98±0.32)Nm;能量吸收值分别为(7.63±1.58)J和(2.89±1.03)J.结论 三叉形股骨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的大旋出力矩及能量吸收值明显大于AO空心加压螺钉,具有更好地抗旋出性能和固定稳定性.
作者:尹一然;陈歌;鲁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家庭支持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6月住我院产科的180例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系列强化干预措施,并对两组产妇主动母乳喂养情况(首次主动哺乳时间、每天主动哺乳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经强化干预措施后,其主动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是产后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需要产科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孕产妇及家人采取干预措施,更需要产妇及家人的鼎力配合.
作者:叶秋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进行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的患者187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2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率为31.6%(30/95例),显著低于时照组的52.2%(48/92例),且以轻度疼痛患者居多;疼痛评分为(3.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1.5)分;护理满意度为88.4%(84/9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64/92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术后疼痛,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活力指标以MTT法、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来评价.结果 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分裂增殖活跃,细胞毒性检测CTG均为0级,实验组与时照组细胞黏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随着时间增加,细胞在支架增殖速度增快.第1、3、5、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培养7天后生长良好,分裂正常,与支架材料黏附紧密.结论 支架材料对细胞无毒性,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马立坤;叶鹏;邓江;黄文良;田仁元;吕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椎间盘组织工程是基于种子细胞和生物材料的一种体外构建技术,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干预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成为一种广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椎间盘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作者:白亦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非编码小RNA piRNA-651对骨肉瘤U20S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U20S细胞中的piRNA-651,并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骨肉瘤U20S细胞中piRNA-65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MTT实验检测沉默piRNA-651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piRNA-651-siRNA可有效沉默piRNA-651在骨肉瘤细胞U20S的表达,敲低U20S细胞中piRNA-651的表达可以明显阻滞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结论 piRNA-651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杜璠;刘志斌;贺永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颈部硬膜外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行颈硬膜外阻滞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A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B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罗哌卡因,C组: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维生素B.记录治疗第5天的VAS、症状体征评分及副作用;用Macnab标准评估治疗后1、6和12个月的疗效.结果 注药第5天3组VAS、症状体征等评分分别为:A组显著优于B组,B组显著优于C组(均P<0.05);3组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6和12个月3组的Macnab有效率分别为A组显著优于B组,B组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 硬膜外穿刺注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比局麻药加激素更能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盛福庭;罗声臻;李朝举;彭卫东;徐建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某城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7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及业务情况、医疗服务、培训和教学条件等.结果 该城区76.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9万,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总职工627人,其中招聘职工超过一半(55.66%),取得执业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78.63%,高级职称的不足5%(4.63%),本科以下学历尚有67.4%,学历和职称水平有待提升.全科师资不足(26.42%)、全科培训模式需要完善(43.17%)是当前全科医生培训突出的现存实际问题.结论 要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成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稳定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队伍,需在全科师资的培养、社区医生职称和学历的提升途径、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大型教学医院的合作建立、基层医疗配套政策的制定等方面不断努力.
作者:饶昕;景秀京;李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普鲁卡因混合液防治食管癌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治疗组自放疗1周后开始,于饭前含服普鲁卡因混合液,对照组于饭后及睡前予温生理盐水含服.并在放疗剂量20Gy、40Gy、60Gy对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在放疗剂量20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放疗剂量达40Gy时,治疗组食管炎以1级为主,占65.7%,而对照组以2,3级为主,占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放疗剂量达60Gy时,治疗组食管炎以1,2级为主,占82.7%,而对照组以3级为主,占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鲁卡因混合液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有减轻作用.
作者:江妙玲;吴碧娟;林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AO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观察组和常规钢板内固定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5.2±7.2)ml、术后引流量(21.8±3.5)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2±0.8)、完全负重下地时间(89.4±12.3)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0.5年以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64.83±9.81、67.53士18.44、72.41±19.35)及HSS评分(89.36±17.63、92.33±14.92、97.22±25.2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和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继武;徐忠世;谢伟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靶控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3 min后(T1)、插管(T2)、切皮(T3)、术中探查(T4)以及拔管(T5)时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靶控组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诱导3 min后(T1)的SBP、DBP、HR低幅度大于靶控组(P<0.05);拔管(T5)时,对照组SBP、DBP、HR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两组BMI正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中肥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麻醉药用量,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可降低老年肥胖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生物型假体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翻修手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生物型及骨水泥型两种假体进行老年髋关节单侧翻修术78例.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生物型假体翻修组40例(A组)和骨水泥假体翻修组38例(B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情况及术后感染、脱位、骨溶解及Harris评分等评价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2~11(5.8±2.3)年随访.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0~200(138.7±48.9)min,手术出血量为400~2000(980.0±560)ml,术中采取截骨处理15例,20例患者进行植骨,术后未见感染病例、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病例,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假体脱位,1例出现假体松动进行再次翻修,假体存活率9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8.7±9.8)分;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220(140.7±51.9)min,手术出血量为300~2000(960.0±600)ml,术中采取截骨处理13例,21例患者进行植骨,术后骨水泥反应1例,术后假体脱位2例,假体松动病例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再次翻修处理,假体存活率为81.6%,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1.9±10.7)分.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翻修术生物型假体具有早期稳定性高,中远期疗效满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涛;李志丹;肖启贤;肖俊枫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