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

白云丹;闵小玲;郑天其;佘国跃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皮试, 原谱分析
摘要:目的 探索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成都主城区6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的变应原皮肤试验,并对该病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 658例患者中吸入变应原主要为尘螨、花粉、蟑螂及狗猫毛等;食入变应原多为海虾、鸡蛋、牛奶.结论 尘螨、花粉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海虾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食入性过敏原.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无特殊禁忌应首选胺碘酮治疗.

    作者:买泓;赵刚;吴雅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鼻饲清胰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清胰汤经鼻空肠管注入联合芒硝敷腹.结果 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腹腔内压力开始下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地改善胰腺和肠道微循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易位,促进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玉宝;史忠;陈国柱;高全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对Ⅱ型糖尿病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改善糖尿病患者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疗效.方法 36例Ⅱ型糖尿病并左心室功能障碍件有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射血分数38±6%)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接受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对照组17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 三个月后,治疗组在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上有明显改善,但在心肌灌注缺损无明显改变.差异记分(SDS)越明显的患者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SWTI)及射血分数改善得越明显.总的运动时间在治疗组有改善,而在安慰剂组无变化.结论 对糖尿病心脏病,短期的TMZ治疗会改善左室心肌功能和功能性容量,尽管心肌灌注无明显改变.建议对慢性心肌缺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TMZ治疗以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作者:王小云;赵江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社区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创伤的特点及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化的模式,以提高院前救护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诊救治的社区创伤患者912例院前急救实施程序化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社区创伤的特点以交通伤为主,患者经急救和实施程序化护理转送入院901例,现场死亡8例,途中死亡3例.结论 院前急救实施程序化护理模式使社区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王淑芸;周小香;于小翠;徐淑丽;李季英;马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IL-8及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IL-8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30只.各组分为第6h、12h和24h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利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门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淀粉酶、IL-8及TNF-α的水平.结果 乌司他丁治疗组与SAP模型组比较,胰腺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血清淀粉酶、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SAP大鼠胰腺的病理改变,其作用可能与下调IL-8及TNF-α的表达有关.

    作者:董桂军;田广平;尹学永;马林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接诊的7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34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作者:文建英;李兰萍;陈清秀;张会文;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2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22例:采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排尽胸水后给予顺铂60mg第1、8天灌注,同时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21天(GP方案)或紫杉醇60~90mg/m2第1、8/21天(TP方案);单药组20例:顺铂60mg第1、8天灌注,21天重复,共治疗3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可评价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8%,单药组为60.0%.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P<0.05),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江红;高云;杨胜利;苏敏;庞洁;何兴平;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HCV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相应的疾病控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53名接受MMT治疗的患者采静脉血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 153例接受(MMT)的门诊患者中HCV抗体阳性率69.28%(106/153),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的平均感染率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64,P<0.001).MMT门诊患者男、女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 (64/96)和73.63%(42/57),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83,P>0.05).经注射给药的海洛因依赖者的HCV抗体阳性率89.01%(81/91),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给药的海洛因依赖患者40.32%(25/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07,P<0.001).不同给药途径的海洛因依赖人群丙肝HCV感染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注射给药的海洛因依赖者.应加强对丙型肝炎的有效防治.

    作者:刘光美;梁传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患矛盾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主流趋势向好,但由于体制机制及某些舆论导向的不当影响,局部存在一定的医患矛盾,甚至发生较严重的医惠纠纷.本文对近年南充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医患纠纷进行了量化统计和病因分析,以期探寻出科学适宜的解决办法,切实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娇;万俊红;高华强;蒋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学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组成的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收治无手术指征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87例,随机分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组(联合治疗组)44例和单纯FOLFOX4方案组43例.联合治疗组给予L-OHP 85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同时或之后给予CF 200 mg/m2,静脉滴注2h使用1~3d,续5-FU 400 mg/m2静脉推注之后,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8 h,CF与5-FU每3周重复一次,同时给予复方斑蝥胶囊口服750 mg,每天2次.FOLFOX4方案组患者单纯接受FOLFOX4方案化学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FOLFOX4方案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3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时间(TTP)为11.6个月,FOLFOX4方案组为7.9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价,联合治疗组的改善率为57.4%,FOLFOX4方案组为3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脱发和骨髓抑制.联合治疗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7.0%,FOLFOX4方案组为5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协同增效,能提高患者TTP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粒细胞减少发生.

