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层螺旋CT应用于婴幼儿脑外伤的优势

靳瑞娟;张清秀;欧常学;陈传明;张园;孙多成

关键词:128层螺旋CT, 婴幼儿, 脑外伤, 三维重建
摘要: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于婴幼儿脑外伤的优势.方法 对152例脑外伤患儿行128层螺旋CT扫描,对照5mm层厚的图像与薄层三维重建后的诊断结果.结果 螺旋CT薄层三维重建对颅骨骨折检出率从69%提高至100%,并且对骨膜下血肿、副鼻窦和乳突的积血、脑实质内出血、头皮下血肿显示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不仅精确地显示骨折结构的空间关系,而且明显提高骨折伴发病灶的检出,较传统CT缩短检查时间及减少辐射剂量,临床应用具备明显优势.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7个瘤体,其中28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2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结果 40例患者栓塞成功39例(97.5%),1例行手术夹闭,结论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栓塞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者:秦伟;胡天刚;王海英;漆素兰;姜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生理盐水组(N组).术毕B组静脉注入布托啡诺1mg、T组注入曲马多1mg/kg、N组注入生理盐水5ml,记录注药后5、10、30min寒战反应变化,MAP、HR、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及T组注药后5、10、30min寒战患者数都明显低于N组(P<0.01),B组、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组用药前后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嗜睡发生率稍高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寒战发生,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钟廷惠;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2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22例:采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排尽胸水后给予顺铂60mg第1、8天灌注,同时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21天(GP方案)或紫杉醇60~90mg/m2第1、8/21天(TP方案);单药组20例:顺铂60mg第1、8天灌注,21天重复,共治疗3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可评价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8%,单药组为60.0%.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P<0.05),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江红;高云;杨胜利;苏敏;庞洁;何兴平;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患矛盾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主流趋势向好,但由于体制机制及某些舆论导向的不当影响,局部存在一定的医患矛盾,甚至发生较严重的医惠纠纷.本文对近年南充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医患纠纷进行了量化统计和病因分析,以期探寻出科学适宜的解决办法,切实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娇;万俊红;高华强;蒋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电子配血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制定电子配血SOP文件,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符合条件患者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传统的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进行平行检测.对输血试验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结果 对符合电子配血条件的患者14520份实施电子配血,同时采用血清学交叉配血进行平行检测,未发现ABO/RhD血型系统不相容病例.12033单位红细胞成分发出并输注,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严格的输血质量管理措施可以保证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应用.

    作者:李红梅;王远杰;冯俊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氩气刀联合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晚期食管癌经内镜下氩气刀联合局部分点注射5-FU加无水酒精治疗和经制定护理措施后,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内科晚期食管癌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及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及氩气刀联合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2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给予氩气刀2~3次烧灼联合分点局部注射5-FU加无水酒精经密切医护配合及专科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 内镜下氩气刀联合分点局部注射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晚期食管癌及癌性狭窄,经密切医护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清碧;明洪莉;叶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对Ⅱ型糖尿病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改善糖尿病患者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疗效.方法 36例Ⅱ型糖尿病并左心室功能障碍件有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射血分数38±6%)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接受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对照组17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 三个月后,治疗组在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上有明显改善,但在心肌灌注缺损无明显改变.差异记分(SDS)越明显的患者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SWTI)及射血分数改善得越明显.总的运动时间在治疗组有改善,而在安慰剂组无变化.结论 对糖尿病心脏病,短期的TMZ治疗会改善左室心肌功能和功能性容量,尽管心肌灌注无明显改变.建议对慢性心肌缺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TMZ治疗以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作者:王小云;赵江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组员为其他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98名,其中男37名,女61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1.8)岁,专科学历51名,本科学历47名,护师35名,护士63名.糖尿病护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均先后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2次,系统掌握糖尿病知识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技能.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前及培训后均对98名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与糖尿病护理技能考核,并比对两次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非糖尿病专业护理人员无论从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还是糖尿病专业知识、糖尿病护理技能都比培训前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小组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的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方法 抽取外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分别使用自制的蜂蜜敷料、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治疗,观察三组伤口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及细菌清除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 蜂蜜敷料组(A组)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明显优于B、C组(P<0.05),且细菌清除平均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B、C组(P<0.05).结论 蜂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有助于清除伤口感染和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有湿性愈合的作用.

    作者:郭春兰;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不同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9例腹腔镜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选取同期只进行常规护理的47例腹腔脏器联合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情况发生,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组较传统切除手术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伤口小,恢复快,对患者术后的全面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碧霞;李国莉;熊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收集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之间和年龄之间相比,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规范监测血糖患者与偶尔监测血糖患者相比,前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结论 文化程度和血糖监测频率影响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张克英;秦洁;张栋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医院进一步预防医患间HBV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281名医务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53.38%,其中HBsAg阳性率11.39%,男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0.92%,女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临床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5.17%,非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4.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HBsAg阳性率,五项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者占46.62%,主动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者(包括部份被动免疫者)占31.67%.结论 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居住条件,加强预防与及时治疗HBV感染的精神病患者,大力宣传和提高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BV在医患间和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是当前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月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06例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脑胶质瘤患者施行显微镜下切除术.术后83例获得随访2年.结果 胶质瘤全切除78例(73.58%),次全切除18例(16.98%),部分切除10例(9.44%).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存活1年以上者76例(91.57%),存活2年以上者70例(84.34%).结论 显微镜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吴贵强;蒋正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策略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s)对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这种对抗菌药物广谱耐药的机制迅速在美国蔓延,在世界各地的报道亦有增加.KPC酶可以水解所有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及碳青霉烯类.产KPC酶菌株所致感染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因此,KPC酶介导的耐药机制的出现是全球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本文就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作者:赵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89例AP并发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按照AP常规处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灌肠并联合芒硝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承气汤能缩短AP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对治疗AP肠麻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富兰;严小琴;颜麒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医院内分泌科初诊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应用相关程序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入住非专科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疾病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控制及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理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从而能有效预防控制痰病的发展.

    作者:何发静;徐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84例随机分为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各42例,观察两组对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相关死亡率及副作用.结果 84例中可评估患者75例,39例接受氟康唑预防,10例发生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6例;36例接受伊曲康唑口服液患者,3例发生真菌感染,均为表浅真菌感染,总感染率分别为25.6%和8.3%,伊曲康唑口服液组总真菌感染率和侵袭性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氟康唑组;因真菌感染发生死亡患者在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分别为1例和5例,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抗真菌药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可预防和显著减少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率,且安全、可耐受.

    作者:杨云;何爱丽;王剑利;王芳侠;张王刚;曹星梅;陈银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3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四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分别行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低位前切除术(Dixon)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结果 本组37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3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0ml;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0h.术后住院时间为平均10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有18例患者于术后第2周接受为期4~10周的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4例同时接受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转移、切口种植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严格遵守结直肠癌根治原则和无瘤操作原则,完全可达到根治目的,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卢利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3例(51.8%);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72例(86.7%).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ACT简便易行,可作为哮喘专科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可行方法,肺功能检测是指导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作者:王斌;王成秀;唐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维超声检查在纵隔子宫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和指导宫腔镜纵隔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疑诊纵隔子宫的患者,先后行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扫查,以三维超声特有的omniview技术对于宫冠状面成像,对纵隔进行准确测量以指导宫腔镜纵隔切除术,对超声扫查及手术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宫腔镜手术完整切除纵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维超声不仅是诊断纵隔子宫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且可以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丽萍;廖宏伟;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