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胃癌预防的佳策略

韩盛玺;张志宏

关键词:胃癌, 预防, 最佳策略
摘要:胃癌在全球常见肿瘤发病率中居第四位,在肿瘤致死病因中高居第二位,全球每年约有近70万人死于胃癌.由于早期胃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外科手术、化放疗对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有限,进展期胃癌的死亡率仍然偏高.因此,探索在胃癌高发区及高危人群中早期进行干预、筛查和治疗预防胃癌的策略,迫在眉睫.本文就胃癌预防研究的佳策略作一述评.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盲肠结扎穿刺法大鼠脓毒症模型的复制

    目的 通过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复制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视野,也为脓毒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应用基础.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术后2、6、12、24、48h组,每组3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Wistar大鼠脓毒症模型.结果 对大鼠活动习性、外表和解剖、病理切片的观察,接受盲肠结扎穿刺(CLP)术后的大鼠精神状态、生活习性发生改变.术后24h多脏器组织呈炎症改变,血液和腹腔积液细菌培养均阳性;术后2、6、12、24、48h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了大鼠脓毒症模型,证实大鼠脓毒症模型复制成功.

    作者:魏西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BL途径补体激活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尿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表达及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AER<30mg/24h,n=20),微量白蛋白尿组(MA,UAER 30~300mg/24h,n=20)和临床蛋白尿组(CA,UAER>300mg/24h,n=20).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MBL、尿MAC水平,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等指标.结果 CA组血清MBL和尿MAC明显高于MA组(P<0.05),MA组也高于NA组(P<0.05);所有患者的血清MBL与尿MA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MBL及尿MAC与患者的UAER及血清肌酐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MBL途径补体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武晓慧;唐蕊;黄颂敏;宁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33例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13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触摸肿块并用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及7号针头取材、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淋巴结转移癌72例(54.1%),淋巴结炎41例(30.8%),淋巴结结核10例(7.5%),淋巴瘤4例(3%)、未分化癌3例(2.3%),难以诊断3例(2.3%).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宏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成人原发性肠套叠1例

    患者 男,47岁.发现右下腹包块20多天,便血5天入院,入院前20多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包块,有鸡蛋大小,有时可消失并胀痛,无恶心、呕吐、腹泻、黑便.院外化验检查:大便隐血+,红细胞10~20/HP,白细胞5~10/HP.

    作者:郭春梅;李亭;何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Slit-Robo信号传导通路与平滑肌细胞迁移的研究进展

    平滑肌细胞(SMC)是构成人体管道组织和空腔脏器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血管壁组织结构及维持血管张力的主要细胞.Slit是一种分泌型细胞外基质蛋白,它通过其受体Roundabout (Robo)作为神经轴突导向因子和神经元迁移的排斥性因子,且在内皮细胞的迁移上也有重要作用.近的研究发现Slit-Robo信号通路还能调控平滑肌细胞迁移,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现就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比较3M透明敷贴与妙贴在PICC中的皮肤护理效果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敷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皮肤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1年6~10月在我院PICC专科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765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0例患者选择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观察组395例患者选择妙贴固定导管.两组均按常规接受导管维护,每周1~2次,分别观察3M透明敷贴与妙贴在PICC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3M透明敷贴370例PICC患者中,过敏性皮炎85例,发生率为22.9%.轻度过敏48例,中度过敏30例,重度过敏7例;观察组妙贴395例PICC患者中,过敏性皮炎48例,发生率为12.2%.轻度过敏37例,中度过敏11例,无重度过敏.结论 妙贴的粘合材料低致敏性,可适用于过敏肤质的患者.且吸收及衬垫效果良好,能有效保护PICC穿刺局部皮肤.同时减轻了过敏反应及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作者:谭如英;刁永书;陈凤;赵淑珍;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6d.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1.8%、40.6%,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陈雄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住院医师信息素养与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对住院医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提出了加强住院医师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改革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建立以住院医师为中心的信息素养培养新模式.