    作者:白燕;胡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3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四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分别行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低位前切除术(Dixon)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结果 本组37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3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0ml;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0h.术后住院时间为平均10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有18例患者于术后第2周接受为期4~10周的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4例同时接受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转移、切口种植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严格遵守结直肠癌根治原则和无瘤操作原则,完全可达到根治目的,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卢利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六味能消胶囊预防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口服六味能消胶囊预防混合痔术后肛门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六味能消胶囊口服七天,对照组不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缘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预防混合痔术后水肿发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混合痔术后患者口服六味能消胶囊可明显降低肛门缘水肿发生率.

    作者:吴文凯;何晓蓉;宋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6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优25例、良1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 PFNA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同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彭坤云;隆元昌;付勇;何代明;罗公瑾;王学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两种方法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与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两种治疗方法对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泛昔洛韦治疗32例(对照组)和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32例(实验组).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每次0.3克,2次/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雷他定,每次10mg,1次/天;口服复方青黛胶囊,一次4粒,3次/天;复方樟脑乳膏搽患处,3次/天.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14天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未出现皮肤刺痒等并发症及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泛昔洛韦、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影响

    目的 将不同剂量的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电休克治疗,观察氯胺酮对电休克治疗发作的影响及与发作持续时间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 根据氯胺酮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四组:异丙酚+氯胺酮0.0mg/kg、异丙酚+氯胺酮0.1mg/kg、异丙酚+氯胺酮0.2mg/kg和异丙酚+氯胺酮0.4mg/kg.纳入的22例患者在初的4次改良电休克治疗时,每次均随机给予上述药物组合之一.记录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异丙酚的使用量,抽搐发作时间、脑电发作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剂量组各时点生命体征以及发作、恢复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氯胺酮0.0mg/kg组的异丙酚使用量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氯胺酮未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的发作,氯胺酮的剂量与电休克发作持续时间之间未发现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张翔;徐弋;王文健;王儒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并与泼尼松口服方法比较.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每日40mg冲击治疗;B组(40例)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8周时A组治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85%.A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1),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显像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较口服泼尼松改善症状和体征快,疗程短,副反应少,对稳定病情和可能临床治愈有积极作用.

    作者:雷晓燕;李丙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体位阴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阴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依次静注麻醉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在同一气腹压,分别监测三种体位(平卧,头高30度,头低30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lat)变化情况.结果 头低位时,Peak、Plat较平卧位时略有升高(P<0.05),较头高位时升高明显(P<0.01),头高位时,Peak、Plat较平卧位时略有下降(P<0.05).结论 同一气腹不同体位对呼吸动力学影响明显,术中应加强气道管理.

    作者:王文明;周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腭部肿瘤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腭部肿瘤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腭部肿瘤的CT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特点等,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1例,均行MPR技术作冠状面、矢状面重组,多方位、多窗位观察分析病变.结果 7例腭部良性肿瘤表现为卵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轻中度均匀强化,边界清楚,3例伴有邻近骨质压迫吸收;11例腭部恶性肿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6例伴有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邻近结构受侵,5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多层螺旋CT能立体显示病变,对腭部肿瘤作出准确定位诊断、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恶性肿瘤侵犯范围的判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方勇;赵明;魏晓燕;陈海燕;尤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计划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在血糖管理和预防足部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60例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行为改变等情况的调查.结果 教育后患者对饮食治疗、药物使用、运动方法、血糖监测及足部日常护理等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血糖管理达标人数增加,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行为,减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萍;时姣;王引线;李晓琴;张静;牛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下肢DVT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 47例患者中,超声检出DVT左侧31例,右侧14例,双侧2例.急性血栓26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21例,47例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并与超声诊断全部符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下肢DVT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邓仕军;孙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