    作者:何林;杜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卵巢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作为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卵巢癌组织切片及正常组织红外切片,将二者的红外光谱图对照解析.结果 卵巢癌组织切片的红外光谱图与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图相比,具有明显且有规律的差异,包括癌变组织中核酸含量增加、糖原含量下降、氨基酸残基C-OH基团的结合氢键大部分遭到破坏、脂质的亚甲基链趋向无序等.结论 可以利用FTIR法作为一种鉴别卵巢癌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何建川;张波;邵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制导管防治肛肠术后并发症

    2008年~2010年我们对960例肛肠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自制导管引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方法 用一次性肛门管截取7~8cm修剪成6~7cm长两端光滑的引流管,使用时用碘伏消毒、盐水冲洗后用凡士林纱条包裹其长度的2/3约4cm的一端为内口,外口露在凡士林纱条外约2cm长外加一根缝线固定外口以免误入直肠内形成异物,再加上用止血海绵叠加成长条型一并塞入肛门内压住伤口创面,外用敷料宽绞布固定,松紧适宜.

    作者:刘翠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 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间歇导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加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以及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测定均较时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

    作者:李怡;吴莹;李雨峰;朱世琼;刘昌桃;艾艳;余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评表进行调查,分析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4,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社会支持高的患者生活质量也高;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凌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射频消融切肝技术在胆囊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切肝技术在胆囊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例胆囊癌患者在根治术中应用射频消融切肝技术,并对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8例胆囊癌按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6例.应用射频消融切肝技术,行胆囊癌根治术14例:均行切除胆囊床的2cm 肝脏部分Ⅳb段+V段肝切除;扩大根治术4例:行Ⅳb段+右半肝切除1例,V段+左半肝+肝外胆管切除1例,行V段+左半肝+尾状叶+肝外胆管切除2例.平均切除时间为(65±30)min,出血量为(217±105)ml.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发生胆汁漏4例、胸腔积液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18例患者无术后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伤口感染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4±11)d.结论 射频消融切肝技术在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具有安全、出血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辉;何彦安;姜怀芜;曾勇;蔡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化道重复癌3例分析

    重复癌是指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的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随着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重复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细胞穿膜肽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细胞穿膜肽(CPPs)是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小分子多肽,能携带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进入哺乳动物细胞,既不影响转导物质的生物活性且不会损伤细胞,其具体穿膜机制尚在研究,但并不影响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在穿膜肽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发现了包括肿瘤归巢肽,线粒体穿透肽,可活化细胞穿膜肽,嵌合肽,抗微生物肽等具有高效穿膜活性多肽片段,其作用更加广泛,他们培药物载体研究带来了机遇.然而,由于CPPs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过于复杂和难于控制,存在靶细胞摄取效率低及体内吸收、分布、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等方面问题,给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带来挑战.

    作者:周华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普外科7000例手术患者中所发生的67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普外科7000例手术中,切口感染67例,感染率为0.96%.切口感染因素与手术室条件、手术种类、手术人员无菌操作是否规范、手术患者的条件、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等有关.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预防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Mammotome旋切在乳腺肿块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在乳腺肿块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超声导向下,利用Mammotome对乳腺肿块进行切除,对治疗效果及超声引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引导下,79例病人139个病灶均被成功切除,其中腺病并纤维腺瘤67个,纤维腺瘤60个,乳头状导管瘤1个,乳腺腺病8个,非典型增生3个.结论 超声引导Mammotome旋切乳腺肿块是手术中值得推广的定位、引导方法,也是一种即刻评估手术效果的好方法.

    作者:陈晓梅;李明星;刘慧;吴斌;左怀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 按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我院收治的42例高脂血症性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入院后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愈34例,占80.95%;因并发胰腺假性囊肿中转手术后治愈6例,占14.28%,共治愈40例,占95.23%;死亡2例,占4.77%,死亡原因为ARDS 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SAP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风;王明华;程征宇;罗榕;祝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26例痔患者术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痔患者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526例行痔手术术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526例患者经术后饮食指导、规范化换药、出血的预防等护理干预后均痊愈.结论 不同的痔手术通过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干预,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出血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印义琼;刘春娟;刘洪;向巍;文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疗资源配置投资管理借鉴与探讨

    本文分析了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与成因,以国外医疗资源配置投资管理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结合国情,并提出了一些医疗资源如何配置建议,可供制定相关政策时的参考与探讨.

    作者:赵晋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